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什么是佛法大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什么是佛法大义?
  百年以来佛法修行之瓶颈与盲点,目前未见有南北传显密大师能点出瓶颈与盲点何在?瓶颈谓修行之行门不能突破,不能突破则停滞不前;不能突破之原因,端在有盲点。盲点者,谓于三乘菩提缺乏正知正见,不知三乘菩提之异同——共道与不共道。由是之故,穷尽一生精力用功修行,而无进展,遂生小根劣想,不敢进求见道,何况求证大乘贤圣自觉圣智境界?只能怨叹自己慧根浮浅,福德未具,业障深重。时值末法之际,邪说充斥,众说纷纭。详细三乘菩提之说如下 。
  第一篇 概说三乘菩提
  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等。”然而佛法不只是这样,整个佛法要分成两个大部分来说:一部份是讲二乘——声闻、缘觉所修的解脱道,另一部分是讲大乘菩萨所修的菩提道。解脱道是讲二乘的行者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菩提道讲的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
  常常听禅师说:“烦恼既菩提。”那么什么是菩提呢?菩提和菩提道有什么联系呢?佛门之内,说菩提者,意谓觉悟——觉悟一切有情无我。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中说:“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 因为声闻、缘觉、佛菩萨觉悟的内涵各自不同,故菩提有三乘的差别。觉悟声闻菩提者,即成声闻乘人;觉悟缘觉菩提者,即成缘觉乘人;觉悟佛菩提者,即成贤圣菩萨乃至究竟佛。是故《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因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说菩提和菩提道不是一个概念,菩提泛指声闻、缘觉、佛菩萨所觉悟的内容,而菩提道是专指大乘菩萨的觉悟成佛之道。[/color][/size]
  [size=3][color=blue]
  二乘的声闻、缘觉菩提,完全属于解脱道,是讲如何把三界的贪着修除掉,可是在这些贪着修除之前,必须要见道,声闻、缘觉的见道就是断我见。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如此就可以解脱生死;但是实际上,声闻和缘觉的解脱,都是由于声闻法、缘觉法的菩提慧而出三界,并不是由于禅定(能出三界之智慧名为尽智,乃由三乘菩提之见道断我见,及见道后修断思惑所得,非因禅定而得)。虽然声闻、缘觉因为智慧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可是他们出了三界,却仍然不明白佛菩提的般若是什么?仍然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也就是不知道真如与佛性是什么?相反,大乘菩萨在修证菩提道的同时,却会“顺便”完成解脱道的修证,所以说解脱道是三乘与共,故名通教。
  佛菩提之修证,从熏习外门六度万行开始;经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求大乘见道——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也称阿赖耶识、法身、本来面目,有时也方便称为真如),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再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此后断掉异生性(凡夫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研修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典;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大乘菩提道中,菩萨的位次,乃依佛菩提果(唯识增上慧学)之修证而建立,不共二乘,故名别教。
  解脱道的修行,主要是在断除我见、我执,在断除烦恼上面去修证;菩提道的修行则是在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上面去修证。解脱道如果有因缘,一生到四生很精进的用功修行,可以圆证;可是佛菩提道呢?一般要历经三大无量数劫才能圆成,所以菩提道甚深极甚深,一般众生可以说很少有机会听闻,更别说修证了。
  下面将具体的讲解脱道和菩提道所修证的内容。
  第二篇 解脱道略讲
  第一章 解脱道的修证
  导致众生生死轮回的原因就是因为众生的一念无明而引起的对三界的渴爱。因为无明,所以众生不知道自我的虚幻性,不知道这个“我”是依赖各种因缘和合而有,总以为自己的这个色身,或以为自己的这个见闻觉知心就是真实的“我”,如是我见使得众生对自我非常得执着。这种自我的执着,又使众生不停地贪着世间的六尘万法,不停地造业。众生的这种自我的执着性以及生前所造的善、恶业、无记业的业种,就会产生“后有”,使人死了以后又去投胎。
  解脱道的修证就是要实证无我,断除自我对三界各种有的贪爱。解脱道的行者虽然不知或不能证得法界的实相——真如与佛性,但是他们通过修行能够断除一念无明,舍报后就可以出离生死轮回——取无余涅槃。当然这个无余涅槃与佛地的无住处涅槃有着很大的不同。解脱道的行者想要实证无我,断除一念无明,主要的就是断除身见、我见、我执,身见、我见、我执是一切有情众生轮回生死的根本。身见是指众生执着色身为我。我见是指众生以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坚认此意识心为轮回之主体,以为此意识心死后能至来世。解脱道的修证,在断身我见后尚须断我执,我执是指执着意根(大乘佛法称第七识末那识),认定处处作主的意根真实,不想让“意根我”消失掉。准确的说众生对自我的这种执着性,正是由于无始劫以来,意识意根不肯承认自己无实体性,不肯放弃对自我的执着造成的。由于意识意根恒常执着自我,于是世世恒有七识现行,是故有生死轮回。那么二乘的声闻、缘觉是如何断除我见我执呢?
  1 声闻乘的修证
  佛法中的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心中,这六尘、六入会产生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苦、空、无我。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第八识所生出,佛在《阿含经》中说这第八识叫阿赖耶识,是涅槃的本际。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虚妄性,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里面并没有常不坏的“我”存在,所以称为“空相”。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无常、空;他如实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无常、空;如实的了知这个见闻觉知的心,也就是识蕴是无常、空,是变异法,他以这个无常空的智慧断了身我见,断了身我见之后再把这个自我的执着修除掉,然后他就成为阿罗汉;成为阿罗汉后,我执断了,三界的贪爱也断了,舍报的时就不再投胎受生,蕴、处、界全部都消失不见了,入了无余涅槃,就完成了声闻乘解脱果的修证。
  声闻乘主要是通过听闻佛法而证菩提,利根的声闻人闻佛或圣弟子之音声说法,详述或略述五蕴十二处六入十八界之意涵,即断我见我执,成须陀洹乃至阿罗汉;钝根者尚须闻熏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十二因缘之正理,然后付诸于思维及修行,才能得证声闻菩提。
  2 缘觉乘的修证
