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
  自幼好读书,天地玄黄,人间万象,皆读之。少时偶读《六祖檀经》,被其中“菩提无树”、“风动心动”的故事深深打动,但当时年少轻狂,认为佛教文化过于消极颓废,对社会意义不大,也就未能多加涉猎。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佛教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种超现实的文化现象,佛教能够长期存在,并且产生深远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力量维系其生存和发展?这,成为我思考的主要问题。从佛教文化发展的本质来看,其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至今不绝,千百年来不仅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方面也起过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它包含着一定的积极因素,对现实的社会人生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从佛教创教的人生情怀来看,佛教的一些基本理论,例如“缘起”、“无我”等等,都与佛教倡导的“种姓平民”有关,都是佛陀针对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神学基础而提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佛陀关怀人生的情怀。虽然佛教主要是从解脱论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强调的是在解脱面前人人平等,但其中所体现的人人平等的基本精神,无论是在古印度,还是在现代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佛教解脱论的重要理论基点因果报应论来看,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有两大重要特点:一是强调“业感”,而否定有鬼神等外在的赏善罚恶的主宰或执行者;二是强调业报的“自作自受”,否定他人代为受报的可能性。这种业报轮回说把人的遭遇和命运的主动权交到了人们自己手中,从而把人们引向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生道德实践。佛教的出世解脱思想虽然是基于“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但却表达了对永超苦海之极乐世界的向往,透露出了对人生永恒幸福的一种追求。这种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美好人生的理论,其中蕴含着劝人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现实的社会人生显然也是有意义的。
  佛教把无明和贪欲视为人生痛苦的总根源,提倡于万物不要起贪著之心,要保持人的自然清净的本性,不要被物欲所污染和蒙蔽,要保持心情的平和与宁静,这种理论对于克服当代社会中物欲横流的现象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正当的合理的欲望固然应当肯定,但过分的贪欲却往往是既害人又害己。经常用佛教的“不执着”来调控心境、超然处世,是有益于社会和人生的。佛教的出世从根本上说,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和升华,它并不绝对地排斥入世,特别是大乘佛教的“生死与涅磐不二”、“世间和出世间不二”等基本精神,实际上沟通了佛教的理想与现实人生的联系,既为佛法常驻人间、化导世间提供了契机,也为建立人间佛教、人间佛国、人间净土提供了依据。中国佛教正是人间佛教的道路。
  如何认识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精神?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色,其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把印度佛教中蕴含的对人或人生的关注及肯定作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形成了它特有的重视社会和人生的特点。中国佛教文化之所以能与传统的儒、道并列成为传统思想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方面与佛教本身的特点有关,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某些缺憾或某些不足,另一方面与佛教在同儒、道等的冲突与互融中日益走向现实的社会人生、日益铸就现实性的品格也是分不开的。佛教所蕴涵的对人生永恒幸福的追求在重视现实社会人生的中国这块土地上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中国化的佛教正是通过对佛教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日益走上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立足于“众生”(人及一切有情识的生物)的解脱而强调永超人生苦海的佛教在中国则更突出了“人”的问题和人生问题,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佛教宗派禅宗,在充分肯定每个人的真实生命所透露出生命底蕴与意义的基础上,融解脱于当下的现实人生中,化修道求佛于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强调随缘任运,即心即佛,认为“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人佛无异”。
  近现代复兴的佛教,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唐末以来中国佛教入世化、人生化倾向进一步加以继承和发展。从太虚法师大力提倡“人间佛教”、“人间净土”,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港台兴起的以面向现代社会和人生为重要特征的新型佛教文化事业,及至中国大陆当前也在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以期自利利他,实现人间净土,无不体现出中国佛教重视现实人生的基本精神。绵延两千年之久的中国佛教也由此而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开始了新的进程。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由于阅历太浅,加之过于驽钝而领悟甚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社会和人生理解不断加深,对佛教现实意义的认识也将与日俱增。最后,我想用初祖菩提达摩的一段偈语结束本文:
  吾 本 来 兹 土 ,
  传 法 救 迷 情 。
  一 花 开 五 叶 ,
  结 果 自 然 成 。
  追忆我的年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