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晋唐海路佛僧所传译之密教典籍及其与广州光孝寺之关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何方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晋唐海路佛僧所传译之密教典籍及其与广州光孝寺之关系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何方耀
  宗教经典是宗教教义、宗教思想的载体,故宗教传播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经典的传播。佛教发源于天竺,播植于中华,在其东渐人华的传播过程中,佛典的汉译亦是其核心一环,故从后汉至唐末,历代来华之梵僧和西行归来之大德无不将传译佛典视为弘法要务,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中外僧众将印度各个宗派的大部分典籍,传人中国,译为汉文,成为佛教“化中国”和“中国化”主要资粮。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无论具有多么浓郁的中国特色,其教义、思想都渊源于汉译佛教经典,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唐未曾风靡一时的佛教密宗亦是如此。
  佛教人华,主要归功于汉唐间中、外僧伽舍生忘死的艰苦传法活动,而就经典传译者之活动路线而论,则可分为陆路活动群体和海路活动群体。[1]海路中、西佛僧之传译活动,上起魏晋,下迄唐季,[2]前后相续五百余年,传教弘法者总计236人,译有佛典留存后世者36人,译经总数1300多卷。[3]本文不拟对这36人的全部翻译成果,即1300多卷佛典进行全面研究,仅拟对海路佛僧所翻译的密教典籍作一整体分析,并对从事密典传译的中外僧伽与广州光孝寺之特殊关系略作分析,以考见地处“海滨法窟”[4]的广州光孝寺在佛教东传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一、“开元三大士”之前的密典传译情况
  汉地密宗虽形成于唐开元年间(713—742),但密典传译却时代颇早。一般认为,“事相”、“教相”相摄融通,体系化、系统化的密教经典产生于7世纪初,而专重于“事相”的密教经典,则历史悠久。[5]学界通常将系统密教产生以前的密典称为“杂密”,将系统密典称为“纯密”。属杂密的咒经,其传译始于三国,东吴竺律炎、支谦对咒经均有传译。[6]此后,属杂密的经典历代均有零星传译,而纯密典籍的系统传译始于8世纪初的“开元三大士”。为直观起见,现将“三大士”以前由海路佛僧翻译的密典列表如下,以供辨析。
  “开元三大士”以前海路佛僧所译密典一览表(表一)
  ┌───────┬─────────┬────────┬────────────────┐
  │ 经 名 │ 译 者 │ 传译时间 │ 材料出处[7] │
  ├───────┼─────────┼────────┼────────────────┤
  │《出生无量门持│佛 陀 跋 陀 罗│401—429年间。佛│《佑录》卷14第541—543页; │
  │经》一卷 (五 │Buddhabhadra,华言│罗跋陀罗译经共计│《梁高僧传》卷2本传,第69— │
  │出)。[8] │觉贤(印度迦维罗卫 │13部,125卷。其 │73页;《内典录》卷3,《大正 │
  │ │国人) │中,密典1部1卷。│藏》册55,第246页C—247A │
  │ │ │ │页;《开元录》卷3,《大正藏》册 │
  │ │ │ │55,第505—506页;《贞元录》 │
  │ │ │ │卷5,《大正藏》册55,第802页 │
  │ │ │ │BC—803页。 │
  └───────┴─────────┴────────┴────────────────┘
  ┌─────────┬──────────┬─────────┬───────────────┐
  │(请观世音消伏毒 │竺难提Nandi,晋言 │419年人华,译经于 │《长房录》卷7,《大正藏》册 │
  │害陀罗尼经)一卷 │喜(印度居士) │广州、建业等地。既│49,第72页C—73页A;隋彦 │
  │(二出)。 │ │为海舶舶主又为虔 │琮《众经目录》,《大正藏》册 │
  │ │ │诚居士之竺难提,先│55,第152页A;《法苑珠林》卷 │
  │ │ │后译经共计3部5 │60(观音部第五》,第1780页; │
  │ │ │卷,其中密典1部1 │《开元录》卷3,《大正藏》册 │
  │ │ │.卷。 │55,第509页A。 │
  ├─────────┼──────────┼─────────┼───────────────┤
  │{生经(无边门陀 │智严 │427年左右译出。智 │《佑录》卷15《智严传》,第576 │
  │罗尼)经》五卷(二 │ │严先后译经共10部 │—577页;《梁高僧传》卷3本 │
  │出) │ │31卷,其中密典1部 │传,第98—100页;《长房录》卷 │
  │ │ │5卷。 │10,《大正藏》册49,第89页C; │
  │ │ │ │《开元录》卷5,《大正藏》册 │
  │ │ │ │55,第524—525页;《贞元录》 │
  │ │ │ │卷7,《大正藏》册55,第821页 │
  │ │ │ │C—822页AB。 │
  ├─────────┼──────────┼─────────┼───────────────┤
  │1、《阿难陀目佉尼 │求那 跋 陀 罗 │435年抵达广州,后 │《梁高僧传》本传,第130—134 │
  │诃离陀经》一卷; │Gunabhadra,华言功 │至建业等地传法译 │页;《佑录》卷14,第547—550 │
  │ │ │ │ │
  │2、《虚空藏(菩萨) │德贤(中印度人) │经,468年卒。求那 │页;《长房录》卷10,《大正藏》│
  │经》一卷(二 │ │跋陀罗乃真帝三藏 │册49,第92页AB;《开元录》 │
  │出)[9];3、《八吉祥│ │人华前,海路佛僧中│卷5,《大正藏》册55,第528— │
  │经》一卷(三出); │ │译经最伙者,前后所│529页;《译经图纪》卷3,《大 │
  │4一{无涯际持法 │ │译共计52部,134 │正藏》册55,第362页A;《贞元 │
  │门经》一卷(二 │ │卷,其中,密典4部4│录》卷7,《大正藏》册55,第 │
  │出)[10]。共计4 │ │卷。 │824页C—826页。 │
  │部 │ │ │ │
  ├─────────┼──────────┼─────────┼───────────────┤
  │1、《八吉祥经》一 │僧 伽 婆 罗 │502—524年译出。 │《梁高僧传》卷3《求那毗地 │
  │卷(四出);2、(孔 │SamShapala,华言僧 │婆罗前后译出经典 │传》,第139页;《长房录》卷 │
  │雀王咒经(或:孔 │养(扶南国人) │共计10部32卷,其 │11,《大正藏》册55,第98页 │
  │雀王陀罗尼经)》 │ │中,密典3部4卷。 │BC;《续高僧传》卷1本传;《开 │
  │二卷(第七译)[11];│ │ │元录》卷6,《大正藏》册55,第 │
  │3、《舍利弗陀罗尼 │ │ │537页C。 │
  │经》一卷。共计3 │ │ │ │
  │部4卷。 │ │ │ │
  ├─────────┼──────────┼─────────┼───────────────┤
  │1、《师子庄严王菩 │那提三藏,梵名布如 │663年左右译出。前 │《续高僧传》卷5本传;《开元 │
