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缘起”之我见
(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
摘要:该文认为,在《大乘起信论》中,“真如”,是人们本已具备的能够体证诸法“实相”的大智慧;“真如”缘起的“无明”,是人们执“性空之诸法为真实”的原因。“真如缘起”,是对佛教原有的“性空假有”等理论的进一步解说,是对人们“执性空之诸法为真实”的原因的阐释。“真如缘起”理论,融传统佛教心性理论与中国传统“性静情动”之思维方式于一体,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真如,无明,实相,真如缘起,性空假有。
“真如缘起”,是《大乘起信论》所阐述的佛教世界观,是中国佛教修行的理论依据之一。《大乘起信论》有关“真如缘起”的观点,被认为是中国大乘佛教有宗的重要理论基石。
在有宗之前的中国佛教界,主张“性空假有”的大乘般若学派即空宗占居主要位置。所谓的空宗,以“缘起论”为立论根据,认为世间万法均是因缘而起,均是无自性的,因而均是不真实的;人们耳闻目睹的诸法现象,均是因缘而起的假有。
《大乘起信论》所阐述的“真如缘起”理论,认为世间万法均是不变之“真如”随缘而起的产物,因而“真如”乃万物之本体。这样,从表述上看,空宗之空无自性,与有宗之“真如”本体,似乎是矛盾的。
对此,有人解释,“真如缘起”与“性空假有”,属于两种不同的解释系统。另外,由于对《大乘起信论》的真实性的怀疑,有人认为,“真如缘起”的理论,可能是中国人依据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编造。
通过对《大乘起信论》的研读以及对其他佛教著作的思考,笔者似乎有些认识,特借此略抒己见,诚望指正。
1 “真如缘起”是《大乘起信论》的理论基石
《大乘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特别是中国大乘佛教的重要著作,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基础理论。而“真如缘起”理论,则是《大乘起信论》的重要认识基础或理论基石。
《大乘起信论》认为,宇宙万法,均是由“真如”随缘而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真如缘起”理论。《大乘起信论》是以“一心生二门”的方式来解说“真如缘起”理论的。“一心”,即“真如”,称“清净如来藏心”;“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又名“不生不灭门”,是就宇宙万法的本体方面而言的;“心生灭门”,又名“生生灭灭门”,是从宇宙万法的现象方面来说的。
本是一片清净的“真如”,怎么会分出二门来的呢?《大乘起信论》认为,“真如”不守自性,忽然念起,名为“无明”。由于“无明”的妄念执着,从而生起生灭变化的森罗万象。
“真如”和“无明”,即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是“二而一”的。“真如”是净法,“无明”是染法,两者是有区别的;但“真如”忽然念起即是“无明”,“无明”依“真如”而起,是“真如”的一种状态,因此两者又是一致的。
“真如”有“不变”与“随缘”两种属性。所谓“不变”,即不改变自性,也就是说,“真如”的清净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绝对平等、无差别相的;所谓“随缘”,即不守自性随缘,随顺“无明”而起生灭变化,显发出无限的差别现象。这样,“真如”忽然念起产生“无明”而起生灭变化,但“真如”自性清净的本性是始终不变的。因而,不变随缘之“真如”,乃是宇宙万法的本原,是宇宙万法的本体。
《大乘起信论》以“真如缘起”为其理论基石,阐述了“真如”与世界万法的缘起关系。它把永恒的、绝对的“一心”即“真如”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万法都是由“真如”而起的。“真如缘起”理论把一切均归于“一心”,由此,使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变成了对自心的信仰。佛教的修行转向自身心性的修养,成凡成圣取决于自己,是“真如缘起”理论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大乘起信论》之“真如缘起”,历来有诸多不同的认识。不少人以为,“真如缘起”,是一种宇宙生成论。所谓的“真如”,乃是宇宙万法的本原,是万法缘起的最原始的材料或本根,似乎与道家所讲的生成万物的“道”有类似的含义。这样,“真如缘起”之“真如”,自然具有实体的意味。虽然几乎所有的佛教学者都不敢也不愿直说“真如”的实体性质,但却也很少具有说服力的否定。
如果承认“真如”的实体性质,必然与“诸法无我”的佛教基础理论相背离。可是,不承认“真如”的实体性质,我们又如何来解说“真如缘起”呢?
