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康·土登克珠:显密圆融 慈悲利众 ——论藏传佛教的特征与和谐理念
提要: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在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佛教的非暴力思想,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爱护动物,视众生为父母兄弟的慈悲心和利众奉献精神才是幸福之本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共鸣。人们对佛教的养生益智,开发智慧潜能,调节心理失衡,消除精神疲劳,摆脱内心烦恼,提高精神品质,优化心灵状态等许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世界各国的学者对藏传佛教的形成发展和教义教法以及藏传佛教的功能的研究热方兴未艾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藏传佛教的善恶标准、活佛转世制度、经论研习、学位制度、学习方法等,论述了藏传佛教思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且提出了美好的愿望。 关键词:生态平衡 和平 一、藏传佛教的精神宗旨 藏传佛教的精神宗旨是兴利除弊,以大悲大智大勇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一切有情众生。 佛教认为众生所以在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难的总根源是愚昧无知的俱生无明,消除愚昧无明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教化,点燃众生自己心中的智慧明灯。由于众生心态各异,根器不同,为了适应一切众生的心态、根器,在开发真智、消除无明的大前提下,佛祖设置了种种方便之教。所谓方便,就是不拘一格,对症下药,有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净土、实教、权教、渐门、顿门、在家、出家、修德、修慧、世法与出世之法,以佛教的形式和非佛教形式,离欲修行之法和不离欲修行之法,以文教化之法和以武制恶之法,修世间快乐之法和修出世成佛之法,等等。一切利众和度众之法,不拘一格,都是佛教的方便之法。佛教的这种适应一切众生心态、根器的大方便,包含着佛陀的无滞无碍、深明圆通的大智慧。拘泥于一经一说之人,怎知佛门的无限大方便。外行所谓“佛经中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就是不懂佛门的大方便所造成的误解。佛教度化的对象如果只限于一种心态,那么,对机之法也只需要一种,其余诸法与此一法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无量众生有无量心态,每个众生各得其所,有什么矛盾呢? 二、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修持方法和修证成就 藏传佛教包括显宗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两部分。显宗以 “三藏”经典为主,教授戒定 慧三学,成就显宗四身佛;密宗以“四续”经典为主,教授四部瑜伽,成就密宗双合七支持金刚佛。虽然藏传佛教从总的方面来讲,都主张先显后密,显密结合,但各教派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噶当派主修菩提道,不提倡学密;萨迦、噶举、宁玛等主修密法;只有格鲁派才主张显密并举,双翅齐飞。 佛教修证成就从总的方面讲,就是戒、定、慧的修证成就。佛教修行成就主要看戒、定 、慧的修证成就。普通的学佛弟子学佛有无成就,就看思想、行为符合不符合戒恶行善的原则,能不能在利害得失面前表现出超然解脱的姿态,能不能做到诚实和言行一致等等。 三、藏传佛教的善恶标准 从善恶的概念界定讲,导致快乐的思想行为为善,导致苦难的思想行为为恶。 从思想感情来说,贪心、嗔恨心、不分善恶的无明心、我执、法执、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属于恶;无贪心、无嗔恨心、无无明邪见、知羞耻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爱护众生心等都属于善心。 从行为方面讲,杀生、盗窃、淫乱、说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拨弄是非等违犯道德和法律,危害社会和众生的一切行为都属于恶行;不杀生、不偷盗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于社会安定、繁荣、昌盛、众生幸福快乐的一切行为都属善行。 小乘和大乘佛教在善恶的标准方面有所不同:小乘认为,不伤害别人的行为为善行为;大乘则认为不伤害众生并不等于有利于众生,善的标准应该是有利于众生,使一切众生得到幸福和快乐。 四、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有别于其它宗教和佛教其它之派的最为独特的方面之一。活佛转世的寻访、认定、坐床,增加了藏传佛教的神秘色彩。按照佛教教义中生死轮回的说法,一个活佛的圆寂,不过是灵魂的转移,化身为另一肉体的人而已。化身随机体显现,所以就有了灵童转世。 活佛转世制度创立于公元13世纪,最早起源于噶举派中的噶玛噶举派。公元15世纪后,在西藏具有广泛影响的格鲁派的活佛转世制度,就是效仿噶玛噶举派所采用的转世制度。格鲁派的活佛由达赖、班禅和呼图克图为主。达赖,蒙古语译为大海,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顺义王俺达汗封三世达赖索南加措为达赖喇嘛。此后,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为五世达赖册封名号和金册金印,由此正式确立了达赖喇嘛的佛位和尊称。班禅额尔德尼意为大学者宝师,班禅的名号,是四世班禅洛桑曲坚时开始使用。1713年,清朝廷册封班禅五世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由此正式确立了班禅的佛位和尊称。