  │萨请问经》一 │乌伐邪:Punyopaya, │后译经共计3部3 │录》卷9,《大正藏》册55,第 │
  │卷[12]。 │华言福生;讹略云那 │卷,其中,密典1部1│563页AB;《贞元录》卷12,《大 │
  │ │提,中印度人) │卷。 │正藏》册55,第863页。 │
  └─────────┴──────────┴─────────┴───────────────┘
  ┌──────────┬──────────┬──────────┬───────────────┐
  │1、《观自在菩萨如 │义 净 梵 名: │671年取海道赴印求 │《求法高僧传》,第151—154 │
  │意心陀罗尼咒经) │Paramarthadeva,意义│法,695年返抵洛阳, │页、第211—244页;《开元录》 │
  │一卷(三出);2《曼 │天 │于长安、洛阳两地翻 │卷9,《大正藏》册55,第567— │
  │殊室利菩萨咒藏 │ │译经典,直到713年 │569页AB;(续译经图纪》,《大 │
  │中一字咒王经》一 │ │圆寂。前后共译出 │正藏》册55,第370—371页A; │
  │卷(三出);3、《称 │ │经典68部,289卷 │(贞元录)卷13,《大正藏》册 │
  │赞如来功德神咒 │ │(此据(贞元新定释 │55,第867—872页;《续贞元 │
  │经》一卷(二出); │ │教目录》),其中密教 │录》,《大正藏》册55,第1052 │
  │4、《大孔雀咒王 │ │典籍12部14卷。 │页BC;《宋高僧传》卷1,第1— │
  │经》三卷(八出); │ │ │4页。 │
  │5、《佛顶尊胜陀罗 │ │ │ │
  │尼经》一卷(五 │ │ │ │
  │出);6、《庄严王陀 │ │ │ │
  │罗尼咒经》一卷; │ │ │ │
  │7、《香王菩萨陀罗 │ │ │ │
  │尼咒经》一卷;8、 │ │ │ │
  │{一切功德庄严王 │ │ │ │
  │经》一卷;9、《拔除 │ │ │ │
  │罪障咒王经》一 │ │ │ │
  │卷;10{善夜经》一 │ │ │ │
  │卷;11《药师琉璃 │ │ │ │
  │光七佛本愿功德 │ │ │ │
  │经》二卷(四出); │ │ │ │
  │12《疗痔病经》一 │ │ │ │
  │卷。共计12部14 │ │ │ │
  │卷。 │ │ │ │
  ├──────────┼──────────┼──────────┼───────────────┤
  │1、《(佛说)七俱胝 │日照梵名地婆诃 │676年左右译出。日 │《宋高僧传》卷2本传,第32— │
  │佛母心大准提陀 │罗:DivOkara(中印度 │照共译有18部34卷 │33页;《开元录》卷9,《大正 │
  │罗尼经》一卷(初 │人)[14] │佛典,其中密典3部 │藏》册55,第564页AB;《续译 │
  │出)[13];2、《佛顶最│ │3卷。 │经图纪》,《大正藏》册55,第 │
  │胜陀罗尼经》一卷 │ │ │368页BC;《贞元录》卷12,《大 │
  │(二出);3、《最胜 │ │ │正藏》册55,第865页AB。 │
  │佛顶陀罗尼净除 │ │ │ │
  │业障经》一卷(四 │ │ │ │
  │出)。共3部3 │ │ │ │
  │卷。 │ │ │ │
  └──────────┴──────────┴──────────┴───────────────┘
  ┌──────────┬──────────┬─────────┬───────────────┐
  │1、(不空羂索陀罗 │阿你真那Manicintana │693年至721年。宝 │《开元录》卷9,《大正藏》册55 │
  │尼自在王咒经》三 │(或Ratnacunta)华言 │思惟共译出9部9 │第566页C—567页A;《贞元 │
  │卷(初出);2、《观 │宝思惟(北印度迦湿 │卷佛典,其中仅2部 │录》卷13,《大正藏》册55第 │
  │世音菩萨如意摩 │蜜罗,Kasmira,即今 │2卷为显教经典。 │867页B;《宋高僧传》卷3《宝 │
  │尼陀罗尼经》一卷 │克什米尔)[15] │ │思惟传》,第42—43页。 │
  │(二出);3、《文殊 │ │ │ │
  │师利根本一字陀 │ │ │ │
  │罗尼经》一卷(初 │ │ │ │
  │出);4、《大陀罗尼 │ │ │ │
  │末法中一字心咒 │ │ │ │
  │经》一卷;5、《随求 │ │ │ │
  │即得大自在陀罗 │ │ │ │
  │尼神咒经》一卷。 │ │ │ │
  │共计5部7卷。 │ │ │ │
  ├──────────┼──────────┼─────────┼───────────────┤
  │《大佛顶如来密因 │般刺蜜帝Pramiti,华 │705年前后译于广州 │ │
  │修证了义诸菩萨 │言极量(中印度人) │光孝寺。 │《续译经图纪》,《大正藏》册 │
  │ │ │ │55,第371页C—372页A;《贞 │
  │万行首楞严经》, │ │ │元录》卷14,《大正藏》册55,第│
  │共1部10卷。 │ │ │874页A;《宋高僧传》卷2《极 │
  │ │ │ │量传》,第31页。 │
  ├──────────┼──────────┼─────────┼───────────────┤
  │共计:32部45卷。 │10人 │427—705年间 │ │
  └──────────┴──────────┴─────────┴───────────────┘
从上表所载情况来看,海路佛僧在杂密典籍的传译方面,时间上晚于陆路,数量上亦较陆路僧人所译要少。一般认为,我国最早汉译的密咒是后汉失译的《佛说安宅神咒经》[16]。而密典的最早传译者竺律炎(230年译出《摩登伽经》[17])、支谦(223—253年在华)等均沿中亚陆路人华。而据上表,海路最早传译密典者为401年入华的佛陀跋陀罗,其所译经典《出生无量门持经》,[18]乃汉译次数最多的密典,早在汉末就有失译本,东吴时有支谦译本,故与陆路相比,海路之密典传译晚将近二个世纪。就传译数量而论,海路亦少于陆路,《大正藏》第18—21册(密教部)共收录密教经轨1420部,其中属杂密部的约573部,[19]而海路所译仅32部。次就译经人数而论,海路译师亦少于陆路,从后汉末年到唐开元年间善无畏人华,曾传译密典之域外僧人约有30余人,海路仅为10人(见上表),而陆路则达20多人。包括支谦(东吴时人华)、竺律炎(东吴时人华)、无罗叉(西晋时人华)、帛尸梨密多罗(东晋)、昙无兰(东晋)、鸠摩罗什(姚秦)、竺法护(西晋)、畺良耶舍(南朝陈元嘉时,即424至453年人华)、昙无谶(北凉时来华)、功德直(南朝宋时人华)、菩提流支(508年来华)、佛陀扇多(元魏)、阇那耶舍(北周时来华)、耶舍崛多(北周时来华)、阁那崛多(559—560年至长安)、伽梵达摩(唐初人华)、波罗颇迦罗密多罗(唐初人华)、阿地瞿多(542年人长安)、阿难律木叉(652年人唐)、迦叶(652年人唐)、佛陀波利(676年至五台山)、李无谄(印度居士,700年在长安)、实叉难陀(695年达洛阳)、菩提流志(683年人长安)。此外译有密典的陆路求法僧有释法众(北凉)释法瑗(南朝宋、齐、梁时人)、释玄畅(南朝宋、齐时人)、玄奘法师等。[20]其中,阁那耶舍、耶舍崛多师徒译出密典14部,实叉难陀译有4部密典,菩提流支译出12部密典,玄奘法师译有10部密典,四人合计所译密典就达40部之多,其数量已超过海路佛僧所译之总数。故开元三大士以前,就杂密典籍翻译而言,无论是在传译数量、译经人数等方面陆路均超过海路。
