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空与情(二) -- 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梁燕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空与情(二) -- 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梁燕城    
  前文首先谈到佛教的起源,它与古印度人贫穷、痛苦、以及追探苦的根源、求解脱之道有关。接着探讨教主释迦牟尼的生平、佛经产生的过程、以及菩萨的来历等。
  4. 佛像的起源
  至于佛像如何产生呢?佛法既讲缘起之空,佛陀已入灭,何来身体形象呢?原初佛教兴起时,依其无常之义,自不许雕刻佛像。阿育王大力推动佛教,但却下令对 雕佛像的尼干陀人格杀勿论,一日之内杀了一万八千位尼干陀人,这位被歌颂的圣王之所以如此残忍,在其正视佛法之原义。阿育王时代的石柱、柱头等只雕刻法 轮、莲花、菩提树及佛足石(佛的脚印)等来代表佛陀,因雕其像是一种对伟大者的冒渎。
  过了百多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攻灭西印度,建希腊人统治的大夏国,盘踞西北印度,引入希腊的偶像雕刻法,于熏迦王朝始雕佛像。当时在印度西北的 Gandhara 省,有 Kanishka 王取消雕像的禁令,引入希腊雕塑法,把佛雕成希腊诸神的样子。因已距离佛灭三百年,当然无从知道释迦的样子,他们凭想象认为,佛身体一定不同于常人,应该 金光闪闪,眉间有白毫,又以传统中的转轮圣王之像为特征,而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形象,依此以建佛像,这「好相」也十分奇特,如「双手过膝」、「手足网缦 如鹅王」(即手脚有鹅脚之蹼),「广长舌左右舐耳」等。以这种奇怪的「好相」,凭空创造了佛陀样子,但与历史上释迦的模样毫不相干。
  如今的佛像造形是垂目微笑,下巴丰厚,只是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建立的形像;而不同的佛,如阿弥陀、药师如来、毘卢遮那等,模样均相同,其小异之处只在手印的造形不同。
  五、诸菩萨与神佛的来龙去脉
  如今研究诸佛菩萨,大都是将其它宗教的神佛教化,成为「菩萨」。今分析部分菩萨之来源如下:
  观音( Avalokitesvara )
  「 Ava 」有「遥远」或「向下」的意味,是高处下观之菩萨。「 Svara 」是「自在」之意,也有神妙之意,「观自在」即观事物内在的神妙自在性,或观世间众生的声音,故又名「观世音」。
  高 楠顺次郎及木村泰贤于「印度哲学宗教史」中曾提到,印度雅利安人拜一位 Asyin 神,大慈大悲,今锡兰人仍拜之;印度又有湿婆神( S ' vara ),能有多种现身,与观音「应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一样。佛教将 Asyin 与印度湿婆 S ' vara 两者混合创造了观音。此外,印度六派哲学中所拜的最高神 Isvara ,是「大自在天」,与观音的「自在」意义一致,字根也相同;也可能是 Asyin 与 Isvara 结合,创造了「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观音并非历史上存在的人物,却是将不同神的名字结合而虚构出来的。
  中 国民间传说所谓妙善公主的故事,则是宋普明禅师所伪作,名「观世音菩萨本行经」(后称香山宝卷),非印度佛教所原有。在印度的观音多是男身,结华经认为有 三十三身的变化,其中有五个是女身,即四妇女身及一比丘尼身。何以在中国全改为女身,至今仍无确定的考证提供可靠的解释。观音是人虚构神灵,并无客观历史 的存在,其女身形像亦无充足佛经根据支持。
