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慈悲博爱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文珠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悲博爱
文珠法师
  一九六三年讲于香港九龙三轮佛学社
  梁启超先生说:“凡一学说之盛行于世,必有其盛行之特质。”同样:“凡一宗教的盛行于世,亦必有其盛行的价值存在。”佛教之所以横播全球,竖传数千载,深得有识人士的信服,固然赖其精深的哲理;然其慈悲济世的宗旨,博爱众生的精神,尤为主要条件。但何谓慈悲?怎样博爱?慈悲博爱是否适应太空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的需要?又如何能够使佛陀慈悲博爱的精神,深入社会,见用于世?这的确是一个颇费思考的问题。
  虽然,慈悲博爱四字,是佛家最流行的口头禅,但未必人所尽解,亦未必人所能行。如果,能够了解慈悲的意旨,实践博爱的精神,而入世救世的人,该是标准的佛教徒了。本人感觉,贵社同寅,一周年以来,所作所为,皆是本乎我佛慈悲的宗旨而出发,故今天藉周年纪念的喜庆日子,特别提出这个问题讨论,以显示贵社同寅的伟大,更希望贵社今后能够更积极推动佛的慈悲博爱,利己利人。
  一、慈悲的意义
  慈悲,可以说是佛法的根本,菩萨的骨髓。佛菩萨们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是慈悲心的驱使。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是则,慈的含义是给人快乐,悲的解释,是拔除人间的痛苦。拔苦与乐,该是慈悲的内容,亦为学佛的要道。有了慈悲的怀抱,才能给予人无上的快乐;有了悲悯的同情心,始可以无条件地解除人世间的苦恼。这种慈爱而悲悯的同情心,原是人人本具的天性。如孟子说:“恻忍之心,人皆有之。”但可惜一般人大都为利欲熏心,不能本乎人性的慈爱,去悲悯同情一切人;反而为一己的私欲而互相残杀,制造人间无边的灾难。释迦牟尼佛之所以与众人不同,之所以成为一代教主,就是他能撇开物欲的黑幕,伸展自性本具的慈悲。
  你看,释尊最初出家修行的动机,不是由于慈悲的激发吗?当太子看见在烈日蒸晒下的农夫们,受着疲乏饥渴熬煎,看见耕牛被鞭使的痛苦表情,看见泥土里小虫被鸟儿啄食的悲惨镜头,不觉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悲悯与同情。再经过四门的旅游,见到人所难免的生老病死,因而加强了他求道之心,毅然出家,终于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但太子觉悟了人生真谛后,并不陶醉于世人皆迷我独觉,世人皆愚我独智的心境而沾沾自喜,独享其自由自在的人生乐趣。反而披星戴月地踏遍全印度,以微妙的法音,来唤醒沉迷中的众生,以平等的真理,来启示和抚慰众生的心灵。使一切众生,在慈悲博爱的伟大圣恩照耀下而感动,而自觉,而溶化人与人间的仇恨意识,而扩展人性内在慈爱与知能,甚至和自己一样成为宇宙的大觉。这就是大觉释尊,在利生方面所表现大慈大悲的精神。
  佛的大慈大悲,不只是单纯的情感,而是至极的情感与至极的理智综合于一体,所谓:悲智双运。假如佛没有高度的智慧,了解缘起性空,生佛同体的真理,怎能平等地救拔众生的苦难?这种一视同仁的拔苦与乐,就是佛经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而又知其同体,是理智的至极。大慈与大悲的运用,是情感的至极。所以,慈悲二字的含义,表面看来,似纯属情感的东西,实则是佛陀的理智与情感平衡发展的最高峰。
  理智与情感,是人生最难控制的东西,甚至哲学家,文学家们,亦无法使之平衡。例如:德国哲学家康德,不愧是一位理智特别明睿的学者,他对每一问题,都作深刻的思虑与精密的推揄,这对其哲学研究是有莫大补助的。可是,由于他太偏于理智而忽视情感,他的一生不曾给予任何人温暖,而自己也不曾享受过人生的温暖。这不能不说是他对于人生的损失。与其相反的是:英国诗人拜伦,无可否认,拜伦是一位才如江海而情感横溢的诗人,可是他的情感太丰富了,往往只凭情感的冲动,勇往直前,无所顾忌,给予当时英国贵族社会最大打击的机会,这该是他忽视理智的后果。
  佛陀则由慈爱的情感,产生追求真理的理智;再由体察真理的理智,去推动慈爱的情感。是以,佛之理智中含有情感,而情感中也含有理智,理智与情感平衡发展,悲与智同时并运,形成一股博爱的巨流,深入社会,冤亲平等地拔众生的苦,与众生的乐。这就是佛经上所说的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三种中最后的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二、博爱的种类
  佛陀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心而形成一股无可抗拒的博爱洪流,绝对地,无限而又无条件地去爱一切众生,这与其他学说之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管是信佛的,不信佛的,甚至害佛的人,佛都一视同仁,平等爱护,犹如赤子,甚至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情去抢救众生,不但救人,同时救护畜生,甚至凡有生命的动物,这是何等伟大的博爱?虽然,儒家亦有恩及禽兽之说,但我觉得总不及佛之爱的博大至极!
