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空与情(一)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梁燕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空与情(一)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作者:梁燕城  
  佛教有很奇怪的两极,一端是极高的哲学思维,理论深刻细致,对宇宙人生有特殊的解释,不拜偶像,祗求实践修行以解脱痛苦。另一端却是俗丽的民间庙宇、离奇的 前生后世轮回说,并沈迷偶像崇拜,搅出充天塞地的鬼神迷信与法术异道。一些有修养的佛学追求者,认为这类民间迷信是受道教的影响,而非佛教真义。但据我的 研究,民间佛教仍是由佛教自己发展出来,从神化其教主开始,一步步纳入印度教诸神及印度文化幻妄而多彩的世界观,结果对佛学哲理全盘扭曲,产生满天神佛鬼 灵、到处偶像林立的民间佛教。
  一、印度文化与佛教
  佛 教源于印度,而印度文化的处境为一强烈的对比,一方是湿热的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另一方则是清寒的帕米尔高原。先是土著达荼罗族( Dasyus )人聚居于平原区,其后公元前 1750 年雅利安族( Aryans )入侵,压迫土著族人,视之为奴隶,同时创古印度文明,收集成吠陀经( Vedas )和奥义书( Vpanisads )等宗教典籍。
  不 同族人聚居在湿热地带,民族文化间的隔阂、资源的争夺、及战胜者的压制,形成权势悬殊的阶级社会,压迫、贫穷、和痛苦成为常见的现象。印度的宗教和哲学思 维,始于一种对苦的体验,进而追探苦的根源,开展出对「我」与「法」(存有世界)的分析和反省,其最终要求是在实践上能解脱痛苦。
  印 度文化的基源问题,便是寻求解脱痛苦之道。在古远的年代,那里已有修苦行的人。在雅利安人入侵前,印度人拜的湿婆神( Siva ),在古代的图印中已被称为「大修行者」( mahayogin ,可译为大瑜伽行者 )。修行者很多是长发祼体,在树林或高山上默想,寻求神秘的经验,以解脱人间的苦劫。
  雅 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已有沙门团( Sramana ),沙门义为「勤息」,指勤于止息世间欲望,是一种出家主义,重视修苦行( tapas )。苦行义为「热」,即如极热之苦,在佛教兴起稍早之时,有耆那教( Jainism ),其教主菩提子亦被称「佛」,重视苦行,方法是绝食、断食或限制食物,如半熟与粉末之食,又用特殊坐法苦痛己身,并受寒暑之苦;通过这些痛苦来抑止业物 漏入身体,至业物全断,才是解脱。
  这种修道主义与出家主义,是印度文化的特征,核心就是求解脱人生的痛苦。印度各派宗教和哲学,均是在为如何实践解脱立下理论。
  二、历史上的释迦
  1. 小城邦主之子
  佛 教亦是在上述的文化背景中兴起。教主释迦牟尼,原名释达多( Siddhartha ),意为「一切义成」,即达成目的之意,族称瞿昙( Gotama ),义意「最好的牛」。其祖先懿摩尔( Iksvaku ),又称甘蔗王,在浮陀洛城( Potala )建立小国。其四王子被逐,在尼泊尔西南建迦毘罗律城( Kapilavatthu ),为臣属拘萨罗国的一小城邦,疆界约南北六十公里。故佛陀并非拥有崇高地位与荣华的王子,仅是一小城邦主的儿子而已。在他晚年时,全国各族被拘萨罗国所 毁灭。
  至于释迦牟尼之名,释迦( Sakya )意为「能仁」,是族名,牟尼( muni )指「寂默」,了诸烦恼,是修道者的尊称,类似「夫子」,故全名之意为「能仁族的夫子」。
  2. 生卒年代的混乱
  释 迦的生平缺乏严格的史料,连其生卒年代也缺乏确实定论,祗靠几百年后的传说资料。目前可考的是阿育王登基的年代,约为公元前 271 年左右。而不同佛经有完全不同的说法。《十八部论》说,佛灭后一百一十六年有阿育王,《善见律毘波沙》则以佛灭后二百一十八年有阿育王。中间差了一百多 年。
