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谈佛陀的耳根修行观(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由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谈佛陀的耳根修行观(中)
  ——举《楞严经》为例
  ◎陈由斌
  本文荣获八十五学年度第二学期范道南居士奖学金
  (四)下面试举禅宗公案来说明“耳根”的虚妄性:
  1?僧问玄沙:“承和尚有言:‘闻性遍周沙界。’雪峰打鼓,这里为甚么不闻?”沙曰:“谁知不闻?”
  2?又僧间曹山:“亲同道伴?只得常闻于未闻。”山曰:“同共一被盖。”曰:“此犹是和尚得闻。如何常闻于未闻?”山曰:“不同于木石。”曰:“何者在先?何者在后?”山曰:“不见道,常闻于未闻。”故知常闻于未闻,闻斯遍矣。
  二、听声俱无处所
  身心与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所谓“十二处”的本能,仍旧是“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中所幻化出来暂时假有的一种感受。这节是要讨论听与声音之间的关系。《楞严经》卷三云: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一)解释如下:
  当大众饭时,就打鼓;集合大众时,就撞钟。钟鼓声音,前后连续。试问,这是声音来到耳边?还是耳朵去到声音那里?
  1?如果说是声音来到耳边,就如同我到室罗筏城乞食,则此地(祇陀林)就没有我了。声音既到耳边来,那么目连和迦叶就应该都听不见才对呀!(但他们却都听得见),甚至连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比丘都听得到钟声,同来食处。
  2?如果是你的耳朵跑到鼓声旁边,就如同我乞食回来,住祇陀林内,那么室罗筏城就没有我了。同样的,当你听到打鼓声时,你的耳朵已经跑到鼓声旁边,那么若同时再击钟,你就应该听不见才对,更何况在同一时间,另外还有象、马、牛、羊等种种动物及其他混杂的声音呢!
  3?如果声音没有来耳朵边,耳朵也没有去声音那边,则根尘两不相往,一切声音便应该听不到了。
  4?所以,听觉与声音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所在,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其实,声音与听觉的偶然作用并不常存,举例说,一个心中正在沉思的人,沉思得很深,就算有声音(音波)传到他的耳朵,因为他“心不在焉”,所以声音对他来说,似乎不起作用;而且音波或声浪,也会受时间的限制,时有时无,甚至听觉的作用也会受“心理”与“时、空”的限制,忽起忽灭,都没有实际长存的。佛所说的这个道理,正是“最科学”的。这段经文我们也可归纳成:
  (1)“声来耳边”是“他生”。
  (2)“耳往声处”是“自生”。
  (3)“若无往来”是“无因生”。
  (二)由经论得知:
  1?“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之句是明《中观》之“因缘所生法”,即总示前文之“一切浮尘,诸幻化相”。
  2?“于意云何?……若无来往,亦复无闻”之句,是明《中观》之“我说即是空”(因缘即“空”),即总示前文之“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3?“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之句,是明《中观》之“亦为是假名”(因缘即“假”),即总示前文之“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幻妄称相”。
  4?“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之句,是明《中观》之“亦是中道义”(因缘即“中”),即总示前文之“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本如来藏”。
  一样是“四句”的翻版,《大乘玄论》云:“真谛之理,绝四句百非。?吉藏在《三论玄义》中云:“牟尼之道,道超四句”、“道为真谛,而体绝百非。”?所有的“自然”、“因缘”都是戏论罢了!中道的般若实相义是不落两边的。
  声尘亦是不离空、假、中三缘的,声尘即“空”,故名“无漏声”;声尘即“假”,故名“漏无漏声”:声尘即“中”,故名“真善妙声”。?音声即生灭而非生灭,即客尘而非客尘,所谓“因声悟道”,这正是憍陈那所修证圆通之法,经云:“于佛音声,悟明四谛,声尘既尽,妙音密圆。”
  下面举一个禅宗的公案,相信这对了解“听觉与声音”的原理会有很大的启示:玄沙因参次,闻燕子声,乃曰:“深谈实相,善说法要。”便下座。时有僧请益曰:“某甲不会。”沙曰:“去!谁信汝?”又报慈升坐,闻鸠子鸣,乃问僧:“是甚么声?”曰:“鹁鸠声。”慈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便下座。一切声是佛声,固容易解。玄沙曰:“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交参,句句无前后。作么生解?”此缘起无生旨也。悟此,则所云实相法要,可睹已。
  三、耳识界不可得
  “耳识”(wrota-vijbana)属十八界之一,它的功能是指耳根对声境时,即产生耳识,但能闻声,未起分别,纯粹是一种了别声境之识。《品类足论》卷一云:“耳识云何?谓依耳根各了别声。”?《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亦云:“耳识者,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这个“耳识”究竟是实?抑虚?下面就举《楞严经》卷三为例说明之: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一)分析如下:
  1?耳朵和声音是产生耳识的基本原因,生出耳朵的识别功能,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耳朵而生,以耳为界?还是因声音而生,以声音为界呢?