早期杂密典籍所传之真言、咒语,主要用作弘法传教之辅助手段,主旨在解决尘世之具体事相,如解灾度厄,治病疗伤等问题,并未将其视为获得最终解脱之主要途径。如竺难提所译之《请观世音经》,主要述说佛在庵罗树国,月盖长者请佛救疗毗舍离国民众之恶病,佛为说西方一佛二菩萨之名、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灌顶吉祥陀罗尼,观世音菩萨为说神咒,以三咒治三障,消伏三毒(谓事、行、理三毒)等事;僧伽婆罗所译之《孔雀王咒经》,宣述阿难为大黑蛇所咬,佛为说摩诃瑜利(大孔雀)佛母明王大陀罗尼,加以救治之事。作为辅教手段之杂密,其典籍虽在三国时已有汉译,但并不为中国汉地佛门所重视,直到东晋时期,循陆路来华之佛图澄以咒术行化后赵之地,石勒、石虎为其感化;海路来华之耆域、杯渡以神异之术传教中原、岭南等地,奇术异能,为世瞩目,善信归仰,宣说真言、咒语的杂密经典才逐渐为人所重。而那些特别受欢迎的经典则一译再译。如佛陀跋陀罗所译《出生无量门持经》实即最早传译一部密典《微密持经》的异译,海陆二路僧人都不断的翻译,就海路而言,佛陀跋陀罗之后,智严、求那跋陀罗、僧伽婆罗和唐代的不空都曾加以翻译。此经载有佛对舍利弗所说的一段咒语(佛陀跋陀罗译本无咒语),此段咒文虽短,却极受当时作为解决具体尘世问题以提高宣教手段的佛教界的欢迎,故此经前后共有14种译本。《八吉祥经》和《孔雀王咒经》也是极受欢迎的密典之一,也曾经——译再译,前后数翻。
从表一的统计,我们亦可发现密典的传译,从两晋开始,时间愈后,翻译越密。南北朝以前或初期的译经人,只是偶尔翻译一、二部密典,而从南北朝后期开始,译师们翻译密典的兴趣逐渐深厚,如求那跋陀罗、僧伽婆罗就各自译有四、五部密典,人唐之后,兴趣更大,有的译师所译几全为密典,如日照、宝思惟,其译作皆以密典为主。连义净这样以翻译律藏为主的译师也对密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义净自称,其在那烂陀求法时“亦屡人坛场,希心此要”,然“为功而不就,遂泯斯怀”。约与其同时赴印之道琳法师,也颇注意收罗密典,以为“斯之咒藏,东夏未流,所以道琳存意斯妙”。[21]义净虽“为功而不就”,但其回国之后,仍未放弃对密典的关注,并译出了12部密教典籍。特别是8世纪初般刺蜜帝在广州光孝寺所译《楞严经》,影响尤其深远。
从上表所列密典翻译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密典从边沿走向中心,由辅教手段到解脱途径的演变轨迹。
  二、金刚智、不空金刚的经典传译活动
  “纯密”,或系统化的密教经典之翻译,始于“开元三大士”,其中金刚智、不空活动于海路,而以不空传译经典最多,影响亦最大。三人之中,以经吐番沿陆路来华之善无畏时间最早(716年抵达长安),其所传译主要为胎藏部典籍;据《贞元录》所载,共译有四部密典,即《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简称《大日经》)七卷、《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羯罗经》(简称《苏悉地经》)三卷、《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经》一卷,共计4部14卷。[22]善无畏所译经典,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开系统密典传译之先河,汉地密宗之创立亦由其肇始。《大日经》和《苏悉地经》乃“五部密经”之二,[23]密教胎藏部之主要经典由其传译。然汉译密典之大规模传译和系统整理则由不空完成,并为密宗之建立及其在中国汉地以及朝鲜、日本的流行奠定了基础。现将金刚智、不空及其以后所传译之密教经典列表如下,以作整体考察。
  善无畏以后海路僧伽传译密教典籍一览表(表二)
  ┌───────────────────┬───────┬──────┬───────────┐
  │ 经 名 │ 译 者 │ 传泽时间 │ 材料出处 │
  ├───────────────────┼───────┼──────┼───────────┤
  │1、《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一 │跋日罗菩提 │719年抵达广 │《开元录》卷9,《大正 │
  │卷(二出);2、《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 │Vajrabodhi,此│州,旋入长安│藏》册55,第571页 │
  │法(经)》四卷;3、《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 │云金刚智(南 │翻译经沦, │BC;《续译经图纪》, │
  │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4、《观自在如 │印度摩赖耶 │732年圆寂于 │《大正藏》册55,第 │
  │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5、《金刚顶经 │应即《西域 │洛阳广福寺。│372页n;《贞元录》 │
  │瑜伽修习毗庐遮那三么地法》一卷;6、 │记》卷十二秣 │其所译经论 │卷1、卷14,《大正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一卷; │刺耶,Malaya │全为密典。 │藏》册55,第772页 │
  │7、《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 │国人也) │ │A、第875—878页; │
  │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8、《不动使者 │ │ │《续贞)己录》,《大正 │
  │陀罗尼秘密法》一卷;9、《千臂千钵曼殊 │ │ │藏》册55第1049页 │
  │室利经》十卷。共计9部,21卷。[24] │ │ │C;《宋高僧传》卷], │
  │ │ │ │第4—6页。 │
  └───────────────────┴───────┴──────┴───────────┘
  ┌─────────────────────┬──────┬──────┬──────────┐
  │1、《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又名 │不空,梵名阿│起746年,迄 │赵迁《广智不空三藏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主大教 │目怯跋折罗:│774年,前后 │行状),(大正藏》册 │
  │王经》)三卷;2、《金刚顶瑜伽般若理趣 │AmoShavajra │译经110部, │50,第292页B—294 │
  │经》(又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 │ │凡143余卷, │页C;《开元录》卷 │
  │经》)一卷;3、《观自在菩萨授记经》一 │ │除14部为显 │20,《大正藏》册55,│
  │卷;4、《瑜伽念珠经》一卷;5、《奇特佛顶 │ │教经典外,[25]│第699页C—670页; │
  │经》一卷;6、《观自在菩萨最胜明王心 │ │其余全为密 │《贞元录》卷15,《大│
  │经》一卷;7、《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菩萨 │ │典,为开元三│正藏》册55,第879— │
  │经》一卷;8、《阿喇多罗阿噜力经》一卷; │ │大士中译经 │884页;《续开元录》 │
  │9、《出生无边门经》一卷;10、《大吉祥天 │ │最多者。 │卷上,《大正藏》册 │
  │女经》一卷;11、《底哩三昧耶经》一卷; │ │ │55,第748—757页; │
