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法师:六道轮回
文珠法师:六道轮回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六讲于香港政府大会堂剧院
一、一般人的因果观
苏东坡说:“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世间一切祸福,必有其因由;有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因之与果,如影随形,丝毫不爽。纵观宇宙之大,品物之盛,内则身心的演变,外则山河大地的形成,那一种不受因果定律的支配?那一法能超乎因果范围?即使是世间一般学说,亦不曾否认因果定律的存在。例如:论理学的根据事物原因而判断其定义,政治学之审察其犯罪动机,以定其罪的轻重,医学之究其病因的所在,以诊断其病势的安危,何尝不是牵涉及因果关系?至于科学亦不过是研究宇宙现象的因果法则而已,例如:科学家们,分科别类不许紊乱的研究就是因,由实验所得的知识答案就是果,谁说科学不谈因果?
又如古人所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凡这种种,都是说明因果定律。不过一般人所认识的“因果律”,只是学者们由经验累积或由先天的启示;前者最显著的是英国降克代,后者最显著的该是德国的康德,他们都由经验、或先天的启示而判定因果的定律。但广大无比的宇宙,千差万别的现象,诚非人类渺小的生命,狭劣的知识尽能体验得到的。何况,关于世界是由谁创造?人生因何而有?谁使其生?孰令其死?人间果然有天堂地狱吗?天堂地狱在何方?还有人间果真有鬼?鬼居何处?这些问题,绝非一般人所能了解其前因后果的。是以一般人所认识的因果律,只知事物的近因,不知其远因;只知宇宙某一部份、某一现象的原因,不知整个宇宙一切现象之所以成立的原因;唯知事相的因果,不知理性的,道德的因果。故一般人所知的因果律,只是表面的,肤浅的因果律。
二、佛教的因果定律
当佛陀夜睹明星,豁然大悟的一刹那,便觉察到世间一切事物生起必然的法则——因果律。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意思是说:有此因故有彼果,有彼果必然有此因。宇宙一切,一定是循此因果定律而诞生。
此因,是指业因,亦即是人的身口意等思想与行为所形成的业种子;彼果,是由业种子而诞生宇宙万有的果实。然而业的种子有善恶,故其引生的后果,亦有好丑,故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善恶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动作,语言,及意念的行为,都会形成一种特殊的个性,成为一种潜然的势力,作为招引未来果报的主因。这主因,就是主宰人生命和支配宇宙的业力。
但业有别业与共业的不同。我们各人有各人的意志,性格,和嗜好,这种不同性格活动作用的习惯名别业。假如一部份人或少数人,共同于一种事业的活动,或共同的操作,名共业。例如:家庭、学校、社团、民族,甚至国家和世界,有共同关系的行为与活动,都属于共业。由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各别或共同的动作为原因,势必招致各别或共同的结果。所以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安危,皆是由个人特殊的业力,或共同业力的善恶而决定。
但由业力招致苦或乐的果报,是属于短暂而非永恒。业现则生,业尽则灭。今日的快乐,固然是由宿业所感,但可能因人快乐时行为不检,骄奢放逸,无恶不作,又种下苦因,成为他日苦恼的因素。反之,今日的苦果,因宿世恶业所铸成,但亦可能因今生言行的良善,改恶修善,散播善种,成为来世快乐的因缘。正是:“祸兮福之倚,福兮祸之基。”所以,佛教的因果律,是含有警惕性和鼓励性的,绝对不是悲观的宿命论。只要我们相信善恶业缘,受报好丑的因果定律,又知道操纵此善恶业缘之大权并非别人,而是自己;自己有充份的自由主宰自己,改善自己。故不应该因目前的不幸而悲哀,更不应因环境的美好而骄傲;当痛改前非,努力行善,那么,必然可以克服人生的苦恼与不幸,而发挥生命永恒而快乐的另一面。