  曾 经有段时间,到处有人派发观音在云中示现照片,说由一飞机司拍照而得,有问这机司是谁,属何航空公司,为何带相机,均无交待。后来被揭发,该照片原来是日 本一大庙中的图画,不过用相机拍一画而已,并非观音示现,故是一骗局。然而若真有观音示现的境像,也不合佛经,不合常理,一个从来未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人 物,如何可能现形?若是真的,亦必是魔境幻境。
  弥勒信仰的研究
  弥勒( Maitreya ),由 Maitri (慈爱)一辞而来,全名译「弥恒利耶」,华文译「慈氏」。因其累生多劫,修行慈心三昧故名。
  至于弥勒思想成形的年代,根据日本松元文三郎研究有关各经典而着之《弥勒净土论》,指出是佛灭后三百到五百年,由大乘佛教徒所创,主要的依据是法显的记载。
  法显传陀历国条( 399 年左右):「越大雪山将入北天竺,有一小国曰陀历。其国昔有一罗汉,以神通力,将一巧匠上兜率天,观弥勒菩萨之长短色貌下,还之后,刻木作像,长约八丈,足趺八尺,齐日常有光明。……立此像,距佛涅槃后约三百年,计为周平王时期。」
  然而香川孝雄写《弥勒思想的展开》,指出在阿育王派传教师、或普夏来多罗王灭佛时期,仍未有弥勒像的记载或出土,故法显所闻之传说不足信,而法显之前也无弥勒事迹传闻。
  今在印度发现之弥勒像,最古是 130-150 年,在玛兹拉出土。可见这是相当后起的佛,是取用其它宗教的神而产生的。
  一 般学者如 J. Filliozat, J. Pozylnshi, S. Levi, H. Abegg, E. Lemotte 等考证,指出伊朗摩尼教信一 Mithra 神,是一末日救主(受犹太人弥赛亚观念影响),此神当为弥勒( Maitreya )一字的根源。今新疆维吾尔文写的摩尼教经典,发现记及伊朗巴米扬地方有很多手龙华的神像。故弥勒可能是 Mithra 在印度的转变。
  弥 勒主要的性质是「未来佛」,在古印度,佛教徒因感政治、社会与教团均出现危机,而期待未来有佛来临。较古的经典中.见长阿含经转轮圣王修行经,谓过去有转 轮圣王名坚固念,传位太子。太子不守正法,陷民于苦厄,人为贫穷饥饿所恼,人寿由一万减至五千,三百,二百,百,十年。后人渐起悔恨之心,而怀慈心,人寿 乃由十增至二十,四十,八十,百六十,三百二十,六百四十,二千,五千,一万,二万,三万,四万至八万岁,女至五百岁婚嫁,彼时只有九种病症:寒、热、 饥、渴、大便、小便、欲、饕餐、老病;大地平坦,无蚊毒虫,瓜石变为琉璃,五谷丰乐,「彼时弥勒如来出现,说梵行清净之妙法,弟子有无数千万。」
  中阿含说本经(东晋有译本「古来世时经」):「佛在毘那罗的鹿野园……世尊对众比丘云:『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名弥勒如来。』」
  兜 率天之说源见佛说生经,五百幼童溺死,都往生兜率天流传称参拜弥勒闻法,此经约写于竺法护来中国时( A.D. 250 )。流传弥勒是婆罗门弟子,后成佛弟子,以活现未来国土为理想。可见弥勒佛是取用摩尼教的末日救主而产生,只是宗教神话的转移,不具真实性。如今有天道教 崇信弥勒佛,号称五教合一,就正是想利用弥勒信仰所偷取的末日救主思想,讲三期末劫,以之吸纳基督教和回教的末日观,这是倒果为因的吸纳方式。原先是自己 选取了他人教义,而后又因这些教义相近,而宣称吞灭他人,把他人归并为自己系统之中;这是一种混水摸鱼式的混淆。
  六、佛教和道教的斗争
  佛教于五胡乱华期间,随着胡人大举进入中国,威胁了传统宗教的权威,于是引起中国本土道教的反抗。道教徒王浮作《老子化胡经》,主张老子出关西,是去印度成为佛陀,此说被佛教徒利用政治势力镇压了,今剩下残余数据如下:
  「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割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兴焉。」(顾欢,夷夏论,引玄妙内篇)
  「老子西升,开道竺干,号古先生,善入无为。」(西升经,西升章)
  其后佛教也不甘示弱,将此经修改如下:
