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坛法仪则》[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侯 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坛法仪则》[1]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侯 冲
  敦煌遗书中的《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如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秘法戒坛法仪则》(以下略称《坛法仪则》),由于与禅宗和密教有明显的关系,虽署“不空奉诏译”却未见历代经录记载,仅在敦煌遗书中出现,所以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目前已有数种相关专题研究成果发表。[2]当然,不少学者尤其是日本学者已经说过,由于他们搜集的资料仍有未备,故对该文献的研究仍有相当大的空间。
  笔者在研习敦煌佛教文献的过程中,对《坛法仪则》进行了搜集、比勘、整理和初步考察,发现前人在研究《坛法仪则》时,对其写本的情况仍然不是很清楚,甚至存在明显的错误。对该文献的研究,更是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的地方。限于篇幅,本文仅将其名称、写本类型及内容略作介绍,以便大家对该文献有进一步的了解。至于对其成书年代、研究价值及相关文献资料等专题的讨论,容另文再作探析。
  《坛法仪则》全称《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如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秘法戒坛法仪则》或《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如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九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秘法戒坛法仪则》。田中良昭关注到其中的禅宗祖统法系,将其省称为《坛法仪则》,上山大峻、徐祖番从之[3]。田中公明和郭丽英等学者鉴于其虽为密教经典,却非不空翻译,从强调“伪经”的角度略称其为《金刚峻经》。根据其为道场仪的性质,本文从田中良昭的省称。
  二、现存文本
  从内容来看,《坛法仪则》现存两个不同类型的写本,但均署“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这两个写本共同的特点,是以“部”为内容分节,但部序号一般写在每部之末。
  工型 至少包括BD[4]15147、BD02301v(B.1388v,余001)、BD02431v(B.3699v,成31)、BD06329v(B.3554v,咸29)、P.3913、S.2144v、S.2316v和甘博015数件。名为《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如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秘法戒坛法仪则》。内容主要叙述各种坛法仪则和传法世系。共分四卷,前三卷分为35部(部第七和部第八部序号前置),第四卷不分部。每卷有首尾题,卷次号见于各卷尾题。但今存诸本均未见第三卷尾题和第四卷首题。
  将工型诸件分别归类排比后,发现它们分属三个不同的写本,即:
  (1)P.3913
  首尾完整,但部8部序号被涂删,部9至部27的部序号抄完后改为部8至部26,故部8至部34序号前内容与他本不同,无部35的部序号,并在无卷三尾题和卷四首题的情况下改卷二序号为卷三。田中良昭误“付法藏品”为部35。李小荣则误以为该卷分为卷三、卷四两卷,既未发现此写本部8至部34序号前内容与他本不同,也没有找到该卷无部35这一部序号的原因。引用该写卷时也存在部序号不清的情况。[5]
  (2)BDl5147、甘博015
  纸张保存和抄写情况较好。从纸张、字体及字行间有朱文批注等抄写风格来看,它们属于同一写本。就内容而言,它们分别为该种写本的第一段(卷一)和最末一段(卷三和卷四)。中间一段(卷二)缺失,无卷三尾题和卷四首题。甘博015照片已收于《甘肃藏敦煌文献》第四卷中,徐祖番有叙录,但未指出“付法藏品”不属于35部之内[6]。李小荣曾提到该卷,也未发现“付法藏品”不在35部之内。BDl5147此前仅《敦煌劫余录续编》著录过,著录号作1347号[7],图片将收于新出版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图册中。
  (3)BD02301v(B.1388v,余001)、S.2316v+BD02431v(B.3699v,成31)、BD06329v(B.3554v,咸29)、S.2144v
  均抄写于前人写经的背面,就内容和字体进行比较排列后可以看出它们属于同一写本。其中卷一尾缺失;卷二首缺失,其卷尾(S.2316v)最末一个部序号有误;卷三尾缺失;卷四尾题后较前二写本多《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前人在讨论《坛法仪则》时,提到其中的数号,但一直未发现它们同属一种写本。李小荣因为未发现卷二卷尾(S.2316v)最末一个部序号有误,故误以为其祖本与前两种写本不同。
  此前人们之所以未发现它们属于同一种写本,是因为只注意到BD02301v(B.1388v,余001)卷一部分的字体与其他写本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却未注意到BD02301v(B.1388v,余001)紧接卷一抄写的其他部分,其字体与S.2316v、BD02431v(B.3699v,成31)、BD06329v(B.3554v,咸29)、S.2144v诸写本风格相同,显然出自同一人之手。因此,这一写本的抄写,是由两个人先后完成的。
