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浅谈“偈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塞上云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做为佛家弟子,没有不知道“偈”的。
  “偈”,读作ji(四声),就是预言的话。含有预言组成的词句,叫做“偈语”,因为含有韵句,又叫做“偈颂”。
  在佛经中,偈颂以唱词形式出现[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其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
  其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
  我们在听大德开示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三藏十二部”、“十二部经”,就是指将三藏佛典的性质和方式分成十二类,在长行、偈颂、因缘、譬喻、本生、本事等十二种体裁中,偈颂是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偈颂因为是宣传佛理的短句,梵语“偈”、“偈陀”,在佛教传入中华的时候,就被得道高僧译为汉文“颂”,因此后来的僧人就采用“梵汉双举”并称“偈颂”。
  偈有两种:一通偈,二别偈。通偈,每句字数不定,句数不拘,以三十二字为一偈;古天竺人,常用此体裁。别偈,每句或二、三、四言或五、六、七言乃至多言,共四句为一偈。古代天竺语言风格与汉地大异;偈颂原是可以歌咏的,但是被译成汉文,言简意赅,就类同于诗。汉译“偈颂”,与中国旧体诗的发展密切相关,亦是译经大师们照顾本土信众、读者的一种善巧方便。翻开中国史诗,唐代之前,多为四言诗、五言诗;唐代及其后,则以七言诗为盛。因此,译经大师们尽量采用时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契众机。旧译时代,只有四言、五言偈,并无七言偈,如《四十二章经》、《妙法莲花经》等;新译时代(唐代)则不乏七言偈。
  偈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以四言、五言、七言为主;就此而言,与中国旧体诗相象。但旧体诗不但讲字数、句数,而且讲平仄、对仗、押韵,稍有不慎或技巧欠佳,便导致“以辞害义”,故佛教的译经大师们,就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因不加藻饰,追求易晓效果,就形成一种特殊的白话文体。偈由于不刻意讲究平仄、对仗、押韵,长期以来,却因其意义蕴深远而被广为传诵。
  历代高僧常常在圆寂前夕,会将平生学经感悟,留下以示后人。这类偈语一般四言一句,以四句为一偈。例如:晚近中兴律宗之祖弘一大师临终偈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当代高僧茗山老法师临终的示偈为:“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将毕生修为以偈颂形式留给后人参悟。
  偈颂中,预言的也很多,大家在阅读《水浒传》中就有鲁智深下山时,智真长老送了四句偈语给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其中意思,大家想必都知道。但是在一生中去感悟、明白一个高僧对人生过程的感悟偈颂,却非常之难。
  当鲁智深随同为实现招安领命于朝廷的宋江,临江的时候忽然明白了自己的一生而坐化了,他做了半辈子和尚,临死之前才明白“圆寂”之意,总算没有白当一回出家人。鲁智深死得了无牵挂,人生所有目标均得以实现,再也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地方。正如大惠禅师为鲁智深一生的“总结性”偈语: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
  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人生处处可以修行,为我们的一生去感悟出一两则偈颂,应该是修行者的必修。
  塞上云鹤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