  据说释迦之 母摩耶夫人于岚毘尼园的无忧树下生下他,七日后便过世。他青年时感到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逃避之苦,遂于十九岁(或二十九岁)出家,经六年苦修,后于菩提树 下敷草跏趺坐四十九日,于二月八日夜明星将升之际成正等正觉,了悟宇宙真相。关键在觉悟「诸行无常」,一切都在变化,并通过「业」与「因缘」来了解世界。 后来他在鹿野苑开始说法,称为初转法轮( Dharma-cakra ,印度神话传说「转轮王」会来人间建和平;「轮」是兵器,「转法轮」即破一切邪见),而开创佛教,成立僧团。
  八 十岁时,佛陀在拘尸那揭( Kusinagara ),食旃檀树耳果而死,亦有谓吃腐肉得赤痢而死。死亡之年,据不同佛经,起码有四种不同记载。由此可知,佛陀生平并无确实历史数据,佛经的记载亦无历史可 靠性。(这点与耶稣生平截然不同,新约圣经有相当多的正确史料可印证,包括约翰福音赖兰[ Ryands ]残卷[公元 125 年]马太福音残卷[ Thiede 定为公元 60 年]等十八件考古证据)。
  不过,无论佛陀生卒年代如何,他在世时大概颇具伟大的品格,也提出一种解脱人生痛苦的实践方法。他应该不会是鼓吹迷信的人,而是位教导人觉悟宇宙万法无常变化的智者。他或许想不到,自已后来竟成为受敬拜的偶像和鬼神世界的最高者。
  三、佛经的结集及佛陀的神化
  1. 佛陀生平缺乏史料
  有关佛陀生平,客观正确的历史记载几乎阙如,佛经的记载则已在数百年后,其中难免含宗教的夸张和神话的渲染,故很难确定「历史上的释达多」之真象为何。今人崇拜或敬仰的释迦,恐怕是后来佛教徒创作的神话性人物,而非历史上那位伟大的觉者。
  佛 经的结集,乃因释迦牟尼死后,有关他的言论记忆各有差别,矛盾百出,而不得不统一言论。据《法藏因缘传卷二》言,佛陀大弟子阿难见一比丘诵偈 ∶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鹳,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指出这不是佛语,佛是说 ∶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不料比丘之老师知道后云 ∶ 「阿难老朽,言多错谬,不可信矣,汝今当如前而诵。」可见佛言论已因人的传讲有异。又如《声闻经》所载,谓佛灭后,有比丘云 ∶ 「佛常言,应行是,应不行是,应学是,应不学是,我等于今,始脱此苦,任意所为,无复拘碍。」佛陀大弟子迦叶闻之不悦,遂要结集佛经。所谓「结集」( samgiti ),即是「合诵」,找出佛所说的话以共同诵出,并非文字经典的记录。由这记载亦知,佛死后,有关其言论已不致,结集是要建立其划一言论,
  但祗是口传的合诵传统,不能建立文字流传的权威。
  第 一次结集在王舍城,但已意见分歧。大迦叶及五百上座(即长老,又称阿罗汉)主持,曾排斥其中著名的弟子阿难,认为他求渡女姓,及主张可弃小戒,未能离欲, 不准其加入,且「把臂推出」。然而后应众人要求,而允其加入,以凑足五百罗汉之数。可见佛灭后,众弟子已有不同理解,且争议甚大,启分裂之端。
  由 于意见分歧,乃有第二次结集,在毘舍离城。当时已佛灭百年,为了争论比丘能不能以手捉金银的问题,结果西方的上座部与东方毘舍离比丘争论,据《南传赤铜鍱 部》记载,上座们放逐恶比丘跋耆子等一万多人;这些人(界外比丘)另行结集,而形成「大众部」。大众部来自一般群众,上座部来自长老,各自否认对方的结 集,佛教于兹正式分裂。此二部又各自分化,分成十八部以上,成为部派佛教。
  第 三次结集,据《分别说部》谓,阿育王( Asoka )集千比丘讨论平息比丘间的纷争,是佛灭二百三十年的事。另一传说则来自《说一切有部》,称是迦腻色王集五百人于迦湿弥罗,是在佛灭四百年。早期究竟结集 了甚么经典,很多已不可考。至今留传的较早期佛经,是南传的《法句经》( Dhammapada , Pada 一字指足迹,即佛之行迹,是佛陀之偈的结合),《巴利文本传统》是佛在世随机而说之法语。一般专家认为,这是历史释迦牟尼唯一可能的真实言论。可惜均是零 碎的只言词组,虽有智慧文学的特质,但不能由之了解佛陀的历史真相。
