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中的佛理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是唐代佛教鼎盛时期家喻户晓的两句谚语。
谚语又叫俚言、鄙语、俗话,是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谚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具有格言式的精粹和歌谣般的优美,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渗透进人们的各种生活理念并在谚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这些带有一定佛理的谚语,至今仍然活在群众的口语里,并且继续指导着人们的道德伦理和宗教信仰。我们要发扬民族精神,就要继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下面我们试从部分哲理谚语中选几个方面略加解读。
1.谚语对苦谛的认识。佛教认为,人生基本上是苦的。佛经中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之谓。谚语也认为人生悲欢离合,苦多乐少。比如,一个人一旦成家立业,就面临着生存竞争的挑战。"每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了养家糊口,免不了四处辛勤奔波,受诸苦恼。所以谚语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又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生活窘迫,还会成为"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些谚语都说明了人世间"苦"的普遍性。这还不包括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八苦"中有"爱别离"苦,谚语也说"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八苦"中有"怨憎会"苦,谚语也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八苦"中有"求不得"苦,谚语也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干岁忧。"佛教认为,苦的根本原因是"无常"。就是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的变化之中,到了一定极限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谚语对此也有相同的解释。"乐极生悲,甘去苦来"、"得不足喜,失不足忧"、"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说明苦和乐都不是永恒的。为了离苦,佛教主张人应当知足,应当安忍。谚语也说"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谚语还形象地打了个比方"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见推车的,比上不足下有余"。劝人要随缘,不要攀缘。攀缘会自寻烦恼,随缘就自在了。
2、谚语对因果的论述。"因果"二字可以说是佛理的高度概括。佛教认为,诸法之间不但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又是构成一切业报轮迥的基础。谚语对因果有着许多生动的比喻。如"无风不起尘"、"无浪潮自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年栽竹,来年吃笋"、"手不捉虫,虫不咬手"、"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等。这些谚语都形象地反映了事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的发展规律。关於因果与业报的关系,谚语更说得直截了当。如"冤有头,债有主"、"杀人偿命,欠债还账"、"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善恶到头总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多行不义必自毙"等。人们知道了因缘与果报的关系,知道了"种善因者得善果",就能在因地上自觉地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多做利人之事。谚语说得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又说"好人一生平安"。
3、谚语对行善的规劝。大家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的基本定义。谚语对善与恶不但泾渭分明,而臣水火不容。如"从善必登,从恶必崩"、"怀善如珍,脱恶如履"、"善恶不同途,冰炭不同炉"等。佛教把人的造作分为身、口、意"三业"。谚语也从这三个方面作了阐述。比如劝人存好心的"将心比心"、"问心无愧"、"要得公道,打个颠倒"、"人好不用乖,心好不用斋"、"宁让人负我,我不可负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勤人做好事的"一处有难,八方支援"、"吃苦在先,享乐在後"、"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救人救到底,摆船摆到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劝人说好话的"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夸奖"、"刀伤易治,口伤难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气"、"巧言不如直道,巧诈不如拙诚"等。
4、谚语教人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是佛教的两个专门术语。意即使人不要贪婪,不要执著,淡泊名利,广结善缘。谚语在这方面也有不少类似佛法的观点。如「儿孙白有儿孙福气是忠告为人父母者要让子女自力更生去创造自己的幸福,不要什麽都由自己包揽下来,落得个越俎代庖,出力不讨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谚语告诉人们,人生在世几十年,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活得有意义,就要为社会为人民多做奉献,就要多付出,少索取,就要节制自己的物欲,切勿贪心不足,成了守财奴。"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些谚语又告诉人们"冤家宜解不宜结"、"吃亏是福"的道理。否则就会形成报应,形成轮回,後患无穷。"花花轿子抬死人,花花言语哄死人,花花世界看死人。"这几句谚语提醒人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及时看破放下,从滚滚红尘中解脱出来,不要在境上失去自控,失去自我,执迷不悟,毁了自己。"无债一身轻,无官一身轻,无病一身轻",这三句谚语对於那些在尘劳中因贪、嗔、痴心力交瘁,不知省悟的人来说,无异都是金玉良言。真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5、谚语中的禅意与法味。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我国有很多谚语蕴义深刻,耐人寻味,有的简直可以当"话头"来参。如"一法通,百法通"。这里的"法",既可以当成世法,也可以当成出世法,如能看破世法,也就通晓了出世法,这岂不是世出世法不二,达到福慧双修的地步。又如"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句谚语里的"心病"既可以当成一般的思想问题,也可以看成是修行中的各种障碍。"心药"可以看成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看成是去惑断妄,指点迷津的佛法。"心用则灵,不用则滞"、"心猿不定,意马难收。"这些谚语,既可用於世法中治学的专心致志,也可以用於修行中的持戒与人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或者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谚语都泛指"善"与"恶"、"正"与"邪"、"净"与"染"的斗争与消长。还有些谚语完全可以当禅诗、偈语来解读。如"但得五湖明月在,春来依旧百花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桃花三月开,菊花九月开,各自等时来"、"流水下滩本天意,白云出岫原无心"、"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种柳柳成荫"、"虚空非有相,天地本无心"、"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这些谚语都体现着"道法自然"的精神,体现着有为法与无为法之间的联系与统一,体现着无住、无相、无我的佛教思想精髓。
此外,还有些谚语是以和尚、寺庙、菩萨设喻而说明某种世理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正说明佛教文化已经广泛地融入了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可谓生佛一如。如"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这里的"争"不是争夺,而是应当得到的一种尊重和权利。"此处就有观音,何必去南海。"这句谚语与"远来和尚会念经"是相辅相成的。说明一种好的经验、法门,既要从外国、外地来引进,来交流,也要注意从本地加以发掘和总结。"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足"这句谚语是讽喻那些平时不下功夫,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乱了方寸,手脚无所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谚语过去认为是消极的任务观点,但现在看来还是科学管理中分工明确,实行岗位责任制的表现。"撞钟"是"和尚"的职责,不但要按时撞钟,还要把钟撞响。寺内管理如此,寺外管理也应当如此。
总之,我们从谚语中不但明白了不少世理,也领略了不少佛理,世理与佛理本是不二的。世理是佛理的基础,佛理是世理的升华。要懂得佛理,就得先明白世理。就像要成佛,就得先成人一样。
当然,谚语中也有些不健康、不科学的东西,我们在使用中应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