笔者认为,《大乘起信论》中“真如缘起”的理论,其实不是在讲宇宙万法的本原及形成过程,而是在讲“万法即空”的虚幻世界怎么会使人们执以为真的原因。世界是虚幻的,宇宙万法均是空无自性的,这是前提。既然万法皆空,那么,对这皆空的万法,人们又怎么会认以为真实呢?《大乘起信论》讲“真如缘起”,正是为了解答这一问题。
2 “真如缘起”是对“性空假有”等理论的进一步解说
“性空假有”,是大乘般若学即空宗的基础理论,也是整个佛教理论的基石。对“性空假有”之理论的阐释,应以“解空第一”的僧肇为最佳。在《肇论》中,僧肇对佛教之空的概念进行了严密、深入的论述。僧肇根据佛教的缘起论,批驳了当时的许多不正确的观点,反复论述了诸法无自性,即诸法“不真即空”的观点。
僧肇认为,佛教名词“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宇宙万法,都是因缘而起的结果。既然因缘而起事物才得以生起,那么,因缘合和之前,便没有该事物,而因缘离散之时,事物也便随之消失。既然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瞬间即逝的,那么,相对的、瞬间即逝的事物是不能称之为有自性的。
依据这种因缘而起的理论继续推论,可知我们所见到的种种“有”的存在,其实都是假有,而非真实的。宇宙万法均是没有独立不变的本性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本性是空的。
既然万法的本性是空的,所以可将万法之“性空”称之为“法性”。又因“性空”是万法的本来面目或真实相状,所以“性空”、“法性”又可被称之为“实相”,即万法的真实相状。诸法的真实相状是本性实无,本性空无是诸法的本来面目。
诸法“性空假有”,是说诸法的自性是空无,是就诸法存在的相对性而言的,并不是否定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只是告诉人们事物的存在是“假有”或“不真”的。“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指自性“不真”之“空”。
以诸法实相“性空假有”为理论基础的佛教流派,被称为空宗;而《大乘起信论》对“真如缘起”的本体性论述,则被认为佛教有宗的理论依据。空宗与有宗,被认为是中国佛教发展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更被某些学者认为是对佛教理论的两个不同解释系统。笔者认为,单从《肇论》对“实相”的论述和《大乘起信论》对“真如”的论述,我们即可发现两者的一致性。在这两部著作里,诸法“性空假有”的“实相”与“真如缘起”而成法的“真如”,其实是佛教同一解说理论中两个不同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概念。
僧肇对“不真即空”之诸法“性空假有”的论证,提示了宇宙万物的真实相状。它昭示给人们的,是诸法空无自性的真实之相。揭示诸法真实之相,是为了佛教修行者避免“邪观”建立“正观”服务的,因为体证诸法之真实之相,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而从理论上懂得诸法真实之相,是体证诸法真实之相的一个重要基础或重要辅助。
《大乘起信论》对“真如缘起”的论述,给人一种感觉,是在论述万物的本原问题。不少的学者认为,所谓的“真如缘起”,是说“真如”乃是派生万物的本原性实体。把“真如”作为万物之实体性的本体,也就自然导致了与诸法“性空假有”理论不同的新的世界观的产生。既然“真如”为实体,且“真如”缘起万物,必然“真如”遍在,也必然得出万物皆以“真如”为自性的结论。“真如缘起”真的是在论述万物生成问题吗?“真如”是万物之本原性实体吗?