  缘觉乘是辟支佛的修法,在无佛住世的时候,世间就会有缘觉,所以缘觉又称为独觉。缘觉乘的行者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证解脱果。缘起性空的现观,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因为我们的无明,所以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无明缘行)。这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所产生的业的种子,落谢在自己的阿赖耶识(如来藏)中(行缘识)。当这一生的我们死后,我们的阿赖耶识就带着业种再去投胎,阿赖耶识藉着未来父母和合产生的受精卵及母体的营养,又产生了新的生命,名就是意根,色就是受精卵(识缘名色)。当我们在母体中渐渐成长,肌体逐渐成形而后出生时,意根想攀缘外境,就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去感知外境,形成法尘,(名色缘六入),意根通过意识接触到这种种法尘,就以为自己看见,听见,嗅到,尝到,触到了外境(六入缘触),既然以为接触到的外境并以之为实,必定产生种种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触缘受),有了这种种感受,我们必然就会有欢喜贪恋乃至厌恶(受缘爱),起了欢喜贪恋,就想执取自己所喜欢的境界(爱缘取),获取了所贪恋的境界,就去想办法保有这样的境界,不令坏失(取缘有),因为一直想要想求想占有想保持,如此则又种下了来生再次受生的因,所以死后再次在三界出生(有缘生),再次出生就一定会老死,(生缘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形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绵绵不断,此有故彼有,这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过程。缘觉通过现观十二支缘起,实证到所谓的“我”(名色)及一切世间的各种法、相、事、物都是因缘生、因缘灭法——都是由于诸缘和合而生,也必然会因诸缘的消散而灭。缘觉实证到“名色”的五蕴中并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于是就断了我见。当缘觉断了我见之后就说:此灭故彼灭,我把无明灭了,心的行就不再出现;心的行灭了就不会去投胎,不投胎名色就灭了,就不会再有来世的色身及六识;此灭故彼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无明灭了,我执也就断了。这样缘觉舍报后也一样入无余涅槃,不再轮转生死,这是缘觉的解脱果之修证。
  缘觉菩提之证得,要皆不依听闻法音而入,是故异于声闻菩提。虽然辟支佛知道有阿赖耶识,但找不到它。所以缘觉所思所观不异声闻菩提之蕴处界空、无常、苦、无我、缘起性空、十二因缘,然偏于因缘观者多。十二因缘观比起四圣谛、四念处观要来得深细,并且缘觉不由他人教导,自思自观而自觉证,故其智慧大多深利于声闻行者。 
  第二章 解脱道的证果
  解脱道的声闻、缘觉经以上的修证,即可分证解脱。二乘声闻、缘觉所证的解脱即初果至四果所断烦恼。初果所断烦恼为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着;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
  1 三缚结所断烦恼,先要断我见,再来断疑见和戒禁取见。断疑见是指由于已断我见故,对于“我”之错误见解,已经了知,无复生疑;亦因断我见故,于诸方大师所说法中,能如实了知他们是否已断我见。断戒禁取见,是指对于外道所施设戒法及禁忌,及所取种种法,皆能了知其为妄想所设,由此不能得解脱。断三缚结,即成初果,名须陀洹。
  2 初果由三缚结永断之见地上进修,努力除断五欲(一般指色、声、香、味、触,也指财、色、名、食、睡)之贪爱,虽犹不能即断,而能使令五欲之贪爱转为淡薄,不复转盛,如是名为斯陀含,成二果圣人,是名薄地,薄贪瞋痴。
  3 三果所断五下分结者,为初果所断之三缚结,加上二果时所未完全断尽之贪结、瞋结。三果之欲贪永断是指断尽薄地所残余之五欲。三果之断瞋是指于违心境中之微瞋,也已断除而不复现行;更不转生恨、怨、恼等后续心行,是名断瞋。如是断尽五下分结已,为三果圣者,名阿那含。
  4 四果所断五上分结,即是欲界爱的结、色界爱的结、无色界爱的结、慢结、掉举结。慢结,谓于任何境界不于众生起慢,名为慢结永断。断掉举之结谓于三界之微细掉举,悉令永断。如是五结永断故,名为阿罗汉、世间应供、杀贼、应仪。
  此是解脱道断结证果之次第。
  第三章 解脱道的两种涅槃
  定性声闻缘觉证得解脱果,断尽一切烦恼,舍报后必入涅槃。解脱道的涅槃有二种: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这里先要说明:二乘无学证得解脱果,舍报后能取涅槃,但是他们不能证得涅槃。
  要说明什么是涅槃。先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前六识能见闻觉知却不做主,处处做主的是第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这七个识就是所谓的“我”,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生出来的。透过二乘或大乘的见道,把自我的执着消除,认同无我,并依十八界一一现前观察“我”的不真实、虚妄、假合而有性,如实的证知无我,明了就是因为有“我”,才会有生死轮回;如果无“我”,就没有生死轮回,这样就是证得人无我,到临终时,让这个“我”消失掉,不要再投胎,就不会有轮回。自我的执着断除了,舍报之后第八识阿赖耶识渐渐离开身体而不会出生中阴身再去投胎,“我”就消失掉——没有我了。结果是剩下谁呢?剩下“我”背后的那个它,就是“我”的它——阿赖耶识!它没有见闻觉知也不做主,也不会再出生中阴身出现见闻觉知,就这样消失了;因为它无形无色,不会再于三界中出现,这就是涅槃。涅槃就是阿赖耶识。阿罗汉虽然三界烦恼断尽;但当他还没到舍报时,他仍要随分随缘去度众生,仍要受寒风、热苦、饥饿、痛痒、色受想识蕴的行苦……等等,可是对他而言,这不是大苦,名为“微苦所依”,所以叫有余依涅槃;当他舍报时把十八界舍了,这些苦也就舍了,就是无余依涅槃。
  所谓的轮回生死,其实是“我”(见闻觉知心和意根)拉着它(阿赖耶识)轮回生死,因为过去世的“我”舍不下自己,所以“我”死了以后,过去世那个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及作主心(意根)的种子又出现中阴身,又去投胎,所以又有今世的生死,虽然“我”有生死,它却没有生死;它本来就是不生不死,本来就是寂灭,离见闻觉知不做主;它本来就是住在涅槃中。说“我”死了取涅槃只是方便说,其实是“我”消失掉变成真实的无我,只剩下它存在而不去投胎住于涅槃之中,可是它也没有取涅槃,因为它本来就是涅槃。涅槃不是修来的,涅槃只是在自我的执着修除掉以后让它显示出来;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涅槃是“所显得”。因此说二乘无学阿罗汉、辟支佛并没有证入无余涅槃。因为他们的七识是能入的心,在入涅槃时,这七识心(见闻觉知心及作主心)已经消失了,谁入涅槃呢?没有“人”能入。所以龙树菩萨在《十二门论》中也说:“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