三、因何有六道轮回
佛教根据因果定律的道理,演绎为六道轮回的学说。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及生理方面的活动,都能形成一股潜然的势力,可以影响未来身心的组织,作为创造未来一切果实的主因。好像花草树木的种子,天然含有一股生的功能,在水土,阳光,和空气种种助缘下,就会发芽,长苗,开花,结果,果中又含藏着有生机的种子。这种子依然有一股生发的能力,因此就生生不已。人类的行为亦然,例如:自己一念之善救了他人的性命,则被救者将感恩不忘,永志于心;这点感激之心,便成为善的业种子。这种子绝不会因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消失,一旦有机会,他必竭力图报。然自己受了他人的报恩,当然亦铭感于心,思报于他日。这样礼尚往来,互相感恩,互相报答,便演变成生生世世不解的善缘。反之,自己因一念嗔心起杀害了他人,被杀者虽然身谢命终,但其心理所感受的恐惧与苦恼,势必凝成仇恨种子。而此仇恨种子,并不因环境的迁变而消失,不管事隔多久,一旦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必思报复。而自己受报时所感受的痛苦,又成为仇恨的种子,将来再由仇恨种子,产生报复的行为;如是冤怨相报,永无了期。
但人生毕竟是善变的,由于某种关系,有时会化敌为友,然有时也会变友为敌,此即是佛教所说:缘尽冤生,冤尽缘生。是以今日的朋友,或是昔日的冤家;而他日的冤家,说不定就是今日的朋友。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相处是变幻莫测的,人的情感更是飘忽不定,因此,由人善变的情感与行为,时而善,时而恶,因而造成善或恶的业种子,而引生三善道或三恶道的六道轮回的果实。所谓善业,举要言之,不外以下十种:
(一)不杀生而仁爱
生,是指众生的生命。众生无不爱护自己的生命,蚂蚁尚且贪生怕死,何况人类?所以我们爱护自己的生命,更要爱护别人的生命;爱人如己,甚至爱物如己,不应蓄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因为残杀之人,必招杀身之报,世界上杀生的人太多了,便酿成战争惨杀的悲剧。古人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故欲消弭战争的祸患,导人类于永久和平,必须停止一切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不但不杀人,不屠剥烹烧一切鸡鸭牛羊,同时勿业渔猎,勿业牧畜,勿业养蚕缫茧,勿贩卖弓矢刀剑猎具鱼网之类,以养成仁慈爱物的个性,成为良善福德的业种子。
(二)不偷盗而义利
凡是一切诈骗潜窃,强劫豪夺,或贪赃枉法,走私漏税,都是不义的行为,既罪恶,更可耻。然见利忘义者,多导源于贪,贪而不得,故明抢暗偷,豪夺巧取;唯达目的,不择手段。又焉知世间资财为国王,盗贼,水灾,火灾,不肖子等五家所共有。俗语所谓:冤枉来时冤枉去,然则又何必贪之无魇,为了金钱,出卖人格,自作恶业?故佛制不偷盗戒,止息人的贪心,甚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应该公私分明,正直廉洁,恒思利己利人,以养成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美德,作为得生人道或上升天界的正因。
(三)不邪淫而礼节
君子之道,造端夫妇,何况食色性也,故人不能无欲,然合理而行则合乎礼,适当而止则守乎节;合理则正而不邪,适当则乐而不淫。若除正式夫妇外,拈花惹草,一切暧昧行为,均属邪淫,行同禽兽,既伤风败俗,复为同伦所耻。何况爱欲为生死根本,烦恼媒介,我贪你色,你爱我心,贪爱纠缠不清,永远沉沦生死,无法解脱。故佛制出家的弟子,必须清心寡欲,清净梵行,断绝一切淫欲行为;在家弟子,亦应尊尚伦理道德,不杂交,不纵欲,以洁身自爱。