  《弘明集有正诬论》:「老子即佛弟子也。故其经云:闻道竺干,有古先生,善入泥洹,……竺干者天竺也,泥洹者梵语,晋言无为也,若佛不先老子,何得称先生。」
  《佛 说申日经》:「月光童子当出秦国,作圣君,爱我经法」,兴隆道慧通和尚作《驳夷夏论》:「经云,摩诃迦叶,彼称老子,光净童子,彼名仲尼。」于是佛教反过 来把道教和儒家都「包」过去,把老子和孔子都视为佛弟子,这种包容并不是宽和性的,却具有一种高一等的自我评价,是一种包容式排他。
  此 外,中国人拜民族英雄关公,而佛教也把关公收往菩萨界,成为佛弟子。据宋张商英作《重建关圣帝庙记》,言天台山,有大刀鬼神「妖形丑质」,遇智顗大师, 「鼓髯而出,曰『我乃关某,生于汉末……死有余烈,故主此山。……此愿舍此山,作师道场……相与发心,永护佛法。』师问所能,授以五戒,帝诚受已……。」
  从此中国的关公就变为印度传来之佛教的伽蓝菩萨,如今一些佛庙也将守门护法的四大天王中之一位换上关公,盖因双方拿武器与穿盔甲,形像相似。不过在中国被视为关帝的大神,在佛教的解释之下,未成佛弟子时是妖怪,成了佛弟子后,不外是守门的神而已。
  这是民间佛教取用他人宗教之神的明证,表面是包容他人,实质却把其它宗教的神放入佛之下的低品位中,贬斥其它宗教,以包容来完成其排他性。
  七、佛教对基督教观点的谬妄
  1. 佛经中的帝释即耶和华说
  据 佛教著名经典如《俱舍论》、《佛祖统纪》、《顺正理论》、《瑜伽师地论》等的论述,佛教的宇宙观实在是吸纳印度古代的神话故事而来,内中描述的世界与现代 科学之观察截然不同,是印度古哲所虚构的一套宇宙观。在佛经中所谓一个「世界」,与现今所谓「星球」完全不同,世界是一个圆柱形而非球形,圆柱共分上下五 层,最低层是空界,上一层是气界,再上是水界,再上是金石界,再上才是大地,地是一平坦大地,边界呈圆形,其上则有山川海洋。
  大 地中央有一极高之须弥山,由七重山将须弥山围着,每重山间均有海,到最外层之海边另有一个铁围山将它四面团团包围。铁围山外有四大州,其中一州名叫南方瞻 部州,形如印度,乃人类居地。当时印度人以为整个大州就是南方的印度。四大州分处东、南、西、北四方,每州由一天王掌管,即世称之四大天王是也。各州有不 同之海、天,颜色有银色、黄色、红色、蓝色,人类住的世界属南。其海、天均呈蓝色。
  而世界又分色界、无色界及欲界三层次。欲界有六天,在大地及其上空,亦即天堂,色界则共有十六天。无色界则更高于色界,共有四天。
  此外又有地狱,在南大州地上有八万四千个小地狱,亦名孤独地狱,分布世界各物如山中,地上,水中,树上,旷野等等,人在世界随时会陷入此等小地狱,各大州下尚有八热地狱。又有天、人、畜牲、阿修罗、饿鬼、地狱等六道轮回。
  这 些宇宙观本是荒诞得很,与当代科学所发现的世界观违背,显明是古印度神话,连佛教的护教者圣严法师,也承认是「佛教学中的谜」,他又说「须弥究竟何在?笔 者不敢否定,也无从肯定。」(见「正信的佛教」 71 页)因这世界观明显地是神话性的、虚妄的,而部份佛教徒竟用这虚妄宇宙观为根基,说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仞利天,为上帝之居所,其天神名帝释,台湾的普明灯 着《佛耶问答》中云:「其实上帝名曰帝释」。
  这 是典型佛教吞灭和贬斥其它宗教的手法,将上帝放在其二十六天中底层之第二天,在四大天王的天之上。但这明显与基督教的上帝不同。帝释原是印度教的因陀罗神 ( Indra ),帝释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 Sakradevanam Indra ),释迦为能,提桓为天,因陀罗为主,名为「能天主」,因为天主所译之天主同字,竟就附会为上帝。
  帝释住于须弥山顶,喜见城善见宫,有所谓「帝释网」代表「缘起世界」,「帝释瓶」,诵出万物,在密宗的胎藏界曼荼罗中还有个「帝释天妃」。这与圣经所讲的上帝毫无相通处,圣经说「上帝是个灵」,也「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何来住于虚妄的山顶,有宫殿和各种网与瓶之法宝?