  因为二乘无学不能证得阿赖耶识(涅槃),对涅槃的境界一无所知;所以当有人问阿罗汉:“你断除了‘我见’‘我执’,将来舍报入无余涅槃时,既然不是觉知心及思量作主的心入住涅槃,涅槃之中没有心行、没有我、没有觉知,我已经不存在了,真实无我;我既然全部断灭了,哪你入涅槃后是不是一切法空?涅槃是不是断灭空?”这时阿罗汉就会舌头打结,说不出话来。所以他必须去请问世尊。当他提出问题之后,世尊就跟他解释:“‘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名色的名是受想行识,识蕴之中共有七个识,七个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意根;这七个识在入无余涅槃时,和五色根及六尘一起全部灭尽,十八界就全部灭尽了,这样一来,名与色也就全部灭尽了;但是名与色全部灭尽之后,并不是断灭空,还有入涅槃前的名色所缘的‘识’独存不灭,它离见闻觉知、从不思量、从来不念一切法、从来无有任何牵挂,就这样寂静无我无行地独自存在,名为无余涅槃,所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阿罗汉听佛解说了以后,就知道无余涅槃里有个实际“识”的存在,不是断灭空,也就安心了。此时的阿罗汉虽然知道这个“识”的存在。但是这个识,它的体性如何,他并不知道,也就无法了解当“我”断灭之后剩下阿赖耶识在涅槃里是什么状态。当他再问佛:“阿赖耶识是什么?”佛说:“你得要修学般若,等我二转法轮再来听。”所以后来佛说般若经。般若经是讲涅槃空性,但二乘人无法证得涅槃,不了解般若,就会以为缘起性空、无常空就是般若。有了这种错误的认知,二乘人如果不回小向大,不证得真如,他就无法了解什么是无余涅槃的本际?不知道在无余涅槃当中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道理其实还是要破参证得阿赖耶识的人才能真正听明白;因为没破参的人一定会跟阿罗汉一样想象涅槃里面是什么,这是想象不出来。
  以上是解脱道的修证原理与所证的解脱果,下面再来介绍大乘的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
  第三篇 菩提道——成佛之道略讲
  第一章 成佛的五十二个阶位
  佛菩提亦名大乘菩提,以之能成佛,故名佛菩提。佛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所要修证的主要内容。一切智的俱足,乃是二乘菩提之极果。大乘菩萨在修证菩提道时,也会附带着完成一切智的修证。一切智是三乘无学通有的,但一切种智的修证却是大乘独有,不共二乘。一切种智是指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的修学,最后断尽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究竟清净,故成佛后不受熏习。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 (一)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二)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三)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四)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五)十地心,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第四十一地之心称为入法界心,即为等觉。第四十二地之心称为寂灭心,即为妙觉。此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依次配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略说如下:
  1 菩提道十信位之修证
  修学十信之学子,有一劫成满,亦有乃至一万劫方得成满者 。此十信成满之人,谓于佛法成信不退者,始入初住位中。
  2 十住位之修证
  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四住位于布施持戒忍辱益加精进不止。五住位略修禅定及禅定知见。 六住位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
  七住位的修证即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如来藏。禅宗之开悟明心,往往不用语言文字,学人以一念相应慧便觅得自心真如——如来藏识。禅宗的开悟明心就是大乘的见道。由已亲证自心真如故,同时断身见、我见,渐生般若慧之根本无分别智(般若总相智及别相智),亲证中道实相观。七住不退菩萨,悟后有一个现象,会观察世界如幻。因为七住菩萨站在真如的角度来看待色身、来看待见闻觉知心、来看待时间、来看待空间、一切的事、一切的物,都会跟无常、苦、空、无我相应。因为照见真如、自性弥陀,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色身和受想行识,就会发现识阴的七识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全部都是虚妄,有念的觉知心如幻,离念的灵知心也一样虚幻不实;六根中的五色根虚妄不实,最后的意根无色根——恒审思量的末那识,也一样虚妄不实;六识六根都虚妄不实,六尘就更加虚妄不实了,七住菩萨因此而确认自己虚妄——根本就没有真实不坏的我存在。七住菩萨因为照见真如的真实、恒常不变,对照这个世界时,他同样会发现这个世界也是虚幻不实的。而一般众生以为世界是永恒的,一个大劫虽然非常久远,但是从这个永无生死的真心来观照的时候,这个世界仍然是非常的虚幻、非常的短暂、非常的不实在,因为它终究会坏灭。
  一般凡夫众生都把五蕴身当成真实的我,执着于这个五蕴的我。但是当行者开悟明心——亲证真如之后,从此他以真如为我,不再以五蕴为我。虽然七住菩萨以真如为我,但真如的本身是一个空性——它具有无我性的,所以众生无始劫以来执着的这个“我”的见解就断除了——就断了身见、我见。因为我见断的缘故,疑见就断了。疑见断除了,各种人为施设的戒禁取见也就消除掉了。七住菩萨依次断除我见(身见)、疑见、禁取见等三缚结,而进入圣道流。
  所以,七住菩萨以真如的这个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来观照一切色身、观照一切形象、观照佛号、观照音声、观照世界,就明白这一切都是假有,是因缘所生,将来必定也会因缘坏、因缘灭。因此呢!色身的真实感、识心的真实感、时间与空间的真实感都消失掉了。所以他得到了解脱之乐,得到了一种自在。
  此七住位菩萨所证的无我观,不同于六住满心位的无我观;六住菩萨的无我观,只是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不知实相心何在,他所作的无我观,同于声闻法的无我观——不离蕴处界空相的观行。七住菩萨却是从所证得的第八识实相心,现前观察它的常住而不曾剎那暂断,以及无始以来就如是的无我性;由这个实相心,再来返观六识与意根等十八界我的虚妄。能作如是现前比较观察,所以七住位的无我观与声闻及六住菩萨的无我观完全不同,所产生的无我观的智慧也迥异。七住菩萨所证的内容非二乘的阿罗汉及凡夫外道而可思议者。
  如是七住菩萨继续进修到九住圆满,十住位因缘具足时眼见佛性。十住位所证得的如幻观,使十住菩萨恒常处于世界如幻的境界中,现前观见唯有真如与佛性是真实法,世界与身心都是犹如梦幻一般的不实在。这不是由次第观行而得到的境界,而是明心见性时便在剎那间住入这种境界中,由肉眼看见世界与身心(七识心)的如幻不实。眼见佛性之法,与境界相应,受用更大,其解脱正受功德远过于破参明心,是故当修当证。如幻观成就了,才算是满足十住位的观行。
  须要指出的是十住菩萨的明心见性,只能部分的降伏烦恼,烦恼不因明心见性而一次性断除,尚需在悟后的修行中历缘对境去逐渐的断除。是故悟后仍当以戒为归,谨慎守持。若不严持戒律、谨言慎行,难免会因私心起瞋而谤善知识所弘正法,舍寿之后则会受生于傍生道中,成为异生。
  3 十行位的修证
  具足十住位如幻观的修证,就进入十行位。一到十行的细节暂且不谈,单说十行位的观行。十行位的观行,主要是阳焰观。一切法犹如阳焰,是指十行性种性菩萨,悟后精勤修道,现前观察自心所生七识妄心或俱起,或互起,缘三界六尘而游移不定,犹如阳焰——好象太阳晒在远处热沙地上那个热气反射上来,空气晃动犹如有水在流动,然而智者知道那个水不真实,这叫阳焰观。意思是说:能觉知、能取六尘万法的觉知心与作主心末那识,都是犹如阳焰的出现,现实上虽然存在,但却是假有暂有的;了知六尘之心,犹如阳焰之虚妄不实,能使众生渴求世间五欲六尘而热恼不息。十行位菩萨就是如此,见自七识妄心依附于藏识而追逐境界风;以证自证分冷眼旁观自他有情一切法,现见一切有情处于如幻世界之身口意行,皆是依其心与心所有法,演其所当演之角色;人生无非是戏,都是七识心与心所有法而令色身行来运往,依于藏识现一切行,犹如阳焰动摇不住,无有真实;故说人生如戏——一切法犹如阳焰,是名性种性菩萨所住境界。这就是十行位的观行。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障(凡夫性)就可以消除掉,菩萨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备菩萨性。