  Ⅱ型 仅BD2074(B.7667,冬74)
  名为《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如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九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秘法戒坛法仪则》。正反两面书写,正面与背面文字相接,共992行。未分卷,内容为前后不相连贯的两部分(第二部分又脱一部),主要叙述安坛之法和佛菩萨名字、身色、坐位之处。存部第一至部第八、部第十五至二十六(部二十脱)。部第八尾缺,部第十五首缺,部第二十六尾缺。“部第四”序号重出,对照第二类型写本部序号及内容,可知均为水陆之坛文字。部十六、二十二、二十四均有明显抄脱文字的地方。商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该号被编人《敦煌遗书散录》之十五《敦煌石室经卷中未人藏经论著述目录》,编号作1278和1279[8]。后来不少学者如赖富本宏和吕建福都使用散1278和散1279来指称该写本[9]。
  订正工、Ⅱ两型各种写本的卷序和部序号后,其存佚情况如下表所示:
  ┌───────────────────────────────────┬─────┐
  │ 工型 │ Ⅱ型 │
  ├─────┬────────┬──────┬──────┬──────┼─────┤
  │ 卷序 ·│ 部序 │ (1)写本 │ (2)写本 │ (3)写本 │ (分卷?) │
  ├─────┼────────┼──────┼──────┼──────┼─────┤
  │ │ 1 │ │ │ │ │
  │ ├────────┼──────┼──────┼──────┼─────┤
  │ │ 2 │ │ │ O │ │
  │ ├────────┼──────┼──────┼──────┼─────┤
  │ │ 3 │ │ │ O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7 │ │ │ │ │
  │ ├────────┼──────┼──────┼──────┼─────┤
  │ │ 8 │ │ │ O │ │
  │ ├────────┼──────┼──────┼──────┼─────┤
  │ │ 9 │ │ │ │ │
  │ ├────────┼──────┼──────┼──────┼─────┤
  │ │ 10 │ │ │ │ │
  │ ├────────┼──────┼──────┼──────┼─────┤
  │ │ 11 │ │ │ │ │
  │ ├────────┼──────┼──────┼──────┼─────┤
  │ │ 12 │ │ │ O │ │
  │ ├────────┼──────┼──────┼──────┼─────┤
  │ │ 13 │ │ │ │ │
  │ ├────────┼──────┼──────┼──────┼─────┤
  │ │ 14 │ │ │ │ │
  ├─────┼────────┼──────┼──────┼──────┼─────┤
  │ │ 15 │ │ │ │ 9 │
  │ ├────────┼──────┼──────┼──────┼─────┤
  │ │ 16 │ │ │ │ │
  │ ├────────┼──────┼──────┼──────┼─────┤
  │ │ 17 │ │ │ │ │
  │ ├────────┼──────┼──────┼──────┼─────┤
  │ │ 18 │ │ │ │ │
  │ ├────────┼──────┼──────┼──────┼─────┤
  │ │ 19 │ │ │ │ │
  │ ├────────┼──────┼──────┼──────┼─────┤
  │ │ 20 │ │ │ │ │
  │ ├────────┼──────┼──────┼──────┼─────┤
  │ │ 21 │ │ │ 9 │ │
  │ ├────────┼──────┼──────┼──────┼─────┤
  │ │ 22 │ │ │ │ │
  │ ├────────┼──────┼──────┼──────┼─────┤
  │ │ 23 │ │ │ │ │
  │ ├────────┼──────┼──────┼──────┼─────┤
  │ │ 24 │ │ │ │ │
  │ ├────────┼──────┼──────┼──────┼─────┤
  │ │ 25 │ │ │ │ │
  │ ├────────┼──────┼──────┼──────┼─────┤
  │ │ 26 │ │ │ O │ ① │
  │ ├────────┼──────┼──────┼──────┼─────┤
  │ │ 27 │ │ │ │ │
  ├─────┼────────┼──────┼──────┼──────┼─────┤
  │ │ 28 │ │ │ │ │
  │ ├────────┼──────┼──────┼──────┼─────┤
  │ │ 29 │ │ │ │ │
  │ ├────────┼──────┼──────┼──────┼─────┤
  │ │ 30 \t。 │ │ │ │ │
  │ ├────────┼──────┼──────┼──────┼─────┤
  │ │ 31 │ │ │ │ │
  │ ├────────┼──────┼──────┼──────┼─────┤
  │ │ 32 │ │ │ │ │
  │ ├────────┼──────┼──────┼──────┼─────┤
  │ │ 33 │ │ │ │ │
  │ ├────────┼──────┼──────┼──────┼─────┤
  │ │ 34 │ │ │ │ │
  │ ├────────┼──────┼──────┼──────┼─────┤
  │ │ 35 │ │ │ │ │
  │ ├────────┼──────┼──────┼──────┼─────┤
  │ │ 付法藏品 │ │ │ 9 │ │