  孔子以为万物皆禀仁道以相生,故宇宙万物之仁,即同于吾心之仁,万物浑然无隔,如果能够体会仁,补充仁,则在仁心之下,决无仇敌存在,所谓:“仁者无敌”。然仁是甚么呢?韩非子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对!唯仁者能爱人,一个能以仁存心的人,必能竭诚以待人,真挚地爱人。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因为万物之生本乎仁,而仁之发展即是爱,是以推爱己之心而爱人。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甚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的老人应敬,幼儿应爱;他人之老亦应敬,幼亦应爱。甚至以他人之溺为己之溺,以他人之饥为己之饥。使所有缺乏生活能力者,幼有所养,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及一切残废者,各遂其生,各得其所;义之所在,虽死不辞。故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这种自我牺牲的博爱精神,美则美矣!但仍有亲疏之分,自他之别。往往先我后人,先亲后疏,先家后国。所以儒家的仁爱,是一般凡情的慈爱,有人我之分,有界限之别,不明我法二空的真理。
  佛菩萨的慈悲,是忘我的,纯以众生的利益为前提。因为佛菩萨在高度智慧观察下,内证身心之无我,外达自他之无人,内不为我执所牵,外不为法执所缚,我法俱空,人我双亡。但另一方面,又知道其相虽空,但其性本具,是以称性而起悲悯之心,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冤亲,不分贵贱,不分人畜,平等拔苦与乐。由是可知,儒家的爱是有程序,有限度的博爱,而佛教的爱,却是无限量,无止境的博爱。
  三、慈悲博爱的实践
  有了慈悲之心,还要有慈悲之行,方能应用于世。否则,只有慈爱的悲愿,而无行为的实践,虽曰慈悲,何济于事?佛以平等真理启发人的慈悲心后,再以六度等法门来指导人的慈悲之行,使人愿行相应,利己利人。六度,即是以下布施等六波罗蜜。
  一布施:是一种仁慈的施与,舍己的精神,菩萨在强烈的慈悲心,正义感驱使下,一切皆以群众福利为前提。凡是自己金钱,能力,精神和时间所许可的,无不竭力以赴。对苦恼群众,视如父母,如兄弟,或施与金钱的救济,或施与物质的援助;贫病交迫者,施以医药的治疗;思想不正者,施以真理的启示;甚至身命财产受到威胁者,施以无畏的保障。故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一个真正慈悲博爱的人,不但以财施救人生活的困苦,以法施解人精神的苦闷,更以无畏施来保障人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持戒:戒是戒条或规律,世间上无论是社会,国家,团体或家庭,都有一定的纪律或规则。这些规则,是用来控制人们不轨的行为,锻炼美好的人格,和培养道德的观念,故人是有遵守规律的必要。古人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就是以道德来规范人情绪的冲动。可是现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每每打倒孔家店,推翻旧礼教,而妄谈自由,但又曲解自由。于是在放浪形骸的社会里,道德破产了,作奸犯科,可以自由,争权夺利,可以自由,扰乱社会秩序,也可以自由。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或私人的仇恨,而残杀无辜,亦可以自由。国家法律,除了惩戒和刑罚于已然外,还有甚么办法呢!
  佛教,则说明因果的法则,令人防患于未然,更严制戒律,规范人的行为,故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五百戒,菩萨有三聚净戒,而普通信众,亦有五戒、十戒,令人在戒律严格规范下,不但消极地禁止行恶,更要积极地修善;甚至凡有利益群众的事业,都要竭力以赴,否则,便是犯戒。
  据说:从前有个信佛的富翁,有一次正在和一位法师谈话时,刚巧阔别多时的好朋友来了。当时,随手把捏在手中玩弄的宝珠,放在桌子上,便匆匆出去。当宝珠滑落地下时,刚巧一只鹅经过,把那颗宝珠吞下肚子里。后来,富翁以为法师偷了他的宝珠,一怒之下,竟握无情棒,把法师打得皮开血流。法师始终忍受不语,直至富翁错手鞭死了那只鹅时,法师才把鹅吞珠的故事说出来。满面羞惭的富翁,问法师为甚么不早些说?法师说:我是佛弟子,严持戒律,培植慈心。如果早说,岂不是害了鹅的生命吗?由这故事看来,持戒也是慈悲心所驱使呢!