  4 十回向位的修证
  凡夫性消除掉后,还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的菩萨行,利益广大佛子。从初回向位起,十回向位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回向,其目的就是在于发起修证佛道的种性。十回向位菩萨,欲入初地者,必须勤修初回向位之加行。第初回向位之身口意行,主要为救护一切众生回向正道,当务之急即是破邪显正。若不破邪,未悟众生云何能知何者是邪道?破邪已,正道自显,众生即知取舍抉择,免入邪道。一切证悟般若菩萨,应该亲自或协助善知识破邪显正,救护一切众生远离邪见,趋入正道。菩萨具足如是功德,即可转入第七回向位,次第而至十回向位满足。
  十回向位菩萨的修证,依十住位所证世界如幻观、十行位所证的阳焰观,复起观察:亲见一切有情起诸无量心所有法,于六尘相分起于贪染受用,亦起厌恶逃避;为此爱厌故,造作诸行,而不知所造一切行及所受用一切境法,皆悉无得无失。犹如迷人梦眠,于梦中悲欢离合,喜乐无常,而不知是梦,复于梦中造作诸多善行恶行。十回向位菩萨依根本及后得无分别智,作此现前观行,证实人生如梦,一切皆无得无失。复观自身所行菩萨道,亦如梦中广修六度,悉依世界六尘幻相及自心所现七识妄心诸心所法而行菩萨道,皆是梦境所行,无有一法真实可得,故云菩萨道如梦。
  十回向的如梦观成就了,修证佛菩提道的圣种性与道种性就具足了,自身的执着性也已经消除掉很多,以后凡有所作,都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不是为了自己,这就是异生性永伏了。
  这三贤位的无我观——如幻观(世界如幻)、阳焰观(人生如戏)、如梦观(菩萨道如梦)的修行圆满具足了,就能发起圣种性及修道性,再继续进修唯识学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法——唯识的增上慧学。进而发十无尽愿,发起增上意乐。发这十无尽愿的人,都是尽未来际受持的,都是永不休止的。在未来的无量世中行菩萨道,要尽未来际永不休止的去修持那十种无穷无尽的愿。这要有很广大的心才敢发,发了这个心而不退悔,就是成就增上意乐了,这时候十回向位菩萨的见地已经通达了,通达了以后就是唯识五位的通达位,就已经进入初地了。菩萨在明心后进入初地前,都叫做通教或三藏教的圣人——只是别教的贤人;进入初地后才叫别教的初地圣人。
  5 十地的修证
  初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及唯识的百法明门,证得镜像观—— 一切六尘万法都是犹如镜像。六尘根本就是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镜现像。通常大家都以为所看见的一切景色,一切色相都是外面的,其实他们根本没看到外境的色相。因为处处作主的你——第七识心非形非色,并不能直接接触色法五尘,末那识的你所看到的六尘色相都是如来藏所显现出来的内相分——跟外面的色相一模一样的似有色相的色尘相。六尘在自心如来藏镜子上面显现,并非真实不坏的常住法,乃是有生有灭的法。一切凡夫之所以执着世间的法,就是由于觉得这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所生的法,是真实的,而没有观察到六尘的虚妄,不知道六尘是由藏识明镜所生,不知道藏识才是真实法。这个镜像观如实的现前观察而显现出来、如实领受的时候,就完成初地无生法忍的修证,就进入二地了。初地满心,若蒙佛神力加持而入大乘照明三昧者,于三昧中,十方诸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由是佛力所加故,此菩萨佛性得以开展,能觉照十方百佛国,能至十方百佛世界面见百佛、供养百佛、听受妙法;亦能化现一百化身菩萨,一一化菩萨各有一百化身眷属。
  初地之前所修证是大乘人无我,是大乘般若之无生忍智,与初地所证的法无我不一样。大乘之人无我者,即禅宗之破初参——开悟明心。能证得觉知心外别有如来藏心之本来无生、本来无灭;有念无念的觉知心之我是生灭变异的、是假我,受想行识等知觉性也是假合幻有,名为大乘人无我。而此大乘人无我智,仍唯了知如来藏识之总相智与别相智,不证种智。法无我是证得如来藏后,依所证藏识加修唯识一切种智,证知蕴处界、十八界诸法之无我性,诸法皆因如来藏所收集之业种所生,一切境界皆因如来藏与根、尘、识互为缘起而有。如是现见一切境界皆是自心现量,非有外法而为有情之所触所受者,因此便能远离对于自心藏识之执着,便能远离意识心对自己的执着,发起初地般若道种智,这才是初地所证的法无我。故知开悟明心证得如来藏者仍非初地,仍须加学法无我智——唯识一切种智才能入初地。若十回向位菩萨的增上慧学(一切种智)之熏习证验不足,不能现观一切法相皆是自心所现,不能证知自心所取一切法皆唯内相分,执有外相分能为自心所得者,虽发十无尽愿,起增上意乐欲入初地,也是不可能进入初地的。
  二地,主修持戒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二地满心才算是真持戒,此以前叫做学戒,不叫持戒。二地修学千法明门,在千法明门之中,去证验这个能知能觉的心在取六尘——也就是取自心第八识如来藏所现的六尘境相。这个能取六尘的自心,就像是镜子映现出这些外面的影像的时候,其实是要靠光影来照射,才会显现出镜中的影像。人之所以能够摄取这六尘,要靠人的这个能取的心——前七识,在镜像里面运作,才显现出六尘万法。然而这七识心,其实根本就没有在外面的六尘法中运作,都在阿赖耶识的内相分的六尘法中运作。这是二地证得的犹如光影观。这时候二地菩萨便可以随心所欲而不犯戒,因为这时已经了解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内相分了,可以自己控制内相分而使它转变清净了,这才是真正的持戒者。
  三地,主修忍波罗蜜多及万法明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等,藉以引发六通及三昧乐意生身。三地修学这些境界很迅速,事半而功倍。到了三地满心的时候,证得犹如谷响观。三地菩萨宣说妙法来利乐有情的同时在观察自己:在利乐有情说法无量当中,这些法音的宣流,都是犹如空谷回音——犹如谷响。他修学万法明门的目的,就是要证实这些:凡有所说,皆无实义;说来说去都是自心,所听闻到的自己法音的宣流,只是在自心如来藏中回响而已。
  初地菩萨永伏性障,可以断尽一念无明而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唯保留最后一分思惑不断,以便未来世再去受生,继续往上修学增上慧学。到了三地满心后,由于三地菩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的修学满足,这时他有能力取证无余依涅槃,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可是他不要,他志不在此。他在初地时发起增上意乐——发了十无尽愿,由这个十无尽愿所持,所以他发起受生愿,继续再去投胎;他不害怕隔阴之迷,因为他知道未来世就算忘了这世的修证,只要能再接触佛法继续修行,终究还会再悟,还会再修回来。为什么阿罗汉、辟支佛都不敢,他敢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私的原因,一个是无我无私的原因。自私的原因是:如果入了涅槃,就不可能成佛;因为他要的是成佛,而不是二乘的小果。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大悲心的驱策,因为他看见这么多众生都被那些大小“善知识”所误导了,好可怜!如果入了涅槃,不再来受生度他们,他们将来不晓得要怎样流转,一不小心又堕入三恶道去了,好可怜呀!因为这个悲心,所以他就留惑润生起受生愿重新去入胎。所以三地满心的菩萨可以修证灭尽定却不要,因为进入灭尽定中无知无受无想,什么都没有,在那里只是虚耗光阴而已,不如来做一些对众生有利的事。
  四地,主修精进波罗蜜多及亿法明门。唯识的增上慧学,地地都要学,不断地深细,一直到等觉菩萨为止。四地的增上慧学的熏习主要是重新依相见道位去观行:观声闻法中的四圣谛。四圣谛有十六心的观行,不是依二乘法的那种方式观行,而是以真如的立场,从无生法忍来观这四圣谛的十六心,叫做安立谛十六心。四地,可以随意化现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四禅八定及五神通未修学具足者,则不能发起意生身)。可是他观察:我的真实的本心在这里,我化现这些化身到处去说法利乐有情,其实都是犹如水中月一样——千江有水千江月。他的每一个化身都像是一个水中月,都不是真正的我。犹如水月观的现观完成了,就成四地满心了。