  ├─────┴────────┼──────┼──────┼──────┼─────┤
  │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 │ │ │ │ │
  └──────────────┴──────┴──────┴──────┴─────┘
  符号说明:·内容和部序号(或标题)全 ④内容或部序号残缺 。仅存部序号
  三、内 容

  ┌────────────────────┬─────────────────────┐
  │ I │ Ⅱ │
  ├────────────────────┼─────────────────────┤
  │佛说人法地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总持大教│ │
  │王密法戒成佛坛法经部第一 │佛说五佛坛菩萨名录坐位之处部第一 │
  ├────────────────────┼─────────────────────┤
  │佛说密迹金刚法并坛法之处部第二 │佛说蜜迹金刚画像安坛名录部第二 │
  ├────────────────────┼─────────────────────┤
  │佛说天王护国坛法经部第三 │佛说天王护国之法部第三 │
  ├────────────────────┼─────────────────────┤
  │ │佛说普贤菩萨安坛之法、菩萨名字并及身色坐 │
  │佛说护国水陆灯坛之法部第四 │位之处部第四 │
  │ │佛说水陆、文殊菩萨之坛安大悲金刚菩萨名 │
  │ │字、身色及位之处部第四 │
  ├────────────────────┼─────────────────────┤
  │佛说八吉祥灌顶受记付与金刚藏菩萨之处部第│佛与金刚、菩萨、八吉祥、灌顶檀十六尊大士、│
  │五 │八金刚名字、身色座位之处部第五 │
  ├────────────────────┼─────────────────────┤
  │佛说三重月为诸天菩萨国王王子大臣比丘比丘│佛于灵鹫山中说三种月八吉祥授法之坛安排 │
  │尼优婆塞优婆夷授法大乘金刚界心地法门灌顶│菩萨身色、名字及座位之处部第六 │
  │之坛部第六 │佛于王舍城耆阁崛山说忏悔之檀法并菩萨身 │
  │ │相、名字、色、座位之处部第七 │
  ├────────────────────┼─────────────────────┤
  │金刚顶经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 │
  │习瑜伽迎请仪部第七 │(五佛、八菩萨之坛部第八) │
  ├────────────────────┼─────────────────────┤
  │佛说普遍光明焰鬟无垢清净总持思惟如意宝印│ │
  │心无能胜大明王即得大自在总持大教王金刚界│ │
  │陷罗尼启请真言曰部第八(仅存题目) │ │
  ├────────────────────┼─────────────────────┤
  │部第九 │ │
  ├────────────────────┼─────────────────────┤
  │部第十 │ │
  │(开头作“佛说水陆灯坛功德部第十三”) │ │
  ├────────────────────┼─────────────────────┤
  │部第十一 │ │
  ├────────────────────┼─────────────────────┤
  │部第十二 │ │
  ├────────────────────┼─────────────────────┤
  │佛说百字明王坛法化身作十金刚之处部第十三│ │
  ├────────────────────┼─────────────────────┤
  │第十四 │ │
  ├────────────────────┼─────────────────────┤
  │部第十五 │部第十五 │
  ├────────────────────┼─────────────────────┤
  │部第十六 │佛于仞利天说五佛坛部第十六 │
  ├────────────────────┼─────────────────────┤
  │部第十七 │ │
  ├────────────────────┼─────────────────────┤
  │佛说忏悔之坛部第十八 │佛说五佛八菩萨四结界四忏悔四无量具足之 │
  │ │檀法部第十七 │
  ├────────────────────┼─────────────────────┤
  │佛说观行三昧坛法部第十九 │佛说观佛三昧护身八金刚四结界八供养五佛 │
  │ │身七宝之处部第十八 │
  ├────────────────────┼─────────────────────┤
  │佛说秘密深妙法三昧坛法之处部第二十 │佛住伽维那国付普贤菩萨三昧七宝檀之处部 │
  │ │第十—九 │
  ├────────────────────┼─────────────────────┤
  │佛说坐禅总持无碍之坛部第二十一 │佛况成就坐禅坛之处部第二十一 │
  ├────────────────────┼─────────────────────┤
  │佛说开禅修行之坛部第二十二 │佛说开禅修行菩提果座七宝之檀处部第二十 │
  ├────────────────────┼─────────────────────┤
  │佛说五佛加持身成佛十身之坛处部第二十三 │佛说加持身七宝坛之处部第二十三 │
  ├────────────────────┼─────────────────────┤
  │佛说护国金刚萨捶体之坛部第二十四 │佛说护国金刚萨捶体十宝之坛部第二十四 │
  ├────────────────────┼─────────────────────┤
  │佛说须弥卢修性坛法之处部第二十五 │佛说正法明王须弥卢山大教坛部第二十五 │
  ├────────────────────┼─────────────────────┤
  │佛说启请修行坛法部第二十六 │(佛说八菩萨、八供养、四摄启请安坛之法部第 │
  │ │二十六) │
  └────────────────────┴─────────────────────┘
