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空与情(三、四、五) -- 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梁燕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空与情(三、四、五) -- 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作者:梁燕城
  空与情(三) -- 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作者:梁燕城  
  2. 佛教比基督教平等之说
  中国佛教改变了印度佛教所谓“一阐提不能作佛”之说,由竺道生开始主张人人都有佛性,其后中国佛教倡议人人可成佛,故平等;今佛教人士喜欢指责基督教中人人 不能成上帝,故不平等。此说之误在于概念层次的混淆,把作为人的觉者(佛)混同于作为终极真理的上帝。其实上帝指真理本身,类似佛教所言之空,是属真如或 真谛的真理层次,佛是悟空的人,是属人的层次,成佛与成为基督徒是同一层次,人人不能成空,祗能悟空而成佛,人人也不能成上帝,却可信上帝成基督徒。其实 基督徒也是觉者(达佛境界),盖信主者皆悟虚空之虚空也,圣经讲此空的道理,远在释迦出生之前。
  至 于宗教战争问题,佛教徒常以西方历史中有十字军和宗教战争,而归咎基督教。其实历史上在佛教名义之下也有不少残忍事情,如阿育王见尼干陀人造佛像,认为有 违佛言,竟于花子城屠杀一万八千尼干陀人;又如 1081 年日本延历寺僧徒数千披甲持刀,火烧三井寺,屠杀其僧人;又东塔寺法药禅师,领僧兵抢劫杀人,仍被称为“大众神人”,更受天皇保护其寺,成为罪犯流氓投奔 之所。
  此外,二十世纪推动法西斯主义的井上日昭,在镰仓山修佛法,以日莲主义建立天皇中心,成立血盟团,于 1932 年暗杀元大藏大臣,加速侵华野心;此例显示法西斯主义曾为部份佛教所推动和赞成。
  1937 年中日战争爆发,日本各寺院推行恤兵事务机关支持侵华,又编中日事变数据,说侵华为合法。 1941 年佛教连合会参与日本宗教报国会,宣言云:“发扬皇国宗教的本旨,向大东亚共荣圈建设迈进,协助建立世界秩序。”又献梵钟制武器。后且主张“扫灭反皇道思 想”。这都是用佛教名义进行的战争和屠杀。
  又 如在西藏,当喇嘛大权在握之后,达赖五世曾发出谕令,对拉日孜巴的农奴下令:“你们再企图找自由,找舒服,我已授权日孜巴对你们施行砍手,砍脚,挖眼,打 和杀。”现代中国政府在甘丹发现手铐、脚镣、棍棒,和用作剜目,抽筋的刑具,不少农奴也亲身被剜眼破肢,全都有档案留存。
  佛教徒若认为以上暴行及对暴行之支持,不是佛教本意,也请他们以同样标准看历史上的基督教,不能为了传教之便而混淆黑白,用双重标准作论断。
  空与情(四) -- 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作者:梁燕城  
  超越佛智 
  第二部
  佛学与民间鬼神的佛教不同,是一种对人生变化的哲学反省,也是一种修养工夫的指引理论,在世界各不同哲学体系中,别树一帜,其思想关键在视万有为因缘 所起,本质皆无不变性,故一切皆空,人须以智慧观空,是一种空观哲学。佛学研究者常以空观哲学超越其它宗教,本文研究空的哲思之来龙去脉,并说明它可以是 一种人生境界,但决不是终极的境界;人可超越之,而转入更高的领悟中。
  原始佛法的核心思想
  所谓原始佛法,是指早期佛教经典中的思想,一般是指阿含经等。至于较后期的发展,是小乘佛法,再后才是大乘佛学。这其中已转出很多的新思想和解释。佛 教哲学的本源,是始于对解脱痛苦的要求;而原始佛教的思想,乃基于一种原初的体验,就是“无常”与“无我”。
  佛教的四法印,为其教义的标准。第一法印为“诸行无常”(Sabbe Samkhara anicca),即以一切事物和活动都在变他流转之中。事物是以坏灭(Viparinama)为本质,而人的痛苦则来自执着于一些事情,视之为常恒。例 如,以为拥有的钱财权势为常恒,其实这一切都是无常,随着时间迁流会失去,而人即因失去所执着的财与权而生痛苦;若能觉悟一切都在变化的真相,不求永远拥 有,即能得解脱。
  第二法印是“诸法无我”,“法”(dharma)的意思,据唯识论定义,所谓“法谓轨持”,即是一切事物与道理的总名。杂阿含经十二卷谓“法不离如,法不 异如”,“如”是“真如”,即真相,或宇宙之本来面目,法就是事物总体的真相。所谓“无我”(anatmaan),即一切事物皆不具“不变的实体”,都没 有其自己本来之性质,而一切构成“我”的东西,都在无常变化中。世间祗是生灭,没有“不变之真我”作为宇宙的本源或轮回的主体。人若执着有不变的我,即会 因我的流迁变化而生痛苦;若以流动之原义看我,那就是无我,明白此理,才得解脱痛苦。
