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唐代寺院结构及其运作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韵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唐代寺院结构及其运作
  [ 作者:林韵柔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2年
  【文章标题】唐代寺院结构及其运作
  【文章作者】林韵柔
  【指导教师】张荣芳
  【文章页数】266页
  --------------------------------------------------------------------------------
  【中文关键词】唐代|佛教|寺院|三纲|知事|僧团
  【中文摘要】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佛教日益兴盛,寺院结构的制度化是重要因素,而寺院制度的建构正是长时期与中古的政治社会相激荡而成,寺院职务逐步的建立,反映寺院生活面貌,乃至于寺院与当时社会的关系。
  唐代寺院组织架构已较为完整,寺院建立的缘由、动机逐渐多元化,依立寺性质的不同,可略分为官寺与私寺。官寺的建立除突显佛教在唐代社会的地位外,也说明寺院的建立、管理与活动,无法摆脱官方的控制。然唐代寺院多属民寺,其由来或为前代兴修,或为士大夫私自建置,也有信徒或僧尼自行修建,一般信徒多以合资造寺,并多干预主持僧尼的任选。
  唐代寺院运作的种种面向,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相互影响而成。僧团内律规范上下、长幼、师徒关系,主要受中国伦理传统影响,使唐代寺院中建立类似世俗阶层关系,形同家族的僧团体制于焉而成,但其成员的组成仍依循佛教僧团规范。
  寺院中有如社会的上下阶层、长幼伦理,反映佛教的中国化;而寺院制度的建立,说明中国寺院的发展已独具特色,定居、顺俗、制度化的运作,不同于原始佛教与西域佛教,也与魏晋南北朝时依人不依寺、僧团重于寺院的现象有所差异。
  唐代寺院中属于管理阶层的僧职包含寺主、维那、上座、监寺等。寺院三纲中,唐初上座之务,主要规范僧人戒律,此后,上座职司逐渐扩及弘法工作。寺主则代表一寺,负责对外事务,包含与官方交涉、管理外来僧人的投宿,;对寺院僧伽而言,寺主负责聘请高僧大德讲经说法,教化僧众;并且需要总理寺中庶务与规戒。
  维那则执掌寺院一切庶务,工作甚为杂繁,包含大众食宿,负责法会各项事宜的执行。唐代寺院中维那之下,已有典座、直岁、库司等职司分摊事务工作,主要由维那担任管理者,典座、直岁、库司则是实际执行者。
  监寺一职为总监院派至各寺,监察一寺僧务,监寺与三纲的关系,可能呈现能平行且相互牵制的状态。 唐代初期寺院律师多精通律典,法律一职,则负责规戒僧人行住坐卧、日常生活,反映唐代寺院已有专们负责戒律规范的职司,显示三纲职权已有分工的现象。
  知事为因应寺院生活的各项问题而设置,知事僧虽然没有管理僧人的高位与权力,却是寺院运作不可或缺的成员。唐代寺院事务庞杂,知事僧因为工作性质而有不同职司名称,并且出现管理与执行的阶层区别。
  其中典座一职在隋代主要负责饮食供应,至唐代已成为管理知事,负责许多生活作务的分配与掌管寺院财物。直岁主要是管理生产事务,有时也参与寺中财物管理。库司的职务类似典座,也参与寺内重大事务, 如慰问客僧、寺内财务的管理等。
  知事为寺务执行者,因负责事务不同,而有知客、知殿、知庄、知墅等名称。知客僧负责寺院接待宾客,知殿僧需注意殿中火烛,维持殿堂整洁;知庄、知墅僧则为规模较大的寺院设置管理庄园生产的僧职。根据目前所知材料,不易断定知殿、知庄、知墅是否已成固定寺职,但可确定唐代寺院中已有专人负责相关事宜。
  随着寺院僧职层级的建立,三纲成为管理阶层,负责统筹寺院各项事务,知事僧主持僧众日常工作,其它大众各有职责,分摊寺院日常生活作务,寺院运作日趋制度化,反映寺院组织与结构的定型。寺院职务的选任中,官方对官寺具有绝对的主导权,但一般寺院则多由寺中大众推举而成。唐代寺职运作与选任呈现的问题与变革,反映佛教内律与世俗权力对寺院运作的影响,亦彰显唐代寺院日渐制度化与社会化的特点。
  唐代政教关系上,君主虽无法有效管制百姓出家为僧,却可要求僧团与寺院依命行事,但也反映僧团阶层伦理仍受佛教戒律规范。寺院寺职制度化的同时,其任选、迁转亦趋定型,其中,官寺多由君主或官方主导僧职的任免; 一般寺院职务选任,多由寺中大众推举而成,且需经州县都僧统判定才能成立。
  寺院在官方权势控制下进行的活动,与一般信徒至寺中举办法会或设斋行香,以供养僧人为主有所不同。官方藉由主导干预佛教活动,展现对佛教的控制,并非基于对佛教的信仰与尊崇,而寺院与僧尼在现实压力下,不得不迎合君主或官方意图,亦足以显示寺院渐趋世俗化的现象。
  唐代寺院兼具宗教、政治、经济功能,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唐代士大夫与僧人的交游,突显寺院拥有丰富的学术文化资源,成为积极入世的社会学术文化活动中心。佛教规范思想因此深切影响政治、经济、社会与学术文化等各个层面,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世俗化与社会化,寺院结构建立的过程亦深受影响,寺院不得不配合政治、社会的需要,建立相关职务与制度,说明佛教逐渐转化成为中国化的佛教。。
  中晚唐时期,寺院除重申戒律外,也开始反省寺院制度与佛教发展的关系,马祖、百丈建立的丛林制度即为代表。丛林制度在寺院制度化与社会化后,汇整各项职务,订定规制,自是佛教对寺院世俗化的反省,但仍延续魏晋至唐朝长期发展的寺院结构与组织,由此,说明唐代寺院的发展迈入另一阶段,使中国寺院制度趋向完备,也显示佛教的中国化更臻成熟。
  --------------------------------------------------------------------------------
  【论文目次】
  提要 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回顾 2
  第二节 研究讨论 18
  第二章 寺院制度的建立 25
  第一节 僧人、僧团与寺院 27
  一、 印度佛教的僧人与僧团 29
  二、 西域佛教与寺院 34
  三、 佛教初传中国的发展 37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政教关系与寺院发展 45
  一、 魏晋南北朝的政教关系 45
  二、 僧侣与戒律 58
  三、 僧团与寺院发展 64
  四、 寺院与社会经济 76
  第三章 寺院结构 83
  第一节 官寺与民寺 84
  一、 君主诏立官方寺院 85
  二、 君主、皇室私立寺院 91
  三、 官吏置寺与民寺 96
  第二节 成员与身分 102
  一、 出家身份 102
  二、 僧团阶层 113
  第三节 寺职与寺务 116
  一、 纲维 116
  二、 知事 129
  第四节 寺院运作 137
  一、 寺职运作 137
  二、 寺院生活 141
  第四章 寺院与政治 149
  第一节 政教关系 150
  一、 崇抑并行 150
  二、 崇道毁佛 156
  第二节 官方管理机制 166
  一、 管理机构 166
  二、 律令规制 181
  第三节 寺职选任与寺院活动 187
  一、 寺职选任 187
  二、 寺院活动 194
  第五章 寺院与社会经济 205
  第一节 寺院与社会 206
  一、 寺院与士大夫 206
  二、 寺院与庶民 217
  第二节 寺院与经济 233
  一、 寺院庄园经济 233
  二、 寺院工商业 238