(四)不妄语而诚实
妄语即是讲大话,或说谎。对于一切事物,见言不见,知言不知;反之,不见却说见,不知却说知,自己没觉察到的事情,却说得煞有介事,以是为非,以非作是。固然有损自己的信誉,而他人亦受其愚。尤甚的是有人为了名闻利养,妄自夸张,自己对于圣人之道,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么一来,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果报受尽,来生人间,还要招受多遭诽谤,多诸臭味的恶果。故做人应该忠厚诚实,言必由义,不诳不妄,言顾行,行顾言,言行一致,说话要与事实相符,以建立个人的信誉,维持美好的人格。
(五)不离间语而和睦
离间语,即是俗人所说“两头蛇”。爱说离间语的人,必然是胸襟窄狭的妒忌者。他们根本不知道前人的伟大,并不妨碍后人的伟大;他人的成功,不会阻止自己的成功;更不知彼既丈夫我亦然,不应自卑生退屈。故不但自暴自弃,反而妒忌他人的成就,于是在妒火中烧下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吹毛求疵,痛下谗言,大事破坏。或对张三说李四不好,对李四说张三不是,破坏他人的友谊,毁谤他人的声誉。但故意给人建筑暗礁,布下陷阱的人,本身又得到甚么好处呢?表面上看来,似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实则,其本人的人格损失,比受谤者更甚,而未来恶报,更非金钱之可以弥补。所以人与人之间,诚应和睦相处,隐恶扬善,不应信口开河,谣言谗语,中伤他人;反而要尽力排难解纷,解冤息讼,鼓励他人前进,援助他人成功,拿出真挚的同情心和合作的精神,来奠定人间博爱的基础,以培植自己的美德。
(六)不恶口而友善
口是说话的工具,无所谓善恶。但说出粗言恶语,咒骂他人,使对方丧失颜面,有损声誉,便成恶口了。小则破损和谐,大则招怨结仇。是以人不应该恶口骂人,或口诛笔伐。应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赞叹他人的美德,隐瞒他人的过失,使对方自己惭愧,痛改前非。这样,既可以保存友谊,更可以促进人间的和谐,何乐而不为?
(七)不绮语而警世
绮语,即是俗语所说“打情骂俏”的秽亵语,或为取悦于人而用甜言蜜语来歌颂对方,使之心荡神驰,失却理智,误入歧途。或慑于他人的权势,而谄佞杜撰,吹牛拍马,口是心非,曲意奉承。总之,绮语是那些口蜜腹剑,狡猾如狐狸的伪君子,为达目的而编造的绮谗词句,满口油腔,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是以一个正人君子,说话不要随便,既不应乘巧砌做艳曲情词挑逗他人的邪思,诲淫导诈;更不应发出邪见谬论,以陷人于邪见。反以昔日谄佞之语,变为歌颂真理,把过去杂秽歌唱之声,转为赞扬正义,甚至谆谆善诱,教化众生,以美妙而和悦的声音,作为末世的警钟,乱世的木铎。否则,巧言令色,鲜仁矣!
(八)不贪欲而好施
贪是自私的根本,世人的通病;芸芸众生,谁能无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我的国家富强,贪我的家庭幸福,贪我个人享受美满,地位高升,势力坚固,声誉日隆。于是不但忽视了他人的幸福,反而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你贪,我贪,他也贪,贪无止境,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不夺不餍,结果,世界大乱,自己的生命财产亦难保,患得患失,多么苦恼?
当知“黄金不是千年业”,“千年田换八百主”。一朝死神降临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那末,贪也何益?倒不如把短暂的生命,积极于慈善,乐善好施,以表扬人性互爱的精神,扩充人类伟大的同情心,使自己“生有益于时,死有闻于后”,不是更有意义吗?