  这种附会牵强之说,将印度神话中一个低层虚妄的天宫,来套住无所不在、无限永恒的上帝,是一种层次的混淆,范畴的倒乱。上帝是真理层次,无限永恒,与欲界之物欲层次的天宫之类,根本无关,硬套入去,只显示无知和思想胡涂。□
  2. 佛教比基督教平等之说
  中 国佛教改变了印度佛教所谓「一阐提不能作佛」之说,由竺道生开始主张人人都有佛性,其后中国佛教倡议人人可成佛,故平等;今佛教人士喜欢指责基督教中人人 不能成上帝,故不平等。此说之误在于概念层次的混淆,把作为人的觉者(佛)混同于作为终极真理的上帝。其实上帝指真理本身,类似佛教所言之空,是属真如或 真谛的真理层次,佛是悟「空」的人,是属人的层次,成佛与成为基督徒是同一层次,人人不能成空,只能悟「空」而成佛,人人也不能成上帝,却可信上帝成基督 徒。其实基督徒也是「觉者」(达佛境界),盖信主者皆悟「虚空之虚空」也,圣经讲「虚空」的道理,远在释迦出生之前。
  至 于宗教战争问题,佛教徒以西方历史中有十字军和宗教战争,归咎基督教,其实历史上在佛教名义之下也有不少残忍事情,如阿育王见尼干陀人造佛像,认为有违佛 言,竟于花子城屠杀一万八千尼干陀人;又如 1081 年日本延历寺僧徒数千披甲持刀,火烧三井寺,屠杀其僧人;又东塔寺法药禅师,领僧兵抢劫杀人,仍被称为「大众神人」,更受天皇保护其寺,成为罪犯流氓投奔 之所。
  二十世纪推动法西斯主义的井上日昭,在鎌仓山修佛法,以日莲主义建立天皇中心,成立血盟团,于 1932 年暗杀元大藏大臣,加速侵华野心,故法西斯主义为佛教所推动和赞成。
  1937 年中日战争爆发,日本各寺院推行恤兵事务机关支持侵华,又编中日事变数据,说侵华为合法。 1941 年佛教连合会参与日本宗教报国会,宣言云:「发扬皇国宗教的本旨,向大东亚共荣圈建设迈进,协助建立世界秩序。」又献梵钟制武器。后又主张「扫灭反皇道思 想」。这都是用佛教名义进行的战争和屠杀。
  又 如在西藏,当喇嘛大权在握之后,达赖五世曾发出谕令,对拉日孜巴的农奴下令:「你们再企图找自由,找舒服,我已授权日孜巴对你们施行砍手,砍脚,挖眼,打 和杀。」现代中国政府在甘丹发现手铐、脚镣、棍棒,和用作剜目,抽筋的刑具,不少农奴也亲身被剜眼破肢,全都有档案留存。
  佛教徒若认为以上暴行及对暴行之支持,不是佛教本意,也请他们以同样标准看历史上的基督教,不能为了传教之便而混淆黑白,用双重标准作论断。(待续)□
  本文为梁燕城博士对佛教的研究与批评反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