  第六章 结论 247
  参考暨引用书目 255
  --------------------------------------------------------------------------------
  【参考文献】
  史料
  1 《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收入《大正藏》卷二十四,页912-26。
  2 《山右石刻丛编》,收入《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3 《中阿含经》,收入《大正藏》卷一,页421-809。
  4 《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6。
  5 《金石萃编》,收入《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6 《唐五代宋笔记十五种》,沈阳:辽宁出版社,2000。
  7 《唐五代宋笔记十五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8 《破邪论》,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二,页474-89。
  9 《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10 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 不空,《不空三藏表制集》,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二,页826-60。
  12 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藏》,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影印大藏经委员会,影印本,1955-1956。
  13 王定保,《唐摭言》,收入《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571-710。
  14 王钦若,《册府元龟》,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5 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
  16 司马光,《资治通鉴》,台北:世界书局, 1962。
  17 玄奘,《大唐西域记》,湖南:岳麓书院,1999。
  18 守真,《云门匡真禅师广录》,收入《大正藏》卷四十七,页544-76。
  19 吴兢,《贞观政要》,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7。
  20 妙源,《虚堂和尚语录》,收入《大正藏》卷四十八,页984-1064。
  21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台北:鼎文书局印行,1972。
  22 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
  23 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
  24 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 1995。
  25 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 1996。
  26 辛文房(着)、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8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1975。
  29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30 法琳,《辩正论》,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二,页489-550。
  31 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32 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
  33 段成式,《酉阳杂俎》,收入《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页549-787。
  34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35 唐玄宗,《大唐六典》,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36 唐骈,《剧谈录》,收入《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455-500。
  37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北京:中华书局, 1985。
  38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39 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99。
  40 高彦休,《唐阙史》,收入《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323-66。
  41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7。
  42 集成,《宏智禅师广录》,收入《大正藏》卷四十八,页1-121。
  43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4 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45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6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
  47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北京:中华书局, 2000。
  48 葛洪(着)、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96。
  49 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96。
  50 道世,《法苑珠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1 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收入《大正藏》卷四十,页1-156。
  52 道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收入《大正藏》卷四十五,页869-874。
  53 道宣,《广弘明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
  54 道宣,《续高僧传》,台北:文殊出版社, 1988。