  五地,主修禅定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五地依道种智对十二因缘作粗相观后,便能生起变化所成的境界正受。五地现观一切诸法——包括自己庄严的意生身及化身、轮宝等——都是犹如幻化、好象是有,其实不是真实有,似有非有,都是自心如来藏变化所成,成就变化所成观,而转进六地。
  六地,主修般若波罗蜜多——依道种智进一步现观十二因缘及意生身化身等,皆自心真如变化所现,成就细相观。由于这个境界正受,六地菩萨便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不是刻意去取证灭尽定,成俱解脱大乘无学。
  七地,主修方便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七地修得许多的方便善巧,能念念入灭尽定。阿罗汉入灭尽定时还要槃腿,坐下来,然后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次第转进而经过四空定,最后入灭尽定。七地满心的菩萨不然,刚刚一坐下,想要入灭尽定,一坐下就入了,念念都可以入灭尽定的等至位中。因为七地寂静观的成就,所以很容易会取无余涅槃,这个时候,佛会传给他一个三昧,叫做“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这个三昧超过七地菩萨从无量劫以来修学所有三昧的总和。七地满心的菩萨修这个三昧就不会入无余涅槃。
  八地,主修愿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成就如幻三昧观。由于七地方便波罗蜜多的完成,所以八地菩萨于相于土都能变化自在。七地菩萨若想现相现土时,还要起作意之后去观行;他不必作观行,只要心中一起作意,就可以在十方世界随念化现。由于这个缘故,使八地菩萨产生了一种极广大的愿心,所以在八地中就是专修愿波罗密多。这个愿波罗蜜多修学成就,配合如幻三昧观,证得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便成八地满心。
  九地,主修力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九地成就四无碍辩——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法无碍,亦名总持无碍、陀罗尼无碍;此谓于一法中能总持一切法,于一一法中皆能总持声闻法、缘觉法、大乘通教法、大乘别教法。义无碍是对总持里面所有的意义内容如实的证解了知。词无碍谓于总持法之一切义,能藉种种言音开显实义,展转解释,于表义名言无所障碍,乃至扬眉謦咳屈伸俯仰,悉皆能令众生解意。乐说无碍,谓辩才自在。九地满心位证得种类生无行作意生身。
  十地,主修一切种智——智波罗蜜多。十地把九地之前所修的一切福德、一切的功德来作回向,回向的结果,就在色究竟天宫完成了一个大宝莲花王宝殿。十地坐上宝殿里的宝座而放光照耀十方佛世界时,十方诸佛就发动十方世界所有的十地菩萨,带着他们各自的九地以下菩萨眷属,来到这个宝殿里,然后十方诸佛同时伸手放光遥灌十地菩萨以及诸菩萨之顶,十地菩萨便因此而成就受职位的功德,成为法王子——受职菩萨。十地满心时能够为一切众生说法如云如雨,永无穷尽,普益十方佛子,所以十地菩萨又叫做法云地。
  6 等觉菩萨的修证
  等觉菩萨应修一切种智,圆满等觉地的无生法忍,进断极微细俱生烦恼障,于百劫中广施内财外财,修集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所须的福德。在这一百劫当中,主要是在修集福德、在与众生广结善法因缘,一直在物质世间中,实践无我法——对自己的五阴完全没有任何执着,使得我执的微细习气能够断除净尽。这等觉如来的修行法门,不是一般能修的;怎么说呢?譬如某甲来跟等觉菩萨说:“我要熬一个药,我的药需要一颗眼睛,把你的眼睛送一颗给我吧!”等觉菩萨就得要当场挖给他,不可以迟疑。等觉菩萨的修行法门就是百劫修相好,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命处。
  佛经中曾说过:有的出家弟子禀佛说:“世尊!您要入灭了,那我们怎么办?没有人供养,以后修道怎么办?”佛说:“你别愁,我这三十二种大人相,随便一相的福德,就够你们吃喝不尽了。”为什么?因为他的每一种相好庄严,都是百劫修来的;每一种相好庄严,都是以内财外财来修集无量的福德才能完成,所以随便一相的福德拿出来,就够他后代的遗法弟子享用不尽了。
  7 妙觉如来的修证
  等觉菩萨在百劫于一切所知境中,断除所知障中极微细执着愚痴,及修集福德满足已,成最后身菩萨,住兜率天观察世间时节因缘;众生法缘若熟时,即降神母胎,人间受生,隐其威德神力,现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现出家修行,终于菩提树下明心,大圆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现前,确定必将成佛;复于夜后分,曙光将显,明星出时,睹见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圆成佛道。人间舍寿后,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地上菩萨,以诸化身利乐有请,永无尽期,成就究竟佛道,是名大慈大悲大雄大力无上正等正觉——十号具足之人天导师。
  如是成佛之道已经略述,要皆依于唯识二门——真实唯识门与虚妄唯识门,而得成办,由斯二门方能成就一切种智。扼要言之:成佛之道须依唯识五位渐次而进,乃至究竟地。 唯识五位之内容依《瑜伽师地论》所述简介如下:
  《瑜伽师地论》卷81,弥勒菩萨云:“佛子成佛有五地:一、资粮地,二、加行地,三、见地及通达地,四、修地,五、究竟地。”根据弥勒菩萨此一开示便知——明心见性乃是见道位。见道之前应先修集几种资粮,称为资粮地或资粮位。资粮位修习满足之后,还要修般若加行,加行满足以后才可能见道。见道后进入见道位,又称见地。见道后,如果明心见性末彻底,还要继续参究,一直到彻底而进入通达地。通达位即初地入地心,正修佛道之始也,通达地仍属于见道位,通达之后就进入修道位。修道位主要是修因果分、差别分、三学分等唯识行。菩萨经过修道位的修行,具足果地智及果地断,究竟无余,故名究竟位——已经成佛。
  菩萨的五十二阶位和唯识五位是修学佛道的重要蓝图,未悟之前就要先自我检查到底是缺乏信心?资粮?还是事行?对照检查后就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上努力,如何去用功修行?
  第二章 大乘菩提道之四种涅槃
  大乘菩萨历经菩提道五十二阶位之修证,究竟成佛,证得究竟的解脱。大乘的解脱有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共二乘的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佛地的无住处涅槃。
  七住菩萨明心开悟证得阿赖耶识时,就懂得什么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因为他亲眼看见自己的阿赖耶识——他的自性是本来清净的,不是修行以后才清净的,他的自性心本来就具有涅槃性。七住菩萨明心后,直到佛地金刚喻定现前,圆满道种智,名为一切种智,无生法忍圆满具足,这时才现起佛地的无住处涅槃。证得无住处涅槃时也同时证得无余涅槃,为什么?因为真如的识种不会再流注变易,连变易生死都断尽了,何况是分段生死。从此以后,不住于生死,也不住于涅槃,所以叫无住处涅槃。这是大乘所讲的四种解脱道。这四种解脱道,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是共二乘,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和无住处涅槃是不共二乘,这是二乘人所不知道的。这四种涅槃都是非修得非不修得。
  第三章 佛的三身四智
  通常大家说佛是三身成就,四智圆明,那么佛成就的三身四智是什么呢?