  三忍辱:一个真正实践佛陀遗教的慈悲长者,必能抱定宗旨,忍受一切横逆之来。特别是际此末法,众生刚强横蛮,毫不讲理,好心济人成怨恨,往往有之。如要达到利生的悲愿,非容忍宽恕不可。或有人认为:忍辱是自己吃亏的事,实则,忍辱是最明智之举。例如:布袋和尚(是五代梁时人,传说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开,个性幽默,常持布袋,寝卧随处,出语无定),常受一般人的取笑辱骂,不以为忤。反而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痰唾在面上,让它自干了;我既省气力,他亦无烦恼。”又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宜守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倘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可惜世人多颠倒,同是一人,同是一事,往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吗?做错了也是好的。憎吗?做了好事,也要说他坏话。这就是芸芸众生的颠倒相。布袋和尚,大肚能容,他眼睛是雪亮的,谁是谁非,看得清清楚楚,除了哼哼诗偈、缄默、忍辱外,还暗自里觉得好笑呢!
  但忍字心上一把刀,没有智慧,没有修养,没有慈悲心肠的人,是做不到的。佛经说:欢喜与嗔恨,同是人心里的病态。故逆境要忍,顺境亦要忍,不为物喜,不为己悲。这样,其赞我者奚以喜?其毁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毁誉由人,这是慈悲忍辱最好的方法。
  四精进:精而无杂,进而不退。德行的实践,佛法的进修,学业的成就,事业的成功,都以精进为本;否则,一曝十寒,势难收预期之效。特别是好事多磨,自古已然,于今尤甚。何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谓天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我们处身于魔影幢幢的环境中,欲道业之成,非勇猛精进,不屈不挠不为功。
  六波罗蜜多经说:“菩萨摩诃萨有四种精进,所谓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已起不善,速令除灭。未生之善,当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长。难舍能舍,难作能作,精勤勇猛,心无懈倦,……为诸众生,于无数劫,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令得解脱。”读此,便知道佛菩萨于自利利他的工作,是何等的热心与积极!
  五禅定:禅译静虑,是教人将自己散漫的心集中于一境的最好方法。一般人都是心猿意马,难以控制,尤其是妄想之心,既可以使人成为仁爱的慈悲天使,亦能使人成为残暴不仁的恶人。佛教人修习禅定,正念真如,澄清妄念,恢复身心的安宁。但这不是静坐枯寂,万念俱灰的消极行为,而是培养精神,去积极承办一切的原力。
  或说:在这尘嚣的都市里,欲修禅定,谈何容易?当知一个有修养的人,是不会为外境所动的。永嘉禅师的证道歌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多么到家的工夫?我们果能像古人那样“运水搬柴,不离三昧”,那怕环境的噪杂呢!