  55 道诚,《释氏要览》,收入《大正藏》卷五十四,页257-310。
  56 僧佑,《弘明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印行,1975。
  57 僧佑,《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
  58 刘煦(等着),《旧唐书》,台北:鼎文书局, 1976。
  59 德辉,《敕修百丈清规》,收入《大正藏》卷四十八,页1109-1160。
  60 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
  61 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 1997。
  62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台北:鼎文书局, 1976。
  63 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64 钱易,《南部新书》戊,收入《唐五代宋笔记十五种》。
  65 韩愈,《韩昌黎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6 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 1997。
  67 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68 怀信,《释门自镜录》,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一,页802-826。
  69 怀海,《禅门规式》,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一,页250。
  70 赞宁,《大宋僧史略》,收入《大正藏》卷五十四,页234-57。
  71 赞宁,《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 1997。
  72 严子休,《桂苑丛谈》,收入《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555-70。
  73 宝唱,《比丘尼传》,收入《大正藏》卷五十,页934-48。
  74 苏鹗,《杜阳杂编》,收入《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367-98。
  75 觉岸、释念常,《释氏稽古略》,台北:台湾商务,1983。
  专书
  1 《中国佛教史论集》,台北:华宇出版社,1987。
  2 Teiser, S F(着)、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 Twitchett, DC,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 1963。
  4 Wright, Arthur F,“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5 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成都市: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6 于凌波,《释迦牟尼与原始佛教》,台北:东大,1993。
  7 山崎宏,《支那中世佛教展开》,东京:清水书店,1947。
  8 山崎宏,《隋唐佛教史研究》,京都:法藏馆,1967。
  9 中村元(着)、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出版社,1984。
  10 中村元(着)陈信宪(译),《原始佛教· 其思想与生活》,嘉义:香光书香出版社,1995。
  11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12 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研究论集》第四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
  13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 史丹利· 外因斯坦(着)、释依法(译),《唐代佛教――王法与佛法》,台北:佛光出版社,1999。
  15 白化文,《寺院与僧人》,郑州市:大象出版社,1997。
  16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寺院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17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8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台北:明文书局,1981。
  20 羽田亨,《西域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
  21 羽溪了谛(着)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 佐佐木教悟(等着)、释达和(译),《印度佛教史概说》,台北:佛光出版社,1998。
  23 佐藤达玄(着)、释见憨、僮修三、欧先足、林正昭(译),《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1997。
  24 吕思勉《读史札记》,台北:木铎出版社,1984。
  25 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
  26 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27 明复,《中国僧官制度研究》,台北:明文书局,1981。
  28 武内义雄,《隋唐佛教》,东京:岩波书店。
  29 牧田谛亮,《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30 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2。
  31 阿部肇一,《中国禅宗史研究》,东京:诚信书房,1963,
  32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
  33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7。
  34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5 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6 范文澜,《唐代佛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7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38 孙广德,《晋南北朝隋唐俗佛道争论中之政治课题》,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2