(九)不嗔恚而宽恕
嗔恚是动肝火,发脾气,小则名怒,大则名嗔。嗔恨心一起,何止拍案大骂,还会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故嗔恨心是一切罪恶的根本,斗争的导火线。社会一切灾难的产生,朋友的反目,人类的仇视与残杀,皆由嗔恨心而来。
佛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免轮回苦,善自护嗔心。”嗔恨心重的人,不止自伤伤人,自害害人,还会招致堕落的恶报。
我们为了巩固友谊,为了取消斗争,为了建立和平,诚应以忍辱及宽恕的精神来降伏嗔恨心,做到“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一方面宽恕他人的过失,一方面忍受自己恶劣的环境,以及一切或苦或乐的遭遇;赞我不喜,毁我不嗔,自然取消人世间的一切纠纷。
(十)不邪思而正信
邪思,即是偏而不正的思想与言论。凡是不真实,不正确的见解或言论,佛皆名之为邪见。凡有所偏而不合乎中道的学说,佛皆名之为邪见。如中古时代的唯心论,与近代的唯物论,皆各有所偏。因为只讲心,专尚空谈,未免过于忽视现实,流于虚无飘渺;只讲物,则抹煞因果,与伦理道德,将人类当机械,奴役人生,只求成功,不择手段,流毒于世,为患无穷。实则,心为精神,物为物质,人生是由精神与物质的综合体,心物互相凭借,然后发生作用。如车子的机件虽备,仍需由人力驾驶,车是物质,人等于精神。缺乏具有灵活精神的人力驾驶,车子就无法行走。可是科学对于人生的看法,只是一大堆的物质,不知物质后面另有一超然而永恒的精神存在,一致认定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实为天然之公例,亦是天然的法则,这种理论,佛教名之为邪见。
不邪见,是相信人生除肉体外,必有精神的存在。既有前生,亦有来世;有其因,必有其果。人生应该深信因果,尚道德,正仁义,进而拨开物欲的障蔽,破除心中烦恼的帐幕,使人本具的智慧光明得以透射出来:不但洞悉万物,照亮自己,同时照耀人间,利益群众,以开拓人类的智慧与知能,这样,才是正见正信而智慧的人生;也唯有这样,始可以取消心中无明愎烦恼,愚痴暗蔽。
如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语,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即是十善业;反是,便是十恶业。由此十善业与十恶业的种子,故能引生三善道和三恶道的六道轮回的果报。
四、何谓六道轮回
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等六种不同的生命;道是道路。众生由于十善或十恶业力的牵引,在这六条道路上,往还旋转,或上天堂,或入地狱,或生人间,或为阿修罗,或作畜生,或入鬼道,如车轮的旋转,无时或已,不能自己,故名六道轮回。
天道,梵语名提婆,亦名素罗,含有光明,清净、自在、最胜等义。作上品十善业因,得生欲界天趣。身有光明,乐多于苦,饮食衣服,宫室花木,皆美好如意,享受人间以上的胜妙果报。
佛眼观之,天有三界二十八层。所谓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物质的世界,居住其间的众生,对男女之欲、及物质之欲特别旺盛。包括其他五道,及天道中的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都是属于欲界摄。