  1佛身有三种:法身、报身、应化身。
  佛的法身即是真如,无形无相,究竟清净。佛的报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身量广大庄严,唯有初地以上菩萨才能见到,恒为十方诸地菩萨宣说种智,尽未来际而无穷尽。佛的应身是应世间众生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于人间,有色身,有生老病死及成道转法轮而后入涅槃种种诸相。佛的化身是佛以成所作智及神通之力,于十方世界变化示现,利乐有情,忽现忽灭。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是应化身佛,入灭后以庄严报身的形态存在,恒住色究竟天宫为地上菩萨说法,称之为卢舍那佛。但报身应化身不是真佛,真佛叫做法身佛。法身无身,无身就不可见,无身所以无法可说。你如果真能明心——悟得真如法身,就知道真如不是佛,佛是施设的名词;就能了知十方诸佛乃是报化身佛,法佛才是真佛。
  二乘人取无余涅槃,是把色法灭尽,永远不会再有未来世的色身;但是菩萨、诸佛修证佛菩提而证得解脱的色身——有色法,但是这个色法也是解脱的。他不灭尽色身,他将有漏有为的色法转变成无漏的有为法,以无漏有为法继续修行菩萨道,最后成就究竟佛道。成佛以后也不灭掉色身,世世保有色身,用来度化众生,直到众生全部都出离生死,然后自己才会进入无余涅槃——永灭未来色。
  2 佛的四智圆明
  学佛要转识成智,那么八识是如何分别转识成智的呢?在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其意识即转生下品妙观察智,意根转生下品平等性智,仅六七二识转识成智,而且是下品转而已,进入第八地时是中品转。最后身菩萨降神母胎出生,隐其威德神力,现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现出家学佛修道,终于菩提树下明心,大圆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现前,确定必将成佛;复于夜后分,曙光将显,明星出时,睹见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佛的时候第八识才转生大圆镜智,前五识才转生成所作智,三身四智须要佛地方才满足,并不第一次明心见性的时候就具足了。所以讲“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章 成佛的周期
  一般来说成佛要三个大无量数劫。第一个无量数劫:从初住位修布施,到十回向位发起修十地行之道性止。此无数劫中,菩萨之六度势力仍弱,常被烦恼所转,未能伏诸烦恼,虽因真见道故有波罗蜜多功德,而成佛仍很遥远。第二个无量数劫:从初地发起增上意乐,到七地修学“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止,都在修学各地的无生法忍。此无数劫中,六度势力渐增,伏诸烦恼令永不现,次第渐近佛究竟觉。第三个无量数劫:从八地修习求佛菩提起,到十地成就**智云止,此无数劫中因修习无生法忍,六度势力增盛,毕竟伏断一切烦恼,永不现行,将成佛道。
  那么成佛的周期能否缩短?世尊在《解深密经》里面说:悟了以后很懈怠不肯精进修行的人,他修行佛道,一劫就是一劫时间,不能缩短;精进一点的人,他“以一个小劫为一劫”,缩短许多了;更精进的人,福德因缘更具足的人,他可能以“一年为一劫”;甚至以“一个月为一劫,一天为一劫,一个时辰为一劫”;乃至以“一时、一分、一剎那为一劫”。所以说成佛的周期是能缩短的。
  成佛周期的长短全赖个人的根性,若人具慧,远离邪见恶友,广修福德,上上精进修者,得转大劫为中劫,乃至转一小劫为年月日时,是名超劫精进。真正有福德因缘的人,有信心的人,有慧力的人,消除了性障及习气,各方面都具足的人,他是容易的可以遇到一个真正的大善知识,可以带领着他从初住位一直往上走,在一生之中完成初地的道业。所以虽后发心,精进修行可先成佛道。盼我佛门学人勿妄自菲薄!
  第四篇 佛教的智慧——再说三乘菩提
  以上系统的讲述了解脱道和菩提道,解脱道和菩提道就是整个佛法所包含的内容。当前一般的佛教外人士,甚至包括很多的佛子,往往以为单纯的修学禅定、持戒、吃素、行善就是佛法。其实佛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解脱道和菩提道所修所证的三乘菩提——出世间的智慧。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也就是能否证得这三乘菩提慧。单纯的持戒、吃素、行善并不能产生智慧,佛子持戒、吃素、行善的目的乃是在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的福德资粮。“般若波罗蜜多”意为以智慧而到达解脱生死的彼岸。所以说佛教的解脱是智慧解脱,成佛也是因为智慧的而得成就。下面将三乘菩提,也就是佛教的三种智慧,再来概述如下:
  1 声闻乘的“无常空”的智慧。阿罗汉从现观十八界法——六根、六尘、六识是苦、空、无常、无我,这样的现观后产生了无我的智慧,以此无我的智慧断我见、我执而证解脱。
  2 缘觉乘的“缘起性空”的智慧。辟支佛现观十二支因缘,实证到所谓的“生”与“老死“的轮回都是因为依“无明”等十二因缘辗转所生,无明灭了,就不会有来世的名色,也就不会再进入轮回,于是也就解脱了生死。缘觉乘的行者完全是因为现观十二因缘所产生的“缘起性空”的智慧而导致解脱的。
  3 大乘的“空性”智慧——般若。般若是指大乘行者一念相应,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并且能去体验领受它的自性而发起的一种智慧。第八识如来藏是无始劫以来就客观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是一种永恒的“有”。如来藏虽然是实有,却又无形无相,具有“空性”。如来藏虽然具有“空性”,大乘的行者却又可以通过参禅的方法触证到它的存在,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在禅宗里叫开悟明心。开悟明心后,观察所悟的自心真如(如来藏),观察它的性相体用等就能产生般若智慧,此般若智慧有三种层次:
  (1)总相智,就是七住菩萨的开悟明心,找到自己的真如。知道了真如是什么、以及它的体性,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称之为大乘“真见道”。
  (2)别相智,就是在证得真如,有了总相智以后,再从真如的各种法相上面去加以观察、现观,从三界九地来看这个真如,从自己、别人、天主、蚂蚁蟑螂乃至地狱众生来看这个真如,这就是别相智,称之为“相见道”。这个别相智是相见道位的菩萨所作的悟后思维修。真如的总相智和别相智就是二转法轮般若经所说的般若智慧。
  (3)种智,也就是菩萨证得般若之后,佛再为他开示我们这个真如之中有无量无数的种子,证知一切种子的智慧,名为种智。因为种子有功能差别,所以种子又称为“界”。譬如眼识能看色尘但不能听声音、触知冷暖,所以眼识的功能差别叫做眼识界,只能对色尘有用。我们所证的真如里面有无量无数的种子,这一切的种子称为一切种;对一切种具足了知,就是一切种的智慧,称“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只有佛才有,初地到十地的菩萨也分证这种智慧,因为只有知道部分种子,所以名为“道种智”。道种智与一切种智都称为种智,也就是了知如来藏中的种子功能差别的智慧,这也是般若;这就是三转法轮唯识诸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同性经》《无上依经》……等三转法轮所讲的经,统统属于种智的唯识学。唯识即增上慧学,唯识种智是实际上可以修证的法,是证悟的人才能修学的。换言之,尚未证悟第八识真如的人,没有办法如实亲证般若经的空性总相与别相,便无法如实证解唯识增上慧学。
  这三种智慧: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以及种智,前两智是人无我智,后面的百法明门种智就是法无我智,是禅宗证悟者悟后所应修学的。总相智是根本基础,没有总相智就不能证得别相智,没有别相智就不能证得种智;证得种智能知别相智,证得别相智能知总相智,这是三智之间的差别相。
  小乘的声闻、缘觉不知或不证第八识,因此没有般若智慧,他们只是从现象上分析体证到无我,断我见我执后证得解脱果,不能成佛。大乘的般若智慧与解脱道的无常空、缘起性空的智慧不同,为避免误会,故名般若。如果用无常空、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那表示这个人没有开悟,没有般若。通常来说佛教是讲“空”的宗教,佛教的“空”包括的就是“无常空”“缘起性空”“空性”,对于这三个“空”,内涵不同,读者要仔细加以分析,辨别,理解。
  第五篇 总结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差别及联系