  39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0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1 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2 高逸华,《唐代佛教寺院功能之探讨》,台北:文化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43 康乐,《佛教与素食》,台北:三民书局,2001。
  44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5 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史论集》(一)、(二)、(四)、(五),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
  46 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通史论述》,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47 张曼涛(主编),《印度佛教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48 张曼涛(主编),《佛教经济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49 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思想及社会》,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
  50 张曼涛(主编),《律宗概述及其成立与发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51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2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53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54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局,2001。
  55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56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57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8。
  58 黄敏枝,《唐代寺院经济的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1971。
  59 黄运喜,《唐代中期的僧伽制度》,台北: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
  60 冢本善隆,《中国近世佛教史诸问题》,东京:大东出版社,1975。
  61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2 杨曾文、方广锠,《佛教与历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63 杨联升,《国史探微》,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7。
  64 杨耀坤,《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5 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研究》,京都:法藏馆,1957。
  66 道端良秀着,关世谦译,《中国佛教与社会福利事业》,高雄:佛光出版社,1981。
  67 刘淑芬,《慈悲清净· 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台北:三民书局,2001。
  68 潘昱绚,《中国丛林制度之研究· 以《敕修百丈清规》为依据》,高雄: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
  69 诸户立雄,《中国佛教制度史研究》,东京:平河出版社,1990。
  70 横超慧日,《中国佛教研究》,京都:法藏馆,1958。
  71 糜文开(译),《印度三大圣典》,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8。
  72 谢和耐,《中国五· 十世纪的寺院经济》,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4。
  73 谢重光,《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北:国际文化,1990。
  74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75 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
  76 蓝吉富,刘增贵主编,《敬天与亲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
  77 颜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0。
  78 魏长洪,《西域佛教史》,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8。
  79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0 镰田茂雄(着),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台北:佛光出版社,1985。
  论文
  1 Arthur F Wright(着)、陶晋生(译),〈唐太宗与佛教〉,收入国立编译馆(编),《唐史论文选集》(台北:幼狮文化,1990),页19-45。
  3 仁井田升,〈敦煌寺院佃户有关文章· 关于人身不自由的规定〉,《西域文化研究》,2(1959)。
  4 方立天,〈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世界宗教研究》37(198903),页2。
  5 王俊中,〈五台山的“圣山化”与文殊菩萨道场的确立〉,《正观杂志》7(199812),87-113。
  6 冉云华,〈玄奘大师与唐太宗及其政治理想探微〉,《华冈佛学学报》,8 (台北:中华佛学研究院,198510),页135-157 。
  7 田光烈,〈我国历代僧官制度略述〉,《内明》,226(香港:内明杂志社,1991:01),页35-41。
  8 全汉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食货半月刊》,1:4(台北:食货半月刊社,1935),页1-7。
  9 何兹全,〈中古大族寺院领户的研究〉,《食货半月刊》,3:4(台北:食货半月刊社印行,1936),页20-41。
  10 宏扬,〈中古时代的僧官制度〉,《香港佛教》,337(香港:香港佛教联合会,1988:06),页15-18。
  11 李豫川,〈略论唐朝的禅林经济〉,《内明》,297(香港:内明杂志社,1996:12),页24-28。