  │12、《十一面观自在菩萨经》一卷;13、 │ │ │《续贞元录》,《大正│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一卷;14、《金刚 │ │ │藏》册55,第1051页 │
  │顶瑜伽十八会指归》一卷;15、《金刚顶 │ │ │C;日僧空海<御请来 │
  │瑜伽三十七尊分别圣位法门》一卷;16、 │ │ │目录》,《大正藏》册│
  │《菩萨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17、 │ │ │55,第1060页B— │
  │《宝箧经》(全称《—切如来心秘密全身 │ │ │1062页C;《宋高僧 │
  │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18、《金刚 │ │ │传》卷一,第6—12 │
  │寿命陀罗尼经》一卷;19、《大孔雀明王 │ │ │页。 │
  │经》三卷;20、、《大云请雨经》二卷;21、 │ │ │ │
  │《雨宝陀罗尼经》一卷;22、《蓑麌利童女 │ │ │ │
  │经》一卷;23、《大宝广博楼阁经》三卷; │ │ │ │
  │24、《菩提场庄严经》一卷;25、《除一切 │ │ │ │
  │疾病陀罗尼经》一卷;26、《能净一切眼 │ │ │ │
  │陀罗尼经》一卷;27、《施焰口(救拔)饿 │ │ │ │
  │鬼陀罗尼经》一卷;28、《八大菩萨曼陀 │ │ │ │
  │罗经》一卷;29、《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 │ │ │ │
  │尼经》一卷;30、《诃利帝母经》一卷;31、 │ │ │ │
  │《昆沙门天王经》一卷;32、《观自在菩萨 │ │ │ │
  │说普贤陀罗尼经》一卷;33、《金刚顶莲 │ │ │ │
  │华部心念诵法(仪轨)》—·卷;34、《金刚 │ │ │ │
  │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念诵法》一卷;35、 │ │ │ │
  │《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一名《无量寿 │ │ │ │
  │如来观行供养仪轨》)一卷;36、《阿閦如 │ │ │ │
  │来念诵法》一卷;37、《佛顶尊胜念涌法》 │ │ │ │
  │一卷;38、《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 │ │ │ │
  │诵法》一卷;39、《金刚王菩萨念诵法》一 │ │ │ │
  │卷;40、《普贤金刚萨埵念诵法》—‘卷; │ │ │ │
  │41、《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 │ │ │ │
  │行仪轨》一卷;42、《金刚寿命念诵法》一 │ │ │ │
  │卷;43、《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一卷;44、, │ │ │ │
  │《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一卷;4-5、《仁 │ │ │ │
  │王般若念诵法》——卷;46、《如意轮念诵 │ │ │ │
  │法》一卷;47、《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一 │ │ │ │
  │卷;48、《瑜伽莲华部念诵法》一卷;49、 │ │ │ │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观行仪轨》—卷; │ │ │ │
  │50、《观自在多罗瑜伽念诵法》一卷;51、 │ │ │ │
  │《甘露军咤 │ │ │ │
  └─────────────────────┴──────┴──────┴──────────┘
  ┌────────────────────┬─┬─┬─┐
  │利瑜伽念诵法》(又名(甘露军荼利菩萨 │ │ │ │
  │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52、(受菩提 │ │ │ │
  │心戒仪)一卷;53、(金刚顶瑜伽三十七 │ │ │ │
  │尊礼》一卷;54、{般若理趣释》一卷;55、 │ │ │ │
  │《大曼陀罗十七尊释》一卷;56、《金刚 │ │ │ │
  │(顶)瑜伽护摩仪)一卷;57、《都部陀罗 │ │ │ │
  │尼目)一卷;58、《七俱胝佛母陀罗尼经》 │ │ │ │
  │一卷;59、(仁王念诵仪轨)(全称(仁王 │ │ │ │
  │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 │ │ │ │
  │轨》)一卷;60、《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 │ │ │ │
  │观智仪轨》一卷;61、《金刚顶胜初瑜伽 │ │ │ │
  │经中略出大乐金刚萨捶念诵仪轨》一 │ │ │ │
  │卷;62、《大乐金刚萨捶修行仪轨》一卷; │ │ │ │
  │63、(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一 │ │ │ │
  │卷;64、《普遍光明大随求陀罗尼经》二 │ │ │ │
  │卷;65、(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 │ │ │ │
  │真言胜相》一卷;66、《五字陀罗尼颂》一 │ │ │ │
  │卷;67、《圣阎曼德迦威王立成大神验念 │ │ │ │
  │诵法》一卷;68、《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 │ │ │ │
  │教王金翅鸟王品》一卷;69、《不空绢索 │ │ │ │
  │毗庐遮那佛大灌顶光明真言》一卷;70、 │ │ │ │
  │《圣迦扼忿恕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 │ │ │ │
  │经》三卷;71、《大威怒乌茵涩摩仪轨》一 │ │ │ │
  │卷;72、《佛说摩利支天经》一卷;73、《金│ │ │ │
  │刚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 │ │ │ │
  │佛仪轨》一卷;74、《佛说一切髻尊陀罗 │ │ │ │
  │尼经》一卷;75、《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 │ │ │ │
  │说迦娄罗阿尾奢法》一卷;76、《大日经 │ │ │ │
  │略摄念诵随行法》一卷;77、《大毗庐遮 │ │ │ │
  │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 │ │ │ │
  │法》一卷;78、《木穗经》一卷;79、《金刚│ │ │ │
  │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一 │ │ │ │
  │卷;80、《曼殊师喇童子菩萨五字瑜伽 │ │ │ │
  │法》一卷;81、《金刚顶降三世大仪轨》一 │ │ │ │
  │卷;82、《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 │ │ │ │
  │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83、《金刚顶经 │ │ │ │
