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念处的修行
當释迦牟尼佛将入涅槃的时候,弟子们提出四个问题请佛作最後指示。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佛在世时,我们依您安住,现在您要舍我们而入涅槃了,我们应怎样安住?佛答:我涅槃後,你们应依四念处安住。这四念处法,佛在阿含经中讲说八正道法的时候,就已列为修持正念的主要内容,最後又重提弟子们安住之所,它在广大佛法中的地位和重要,不言可知。所谓『四念处气其实就是在修行中四个观察觉照的对象,分别是身体、感受、心的一般状态及心中的思想观念。佛要修行人在这四个地方(身、受、心、法),均能对现象的起落观照清楚而不染着,就是四念处的修行。透过这基本的四种观想就能进一步亲自体验到「无我』是什麽了。
佛陀为什麽如此重视四念处法呢?应知佛说法是应机,当时释迦牟尼佛,眼见芸芸众生,具有突出的四个与实际相反的不正确见解:①身体很洁净;②感受很快乐;③心是长存的;④人生和宇宙是实有的。殊不知,这是引生烦恼的根子,不破除就永久得不到解脱。因此,大慈大悲的佛陀耶,才开此良方,引导弟子们由此走入实践修道之门。为共同学习,现将四念处介绍如下:
①身念处
观身不净。身体是美好的吗?身体是洁净的吗?一般中青年人,最喜欢用脂粉涂饰,用新衣打扮,希望更漂亮,更可爱。其实,身体只是一个头, 一个躯干,手足四肢,和一张皮子的拼凑而已,里面装满了血肉屎尿,臭而难闻。再从外面看,眼有眼屎,耳有耳屎,鼻有鼻屎,舌起舌胎,头皮有虱,满身都是汗垢。君不见鼻涕、口痰、屎、尿遍地,称之为不卫生,但那是从哪襄来的?遣不是从人身上来的嘛?;再说,人死後,腐烂、生蛆,看都难看,闻也难闻,就是最亲爱的人,也不愿意与他在一起,真是可怜亦更可悲。所谓打扮、装饰,不过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而已。且闷能不能满足呢?是不能满足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的身体都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如各种脓血、粪尿和骨肉等等。谁不知秦始皇想求长生不老,用尽千方百计,当十多年皇帝而告终。像这样,求生不得,死带众恶,有什麽好呢?若能如此观身不净,自可消去贪爱等无数烦恼的生起,安住在清净境界上,就可对治第一个妄见。观自己的身体是这样,观他人的身体也是这样。
②受念处
观受是苦。受是一种感受,即是身心与外界所接触时感受到的一种滋味。如人烤火,感觉是熟烘烘的。如人在雪地裹,感觉是冷冰冰的。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自知,就是感受的滋味。受本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什麽又总归之为苦受呢?乐受是暂时的,乐极生悲,如合家欢聚,浓情高涨的时候,突然来个生离死别;如大吃大喝,大嫖大赌之後,突然来个倾家荡产,你对这些的感受又如何呢?至於不苦不乐受,是过度的,是流动的,境界迁变,内心也不停地向苦或乐方面奔跑,到底总是苦。佛陀在这方面,很明显的给我们指出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等等,这些都是真实的苦。人生是苦,三界如火宅,苦海无避,都是我们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如果能够下苦工夫深深地去思维,去观察,那就能知受是苦,知苦而想跳出苦海,勤修戒定慧,自然就能免除第二颠倒妄见了。
③心念处
观心无常。心, 一般人指为人身中的肉团心,那是错误的。心的梵语是质多,有译为种种,是由种种而存在,而长存的。由於眼耳鼻舌身意,取之於外有六座境界的认识,同时在内裏留下认识的印象,即成为心。六识攀缘外界多,内存认识的印象也愈多,所以说种种滋长。有译为积起,就是积集种种善业和不善业的种子所在,有含藏受薰的种子功能,永远不会失坏,因此得名为心。两种翻译都阐明了心理活动,是无始以来,就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不断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中,是前念生,後念灭,刹那刹那生减,生减的流转、起伏,比呼吸还快。心是这样,心外之物呢?《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芸芸众生,山河大地,都是由心显现,其体相又与心有什麽差异呢?虽然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可是那些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因缘分散,就会灭去,也就是念生念灭,周而复始的生,周而复始的灭,变化倏忽,有如炒芝麻成熟时的爆炸声,生灭相续,简直无法分出其中的间断时间来。好像一个人从生下地到老死,只能粗略分出幼年、少年、中年、老年几个阶段,而实际的变化过程是极微细的,如平时记时的一秒、 一分、 一时、 一天、 一月、一年,乃至明显地看出他变的动态之间的数字,已难计算,可见得刹那刹那的生减变化,那就更快,更难数清。不信,你且看森林中的枫树, 一年四季的叶儿,从发芽知脱落,那无穷无尽的生减变化,很显而易见。不过一般人,只看到它的生长,却忽略了死亡,这是一个大遣憾事。佛说:"诸行无常,是生减法。"就是观心无常的明灯,若能从此探入观察,就可系心道法上,免除第三个颠倒妄见了。
④法念处
观法无我。法的范围很广,凡心识所了知的,一切都是法。它的意义是:具有特别形相和现出l种性质,这种形相和性质,使人引起一定的认识,就名为法。如一只狗,它有它的特徵,人们也认识了它的特徵,一见即知是狗。这裹的法,总指生命和宇宙万有的现象。就现象看,人能说话作事,好像有一个独特实有的东西在指挥,他有权统治一切,有权支配一切,可以横行一世,天下无双。他的特有代表,就是坚固如磐石的自我,人人都以此自夸自赞,自以为了不起。试问:诸法中究竟有无一个自我呢?老实说,绝无。我们的身体,只是色法舆心法之凑合,即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五蕴炽盛,或者其中缺一环节,就会毁减,毁灭之後,我在哪裹?留下的是一堆白骨,用火烧了,连白骨也见不到,什麽值得横行!什麽值得霸道!君不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今何在!人是这样,山河大地,各种各样的东西,除了因缘的结合之外,没有一件东西,可以自主,可以单独存於世间。试看吧, 一张木桌要材料、人工,也要工具。 一座大山,也有坚温暖动各种因素。真的在诸法万有中,寅在找不出一个独立自主,打不破、烧不然的实在东西。若能作如是观察,就能消除第四个妄见,而不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了。
上面已经把四种观察说了一个大概。这种观察,主要靠的是闻思修三者所成的智慧,深深地去思维,去观察。因为我们在未修学佛法以前,心是杂七杂八的散乱,境界是由贪嗔痴等烦恼操纵,随时随地无明现前。四念处法的功能,就是把散心收集到一个境界上,专注如一,是准备走入一心不乱的正定境界,远离颠倒梦想,远离颠倒妄见,直趋正法大道。修四念处法,可以单独修,叫做别相念处。也可以四个同时结合修,叫做总相念处。怎样结合修呢?如观身不净时,也观身是苦,观身是无常,更是无我。或者在受心法三者之上,都观察不净,如观受不净,观心不净,观法不净。其他三种观察,也如前面观身不净那样去结合修。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因遣四种观察,能常住在八正道法的正念法中。
总之,佛法的真谛,在真空,觉了真空的最微妙之处,又在於般若的无上智慧。四念处法的要点,是导引修行人,由观身的不净到观法的无我,用智慧力量来缘诸法实相,而见真空妙境。为佛子者,当听释迦世尊的谆谆教诲,努力修学。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