  早 期结集的多是口传数据,写成的文字经典,则在五百年之后才有,如较早的《阿含经》( Agava )(阿含的意思是「无比妙法」,或译「趣无」,毕竟归趣于无)。在考证上说,要到公元前八年阿育王摩呬陀( Mahinda )时的 Vattag anani 王,始有文字的佛教圣典流传。故除了《法句经》之外,我们不能得知历史上佛陀之真正言论。佛经的极大部份是后人假托佛陀之名所作,大乘经典则更为后出。故 经典的观点非常分歧,很多不一致之处。后来中国佛教大师用判教之法,重新处理,认为分歧来自佛陀在不同对象和不同体悟时的不同说法,以此来舒解佛经的矛盾 现象。
  2. 荒诞不经的神话
  正 因不少佛经是后出,故其中渲染的神话很多,已遮盖了释达多本人的历史真象。有很多神话荒诞不经,如佛陀的出生,是摩耶夫人梦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 肋入,而得怀孕,「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无所妨碍」。他出生时,「从右肋出,坠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违背自然 法则的记载,已把佛陀神化,而非仅是一位伟大的觉者了。
  此 外,还有宿世神话,如《佛本行集经十六》提到一个佛前生的故事,是一人在浴盆洗浴时,见林中有鹿交配,自渎遗精于盆,被母鹿所饮,鹿因此怀孕生一怪物,名 一角仙人( Tsyasm ),头有一角,其足似鹿。因上山伤足,咒天不下雨十二年,附近的婆罗栲国受旱灾,国王乃请淫女与之共澡,生淫心成淫事,因而失神通,天遂下雨。「佛告诸比 丘,一角仙人我身是也,淫女者即耶输陀罗(即释达多的妻子)。」这等离奇而邪淫的故事,恐怕是后来佛教徒所作,目的是将当时各地所拜的鬼神仙人,如大梵 天、帝释王、诸神之王、天王等,视为佛的前生,因而视佛高于其它神灵,而其它神灵在来世才变成佛,故敬拜者应先拜佛。如此,佛便不复为「觉者」,而转列入 鬼神仙班矣。
  这种神话其实与佛陀无常与缘起的教训相违背,已变成民间迷信,远离佛家的哲学。但这类荒诞虚妄之说却为群众所崇信,把原本向佛陀致敬与学习的「礼佛」思想,变成迷信的「拜佛」,再加上拜祭满天鬼神,遂变成今日民间佛教的现象。
  释迦牟尼的历史真象如谜,不过可以确定,他是一位有智慧、有觉悟、而又有勇气去克服人间苦难的圣哲。但从其患赤痢而死来看,他基本上是有生有死、在时间中流转的常人,不是道成身,也不是神。正确的态度应是尊敬他,像尊敬孔子一样,但绝不应拜祭他,视他为超自然的神。
  四、神话与迷信的起源
  佛 与菩萨被神话化的过程,始于佛教分裂后,上座部持守原初佛陀为人的观念,认为佛是人间的,要饮、坐卧、排泄,也会有病服药。但大众部则把佛陀神化,认为佛 身无漏(无烦恼缺陷),不外示现身相给人,自己则在兜率天上,生病食药也祗是为人作示范的方便法门。据其《南传》的「论事」所述,北道部说佛的大小便比世 间的妙香更香。如此乃产生佛的「法身」思想,即,在地所见的,是佛的化身与报身,为父母所生,为业所影响,然而不外是亦现的相状(类似基督教早期的异端 「幻影说」观点),报身是虚的,法身是实的,他自己有无边际的法身,此法身无漏,类似一宇宙之泛神本体。
  大众部将佛陀神化和理想化,不但视其法身为一泛神本体,又主张十方世界均有佛出世。因佛法身常存,此世界的佛虽死,但他世界仍有佛存在。如此,佛教的觉悟哲理遂被扭转为信「佛法身」及拜「诸天佛」的宗教。
  佛 之所以被神化,除了因弟子思念其品格风范外,也因为佛陀教训祗讲空与缘,并没有最高真神的观念;但人心灵原知道有神,也追求神,故必须将他神化,又视他高 于诸神,如诸梵天,如诸梵天、帝释等;结果即背弃佛陀的无执精神。换言之,这是一方面把释迦牟尼这人在空间上无限扩阔,视他为无限的泛神本体,以慰弟子思 念之情;另一方面又将他在时间上无限延长,而提出宿世神话,并因此产生了菩萨的思想。
  1. 菩萨的起源