  12 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政治关系的一侧面· 唐朝皇室对弥勒信仰的态度〉,《中华佛学学报》,4(台北:中华佛学研究院,1991:07),页287-296。
  14 那波利真,〈唐代寺院对俗人开放为简便投宿处〉,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288-315。
  15 东初,〈丛林制度与禅宗教育〉,《佛光学报》,创刊号(197603),页4。
  16 竺沙雅章,〈敦煌的寺户〉,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316-360。
  17 竺沙雅章,〈敦煌僧官制度〉,《东方学报》,页117-98。
  20 郝春文,〈隋唐五代宋初佛社与寺院的关系〉,《敦煌学辑刊》,1990:1(1990),页16-23。
  21 郝春文,〈隋唐五代宋初传统私社与寺院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91:2(1991),页3-12。
  22 康乐,〈洁净身分与素食〉,《大陆杂志》102:1(200101),页15-46。
  23 康乐,〈转轮王观念与中国中古的佛教政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7:1(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3),页109-143。
  24 张弓,〈中国中古时期寺院地主的非自主发展〉,《世界宗教研究》,1990:3(1990)页33-42。
  25 张弓,〈唐五代的僧侣地主及僧尼私财的传承方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数据》,1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07),页197-205。
  26 张弓,〈唐代寺院奴婢阶层略说〉,《社会科学战线》,1989:3(1986)页175-82。
  27 张学明,〈初唐的宗教和政治──道教及佛教在高祖和太宗两朝的政治角色〉,《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8(1987),页265-276。
  28 张继昊,〈北魏的弥勒信仰与大乘之乱〉,《食货》16:3-4,页59-79。
  29 曹仕邦,〈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顺俗政策〉,《中华佛学学报》,1(台北:中华佛学研究院,198703),页153-180。
  30 曹仕邦,〈中国佛教的译场组织与沙门的外学修养--大乘佛教奠基于东亚的两大要素〉,《中华佛学学报》,12(台北:中华佛学研究院,199907),页113-129。
  31 曹仕邦,〈中国僧史所载持午的实践和面对的难题〉,《华冈佛学学报》,6(台北: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198307),页327-344。
  32 曹仕邦,〈古代佛教对小沙弥所施行的儒学教育:中国教育史研究课题之一〉,《大陆杂志》,69:6(台北:大陆杂志社,198412),页38-42。
  33 曹仕邦,〈从宗教与文化背景论寺院经济与僧尼私有财产在华发展的原因〉,《华冈佛学学报》,8(台北: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198510),页159-191。
  34 曹仕邦,〈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中华佛学学报》,6(台北:中华佛学研究院,199307),页55-71。
  35 曹仕邦,〈僧祇律在华的译出﹑弘扬与潜在影响:兼论五分律的译出与流传〉,《华冈佛学学报》,7(台北: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198409),页217-233。
  36 曹仕邦,〈谈唐代全国各地“开元寺”的来历:兼及大云寺与龙兴寺〉,《香港佛教》,292(香港:香港佛教联合会,198409),页3-5。
  37 森庆来(着)、高福怡(译),〈唐代均田法中僧尼的给田〉,收入《中国佛教史论集》(台北:华宇出版社,1987),页253-63。
  39 滋野井恬(着)、扬曾文(译),〈关于唐代的寺田〉,页48-56。
  40 黄敏枝,〈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思与言》,6:4(台北:思与言杂志社,196811),页19-23。
  41 冢本善隆,〈北魏的僧祇户佛图户〉,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252-287。
  42 冢本善隆,〈北魏佛教匪〉,收入《北朝佛教史研究》,页141-185。
  43 冢本善隆,〈魏晋佛教的展开〉,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211-251。
  46 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3:3(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309),页497-544。
  47 刘淑芬,〈石室瘗葬--中国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上、中、下) 〉,《大陆杂志》,98:2-4(台北:大陆杂志社,199902-04),页1-12;1-17;1-8。
  48 刘淑芬,〈慈悲喜舍--中古时期佛教徒的社会福利事业〉,《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季刊》,40(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1994:04),页17-20。
  49 赖建成,〈佛制与唐律对佛教徒的约制力--以毁谤三宝及盗毁三宝物为例〉《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台北:中国历史学会出版,198707),页135-46。
  50 谢重光,〈关于唐后期五代间沙州寺院经济的几个问题〉,《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页500。
  51 颜尚文,〈后汉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寺院之分布〉,《历史学报(师大) 》,13(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06),页1-44。
  52 颜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萨”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础〉,《历史学报(师大) 》,17(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06),页1-58。
  53 严耕望,〈唐代成都寺观考略〉,《大陆杂志》,63:03(台北:大陆杂志社,198109),页1-6。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