笔者以为,所谓的“真如缘起”,并不是对诸法“性空假有”的否定或重新解释,而是在解释性空之诸法为什么会使人们信以为真实。也就是说,“真如缘起”的理论,是在追寻“假有之诸法却使人们执以为真”的根源。“真如”,通俗地讲,可理解为“真实如此”的意思,但是,此“真实如此”,不可被理解为是对世界的本来面目的表述。以佛教的基本思想阅读各种佛教经典,笔者感觉,“真如”,乃是可让人们证悟到宇宙“实相”“真实如此”的大智慧,而不是“实相”本身。笔者以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避免人们产生“真如”为实体之佛性的错误观念,才能使诸法“性空假有”的解说一以贯之。当然,此观点来源于笔者的感觉与逻辑推论,沿未发现经典之依据。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真如”的智慧,本是人们本来就已内在的。人们天生具备这种“真如”智慧,自然已经具备体证宇宙万法“性空假有”之“实相”的能力,但是,因人们天生具有的这种“真如”智慧不守自性,随缘而产生“无明”,所以使人们执着地误认“性空假有”的世界万法为真实。人们天生具有的“真如”随缘而生“无明”,乃是人们将万法执以为真实的原因。这样,从根本上说,人们本已内在的这种可以让人们证悟宇宙万法“实相”的“真如”大智慧,不仅是成佛的依据即“佛性”,而且是人们之所以为凡人的终极原因。“真如缘起”的理论,告诉人们,人人本来是佛,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通过“熏习”,通过对“真如”“佛性”的体证而成佛。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佛,就是显现“真如”智慧、彻底证悟宇宙诸法“实相”的境界。
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基本理清“实相”与“真如”的基本含义与逻辑关系。“实相”,是就诸法的真正相状而言的,诸法的“实相”,乃是诸法空无自性即诸法“性空假有”;而“真如”,则是能够证悟诸法“性空假有”之“实相”的大智慧。
确切地说,“真如”,是就人们成凡成圣之依据而言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大乘起信论》里,作为佛教大智慧的“真如”,与空宗的“般若”之意是一样的。
需要提出的是,“真如”的概念,并不是在任何典籍中均表示同一含义。在不少典籍中,“真如”的概念,指的就是万法“无相”之“实相”。笔者以为,正是因为这种概念定义的不统一性,造成了佛教理论的诸多矛盾。
在《肇论》中,僧肇谈到了无知之大知的“般若”对于体证诸法“性空假有”之“实相”的作用,但是,尚未深入论述“性空之诸法使人们执以为真实”的原因。“盛弘般若三论的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僧睿等人其实都曾对佛性问题产生过兴趣。‘解空第一’的僧肇,在破除一切知见执着的同时,仍然向往‘所见之外’的存在,对佛性真心的‘妙有’抱有期望。”[1]《大乘起信论》之“真如缘起”理论,可称之为对《肇论》在此方面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更为详细的说明。笔者认为,诸法“性空假有”与“真如缘起”,使佛教修行者对世界的了解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另外,就修行解脱而言,“真如缘起”理论,其实也是对“十二因缘”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十二因缘”以“无明”为人们生死轮回的初始原因,从而告诉人们去除“无明”则可以超脱生死轮回,获得彻底解脱。客观地讲,就人的生死轮回来讲,“十二因缘”理论是比较圆满的,但是,就解脱而言,单单讲去除“无明”,就显得有些粗糙了。从逻辑上讲,既然“无明”是生死轮回的原因,那么,去除“无明”,则应该能够获得解脱。也就是说,去除“无明”,是获得解脱的前提。可是,问题是,就人的天赋而言,人能否直接或者通过某种方法而去除“无明”呢?去除“无明”以后,人为什么能解脱呢?