  │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一卷;84、《金刚 │ │ │ │
  │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 │ │ │
  │一卷;85、《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一 │ │ │ │
  │卷;86、《修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 │ │ │ │
  │仪轨》一卷;87、《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 │ │ │ │
  │卷;88、《观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莲华部念 │ │ │ │
  │诵法门》一卷;89、《佛说大孔雀明王画 │ │ │ │
  │像坛场仪轨》一卷;90、《金刚手光明藻 │ │ │ │
  │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 │ │ │ │
  │仪轨法晶)》一卷;91、《末利支提婆华鬘 │ │ │ │
  │经》一卷;92、《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 │ │ │ │
  │迦法》一卷;93、《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 │ │ │ │
  │伽》一卷;94、《金轮王佛顶略念诵法》一 │ │ │ │
  │卷;95、《金刚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 │ │ │ │
  │门》一卷;96、《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 │ │ │ │
  │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一卷。共计 │ │ │ │
  │译出密典96部111卷。 │ │ │ │
  └────────────────────┴─┴─┴─┘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 │慧超 │740至780年 │(往五天竺国传); │
  │大教王经)十卷。[26] │(新罗人)根 │间由不空由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 │
  │ │据不空译文 │梵本中译出, │曼殊室利千臂千钵 │
  │ │录出 │后由慧超整 │大教王经)卷1《序), │
  │ │ │理录出,共1 │《大正藏》,册20,第│
  │ │ │部10卷。 │724—725页;(贞元 │
  │ │ │ │录》卷29,《大正藏》│
  │ │ │ │册55,第1034页B; │
  │ │ │ │元·念常:(佛祖历代 │
  │ │ │ │通载)卷14,(大正 │
  │ │ │ │藏》册49,第605页 │
  │ │ │ │C。 │
  ├─────────────────┼───────┼───────┼──────────┤
  │(守护界主陀罗尼经》十卷。 │般 刺 若 │780年左右抵 │《续开元录》卷下, │
  │ │Prajtia,此云 │达广州,德宗 │(大正藏》册55,第 │
  │ │智慧(北印度 │贞元八年 │755页C—756页、第 │
  │ │迦毕试卫国 │(792)开始译 │770页A;《贞元录》 │
  │ │人) │经。前后所 │卷]7,《大正藏》册 │
  │ │ │译共计6部 │55,第891—896页; │
  │ │ │70卷,其中密 │(续贞元录),{大正 │
  │ │ │典 1 部 10 │藏》册55,第1051页 │
  │ │ │卷。 │B—1052页A;《宋高 │
  │ │ │ │僧传》卷2本传,第 │
  │ │ │ │X—24页。 │
  ├─────────────────┼───────┼───────┼──────────┤
  │共计:107部,152卷。 │4人 │ │ │
  └─────────────────┴───────┴───────┴──────────┘
  综观表一、表二所载密典传译情况,可以发现,时代愈后,海路佛僧的传译活动日显重要,海路译师所译经典所占比重愈大。至唐开元以后,在系统密典(纯密)的传译过程中,海陆两路的数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元三大士中,善无畏虽开系统密典传译之先河,且翻译了胎藏部密教的基本典籍,但就数量而言,则仅有4部14卷,且此后至唐末,文献所载亦再无密典传译师由陆路人华。而系统密教典籍的继续输入、传译均由海路僧人完成,从金刚智到般刺若海路僧人共译出107部,152卷密典,使汉译密典之体系化建设基本完成,汉传密教作为一个宗派亦完全建立起来。可见,从唐开元以后,南海道已取代陆路成为印度佛典输人中国的主要途径。
  善无畏和金刚智虽然各自传译了胎藏部和金刚部的基本密典,但真正使汉地密教体系建立起来的则主要由不空和一行两位中、西大师所完成。就经典传译而论,不空所起作用尤为关键。
  金刚部经典之传译始于金刚智,其所传译九部21卷经典全为密典(见附表二),其中以《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最为重要,与不空所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均称作《金刚顶经》[27],被视为密教三经之一。[28]金刚智译本,乃摘录梵本《金刚顶经》全本之精要而成,为阐述金刚界密法名相事理之基本经典,经中叙述了人坛灌顶之仪式、金刚界三十七尊、五相成身观、灌顶护摩法等,形成金刚界密法之基本理论。
  不空作为金刚智的弟子,同时作为密教理论、实践的集大成者和汉地密宗的实际建立者,其所译所弘以金刚界为主,但又不限于此。作为古代三大译经家之一,不空译著数量巨大,兼顾显宗而偏重于密;在其所译的110部143卷经典中,显教为13部20卷,密教为99部111卷。空虽然师承金刚智,所译以金刚界为主,对胎藏界经典也加以传弘,其所译密典中就包括胎藏系的3部3卷经典。[29]
  不空所译之重要金刚顶系统经典包括:《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三卷,《金刚顶瑜伽般若理趣经》一卷,《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分别圣位法》一卷,《金刚顶莲花部心念诵法》一卷,《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一卷,《金刚顶瑜伽护摩仪》一卷,《受菩提心仪戒》一卷等。不空所译经论特点之一,即每经卷帙短小,一般只有一卷,最长亦不超过三、四卷,说明其所译经典之内容重在宣述仪轨而非阐述教理,此亦密宗典籍特点之一。故不空译著多为真言(陀罗尼)咒语、念诵之法,护摩、灌顶、结坛之仪,持印、观想、修习之式,多是一些宗教实践性极强的典籍;加之不空学通显密二宗,兼弘金、胎二系,历经三朝,广译群经,开坛灌顶,执弟子礼者数以万计,不仅崇为帝师,且屡加官爵,“生荣死哀”,“古今少类”[30]偏重于“行”的密教经典广为流传,密宗亦一时成为汉地佛教之主流。