  六智慧:此智慧并非普通一般人的知识,而是认识宇宙人生原理的智慧。因为世人的知识,大多数是挟一端的理由,限于一面的观察,甚而仅凭个人的幻想与偏见虚构成的。佛认识宇宙原理的智慧,是从禅定得来。因为禅定能制思凝聚契合真理之境,使境与智合而为一。这时的智慧,是最彻底、最究竟的,名根本智。由这根本智所起种种应化教导众生的智慧,名差别智,即是从根本智后所得的智慧,亦名后得智。根本智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亦明白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则;后得智是从认识根本真理原则后,所发生的智慧,能够辨知众生种种根性、种种思想与欲望,而投以适合的法药去拔苦与乐。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即如其实理如何而证知其为如何。后得智亦名如量智,即如其所证真理而发挥不违反其共通原理的差别作用。能明乎此,证乎此,才是真实的智慧;能本乎此智慧去利益众生,拔苦与乐,才是真实的慈悲。
  以上六度,是由慈悲心,所引发的慈悲行。慈悲心的内容,是由慈悲行去充实的,由心而行,由行契心,心行相应,自他兼利,才是真正的慈悲博爱。
  四、慈悲博爱的应用
  慈爱,是黑夜的明灯,冬天的烈日,沙漠的甘泉,人们可以不需要其他物质的东西,但不可能没有慈爱的抚慰,正等如不可能没有阳光和空气一样。特别是处身在这苦难多端的现实里,人们更急切地需要慈悲的救济和博爱的抚慰。可惜,人们失落了人性本具的同情心,曲解了爱的真义,是以沉溺于色情爱河中,漂泊于生死苦海上,根本不知道人性中本具的慈悲博爱是广博无限的。因此,把爱的境界渐渐缩小了,成为五伦之爱,是君臣、是父子、是兄弟、是夫妇、是朋友便爱;反之则不爱。
  但人毕竟是自私的,在不知不觉中,由五伦之爱,再缩小为爱自己的私爱。自此,人与人间失去爱之维系,变成冰冷无情;社会失去爱的悲悯,而互相残杀;国与国之间失去爱的和衷共济,以致战祸频生。我常常天真地想:假使科学家们能运用消耗在杀人武器上的金钱与精神来发掘人性的慈悲,和用在战争的时间与力量来推动博爱的事业,那么,慈悲与正义,和谐与亲善,必能代替人间的不幸,而世人彼此的斗争、仇视、与残酷,也自然消灭于无形。那么,自然天下一家,世界和平,何劳政治家们天天召开和平会议呢?可惜人们不懂慈悲,不知博爱,奈何!
  法华经说:“如来室者,一切众生慈悲心是。”我们学佛,是否希望入如来室,登如来座,和如来一样成为宇宙的大觉呢?然则,诚应和佛一样,以无比的慈爱,无量的悲心,无边的愿力,去为众生服务。众生无尽,我愿无穷地永远永远挑着利生的担子去救世益群,使自己在广大宇宙里,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苦海慈航,救济人的不幸,爱护人的生命,加强人的意志,惊醒人的迷梦。使人们自觉自奋,发掘内心的慈悲,把自私之爱,扩为大公的博爱,再由大公的博爱,进而为无我的博爱。然后可拯救世界于末劫,然后可以开拓宇宙的光明,然后可以使佛陀慈悲博爱的精神,风行于世,见用于世。
  讲到无我,想起有段这么公案:据说,有个初出家的小沙弥,师父教他读心经,当他读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句经文时,忽然心生怀疑,用手摸摸自己的眼睛,拉拉自己的耳朵,又揩揩自己的鼻子,这些是什么呢?自己想不通,便跑去请教师父。指着眼睛说:“师父!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是眼睛都不知道吗?”小沙弥霎霎眼睛,又拉拉耳朵问:“师父!这又是什么东西?”师父责备他说:“蠢才,耳朵也不认识吗?”小沙弥说知道了,但接着又指指鼻子问:“这个又是什么?”师父生气了:“你这小糊涂鬼,怎么连鼻子都不知道?”谁知道小沙弥却理直气壮的说:“既然这些叫做眼睛、耳朵、鼻子,为什么经中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呢?”师父当堂为之气结。殊不知心经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是指忘我的境界而言,并非抹煞假我的存在。我们和小沙弥差不多,听说无我,便大惊小怪起来,甚至以为是悲观的思想,又怎知道无我的博爱,才是真正的慈悲呢?
  无我是空,慈悲是不空。菩萨虽然浑然忘我,但恒抱忧人之忧,乐人之乐的慈悲心,去平等救济众生,是空而不空。虽然,但内不见有能救之我,外不见有被救的众生;因为菩萨深深知道,被救的众生,是自己内心中本具的众生,而能救的自己,亦是被救者内心本具的菩萨,能救被救,原同一体,无自他之分别,是为不空而空。这正是佛教的妙处,而亦是贵社之可贵处。因为贵社题名三轮,可见你们都能够本着三轮体空的精神,不着相而行布施,不着相而修佛学,不着相而弘扬佛法,是何等的伟大!
  我记得林语堂先生在从现代欧美思想上来谈佛教一文中说:“逃避现实,而出世者,不是伟大;不避现实,而入世者,才是伟大。”贵社同寅,现居士身,出钱出力,修学佛法,弘扬佛法,自他兼利,正是菩萨入世的行为,但愿今后,一本初衷,积极推进慈悲博爱的工作,使佛慈悲博爱的种子,插进每个众生、每个青年的心坎中,以发挥人类对真理之无限的爱,对于一切美之无限的爱,对于一切人与其他生物之无限的爱,去爱真理,爱善,爱美,爱一切人类,及爱一切有生命的动物,是则众生幸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