  第一章 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差别
  由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二乘声闻、缘觉所证菩提,唯能成就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之解脱果,不能成佛;唯证佛菩提者,才能究竟成就佛果。大乘菩提道涵盖二乘菩提的解脱道,解脱道只是佛菩提道一切智中之一小部分,只是修证大乘般若所得之副产品尔。以下再来概括归纳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区别及联系,望学子能建立三乘菩提之正见,进而于大乘见道发起勇猛心。
  1 从入道初门来看二者的差别
  一般来说:
  声闻法的入道初门是四圣谛(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四念处观。
  缘觉的入道初门是修因缘观。
  大乘佛法之入道初门有二:一,教外别传;二,言教开示。教外别传者,即是禅宗之不依经教义理开示学人,别于经教之外,不依言说而使机锋,而令学人触证自心真如,初入大乘宗门正旨,渐能通达经教宗旨,乃至通达悟后渐修渐至佛地之修道次第。言教开示者,则以佛及诸大菩萨所说经义,宣示自心真如之体性;佛子由闻熏而建立正知正见,一朝忽然触着自心真如,便入大乘见道,所悟无异禅宗诸祖。由闻说而悟,虽异于禅宗;实际上悟入时仍是一念相应——不闻而闻、不说而说——证悟之剎那及第二剎那起之领受真如体性过程中,皆离言说,心中绝无语言。
  在中国地区大乘佛法的入道初门最直接的就是祖师禅(禅宗)的明心见性。
  佛教通常所说的“禅”略分为四种:声闻禅、大乘禅、祖师禅、如来禅。
  声闻人的禅叫声闻禅,也就是声闻人的开悟。声闻禅是以四念处观为入手法门而断三缚结,称为见道。
  大乘禅的修学,先要学习基本的佛法,再修学禅定和五神通。到达第四禅后,观禅、练禅、修学完成,然后再寻找大善知识,明第一义。
  祖师禅则直接从明心见性下手,明心见性之后再去补修禅定观行的功夫,更主要的是去进修唯识的增上慧学。
  如来禅不是禅宗祖师们所讲的如来禅,佛在《金刚三昧经》说如来禅“存三守一”——存三解脱,守心一如。三解脱谓:金刚解脱、般若解脱、虚空解脱;守心一如谓:安住于真如真心的境界,发起真心的各种功能。修如来禅可以很快进入等觉地,乃至妙觉地,当然这不是一般的人能修的。
  声闻禅与祖师禅截然不同。声闻禅利用动中禅(身念处观)的修法断身见后,尚须转入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观继续修行,才能开悟断我见。声闻禅的开悟是断我见;祖师禅者的开悟是证得法界的实相——真如,证得自心真如的同时身见我见一时断除。这是二者的不同所在。
  声闻禅虽然易修易证,但并不鼓励禅子们修学,原因是:声闻初果乃至阿罗汉亦不能知七住菩萨明心时所证自心真如境界,更不能明白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之境界。而菩萨七住明心者,略作思维体验便知声闻初果乃至慧解脱者的境界。
  在这里还要把禅和禅定略作区别:禅定是强制觉知心住于一境,不再攀缘其他法,长住如是心一境之中,名为禅定。修定之法包括:天台的止观、禅宗的看话头、默照禅、密宗的三密相应等等观心的方法。禅定通外道及世间法,名为四禅八定。禅定的本身并不能解脱生死。无始劫以来,我们都曾经在天道里轮回过,都曾具足过四禅八定,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得到解脱。自古以来,外道修定而得非想非非想定者有很多,也无一人能出三界,以不见道断我见故。二乘解脱道的行者若断我见我执,即使没有四禅八定,也是慧解脱的阿罗汉、辟支佛,舍报后照样能出三界。
  禅定之修行,是对意识心之训练,制心一处,令意识降伏烦恼,不起心动念,无关智慧。声闻乘的行者是由现观蕴处界的空相觉悟一切有情无我后而生出的智慧,缘觉乘的行者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产生的智慧,声闻、缘觉的解脱都是分别通过对蕴处界、缘起性空的观行所产生的智慧断尽烦恼而得成办的。祖师禅是一念相应慧,乃是以意识觉知心觅如来藏,一念相应觅得后,常对如来藏作种种观行,了知其体性,藉以增益般若慧。《楞严经》说:“定能发慧。”是说禅定的本身并不能生的智慧,禅定只是有利于声闻、缘觉对“无常空”和“缘起性空”的观行而发起智慧,禅定的定力只是有利于大乘般若智慧的显现。是故二乘的出世间智慧和大乘的般若慧的本身皆无关禅定。在大乘佛法里,四禅八定通常要到三地才开始修习,三地以前无暇修习,主要的时间都是用来修学般若慧。三地菩萨修习禅定,因为与三地的无生法忍慧相应故,能成大势用,非如一般人之证得四禅八定。
  学禅的人应当清楚声闻禅和祖师禅的分际,祖师禅才是菩萨入道正途。应该究明禅法与声闻法及缘觉法之差别,如果不能够辨别三者的差别,我们将会被某些名师所误导,而以修福、修定、伏烦恼、无常观、四念处观、十二因缘的观法做为禅法,想求圆觉就了不可得。
  2 从修证的方法来看二者的差别
  二乘的基本修行方法,如“安般”“四念处”等法,都是利用五蕴十八界无常生灭无我之观行,而实证蕴处界空相之修法。相对大乘佛法来说,二乘法比较容易修证。在二乘法中,只要有亲证解脱道的善知识指导,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藉意识的思维,在身、口、意当中,去体证、去现观缘起性空的十二有支及十八界法的虚妄,因此而断除对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空相的误计,不会将蕴、处、界法中的某一法误认为实有。佛在世的时候,有许多外道去见佛,佛跟他们开示两三句话,马上就成为俱解脱阿罗汉,有的当下就求佛允许他先入涅槃了。这是因为那些外道已修成四禅八定,对三界法的执着完全降伏,只差尚未见道而断我见。所以只要佛跟他们开示而见道,马上就可以取无余涅槃。大乘法所讲的除了二乘的蕴处界“空相”、十二因缘以外,也讲“空性”。空性是指一切有情都有的真如本体,这个真如本体虽客观存在,却具有“空性”。大乘佛法的修证,以七住位开悟明心——证得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这个“空性”为起点,开始熏习般若慧,除了初期的别相智以外,以后都是法无我——一切种智的修习。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切种智的修证。
  大乘佛法的困难,就在于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的触证非常困难。因为这个第八识,它的心行的法相很微细。虽然真如一天到晚跟你在一起;可是,它在哪里呢?找又不到!所以一般学佛人听到“学佛先要明心见性”,脚底就凉了,就说:“我何人斯?焉敢望此!”现在台湾有许多“大师”,大陆也有所谓的八大修行人,个个都说已经开悟了,可是他们所说的悟,却不起经典的考验。这就是说:他们弄错了,错将意识心当作是真如了。从这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要获得大乘法的见道——找到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既然找不到如来藏,大乘经典你就读不懂;读不懂的缘故,你就无法进修大乘法的成佛之道。所以,大乘佛法的弘扬,三百年来一直都保持在很肤浅的状态,这就是一个最大的原因。
  3 从修行的结果上来看二者的差别
  二乘定性不回心无学圣人,舍寿则必取无余涅槃,永不受生;但二乘人仅能断分段生死,不能断变易生死。诸佛灭尽三界分段生死无明后,再断尽藏识一切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断尽所知障之一切随眠,第八识中种子变易流注也就灭了,永不变易,名为断变易生死。如是已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而不住无余涅槃境中,已断尽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依无尽愿度化有情永无休止,不入涅槃不住生死,名为无住处涅槃,唯佛证得。
  阿罗汉不证佛菩提,故不名佛;佛亦证解脱果,故亦得名阿罗汉;如是正理,大乘学人不可不知。
  4 从能否发起般若的证量上来看二者的差别
  般若就是法界实相的智慧。二乘人没有证得自心真如,所以说二乘人没有般若,二乘人只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定性声闻缘觉若闻般若实相真智,则生烦恼,不思修证。大乘菩提道之见道就是行者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发起般若的过程。菩提道要福慧双修,所以修般若是菩提道修证的一项重要内容。