  密教经典至北宋时虽仍有零星的传译,但作为一个宗派,其基本典籍在唐季已经建立。从整个密教经典的传译史来看,时代越后海路僧众的活动越显重要;就系统密教典籍的大规模传译而言,除善无畏外,密典译师主要来自海路,其绝大部分经典主要由金刚智、不空、宝思惟、般刺若等海路佛僧引入汉地并译为汉文。可以说,汉地密宗之所以最后建立并后来居上,一时取得佛教主流地位,海路僧伽居功最伟。
  三、海路密典传译活动与光孝寺之关系
  广州,作为古代佛僧沿海路往来中、印间的出入港和集散地,亦是印度密教典籍人华之重镇。而地处广州的光孝寺,在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正如前贤所云:“广州佛寺虽未必以此为最早,然其与佛教传播关系最大者。”“中外名僧,行经粤会,无不莅寺巡礼,或暂驻演法,或发夹译经。”[31]来华弘传密典的中外僧人亦是如此,可以说他们大多与光孝寺都有密切的因缘关系。
  表一、表二所罗列14名曾传译密典的僧人,均经海路往来中印之间,考之相关文献,虽非每个人都有驻锡广州或光孝寺的明确记载,但大多取道广州北上传法或启航西行。其中,竺难提、求那跋陀罗、般刺蜜帝、金刚智、不空、般刺若、义净,文献曾明确记载他们或往来广州,或驻锡光孝寺。竺难提为南朝宋、齐时代往来于中印间的南海商舶舶主,又是热心、虔诚的佛门居士,曾运送梵僧求那跋摩至宋都建康,并两次运送师子国(今斯里兰卡)18名比丘尼至建康,为中国尼众二部授戒,至少在第二次运送铁萨罗等11名比丘尼时曾在广州停留。[32]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二年(435)泛海至广州传法,时广州刺使车朗上奏朝廷,宋太祖才遣使迎至京城。[33]金刚智则于“开元己未岁(719),达于广府”。[34]文献载其“行至广府,重遭暴雨。时节度使使二、三千人乘小船数百只,并以香花、音乐海口远迎”。[35]受到广州士庶的热情欢迎,并在此弘传密法达8月之久。而义净、般刺蜜帝和不空,文献则明确记载他们曾驻锡光孝寺,弘法传教。关于义净三次驻锡光孝寺及其与光孝寺密切的法缘关系前辈时贤皆有专文、专著详加考定,[36]读者可资参考,此处不再赘述。
  汉地密教之实际创立者和密典传译的集大成者不空和《楞严经》的主译者般刺蜜帝与光孝寺之关系尤为密切。史载不空曾三次驻锡广州,特别是开元二十九年(741),往师子国并五天竺求法,南下广州候船之际,曾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开坛灌顶,弘传密法,轰动一时。《宋高僧传》谓其“初至南海郡,采访使刘巨邻恳请灌顶,乃于法性寺(今光孝寺)相次度人百千万众”。[37]赵迁:《行状》则不无夸张地描述道:“因刘公也,四众咸赖,度人亿千。大师之未往也,人曼陀罗(坛场),封本尊像,金刚三密以加持,念诵经行,未逾旬日,文殊师利现身。因识大愿不孤,夙心已遂,便率门人含光、惠辩,僧俗三七,杖锡登舟。采访以下,举州士庶,大会陈设,香花遍于海浦,蠡梵栝于天涯,奉送大师,凡数百里。”[38]上述记载虽属夸大之辞,但不空在法性寺之传法活动,其规模和影响巨大当属事实,此后直到宋代,光孝寺和岭南地区一直都有密教活动,今光孝寺内所存唐宝历二年(826)所立之“大悲心陀罗尼经
幢”,[39]就是光孝寺曾是密教弘传中心的见证之一。
  不空赴师子国、五印求法归来之后,亦经广州返回京城。文献虽未载明他是否在光孝寺传译密典,但开元二十九年之开坛灌顶却是不空之首次弘传密法活动。他与岭南的因缘还不止于此,天宝八年他被勒令回国,曾在岭南驻锡四年之久。据赵迁《行状》载:“八载,恩旨许归本国,垂驿骑之五匹,到南海郡,后敕令且住。”[40]不空在韶州呆了四年,直到天宝十二年(453),因“敕令赴河陇节度使哥舒翰之请”,[41]离开韶州,前往武威,重新回到了政治权力中心。在韶关的四年,不空是否曾至广州或光孝寺,史无明载,但至少说明他与广州有着密切的因缘关系。
  有明确文献可考,可确知译于光孝寺的密教典籍为《楞严经》[42]。此经由梵僧般刺蜜帝、弥伽释迦与武周时丞相房融和释怀迪共同译出,关于此经之真伪问题,僧俗两界,虽久有争议,但迄今尚无定论。[43]般刺蜜帝、怀迪二人,《宋高僧传》有专传。而房融参与译经笔受《楞严》之事,历代经录均有记载,清顾光《光孝寺志》及广东其他地方文献亦有明确记录。罗香林先生曾著专文详细考证,[44]此处亦不再重复相关论述。只是想指出,这一译于广州光孝寺的经典对中国显、密二教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经宣说“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白心“性净妙体”,故流转生死,当修禅定,以破除各种“颠倒”之见,经五十七阶次,“方尽妙觉,成无上道”。[45]此经在教理和名相上有许多特异之处,如密教视宇宙万物为“六大(地风水火空识)”组成,而此经六大之外另立“见大”,成“七大”之说;在传统“六道”之外,另立一“仙道”,拓为“七趣”;其所说十二类众生,亦与各经论有情无情之说迥异。因其名相独特,令人瞩目,且其译文华美,颇为文学之士所尚。本经虽属密典,译成流布之后,尤为法藏、天台、禅宗三家所重。自中唐以迄近代,备受禅讲之士推崇,成为修行人必读之书,有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精髓之誉。第七卷所载之大白伞盖佛顶陀罗尼(即楞严咒),至今仍为汉地许多佛教丛林早课之一。因其多立异说,见解各异,历代注疏不断,仅现存注疏就有三十多家。故此经之传译不仅为密教之要典,且为影响汉、藏三藏之重要经典(此经之藏译本翻自汉文本)。[46]而光孝寺作为此经的翻译、流布之地,在密教的传播史上自有其特殊的地位。
  四、结 语
  南海航道作为古代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在佛法东被的过程中,扮演了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样重要的角色,且时代愈后其地位日益重要,晋唐海路僧人的密教传译活动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趋势。广州作为南海航道的东方起点,既是物质“舶来品”的登陆港,也是精神“舶来品”的集散地,佛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舶来品,将其传人中华的主要群体则是佛门僧人。由于古代僧人严格奉行“行必头陀,居必兰若”的戒律,位于广州的佛寺遂在佛教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联结内外的枢纽作用,海路传译密典的中外僧人与光孝寺的密切关系,正是这种枢纽作用的缩影和佐证。

[1] 中外僧人来往于中印之间,有海陆两途并用者,有西行时遵陆路东来时循海路、或西行时遵海路而东来时循陆路者,本文将循海路返回之求法者或遵海路入华之西僧均视为海路僧人。
[2] 梵文佛典汉译之事,自唐德宗贞元(780—805)之后,就基本停止,至北宋初年才试图恢复。正如赞宁所谓“朝廷罢译事,自唐宪宗元和五年(810)至于周朝(951—961),相望可一百五十许年,此道寂然(《宋高僧传》,中华书局,范祥雍点校本,1987年,第57页)。”而北宋虽开译业,且恢复了西行求法活动,然译经院(后改称“传法院”)严格控制于官府之手,译场僧人受多重限制,何种经典可译,何种经典不可译,概由官府决定,译经水平亦不能与唐代相比。其传译活动虽断断续续维持到北宋后期,但这只能算是经典传译活动之余波,故本文所论止于唐季,不涉及北宋。参见梁启超《中国印度之交通》(氏著《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6页);Jan, Ytin - hua, "Buddhist historilgraphy ,"Zeitschrifi fiir Deutsche Morgenl ? ndischen Gesellscharfi 114(1964) :360 - 381. Jan, Ytin - hua," Buddhist Ralations Between India andSung China," History of Religions 6.1 (1966) :24 - 42; and 6.2(1966): 135 - 198. TANSENSEN, "The Revival and Failure of BuddistTraslation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 OUNG PAO (通报) VOL. LXXXXVIII 2002 FASC. 1 - 3, pp. 27 - 80.
