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喜法师 :人与佛
道喜法师 :人与佛
人与佛
道喜法师:今天很荣幸和各位善知识聚会一处。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与佛》,不恰当的地方请方家指示批评。
2500多年以前,释迦太子出生在一个国王的家庭里边,他不贪图名利与王位,毅然出家。出家的目的就是寻求宇宙与人类的真理。悉达多经过出家苦行,降服烦恼,为弟子讲述道理,最后涅般灭度。就是这样,他创造了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宗教具有三大要素:一、教主,释迦牟尼佛,二、教理、教义,即我们熟知的经典、论述、祖师大德语录、信札等,三、教徒,当时佛的弟子有两千五百多人,现在指广大的信仰各种宗教的教徒。分析可见,教主是人,教理、教义是人所阐述的理法,教徒是信仰教主和理法的人群。
人在佛法中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人间成佛呢?人是具有烦恼的,我们常说人有一百零八个烦恼、八万四千个烦恼,这么多的烦恼,又怎么能够成佛呢?佛可是圆满究竟、没有烦恼的。常言说人无完人,可是悉达多太子就是在有缺陷的人中成就了佛果。佛教是提倡平等思想的宗教:人与人平等,动物与动物平等,人与动物平等,佛与佛平等,那么,人与佛也是平等的。人的烦恼最多、最细腻,佛在人世间成佛,无非是证明每一位烦恼的众生都有成佛的机会,而机会是靠自我的努力而争取来的。用佛教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人是佛的因,佛是人的果。既然人与佛是一对,那么人与佛自然是平等的。
佛是梵语“佛陀”的缩写,汉译为智慧、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信仰佛教,是努力从人的阶次走入佛的阶次,是不断追求真理、寻求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果位。《阿含经》中说:“无有一佛不从人间而成等正觉”,肯定了人是成佛的正因。越是在繁忙海中挣扎,越是在逆境中生存,韧性就会越大,成就不可估量。在幸福中寻求不到幸福,越在顺境中越是不如人意,生存能力不断下降,免疫能力不断下降。悉答多太子就是在烦恼海中寻找解脱,在逆境中寻求生存,成就佛果的。
佛法分理事二相,《华严经》中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祖师在开示中也讲:“吾不敢轻慢汝等,汝等将来皆当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都是从理、性中讲人与佛的平等。虽然我们内具佛性,然而我等实是烦恼的众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经常不离我们左右。所以我们还不能说是佛、觉者。虽不是佛,但内心是具有佛性的,只要大家不断灭除烦恼,屏弃执着,深研佛理,启迪智慧,必定会入佛之知见!
佛心者,大慈悲者是也。佛只有一颗心,就是悲悯众生的心。佛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又称佛子——皇帝的儿子叫皇子,佛的孩子成为佛子,佛是佛性,子是种子——整日沉迷于财色名利之中,为色受想行识所束缚。我等自心本来清净,如同白莲花,但是因为不断的流转,却被染污,像金钵覆泥。从外表上看,钵是污垢不堪的,但是其内性并没有丧失,依旧是金光灿烂、光彩夺目的黄金。信佛、学佛,就是不断解除外表的泥土和习气,使金的本质凸显出来。
佛与人的关系好比是母亲与孩子的情感:佛好比是母亲,孩子就是我们众生。当孩子远离家乡时,母亲非常思念孩子,但是他只是一种思念,并没有结果。这又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当孩子受到委屈、受到挫折、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就是最为慈祥的母亲。当孩子想念母亲的那刹,母亲就飞速地赶来,母子一条心。太虚创建的人间佛教有四句话:“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不违背社会伦理规范,遵守法律法规,办事公平,与人和平友爱,提高修养,促进修行,培养慈悲精神,包容缺点,含辱以待,谦惠做人,安详处世,安静养心,做人没有瑕疵,真佛即在眼前。
人身难得,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佛法难闻,我们有福份在这里倾听真正的道理;中国难生,我们生在了一个既有佛法又和平的国度;善知识难遇,在座的各位有很多长处都是值得学习的。我本有佛性,不须外求,还有什么不具备的呢?
皈依智者,照顾念头,寻求真理,解脱烦恼,必定会达到般若的彼岸。谢谢大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