色界,是纯有色质而无爱欲的世界,居住其间的,唯有天道众生,但有殊妙的物质身体,国土宫室,已无淫欲和食欲的需要,依其精神修养的深浅,分为四级。初禅有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有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亦有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共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无色界,此界众生,完全脱离物质的束缚,已无身体以及国土宫殿的物质存在,纯是精神独立体,住于深妙的禅定境界中,但没有一定的处所,只依其禅定的优劣而分为四处:识无边处,空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现代科学,亦认为很可能有别种人类存在于太空。沙利博士说:宇宙里有一万万个世界,比地球进化早。他们过着比较高等的生活,聪明的人类,充塞于宇宙。又说:他们可能看到我们只能感觉的事物,如热、无线电波的长度,或感觉我们所听的事物。他们的骨骼与血管,神经的组织关系上,可能与我们不同,但他们会有这些。虽然没有佛经所说的那么切实而具体,但已经接近事实的边缘;但愿科学长足进步,以证实佛经所说的正确性。
人道,凭借修中品十善业因,得生人道。人是苦乐交参,或苦多于乐。因为人外有自然界,人事界所发生的种种灾害威胁,内有生老病死,以及精神界种种苦恼的煎熬。虽然有时也有赏心乐事,但不能久享。或因一念之差,反会引生未来的苦果。虽然,但人是万物之灵,在一切众生中最富有创造力,为一切众生升沉的枢纽。
因为人居五道之中,上有极乐的天堂,下有极苦的地狱,旁有畜生与鬼道。诸天过逸,修罪方嗔,三恶道太苦,无暇修道。唯有人道亦苦亦乐,最容易激发向上进修之心,何况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打开苦恼枷锁,企求生命解脱的愿望。只要肯回头反省,改过从善,依照佛所启示的五戒十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的康庄大道阔步迈进,自然可以超脱六道轮回的苦果,击碎时间的范畴,而获得真理生命的享乐。是以人的生命,是六道众生中最宝贵也最难得的,我们诚应把握短暂的人生,去发掘永恒而快乐的生命。否则,一失人身,万劫不复,那时,将悔之已晚。
修罗道,梵语阿修罗,译名无端正,义为丑陋,又名阿素洛,译为非天。此类众生修下品十善之因,福报似天,但个性好斗,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意志诳妄骄诈,心怀嗔恨,常与诸天作战。有居于须弥山空处宝城之中者,为天道阿修罗;其居海底宫殿的,属于畜生道摄,人中善妒、多嗔、好战的,属于人道阿修罗。
畜生道,梵语底栗车,译名畜生。此类禀性暗钝,背天而行,不能自立,赖人畜养,而世人因瞰食或驱使而畜养之,故名畜生。此类有胎卵湿化四生,上自龙兽禽畜,下及水陆昆虫,遍满人间。同时山野泽中,欲色二界,修罗地狱,诸鬼道中,无处不有,不一定需要人畜养,故又名旁生。
鬼道,梵语薛荔多,译为饿鬼,因为鬼类尔众生中饿鬼居多,故举饿鬼以代表鬼道,实则,鬼有三种:
1是无财鬼,是贫穷无福德,常受饥饿逼恼之苦的一类鬼,可分为三种:一炬口鬼,口中常出火焰。二针咽鬼,肚皮甚大,几如巨瓮,而咽喉却细如针孔,食不得入。三臭口鬼,口中腐臭,其苦无量,即是所谓饿鬼。
2是少财鬼:虽得饮食,但常感不足。此类亦有三种:针毛鬼,行时自刺。二臭毛鬼,毛利而臭。三大瘿鬼,咽喉下垂一大瘿(瘤),流出脓血自瞰自食。
3是多财鬼:此类鬼的福报颇大,吃不了,喝不了,常得净妙饮食,且感满足。此中亦有三种:一得弃鬼,常得人家祀祭时所弃之食。二得失鬼,常得人世间所遗弃之食物。三势力鬼,即夜叉,罗刹,毗舍阇等,所受富乐,有类于人天。
另还有沉冤待雪的冤鬼,枉死的厉鬼,或生缘未具,游荡终日的得闲鬼。冤鬼、厉鬼,多住幽房空宅中,人近之则被害。其他鬼类午前阳盛,多在墙阴处,午后阴盛,则四散游行,幢幢往来,可穿墙壁而过,不由门户。遇人则闪避,因畏人的阳气重灼,不为人害。
此外,还有佛经所谓威德鬼,即世俗所说的神;形容端正,丰衣足食,任情游戏,与天无异。多住于山谷海边,或空中宫殿楼阁,是掌管山海、五岳,皇城、土地、社稷之神类。
总之,鬼是由造中等十恶业因,加上悭吝成性,损人利己,故受此报。神则受善恶杂报,形胜人劣天,昼伏夜游,灵怯多畏,虽有威德,但遇人恒避私隐,常畏于人,故佛经将其编入鬼道摄。