达赖和班禅活佛佛位尊称之下就有呼图克图活佛,呼图克图是蒙语音译,意为化身。 清朝中央政府为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杜绝在活佛转世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 现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大活佛转世必须经过金瓶掣签,并颁赐两个金瓶,一个置于拉萨大昭寺,专门掣定达赖、班禅等藏内大活佛;另一个金瓶置于北京雍和宫,专门掣定蒙古地区的大活佛。金瓶掣签制度形成后,掣签大权一直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少数情况特殊者也需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后方可免予掣签。经金瓶掣签认定的活佛转世灵童须报中央政府批准后,方能正式继位。 五、藏传佛教的学经和学位制度 藏传佛教严密的学经和学位制度,也是藏传佛教最为独特的方面之一。藏传佛教的各大寺庙,均下设显宗经院和密宗经院。凡入此显宗经院的学僧,必先广闻经义,闻后思维,通过辩论,然后修持,这既是显宗佛学的常规。通过师授、背诵和辩论的形式,认到通晓五部经论,即《因明》、《般若》、《中观论》、《俱舍》和《戒律》。这《五部经论》,一般分13级学习,一般最少须15年才能完成。修完《五部经论》的学僧,在自己的寺院和拉萨传召大法会上通过辩论考试,方可考取格西拉让巴学位,各个寺庙学位的名称有所不同。藏传佛教密宗经院的修习主要是《密集》、《胜乐》和《大威德》,一般设三个年级,修业年限要看每个人的勤奋程度和智慧而定。密宗经院主修密宗教义、广授法师之灌顶,教化善根弟子入密宗金刚乘门,立于成立解脱之道。修完密宗课程后,也方可考取阿让巴等密宗学位。 如此艰苦的学业,一名普通僧人如能一帆风顺地升到最高学位少说也得花半辈子,获得学位者在藏族僧俗中有很高的威望,备受崇敬。 六、藏传佛教的学习方法 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系统完整精密的知识理论基础上的理性信仰,对佛教的起信、人道、证果,不能靠神灵的启示,不能靠盲目迷信,也不能靠几条咒语和盲修瞎练的幻觉,而要靠系统正确严密的教理和修证理论的指导。因此,无论是藏传佛教或汉传佛教,无论是密宗还是禅宗,只要是佛教,正确的入手处,理所当然的是拜师,学习掌握系统的教理,按闻思修程序进行。由于这个原因,《菩提道次第广论》开卷第一章就是“亲近善知识”。 宗喀巴等藏传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大成就师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模式:寻师求法——艰苦修持——获得成就——收徒传法、著书立说。 学习佛法能解决人生的大问题。这大问题包括自己获利和一切众生世界获利,即自利、 利他两种。从利益的性质分,又可以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种。 遍知一切的佛陀认为,人生的祸患、苦难的根源是愚笨无知和由此而产生的错误的思想、行为。因此,消除祸患、苦难,创造幸福、快乐的唯一妙法就是驱除愚钝的智慧,由此而 产生正确的思想行为。 佛法教人正确认识人生和世事,正确对待自己和众生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即美德和慈悲善心,开发明察事物本质的真智和正确处世为人的方便智慧,达到利己和利众的目的。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和作用。 七、藏传佛教思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方便大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 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昧,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 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众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如来的出泥不染,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品德;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 阅读佛经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经中指示的方法积德行善,学一点,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学佛中学习佛的慈悲心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经》中说:“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这是佛说的。人如果有这样一颗慈悲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慈悲待人,智慧做事”,这是佛教的原则。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在家的人修佛应以修慈悲心、修善德为主,至于念佛、坐禅,不需要仿照什么模式,完全可以按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贯彻佛教的方便原则,可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家中设不设佛堂,拜不拜佛都属于外表形式问题,不必一律强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法为准则。 我是一名佛门弟子,真诚希望朋友们到西藏参观、旅游、朝圣,“百闻不如一见”,亲眼去看,亲耳去听,感受西藏,认识西藏,了解西藏。 最后,让我们共同祈愿世界和平,人类更加幸福,世界更加美好。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