  2?倘若“识”是因“耳根”所生,以耳根为界限,那么如果当动静两种声尘之相都不显现时,则耳根就不能成为能知者,既没有能知的耳,当然不会有所知的声音。能知的耳根尚且不可得,那么你的“耳识”,究竟是何相貌呢?
  3?如果是由“肉耳”(耳膜)来闻声的,但是当没有动静二种声音时,也就无从构成听闻的作用,如果说“肉耳”能生“识”,可是肉耳是属于身根之色相,身根的对象即是触尘,那又怎么可以把如新卷叶形的肉耳夹杂在色触等尘中,来做能闻之对,而名之为“识界”呢?耳识既非“肉耳”所生,那所谓耳识的界限又从何建立呢?
  4?如果耳识是由“声音”所生,那么识既然因声而有,自然与你的耳闻没有关系。然而声音必从耳闻才能彰显,假如没有闻,也就不知声相何在,声音尚不可得,又怎么能产生“识”的分别作用呢?
  5?且“识”既然由声音所生,承认声音是因能闻的听觉才有声音的现象,那么,能闻的听觉,应该也同时能闻到“识”之相。
  6?倘若不能闻听到“识”之相,就是声中没有“识”,既没有“识”,则声音就不能产生“识”界了。如果能闻声的时候,也可以同时闻到“识”,那么这个“识”就同于“声尘”一样,既然一样,则“识”就成为耳根所闻的对象,那又有谁能分别(或了知)出“闻声”和“闻识”呢?
  7?如果不能分别了知“闻识”与“闻声”,则人岂不是同草木一般,成了一无所知的无情之物?
  8?不应该把声音和能闻的听觉混杂而成中间的识,“界”若没有“识”居于中间,则内之“能闻”和外之“声相”,就不能互相为缘而生识界,既无识界,则内根和外尘的界相,更无从成立!
  9?所以耳根是听声音的基本原因,产生耳根听觉的识别作用,以及听觉与声音之间的界限,三处都没有固定的自性,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这段经文也可归纳成:
  (1)“因耳所生”即“自生”;
  (2)“因声所生”即“他生”;
  (3)“不应声闻杂成中界”即“不共生”。
  (二)由经论得知:
  1?“耳声为缘,生于耳识”之句是明《中观》之“因缘所生法”,即总示前文之“一切浮尘,诸幻化相”。
  2?“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则内外相复从何成”之句是明《中观》之“我说即是空”(因缘即“空”),即总示前文之“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3?“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之句是明《中观》之“亦为是假名”(因缘即“假”),即总示前文之“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幻妄称相”。
  4?“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之句,是明《中观》之“亦是中道义”(因缘即“中”),即总示前文之“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本如来藏”。
  “耳识”透过四生的分析后,仍旧是不可得,非自然非因缘生。不离空、假、中三缘,耳识即“空”,故名“一切智耳”;耳识即“假”,故名“道种智耳”;耳识即“中”,故名“一切种智耳”。?用心闻││“耳识”││分别众生所有知见,“心闻发明”是内证,“分别自在”则是外用的功夫,这正是普贤菩萨所修证圆通之法。?