[3] 参见何方耀《晋唐时期海路交通中往来佛僧的群体考察》(台湾《普门学院》第32期,2005年)及其未刊稿,博士论文《晋唐时期往来南海的佛教僧侣》第六章“晋唐海路佛僧的经典传译活动”。
[4] “海滨法窟”之称,参见蔡鸿生《清初岭南佛门事略》第二章“岭南——中国佛门的海滨法窟”,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3页。
[5] 有学者认为密教是佛教最早传人中国的成分之一,因为后汉三国时,密教已在印度佛教中占有了相当分量。并举北魏洛阳之“法去寺”和“黄花寺”为例,认为在“公元6世纪初在中国洛阳已经完全有可能,并且事实上已经出现了以密教为主要特色的寺院(见严耀中《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0页)。”这不失为颇有创见的一家之言,但运用密法(真言咒语、坛场法术)弘法和系统化的密教之间,具有神通异术的神僧与密宗传人之间,似乎还是有较大差别。而系统化密教(宗)在中国的建立还是应从开元三大士开始,密教作为一个宗派而非一种弘法手段出现于中国也还是应从开元年间算起。
[6] 竺律炎译有《摩登伽经》2卷;支谦译有《华积陀罗尼神咒》、《无量门微密持》、《七佛神咒》、《八吉祥神咒》等经各1卷。见《开元释教录》卷2,《大正藏》册55,第487页C栏;《古今译经图纪》,《大正藏》册55,第351页B栏。
[7] 表中所引文献版本及简称说明:梁·慧皎《高僧传》,简称《梁高僧传》,为汤用彤校注本,中华书局,1992年;梁·僧柘《出三藏记集》,简称《祐录》,为苏晋仁、萧铼子点校本,中华书局1995年;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简称《长房录》;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简称《求法高僧传》为王邦维校注本,中华书局,2咖年;唐·道宣《续高僧传》,为金陵刻经处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宋。赞宁《高僧传》,简称《宋高僧传》,为范祥雍点校本,中华书局,1987年;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为张毅笺释本,中华书局,2000年;唐·道宣《大唐内典录》,简称《内典录》;唐·智升《开元释教录》,简称《开元录》;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简称《贞元录》;唐·圆照《大唐贞元续开元录》,简称《续开元录》;唐·靖迈《古今译经图纪》,简称《译经图纪》;唐·智升《续古今译经图纪》,简称《续译经图纪》;唐·道世《法苑珠林》,为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本,中华书局,删3年;《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
  [8] 该经是最早翻译的一部陀罗尼经,也是翻译次数最多的一部经,前后共有14种译本,今存9本,佚失5本。佛陀跋陀罗所译与求那跋陀罗所译《阿难陀目怯尼诃离陀经》、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陀罗尼经》、智严译《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不空译《出生无边门经》属同一部经。
  [9] 此经与姚秦佛陀耶舍、南朝宋昙摩蜜多所译之同名经《虚空藏菩萨神咒经》和隋阇那崛多译《虚空孕菩萨经》,属同一经典。参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31页。
  [10] 与西秦圣坚所译(无际经)、北齐万天懿译(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人无量门陀罗尼经》属同一经典,为别本异译。
  [11] 此经与东晋帛尸蜜多罗译(大孔雀王神咒)、义净译《大孔雀咒王经》、不空译《大孔雀明王经》属同一部经。
  [12] 此经亦名(八曼荼罗经),已佚。后来唐不空所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和宋法贤译《佛说大乘八大曼荼罗经》,与那提译当是同本异译。参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170—1肋页。
  [13] 《开元释教录》作“《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罗尼经》一卷”,并称“初出与金刚智出者同本见大周录垂拱元年于西太原寺归宁院译。”见《大正藏》册55,p.563C。此经后有金刚智译本,名(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罗尼经》;不空译本,名《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14] 关于地婆诃罗的行迹参考了Antonino Forte,“Chinese Sources on Divakara"一文,此文为参加2004年11月18—21日日本纪念京都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建所75周年“中国宗教文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Humanities , Kyoto University MEMORIAL SYMPOSIUM FOR THE 75TH ANNIVERSARY OF ITS FOUNDATION)论文。文中谓"Divfikara must have left India in late 675 or early 676 and , traveling likely through the sea route, arrived in Luoyang, presumablythrough Canton , in 676 or early 677, in any case,after that the court had left Louyang for Chang' an on 10 May 676. (pp.5 - 6)'
  [15] 关于宝思惟人华之路线参考了AntoninoForte,“The Activities in China of Tantric Master Manicintana(Pao-ssu-wei宝思惟:? -721A.D)from Kashmir and of his Northern lndian Collaborators",EastsndWest,ISMEO,New Series,Vol.30—Nos 1-4,Dece.1980,pp.301—308.