  5 从理事圆融来看二者的差别
  佛法上讲的理事圆融,是说在一切事相上面都看见真实理;这个真实理,能够在一切事相中现观。所谓的在一切事相中现观真实理,就是在所有法相上面——在六根、六尘、六识上面,在三界中,都可以观察到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如何运作的,这个叫做理事圆融。
  二乘无我法不能称之为理事圆融,因为二乘法不能触证第八识,二乘人都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空相上来现观无我,这些都是事相,所以说二乘法有事无理,叫做俗谛。
  现观第八识真如的智慧,所以叫做理谛(真谛)。菩提道有事有理。
  二乘人证得五蕴空相,却不能证得与五蕴并行的如实不空的、可以亲自体验的第八识真如,所以大乘经中说二乘无学圣人证空而不证不空,所以不能称之为理事圆融。大乘菩萨不但能证得声闻乘的无常空和缘觉乘的缘起性空,也能证得“不空”的真如,故大乘佛法称之为理事圆融。
  6 从所证的人无我智、法无我智上来看二者的差别
  声闻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是经由现前如实的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无常空而产生的智慧。缘觉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藉藏识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因缘,而有蕴处界的缘起缘灭,所以说蕴、处、界是“性空”,这种经由现观缘起性空而产生的智慧就是缘觉乘所证的人无我智。大乘七住菩萨所证的人无我智不同于二乘,大乘的人无我智是经由证得法界的实相——真如后,由真如再来反观蕴处界的无常空或者缘起性空而证得。
  声闻乘之法无我智者,即是三法印之“诸法无我”。声闻行者在蕴处界之人无我智基础上,现前观察蕴处界展转所生诸法之中,无有不坏之我,由是断尽我执,成阿罗汉,而犹未知诸法缘起缘灭之因——藏识实相,不与大乘般若慧相应,是故人人畏见维摩诘大士。缘觉乘之法无我智者,亦不离“诸法无我”。缘觉乘行者,依十二因缘之缘起正观,深细证知诸法之中,无有常恒自在之我,悉同蕴处界之缘起缘灭。然缘觉乘人于缘起法中,现观“识(阿赖耶识)缘名色(意根及受精卵)、名色缘识”,故能了知无明依于阿赖耶识而住,而至后世、而现行,其慧深细,非声闻罗汉所能知之。虽然如是,然犹未能证得自心赖耶,故于菩萨所说般若中观之理不能证入。
  大乘法无我智是初地以上菩萨所证的内容,地上菩萨依自心藏识之亲证及领受其性,证知藏识法性之无我性,证知藏识所生十八界五蕴十二处之无我性,亦证知自心藏识及蕴处界所共展转而生之一切法,悉无常恒不坏之我。如是菩萨法无我智,下自初地所证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法所得道种智,上至诸佛之二种究竟转依、四种圆寂、四智圆明之一切种智,悉名大乘法无我智。
  大乘人无我、法无我的修证,具足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现观,兼含世俗谛与法界实相的胜义谛,函盖了二乘“诸法无我”之人无我、法无我智;二乘的无我观永远不能触及法界实相心,不能触及第一义谛,故非真正法无我。这是大乘与二乘法所作无我观的最大差异处。
  7 从所断无明上来看二者的差别
  世尊在《圆觉经》中说有两个障碍——理障和事障,使人不能成佛。理障即是无始无明,指不明真如佛性——不能亲证,或者亲证了,但是不究竟。理障断而未尽的话,仍不能成佛。要成佛,在断尽理障之前,还须先断事障。事障就是一念无明——-因起烦恼而续诸生死。一念无明就是四种住地烦恼——见一处住地、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住地烦恼。
  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即断了分段生死,故舍报后可取涅槃。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尽了一念无明,却仍末与无始无明相应,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开悟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菩萨初悟虽破无始无明而仍然还没有断尽,要到佛地才能断尽。明心见性以后分断无始无明,仍然还有过恒沙数修所断上烦恼末断,名为尘沙惑末断,到这个时候才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七住菩萨开悟明心分破无始无明的同时,也断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之见一处住地烦恼,其他还有——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烦恼,要到八地,才能断尽。故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须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接破无始无明。
  8 从度众的数量上来看二者的差别
  二乘定性无学舍寿时,必入无余涅槃,十八界俱灭,穷未来际不复受生;唯于舍寿前随缘度众,度的众生数量有限且仅能证二乘菩提。大乘菩萨若得证悟,不论证悟后已否证得有余涅槃,悟后皆依于大悲之心,发起世世受生不入无余涅槃之大愿,世世自度,亦复如是教人转度有情;如是乃至成佛时,所度众生其数无量。
  第二章 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联系
  大乘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二者又有许多联系。
  1 二乘解脱道与大乘解脱道共通,所以大乘法的菩萨们也必须修学解脱道。大乘法中解脱道的见道的部份,可以和菩提道的见道一起完成,七住菩萨在亲证如来藏的同时断除身见、我见,完成了初果解脱。菩萨十住位眼见佛性,现观世界如幻,贪嗔痴转薄,成二果解脱。到十回向位的菩萨成就如梦观的时候,贪嗔就断除了,成三果解脱。初地菩萨永伏性障,可以断尽一念无明而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到了三地满心后,三地菩萨由于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的修学满足,这时他有能力取证无余依涅槃,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但他志不在此,他还要往上修。一直到六地满心位,烦恼障现行悉断,才成就四果解脱。六地菩萨是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成俱解脱大乘无学。
  2大乘菩提道涵盖了二乘解脱道。菩萨明心见性证得般若总相智后,不久即会渐渐通达二乘法——只要将二乘经典阿含诸经读过就知道了。可是二乘无学阿罗汉、辟支佛证悟二乘人无我,却无法通达大乘法。除非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回心向大,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若回心大乘修佛菩提,其大菩提果之修证位次,最高唯阶六住位。须至破初参明心,证得“识缘名色”之识(阿赖耶识),确认不疑,方名“般若正观现在前”,成七住不退心。
  3 声闻法与缘觉法也是菩萨修学大乘佛法的基础。菩萨如果没有修过声闻、缘觉的法他就不能讲二乘的法,将来所成的佛就不是一切智者,就不能成佛。因此《维摩诘经》说:“亦不可与声闻、缘觉而相违背。”
  综上所述,佛法可以概纳为二大类:第一类是解脱道的智慧,也就是初转法轮时讲的无常空及缘起性空;第二类是大乘菩提道的般若——无生忍、无生法忍,也就是真如与佛性的智慧。而这个真如与佛性的智慧又把它分成二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在总相与别相上说二转法轮的般若空——真如的“空性”;第二部分到了三转法轮的时候,再从别相上来说明一切种智,也就是唯识经典所说的百法、千法、万亿法明门。修学三转法轮的法,能使你从破参明心七住位进入到初地,在一生当中完成。
  以上宣说三乘菩提之异同,令诸学人闻已思维已,即知大乘佛道次第梗概,知已当思如何下手?如何突破?如何转进?修学大乘佛法之盲点既除,则知应当速求破参见道。觅得如来藏已,成大乘真见道人,如此方能进入修道位,乃至究竟成佛。
  有缘学子通过阅读上文,即可建立有关三乘菩提之正知正见,明白三乘菩提之异同,了然修证佛法之次第。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