  四、闻性不生不灭
  不管有声无声,闻性都是存在的。佛在《楞严经》中举声性为由,见卷四所言:
  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一)分析如下:
  1?当钟声停时,响声亦停,你就说“无闻”,如果真是无闻的话,闻性应同枯木一样消灭,当再击钟时,你何以又知道有声音或没有声音呢?
  2?有声音或没有声音,自然是声响的作用,闻性与声音之有或无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那个能闻的自性是为了你的需要而有吗?
  3?能听闻的自性,如果实在绝对没有,那么知道“绝对没有”的人又是谁呢?
  4?所以,声在闻性中是有生有灭的,但闻性是不生不灭的,不管有声、无声,闻性永远都存在的。
  《楞严经》卷四就举了跋难陀龙没有耳朵却能听闻的例子:“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足证能听的是“闻性”而不是耳根。经文下面又说:“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即使你的形体完全消灭了,生命光辉的本能变迁了,这个能闻的自性,怎么会随著你的形体而消灭呢?这都是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追逐一切声色,跟著意识心念的变迁而流转不停,从来就不能自己开悟自性是清净的,灵妙的,常住不变的!
  参、行证门的修持
  一、耳根之胜
  《楞严经》卷五介绍二十五圣的证道经验,分别是“六尘圆通”、“五根圆通”、“六识圆通”、“七大圆通”、“耳根圆通”。在这二十五法门的修行中,对我们娑婆世界最殊胜的就是“耳根法门”。卷六云:“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如果我们舍弃闻根,就不能修持佛法,如前二十四法,亦必先闻佛说,然后方能依法修行,未有不闻佛说而能自行持的,所以佛教以“闻”为第一入门要道。文字虽可令人发悟,但只可为教,不能为“教体”,因为文字非藉声音传授是不能识的,必由音声而识文字,由文字而明道理,故以音声为文字教之“本体”。?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分析耳根圆通法门时,亦言其有四胜:(一)专所要,(二)机所宜,(三)法所胜,(四)门所贵。?故《楞严经》卷六云:“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六根都各具胜义,但眼虽能通于诸色,而隔纸即不见,故曰“目非观障外”。口与鼻亦有通香味之作用,若稍离间,即不能通,故曰“口鼻亦复然”。身根必与触合方知,离了则无知,故曰“身以合方知”。意念虽不为有相所碍,但杂念纷然,茫然无头绪,故曰“心念纷无绪”,所以这五根皆通而不通也,皆非真实通也,唯独耳根虽隔墙亦能听音声,且不论远近都可听到,这是耳根胜于其他五根的原因,故曰:“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眼根能见色,“色”有来去,“见性”却无生灭;鼻根能嗅香,“香”亦有来去,“嗅性”却无生灭。当人在睡梦中,若以色、香、味等方法是不能使人觉醒,唯独“音声”能令人觉醒。且即使人在梦境中,还是有思惟的存在,而且能闻的作用,并不因为不思惟而不存在。例如人在梦中,呼之即醒,等到醒了以后,能生起思惟的作用,才有知觉的作用生起。所以,能闻的自性是超越身心以外,不是身心所能及的。就是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所有国土的众生,都是靠声音去明白宣扬它的理论,才能使人了解一切深奥不可思议的妙理。故经云:“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下面再以图表来说明耳根之胜?:
  由此图可知鼻、舌、身三根是要相合、无距离才能知道。眼、耳、意三根则离开(有距离)亦能知道,由“合”而知比较难修,由“离”而知则比较易入。六根虽各各皆有一千二百功德,但作用不同,所以仍有优劣之分,优者是功全,劣者是三分缺一。如眼观前面左右计功六百,及前二维二百,共成八百,后方及后二维全暗,四百无功,故曰:“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所以,眼根只有八百功德而已,不及耳根之“一千二百功德”殊胜。? 【未完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