  ┌────────────────────┬─┐
  │佛说十六大士十地满足之坛处部第二十七 │ │
  ├────────────────────┼─┤
  │佛说成佛满足之坛法处部第廿八 │ │
  ├────────────────────┼─┤
  │佛说总持大教王成佛坛部第廿九 │ │
  ├────────────────────┼─┤
  │佛说作福火坛部第三十 │ │
  ├────────────────────┼─┤
  │佛说授戒羯磨正法之坛部第三十一 │ │
  ├────────────────────┼─┤
  │佛说现证大教王灌顶之坛法部第三十二 │ │
  ├────────────────────┼─┤
  │佛说供养十方佛事业作福之坛处部第三十三 │ │
  ├────────────────────┼─┤
  │佛说甚深六般罗密十地满足之坛法部第三十四│ │
  ├────────────────────┼─┤
  │佛说总持百字明王修行十地满足证无障碍之身│ │
  │总持坛法部第三十五 │ │
  ├────────────────────┼─┤
  │付法藏品 │ │
  ├────────────────────┼─┤
  │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 │ │
  └────────────────────┴─┘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由于部分部序号前未显示坛法内容,现存《坛法仪则》中记述的坛法总数不足30种。与题名中所说“四十二种”或“四十九种”都不相符。而工型“部第十”开头“佛说水陆灯坛功德部第十三’’数字,说明《坛法仪则》原来有一个顺序,但这个顺序在工型写本中已被打乱和重组,所以在部第四为“佛说护国水陆灯坛之法”,部第十开头又出现“佛说水陆灯坛功德部第十三’’等文字。另外,工型写本缺第三卷尾题和第四卷首题;Ⅱ型写本部第四序号两出,Ⅱ型部第六和部第七两部一起的内容只对应工型的部第六;Ⅱ型脱部第二十序号后,其部第十九至二十五的部名大致才能与工型部第二十至二十五的部名相对应。因此,不论是工型写本还是Ⅱ型写本,其内容都存在重组的情况,已经不是其成书时的原始面貌。现存《坛法仪则》只是其原始底本的重抄,而且其顺序和内容已作过更改。我们对其译者与成书时代等问题进行研究时,对这一点应有清楚的认识。
  [1] 本文为笔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阿咤力教经典研究》阶段性成果,2阗5—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指导教师为魏道儒教授)成果,也是上海市社科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笔者访学期间,在生活和学习上得到宗教所各位所领导、宗教所办公室、科研处、佛教研究室、资料室等部门领导和师友多方的关照和呵护,方广铝先生和师母张丽也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和指导,除提供住宿和便利查阅的敦煌文献资料外,还帮助从日本复印了相关研究资料,在囱家图书馆查阅原卷时则得到了李际宁先生的大力帮助。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2] 田中良昭:《禅宗灯史 发展》,《讲座敦煌》之8《敦煌佛典 禅》,大东出版社,东京,1980;《敦煌禅宗文献 研究》,大东出版社,东京,1983;《敦煌的禅宗灯史一一其出现之意义》,“中日敦煌佛教学术会议”论文,北京,2002;平井宥庆《敦煌出土伪疑经文献上 密教上禅》,《加藤章一先生古稀记念论文集——佛教上仪礼》,国书刊行会,东京,1977;《敦煌本·密教疑经典考》,《密教文化》150号;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田中公明《金刚峻经上于/<,y1、仫教》,木村清孝编《疑伪 综合的研究》,东京大学研究结果报告书(课题番号09410010),2000,并见田中公明《敦煌密教上美术》,法藏馆,京都,2000;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印3;敦丽英《敦煌汉传密教经典研究:以(金刚峻经》为例》,{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中华书局,2004;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田中良昭先生尚有相关论文数种,限于篇幅,不一一列出。
  [3] 上山大峻:《敦煌佛教d)研究》,法藏馆,京都,1990年,第419页;段文杰主编《甘肃藏敦煌文献》(第4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3页。
  [4] BDl5147为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书新编号,-FXBD开头者同。新编号后括号中的号码为其在《敦煌宝藏》中编号和千字文字号。
  [5] 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9.278页。
  [6] 段文杰主编:《甘肃藏敦煌文献》(第4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3页。
  [7] 《敦煌劫余录续编》,北京图书馆善本组,1981年,第114页。
  [8] 商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第341页。
  [9] 赖富本宏:《敦煌文献在中国密教史上的地位》(孙学雷译),《j匕京图书馆馆刊》1997年第4期,第85页;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55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