地狱道,梵语那落迦,译为不乐,可厌,苦具,无有等。以其位居地下,苦同牢狱,无有喜乐,无趣味,无欢笑,有的,只是令人苦恼,厌恶,故名地狱。大概有三类:一名根本地狱,即是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二是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三是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
地藏经说:“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复有地狱,名曰四角,…。如是等报,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总之,地狱是六道众生最苦恼、最凄惨的地方,是人间罪大恶极的人所趋向之处。
五、现实的六道轮回
或有人说:世间上的确是有人与畜生的存在,无须置疑;至于天道,科学家们亦渐有发现,将予证明。但甚么阿修罗,地狱,鬼之类,我们日常生活均未见闻,又怎能令人置信呢?当知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短暂的生命,往往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所知极有限,怎可以仅凭一己的知见去否认一切?何况关于六道轮回的问题,古往今来,确有很多事实足以证明。更何况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就会在现实世界中,发现人间地狱,或人间天堂。
例如,大富大贵的人,一切享用如意,居住环境的优美,财产的富裕,钟鸣鼎食,一掷千金,纵情纵欲,任意挥霍,何异人间天堂?及其事床头金尽,穷途落魄,颠沛流离,无所依归,或事业失败,财穷势尽,转瞬变成一贫如洗,加上世态炎凉,个中苦况,又何异人间地狱?还有落后国家,低级民族,加上战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与物质富裕的先进国家比较,又何异于天堂与地狱之分?目前世界上每天不知多少人在饥饿煎逼中,无以为生,非人间饿鬼而何?还有,人间行为鬼鬼祟祟,居心不正,诡计多端的人,何异于人间牛鬼蛇神?而人间好战,阴险多嗔,残暴不仁的人,唯恐天下不乱,好胜争强,策动战争,野心侵略,不就是人间的阿修罗吗?至于人面兽心,品格堕落的伪君子,往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花言巧语,诱惑混骗,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正是人间的衣冠禽兽。同是人类,同生人间,便有天堂地狱之分,更有人鬼畜生之别,何况众生,由无始时来,所作善恶业缘,品级不同,依因感果,自然六道悬殊。更何况释尊五眼圆明,亲见六道众生,亲自平等教化,拔苦与乐?而古往今来,人死转世为人,或转世为畜,或堕地狱受苦的事例见证甚多?
如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前生就是一位栽松老者。据说:破头山有一栽松老人,修行多年,一次,向四祖道信大师问法,还希望传受四祖的衣钵。四祖嫌他太老,对他说:“倘若再来,我当传汝。”栽松老人,失意而去,至一河边,见一周姓少女在水边洗衣,上前问讯:“小姐,我想到你府上借宿。”少女答:“此事我不敢作主,可往问我父兄。”老道人说:“那我到你府上请求令父兄好了。”
自此,少女开始怀孕,父母因此将其逐出家门,可怜少女无辜,蒙此不白之冤,有口难辩,几经辛苦,十月怀胎,生下一子,以为是不祥之物。因此说:“今日无情似有情,冤家到此不分明,遍身有口难分辩,急水滩头洗不清。”言毕,竟将婴儿抛下河中,次日,婴儿竟然未死,并且逆流而上,少女惊喜,不忍再弃,母子二人,讨饭为生。
一天,母子乞食,途经四祖道场,小儿入寺,端坐蒲团,严如老僧入定;知客僧见是讨饭婆带一个小儿在佛殿玩休,喝令离开,母惊,正想抱儿离去,小儿却说:“是四祖要我来的,因何不出相见?”四祖闻言出来,见此小儿眉清目秀,心想,可惜太小,不然,可度他出家为小沙弥,小儿即说:“我来出家,跟随师父学习佛法。”师说:“可惜太小。”小儿说:“我老来,你嫌我老,今我小来,又嫌我小。”四祖忽然想起前几年栽松老人之事,知此小儿,是栽松道人转世,便将小儿留下,改名弘忍。