  [16] 见《大正藏》册21(密教部),pp.911A—912A。
  [17] 见《大正藏)册21(密教部),pp.399C—409C。
  [18] 该经的传译、流传情况,参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121—123页。
  [19] 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之黄心川《序》,第6页。
  [20]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严耀中:《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95—100页。
  [21]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第134—135页。
  [22] 见《大正藏》册55,第874-页C栏。
  [23] “五部密经”分别指《大日经》、《苏悉地经》、《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或《金刚顶瑜伽略出念诵经》)、《金刚顶经》、《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祗经》。
  [24] 金刚智所译经典,除上述9部外,还有许多署名金刚智泽的经典,多属疑伪经。据《宗叡录》(日僧宗叡撰,全称《新书写请来法门等目录》,《大正藏》第55册,第1108—1111页)、《圆仁录》(日僧圆亡二撰,全称《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大正藏》第55册,第1078—1087页)和《惠运录》(日僧惠运撰,全称《惠运律师书目录》,《大正藏》第55册,第1089—1092页)载,署名金刚智译的经典还有:1、《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涌瑜伽仪轨法》—卷;2、《莲花部多喇心菩萨念诵》一卷;3、《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祗经》一卷;4、《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一卷;5、《佛顶尊胜心陀罗尼》一卷;6、《文殊瑜伽五字念诵经》一卷;7、《金冈,J顶曼殊师利无字心陀罗尼品》一卷;8、《瑜伽供养次第法》一卷;9、《圣不动尊安镇国家法》一卷;10、《金刚法护普通诸部》—·卷;11、《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一卷;12、《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法》一卷;13、《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一卷:14、《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经念诵仪轨》一卷15、《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16、《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等16部经。另外?在《大正藏》第8册、第18册、第19册、第20册、第21册中,还载有署名金刚智译的下列诸经:l、《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大正藏》册8);2、《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一卷(《大正藏》册18);3、《俱力迦龙王仪轨》一卷(《大正藏》册21);4、《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卷(《大正藏》册21);5、《畔迦陀耶仪轨》一卷(《大正藏》册21);6、《佛说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一卷(《大正藏》册21);7、《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经》一卷(《大正藏》册21);8、《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一卷(《大正藏》册21)等八部经典。据学者研究,这些经典均非金刚智所译,且多为后人伪托之作。町参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218—219页。
[25] 不空所译14部显教经典为:1、《普贤菩萨行愿赞》一卷;2,《(百干颂大集经)地藏菩萨问法身赞》一卷;3、《(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竿喻经》一卷;4、《三十五佛名(礼忏文)经》一卷;5、《文殊问字母品》一卷;6、(华严人法界四十二字观门》一卷;7、《文殊赞法身礼》一卷;8、《大乘缘生沦》一卷;9、《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一卷;10、《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有学者认为此经乃密典,此又一家之说);11、《密严经》三卷(二出,即日照译《大乘密严经》之同本异译);12、《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刹功德庄严经》三卷;13、《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沦经》一卷;14、《大方广如来藏经》一卷。
[26] 有人认为此经根本就非由梵译汉之作,完全是中土杜撰之作。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222—223页,此亦一家之言。而(大正藏)则署“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而据经首序云:此经由不空于开元二十八年(740)于荐福寺御道场内译出,慧超笔受,而后至唐建中元年(780)四月,慧超将此译本至五台山干元菩提寺,重新整理录出。见(大正藏)册20,p.724B。
[27] 宋施护所译《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30卷亦称为《金刚顶经》。见《大正藏》册18,第341—445页。
[28] “三部密典”指《大日经》(善无畏译)、《金刚顶经》(包括金刚智、不空、施护三人的译本)和《苏悉地经》(善无畏译)。
[29] 不空所译属胎藏部经典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一卷、《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一卷、《观自在菩萨心真言观行仪轨}(或名《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一卷。参见吕建福《中国申教史》第270页和陈士强《佛教百科全书·经典卷》第148页。
[30] 《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第12页。
  [31] 罗香林:《唐代F-J)~i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中国学社(香港),1960年,第3页、第12页。
  [32] 详情参见何方耀:《晋唐南海道佛僧与商人关系试析》,林中泽主编《华夏文明与西方世界》,(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03年,第49—61页。
  [33] 见梁·慧皎:《高僧传》卷3其本传,中华书局,汤用彤校注本,1992年,第131页。
  [34] 《宋高僧传》卷1《金刚智传》,第4页。
  [35] 吕向:《金刚智行记》,唐·释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藏》册55,第875页A。
  [36] 参见罗香林:《唐时往来中印之高僧义净及不空等与光孝寺之关系》,载氏著《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第115—130页;王邦维:《唐高僧义净生平及其著作沦考》,重庆出版社,1996年;王邦维:《义净与(南海寄归内法传)》,载氏著《{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中华书局,1995年,第]—158页;王邦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王邦维:《义净法师的印度及南海之行与广州制旨寺》。
  [37] 《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第6—7页。
  [38] 赵迁:《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大正藏》册50,第292页B。
  [39] 此经幢,现位于光孝寺大殿门前右侧,其上字迹已漫漶不可辨认。其碑文考释情况,详见罗香林:《光孝寺之大悲心陀罗尼经幢》,载氏著《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第131—137页。亦可参见清·顾光《光孝寺志》卷3《古迹志》。
  [40] 赵迁:《大唐故大德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41] 赞宁:《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第8页。
  [42]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藏》册19。
  [43] 关于此经之真伪自唐代法祥居士起,直到近代都有争论;此经为显为密,各宗派看法也不尽相同。关于此经之真伪问题可参阅罗香林:《唐相房融在粤笔受(首楞严经)翻译考》,载《学术》季刊,1935年第5卷第1期,另见氏著《唐相房融在光孝寺笔受{首楞严经)翻译问题》,载《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香港中国学社,1960年;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叙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阗1年,第1—10页。
  [44] 罗香林:《唐相国房融在光孝寺笔受{首楞严)翻译问题》,载氏著《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第93—114页。
  [45] 《楞严经》卷3,《大正藏》册19,第119页B栏、第142页C栏。
  [46] 参见刘保金:《中国佛典通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64—468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