  第三法印为“有漏皆苦”,“漏”是指烦恼,即这有烦恼的世界是有苦,此为现象的描述,而非前两法印之为根源的分析。法句譬喻经第三云:“天下之苦,无过于有身,身为苦器,忧畏无量。”因有身即有意思想为欲求,断之才解脱。
  第四法印为“涅槃寂静”,所谓“涅槃”(Nirvana),是吹熄之义,在印度波罗门教圣典的Kshurika奥义书中,曾用这字:“如灯火燃尽而熄 灭(nirvana),瑜伽行者(即修行者)之业果烧尽乃灭。”此中的nir为否定辞,Vana为吹,那吹熄之义,Poussin 作“涅槃之道”(木村善尧氏译,引述自张曼涛《 盘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1981,p11])一书,以其义一是吹熄欲火,即断除贫嗔痴,二是火灭 而入冷静平和之中,那是对人的无明(即愚昧)、贫欲和执着不断的否定,达至一彻底空寂心境,则能于一切执着中得释放出来,而得解脱。“解脱” (Vimoksa)是舍离感官作用,识别作用及一切精神肉体的束縳,此时没有测量的标准,无须对事物作理论或形而上学解释,也在生灭死苦以外,于是得到 “寂定”,即涅槃,此为佛教之极目的,基本上是出世间法。
  从以上所言,原始佛学的精神基本上是实践性的,求从实践上解脱痛苦。但它终究必须对宇宙万有作一说明。为了配合变化无常之教义,原始佛学提出十二因 缘,认为宇宙万法是因缘和合构成,所谓“因缘”,是万法间的关系,互相依持,所谓“此有故彼有。”(杂阿含经,十二)因着万法相待的关系,形成一生灭无常 的整体法界。而此世界的唯一规律,就是“业”(karma),业指“造作”,即行为会留下一种余势力,而影响和束縳了未来,形成一切的宿命性,这余势力形 成一切发展之方向与规律,也是一种束縳。
  甚么叫“空”?
  佛家原始的体验,为“无常”、“无我”的察识,即世界是流转变化的,万物都没有固定不变本质。人之痛苦在于“执着”事物为不变,欲以此安身立命,结果无常之巨流冲破一切错误之寄望,使人陷于无穷之烦恼中。
  后期佛家哲学的发展,即在为“无常”与“无我”提供理论基础。其倾向是对客观世界作分析,以求说服人接受其解脱之道。其思想方向在拆毁人知识的错误观 察(这点与道家相似),而重视一种正确的“观”法,使万物在此观照之中,显其“真如”(如=as such或suchness,并不是指实体,即不是reality,却是如其所如的本来样子),而真如即为一种“无常”、“无我”的变幻无本质状态,在大 乘佛教却名之为“空”(sunya)或“空性”(sunyata)。
  在早期佛教中,“空”并非核心哲学概念,于《杂阿含》中提到“犹如空舍宅,牟尼心虚寂”(卷三九),以空的房子代表心的虚寂性,又述及“我今于林中入 空三昧禅住”(卷九),这是以空来描述禅定。也以缘起说空,所谓“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卷一二)。其后部派佛教也曾发展空的道理。到大乘的《般若经》 出,特强调空性为一切法之本,所谓“一切法空相不可得说。”(小品般若经卷一)
  “空”之概念如何成立呢?佛教自始即把一般理论的知识重点扭转,一般知识重在先肯定每一事物之独立本质(特别是西方思维方法更重此),继而探讨它与其 他事物之关系;故逻辑先要界定每一件事物之概念,再语此概念的属性,及其与他概念之关系。但“空”的概念却先把重点放在“关系”上,无一物能离开关系而独 存,而关系的整体就称为“因缘”。□(待续)
  本文为梁燕城博士对佛教的研究与批评反省。
  空与情(五) -- 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作者:梁燕城  
  超越佛智 
  第二部
  佛学与民间鬼神的佛教不同,是一种对人生变化的哲学反省,也是一种修养工夫的指引理论,在世界各不同哲学体系中,别树一帜,其思想关键在视万有为因缘 所起,本质皆无不变性,故一切皆空,人须以智慧观空,是一种空观哲学。佛学研究者常以空观哲学超越其他宗教,本文研究空的哲思之来龙去脉,并说明它可以是 一种人生境界,但决不是终极的境界;人可超越之,而转入更高的领悟中。
  原始佛法的核心思想
  所谓原始佛法,是指早期佛教经典中的思想,一般是指阿含经等。至于较后期的发展,是小乘佛法,再后才是大乘佛学。这其中已转出很多的新思想和解释。佛 教哲学的本源,是始于对解脱痛苦的要求;而原始佛教的思想,乃基于一种原初的体验,就是“无常”与“无我”。