在四祖道信大师悉心教导及栽培下,终于接受四祖衣钵,成为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大振宗风,度人无数。后来有一位卢行者,从新州专程来黄梅县,参见五祖弘忍禅师,师问:“从何来?”答:“岭南来。”问:“为何事?”答:“为求成佛。”师言:“南蛮之人,如何成佛?”答:“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五祖知是法器,故意呵斥道:“糟厂去”。
卢行者礼祖而退,在碓坊服劳,八个月后,五祖知传授衣钵时机已到,令众作偈,以显多年修持心得,祖师座下得意大弟子,神秀和尚作偈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此偈美则美矣,可惜仍有事相执着,未能明心见性。
后来惠能亦作一偈,请人代写墙上。偈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显然已明心见性,破除一切情执。五祖喜于心而不露于形色,又恐有人对惠能不利,故意用鞋底擦去,并潜往碓坊,问惠能曰:“米白也未?”答:“白也,未经筛耳。”师以扙击门三下而去。当晚三更时分,惠能入丈室,五祖即传其法与之,并说偈言:“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并嘱惠能南下,避难于猎人队伍中。
后来五祖之母,年老来依,师竟不念母子情,孝顺供养,反而令母负责杂务,勤劳工作,并规定其母每日念佛千万遍,及母死,亦不礼葬,时寺中众师愤师对母不孝,纷纷欲离去,其母在空中现身对众人言:“诸师不必退道心,吾儿为我了前因,三世罪业从此了,菩提依旧证全身。”可见师之言行,虽异俗情,实有原因。
五祖传法惠能四年后,告众人言:“吾今事毕可行矣!”时年七十四岁;由此故事,证明生死轮回确有其事。此外,古往今来,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实不胜枚举,可知六道轮回,绝对不是因人的不见,不信,而不存在。
至于鬼神之说,科学家们,虽不肯信其有,但却无法证明其无。据说:早在十多年前,美国有人曾经组织“美国心灵研究会”,专门负责调查和研究那些神奇鬼怪的事情;当时,该会拥有男女会员六百余众,其间有著名的医师,有精神分析学家,有传心术专家,心理学教授,哲学教授,审判官,魔术师,摄影师等,可谓人材济济,但对于下面的鬼故事,却无法解释。
故事发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城青年会。该会有一位天文学教师海华斯,在四月的一个晚上,曾遇见他父亲的鬼魂。那晚,海华斯在青年会羁留较久,回家就寝,已近午夜,太太早已入梦乡,因而悄然就睡。但上床不久,还没入睡,竟觉有人在外转动门键,砾砾有声,他坐起来看个究竟,原来推门而入的,正是他住在加州的父亲。起初,他还以为父亲是晚上到的,因他不在家预先躲起来跟他开玩笑。
“他走进房内,站在离我二尺远的地方”,海华斯说:“他脸上的表情,我可看得清楚,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愁容凄惨,过去从没见过。难道家里有谁遭遇不幸?他伸出手掌,和我紧紧相握,情形迥异昔日,他边握手,边摇头,我正惊疑不定之际,刚一转瞬,他已不见了,我的手掌仍作握手状,悬诸空际。”
握手的时间,有半分钟。海华斯注意到父亲的服装,不像平时那样衣冠楚楚,而是穿一套黄褐色的工作服,头带便帽,吊着背带,在衬衫口袋内,佩带铅笔,钢笔和弯脚规。海华斯继续说:“正在我呆若木鸡的当儿,前门铃声叮当,我启门,邮差递给我一封电报,是我哥哥拍来的,上面说:“八时半父故,盼速归。”海华斯立刻赶回加州,询问父亲去世时穿的是甚么衣服?原来他父亲死前,正穿着工作服在修理汽车,颜色式样,和他在梦里所见的完全一样。”虽是一套普通工作服,可是,他从未见父亲穿过,再检查衬衫口袋,果有一支铅笔及一支钢笔,一柄弯脚规,且铅笔杆是赛璐质,和海华斯所见一样。