就人的解脱来说,“十二因缘”其实只告诉人们必须去除“无明”,并没告诉人们,人是否能够去除“无明”以及“为什么去除无明即可获得解脱”。而“真如缘起”的理论,正好做了进一步的解说。它告诉人们,“真如”是一种可使人体证诸法“性空假有”之“实相”的佛教大智慧,只是因为“一心”开“二门”,“真如”随缘而起才使人产生“无明”,也正是由于“真如”随缘而起产生的“无明”,才使人执“性空”之万法为真有。“无明”是由人内在的“真如”随缘而产生的,“无明”与“真如”,本来就是一体。只要悟透这一道理,通过“熏习”而复归人本已“内在具足”的“真如”智慧,即可获得解脱。
3 “真如缘起”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从佛教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已不可避免。但是,笔者认为,“真如缘起”理论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标志。之所以认为“真如缘起”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有两个原因:第一,“真如缘起”的心性论解说方式,是对传统印度佛教的继承与发展;第二,“真如缘起”的解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想(源于道家)的“性静情动”理论,其思维路线,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真如缘起”的心性论解说方式,是对印度传统佛教心性论的继承与发展。
学者们在阐释“真如缘起”理论时,多认为是受中国传统心性论思想的影响,甚至认为是以心性论对佛教理论的改造。笔者以为,“真如缘起”的论述,确实使已经默认心性论思维方式的中国人更容易接受,但其主导思想,仍是忠实于传统佛教的。
其实,早在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数学中,已经有了对心的论述。“他在《法镜经序》中曾说:‘心者,众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异名,祸福分流。’在他看来,作为‘众法之原’的心本来是明净的,但本净的心如果受到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境的迷惑,便会生出许多秽念,清净的心就被污染了。”[2]在这里,安世高没有直接解释人们“执性空之万法为真实的原因”,但是,却强调了凡人之所有为凡人的原因。凡人之所以凡人,是因为其本来明净的心受到了污染。他认为,净心被污染,就像明镜处于泥秽之中而蒙上了污垢一样。如果能使镜子的污垢去掉,明镜自然会恢复其明净。
安世高对心的阐释,其实已为后人以“心性”谈“佛性”埋下了伏笔。最起码,我们可以推测,成凡成圣的原因,全在自己一心。
因此,不可否认,“真如缘起”理论的出现,与其传统的心性论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次,“真如缘起”的解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想中“性静情动”理论,其思维路线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礼记﹒乐记》中有言,“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这是说,人天生具有的,乃是人的本性即人之“性”,人遇事而有的种种反应,乃是人的情欲即人之“情”。这是较为明确地“以静言性,以动言情”的记载。[3]到了魏晋时期,王弼等人以“性静情动”和“性其情”的说法,则与《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理论的解说方式,已经十分相似。玄学家们认为,人与万物一样,均以自然为“性”,而“情”则是人遇事而起的种种反应。人的本性是清静自然的。人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自然会“无为而无不为”。因此,玄学家们认为,人们只要能够“性其情”,即使自己的“情”能够复归本性,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无为,自己也就进入了“至人”的境界。在思维路线上,“性静情动”之“性”,类似于“真如缘起”之“真如”;“性静情动”之“情”,则类似于“真如缘起”之“无明”;“性”动而生“情”,自然“情”也就是内涵“性”在内的一种“性”的特殊形式,而“真如”随缘而起“无明”,自然“无明”也就是蕴含不变之“真如”在内的一种“真如”的特殊形式。
传统佛教对心的重视,中国本土思想的心性论思潮,均可成为“真如缘起”这一带有明显的心性论思维色彩的理论的思想源泉。但是,就对佛教传统而言,“真如缘起”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心性论”中的“性静情动”思维方式更为接近。也就是说,无论“真如缘起”的理论是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还是在原有的印度佛教基础上的创新,《大乘起信论》有关“真如缘起”的理论思维,已经是中国人完全可以接受的思维方式了。因此,笔者认为,虽然我们无法验证“真如缘起”思维方式的缘起,但是,我们可以确认,“真如缘起”之论,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引注:
--------------------------------------------------------------------------------
[1] 洪修平:《国学举要﹒佛卷》144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 洪修平:《国学举要﹒佛卷》16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 有关“性静情动”的说法,崔大华先生认为源于《庄子﹒在寡》中的描述:“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见崔大华:《儒学引论》第348页。
参考文献:
[1]赖永海.中国佛性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8.
[2]洪修平.国学举要﹒佛卷[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0.
[4]真谛[梁]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2,4.
[5]许抗生.僧肇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6]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
[7]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