  佛教的四法印,为其教义的标准。第一法印为“诸行无常”(Sabbe Samkhara anicca),即以一切事物和活动都在变他流转之中。事物是以坏灭(Viparinama)为本质,而人的痛苦则来自执著于一些事情,视之为常恒。例 如,以为拥有的钱财权势为常恒,其实这一切都是无常,随著时间迁流会失去,而人即因失去所执著的财与权而生痛苦;若能觉悟一切都在变化的真相,不求永远拥 有,即能得解脱。
  第二法印是“诸法无我”,“法”(dharma)的意思,据唯识论定义,所谓“法谓轨持”,即是一切事物与道理的总名。杂阿含经十二卷谓“法不离如,法不 异如”,“如”是“真如”,即真相,或宇宙之本来面目,法就是事物总体的真相。所谓“无我”(anatmaan),即一切事物皆不具“不变的实体”,都没 有其自己本来之性质,而一切构成“我”的东西,都在无常变化中。世间祗是生灭,没有“不变之真我”作为宇宙的本源或轮回的主体。人若执著有不变的我,即会 因我的流迁变化而生痛苦;若以流动之原义看我,那就是无我,明白此理,才得解脱痛苦。
  第三法印为“有漏皆苦”,“漏”是指烦恼,即这有烦恼的世界是有苦,此为现象的描述,而非前两法印之为根源的分析。法句譬喻经第三云:“天下之苦,无过于有身,身为苦器,忧畏无量。”因有身即有意思想为欲求,断之才解脱。
  第四法印为“涅槃寂静”,所谓“涅槃”(Nirvana),是吹熄之义,在印度波罗门教圣典的Kshurika奥义书中,曾用这字:“如灯火燃尽而熄 灭(nirvana),瑜伽行者(即修行者)之业果烧尽乃灭。”此中的nir为否定辞,Vana为吹,那吹熄之义,Poussin 作“涅槃之道”(木村善尧氏译,引述自张曼涛《 槃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1981,p11])一书,以其义一是吹熄欲火,即断除贫嗔痴,二是火灭 而入冷静平和之中,那是对人的无明(即愚昧)、贫欲和执著不断的否定,达至一彻底空寂心境,则能于一切执著中得释放出来,而得解脱。“解脱” (Vimoksa)是舍离感官作用,识别作用及一切精神肉体的束縳,此时没有测量的标准,无须对事物作理论或形而上学解释,也在生灭死苦以外,于是得到 “寂定”,即涅槃,此为佛教之极目的,基本上是出世间法。
  从以上所言,原始佛学的精神基本上是实践性的,求从实践上解脱痛苦。但它终究必须对宇宙万有作一说明。为了配合变化无常之教义,原始佛学提出十二因 缘,认为宇宙万法是因缘和合构成,所谓“因缘”,是万法间的关系,互相依持,所谓“此有故彼有。”(杂阿含经,十二)因著万法相待的关系,形成一生灭无常 的整体法界。而此世界的唯一规律,就是“业”(karma),业指“造作”,即行为会留下一种余势力,而影响和束縳了未来,形成一切的宿命性,这余势力形 成一切发展之方向与规律,也是一种束縳。
  甚么叫“空”?
  佛家原始的体验,为“无常”、“无我”的察识,即世界是流转变化的,万物都没有固定不变本质。人之痛苦在于“执著”事物为不变,欲以此安身立命,结果无常之巨流冲破一切错误之寄望,使人陷于无穷之烦恼中。
  后期佛家哲学的发展,即在为“无常”与“无我”提供理论基础。其倾向是对客观世界作分析,以求说服人接受其解脱之道。其思想方向在拆毁人知识的错误观 察(这点与道家相似),而重视一种正确的“观”法,使万物在此观照之中,显其“真如”(如=as such或suchness,并不是指实体,即不是reality,却是如其所如的本来样子),而真如即为一种“无常”、“无我”的变幻无本质状态,在大 乘佛教却名之为“空”(sunya)或“空性”(sunyata)。
  在早期佛教中,“空”并非核心哲学概念,于《杂阿含》中提到“犹如空舍宅,牟尼心虚寂”(卷三九),以空的房子代表心的虚寂性,又述及“我今于林中入 空三昧禅住”(卷九),这是以空来描述禅定。也以缘起说空,所谓“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卷一二)。其后部派佛教也曾发展空的道理。到大乘的《般若经》 出,特强调空性为一切法之本,所谓“一切法空相不可得说。”(小品般若经卷一)
  “空”之概念如何成立呢?佛教自始即把一般理论的知识重点扭转,一般知识重在先肯定每一事物之独立本质(特别是西方思维方法更重此),继而探讨它与其 他事物之关系;故逻辑先要界定每一件事物之概念,再语此概念的属性,及其与他概念之关系。但“空”的概念却先把重点放在“关系”上,无一物能离开关系而独 存,而关系的整体就称为“因缘”。□(待续)
  本文为梁燕城博士对佛教的研究与批评反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