口袋佩带铅笔钢笔,也许是人之常情,但那柄特别的弯脚规,你也能说是“偶合”吗?海华斯平日很少梦魇,且遇见鬼魂,是在接到噩耗之前,电报不能影响心理。他立即奔丧回里,前后不过二三小时,印象清晰,两地印证,竟不差丝毫。所以,美国心灵研究会的专家们,在这故事里,是无法否认鬼魂之存在的。
根据佛教因果定律,六道众生,未来的生命,正报好丑,依报苦乐,体态大小,寿命短长,智慧浅深,思想迟钝或敏捷,相貌美丽或丑陋,衣食丰足或短缺,皆由今生或过去生所作善恶业因所招致。故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我们欲想今生或来世的生命幸福与快乐,诚应把握现在,改往修来,止恶行善,受持五戒,奉行十善。进而修习四禅八定,四无量心等善因,以确保人身不失,创造未来人天福寿康宁的生命。
六、如何超出六道轮回
或说:纵然人间是有天堂地狱之别,鬼畜之异,但人死不能复生,谁个上天堂?谁个入地狱?鬼的本质又是甚么?这在佛经说,人的色身虽死,但识心犹存。此识心,即是哲学家所谓本体,俗人所谓灵魂,儒家所谓良知良能。此“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良知良能,即是佛教所说的识心。此识心有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是人体上五官对外境的感受与知觉,亦是科学所说:神经系统——视觉神经,听觉神经,感觉神经等。其次是第六意识,此意识是人类思想,意志,情感等心理的总汇,人的一切心理作用,都建立于此意识。至于第七末那识,是私我的代表,一切我见,我爱,我慢,我痴,无不导源于是。还有第八阿赖耶识,则为宇宙万物的本体,亦是一切众生往返六道,接受轮回果报的主人翁。
此主人翁依肉体而存在,肉体是短暂无常,终归于死的,但此主人翁却是永生不死,绝对不会因肉体之死而化为乌有,但却被充满愚痴的第七识和罪恶的第六识所作的善恶业力牵着走;犹如醉汉,不辩邪正真伪,仅凭七识所幻起的错觉而分别取舍,喜怒无常,因而贪、而嗔、而痴。由于贪嗔痴的心理毒素策动身口,而杀、而盗、而淫,而妄言,而两舌,而恶口,而绮语,驱使识心,陷入十恶罪业的陷阱,使真善美的人生,变为虚伪罪恶而苦恼的人生。接着的是鼓励仇恨,歌颂战争,打倒正义,推翻道德,赞美奸诈,同情剥削,崇拜金钱,服从强权,因而引起人间无穷无尽的纠纷,酿成人生种种悲惨的厄难;甚至肉体死去,但罪业的种子,犹像枷锁般牢牢缠着此识心,拖向六道轮回,或入牛胎马腹,或变饿鬼,或入地狱,亳无自由可言。
我们若想解脱生死的苦恼,超出六道轮回,非研究佛的真理,明白因果,改恶从善,进而转八识成四智不可。人如果能够转识成智,使第八阿赖耶识所含藏的智慧种子,重新萌智慧芽,开智慧花,结智慧果,于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死洪流中,建筑起真理的宝塔。那么,不特可以超出六道轮回生死苦恼,同时可以获得真理生命的健康与快乐,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反而“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精神与物质混合而不致对立,道德与生活打成一片,不致脱节,物我同体,心佛一如。至时,何来人我是非的纠纷,与六道轮回的苦恼呢?
至于八识的含义,以及如何转识成智,如有机会当另文解释,现限于时间不谈。总之,只要我们明白因果,相信有六道轮回,更知道十善业与十恶业是六道轮回的主要原因,而能够弃恶从善,以保持人身不失,进而积极修学佛法,自觉觉他,自行化他,自利利他,使有漏的苦因,变成无漏的善业,使人有限的生命,回归永恒不朽的真理之家,自然可以解脱烦恼生死,超出六道轮回,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享受人生毕竟自由自在至高无上的佛道境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