  菩 萨原不是指被人拜祭的神灵,而是指追求觉悟的精进。原文为「菩提萨多」( Boddhisattva ), Boddhi 是指「佛的觉智」, sattva 则为「有情」,故其意为「觉有情」。世俗的解释是认为菩萨不单求自己觉悟,也求他人觉悟,所谓「觉他」,这是菩萨的慈悲心。但其实原初意义却非如此,如小 乘《舍利弗阿毘昙论正》强调菩萨是「觉自」为本的,是「自思、自觉、自观」,并无言其「觉他」。具印顺的考证,菩萨的本义,可见《杂阿含经》中常提到的 「佛未成正觉时」,《中阿含经》也说 ∶ 「我未觉无上真正道时」,显明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有一阶段的,这阶段即名为「菩萨」。在《铜鍱部传》的相应部中,提及「世尊应正等觉,未成菩萨时」。故菩 萨是佛未成佛时的阶段,特别是其前世的修行,是以有情生命追求觉悟,是追求成佛的人,故菩萨的原义是启发人自己去追求
  觉悟,自己成菩萨,并非膜拜的对象或具异能之神灵。今人拜菩萨,向其求福,已扭曲其原义了。
  2. 并吞印度诸神的本生经
  这 时又产生《本生经》的佛宿世神话,说释迦牟尼前生即为菩萨,经历很多世的前生,共三祗百劫(或四祗百劫),这前生故事散见于《阿含经》、《律藏》及大小乘 经典中,初结集为《杂藏》,后结果集成《有生经》、《六集经》、《佛本行经》,而《佛本行经》成为虚幻神话的大观园。
  佛 经云 ∶ 「本生云何?谓诸经中,宣说过去所经生事」(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佛的前生故事,在经藏中所传的,是把印度人的古圣贤视为佛的前生,如「大典尊婆罗 门」、「剎帝利灌顶王」、「仙人宗师善眼大师」、「转轮王顶生」等,皆是非佛教中的伟人,收入成为佛的前生,可说被佛教吞并了。
  至于《律藏》中所载,则是民间故事的集大成,如天王、王、大臣、婆罗门、仙人、鬼神、动物(如鹿、象、狝猴、马、鱼、鸟)等,洋洋大观,有些是寓言故事,有些是荒诞甚至邪淫的传说,这些均变成佛的前生菩萨行,不断轮回,《南传》共记五四七个故事,有一百四十类不同身份。
  这 些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前世记载,因若轮回是真实,应可在世界不同地区轮回投胎,包括生于中国的夏商朝代、中东的巴比伦、与埃及帝国,但所记范围仅限于古印 度,及其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可见这纯是文化处境创造出来的神话,不具真实性。此外,既有五四七则故事,即最少有五百多次轮回,假设每一代平均有六十岁, 则有三万多年历史,而其间均有十分高的文化。这与现今所知佛之前人类历史最多二千年之事实不合。佛教祗能推测说,世界有很多劫,如今这二千年历史不外其中 一劫,故之前或有其它历史,佛陀在这些远古时代中轮回;然而此说可谓亳无知识,其根据为玄想的理论,不能证明其不合理之处是合理。其后果祗是神化佛陀,使 他成为膜拜对象,结果失去了解脱痛苦的佛学原意。但这《本生经》正是大乘佛教兴起的契机。
  3. 大乘的本愿菩萨
  佛 的前生被称为「本生菩萨」,大乘的新思想由此发展。既然佛陀前生发愿成佛,而行菩萨道,则他人祗要发同样的本愿,理应也可成佛与菩萨,于是乃有「本愿菩 萨」的观念,即释迦牟尼之外的其它人,也有成佛成菩萨者。因此《大度集经》等主张,人若发愿成菩萨,六度修法成佛智,并有悲心誓渡众生者,即成菩萨;菩萨 为渡众生,会在世间示现种种相,因而很多民间诸神与偶像,均可能是菩萨的示现,满天神佛即由之而来。
  大 乘佛教推展「本愿菩萨」思想,百多本大乘经作出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世界,凭空创造了很多菩萨,如地藏、文殊、普贤、观音等,又创造了诸佛,如西方阿弥陀、 东方药师、北方弥勒、南方释迦。而在中央最高、为诸佛之体者,则为毘卢遮那佛,又名大日如来,是光明本身,在莲华藏世界说法(莲华藏世界即所有世界的结 合),他向全法界(全宇宙)所有世界开显所悟的光明世界真相,为十万亿非世界诸佛菩萨与天神鬼叉所包围。由此观之,这佛已变成一个内在于宇宙的泛神本体 (或大我),连释迦的崇高位置也被其取代了。□(下期待续)
  梁燕城博士为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长,其文为他对佛教的研究与批评反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