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初探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兼述李止净〈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淑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初探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
  ─兼述李止净〈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
  林淑媛
  清云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摘 要
  本论文主要讨论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论述动机为以印光法师常年居住普陀山,且重修普陀山志,并嘱李止净编撰<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其次印光法师文集中颇多对观音菩萨的阐述,一般研究印光法师思想地位者较少论及,故特别以此为题,标题初探,表示只是初步的处里,未对印光法师其他思想有更多的阐发,以待来者。其次,李止净编撰感应颂乃受法师之嘱,故从感应颂的编撰情形为辅证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首先从扩大观音救苦悲济的范围、普陀观音乃融合法华观音与净土观音思想、强调持名法门与道德教化兼重、阐扬观音感应原理深入浅出、观音信仰与妇女的关系五项分别说明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内涵。其次论述李止净编撰的因缘、体例与特色,最后对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特色略提出两项说明。一是欲求观音感应,应先重视个人的修养实践,也就是深信因果业报,向善改恶,敦伦尽分,此外更应学习菩萨的慈悲精神。二、常持念观音菩萨并非只有现世的消灾解厄,获得福慧,更能接引往生西方,了生脱死,永出轮回之苦。以上所指出的特色与印光法师提倡净土法门的本怀一致。
  关键词:1、印光法师 2、观音信仰 3、李止净 4、普陀山 5、感应
  一、前言
  观音信仰的建立弘扬,将菩萨感应故事收录编纂加以流通是重要方法之一,此宗教传播的方式历久弥新,不因现今科学昌明而堙灭不传,历来感应故事分布在在僧传、史册、小说不绝如缕,[1]以专集成书者概有六朝刘宋傅亮辑《光世音应验记》、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萧齐陆皋《系观世音应验记》,宋代有弘赞《观音慈林集》、清代周克复《观音持验记》,民国以来有尤惜阴《观音灵感录》、许止净《观音本迹颂》、聂云台之《观音灵验纪》、李圆净《新编观音灵感录》等,以感应故事研究历代观音信仰的特色与变化,如于君方等,但较少处理台湾的观音信仰问题,[2]李世伟曾就此主题撰述一文,论述颇为精善,其中提及观音感应录,不论就助印者、出版者、赠阅处有许多与各地莲社或相关的净土道场关系密切,理由是与净土经典的义理相关。[3]引发笔者进一步思考,认为台中莲社在台湾净土发展扮演重要角色,其精神导师为李秉南居士,李老居士向来尊仰印光法师,印光法师为莲宗十三祖,这或可说明何以在感应录前往往刊印印光法师勉众修持观世音菩萨法门。其实观音信仰的流布与高僧的崇扬向来密切,民国以来台湾地区如慈航法师、印顺长老、圣严法师亦撰文推崇,[4]不过印光法师在观音信仰的流布有其特别地位,在台湾重新刊印的李止净《观音感应本迹颂》与李圆净《新编观音感应录》皆为印光法师所嘱附下编辑流传,其中李止净所编辑者蒙东初老人称许,他曾许为“其于启发社会民众信仰,尤其广大。”又“今日国内有关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无出其右者。”[5]案许止净编纂观音感应故事与近代高僧印光大师有重要关联,乃受大师所嘱,书前有印光大师为之序(详下);检视印光大师的作品集中不乏阐述观音信仰者,本文基于以上所提为问题意识,试问为何印光大师提倡观音感应故事的编纂?
  既然观音的慈悲精神近代高僧大德提倡者不乏其人,为何本文以印光法师为题?主因是从印光法师一生行履判断,他曾长居于普陀山法雨寺三十多年,从清咸丰十一年至民国二十九年。为近代高僧之一,被誉为净土宗十三祖。他为近代高僧之一,被誉为净土宗十三祖,弘扬弥陀净土,强调以持名念佛为方法。虽然有关印光大师的研究甚多,主要集中在他的净土法门思想,[6]从印光一生的事迹观察,他与普陀山因缘很深,从光绪十九年(1893)住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为首座和尚,到民国十七年(1928)离开,长达二十几年都住在普陀山,其间偶因讲经印书而暂时离开,他与普陀的因缘不可谓深矣。普陀山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被称为佛教四大圣地,自明代已广为人知,信徒朝圣络绎不绝,每座名山与佛教的菩萨有关,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印光大师既居于普陀山,他对观音思想的看法,成为本文探索的核心。
  从实际的生平事迹来看,印光大师长久居止普陀山,与此山最有关联的事是重修《普陀山志》。《普陀山志》的修葺历史自明万历周应宾重修以来,清代共有四本新志:一、康熙三十七(1698)裘琏编十五卷;二、康熙四十四年(1705)朱谨、陈睿增修十五卷本;三、乾隆四年(1739)许琰重修二十卷本,为法雨寺延修;四、道光十二年(1832)秦耀增重修二十卷本,普济寺延修。《普陀洛迦新志》乃印光主法雨寺,认为旧志详道场兴废,对菩萨往劫本迹事理及此方感应因缘缺漏,在1923由王亨彦重修,并以大士颂托许止净。[7]《普陀洛迦新志》分为本迹、形胜、灵异、檀施、梵刹、禅德、营建、规制、流寓、艺文、志余、叙录共十二门。许止净在《观音本迹感应颂》属于本迹门。究其内容,灵异门亦属于感应事迹。[8]许止净在前序说明他编撰的背景,因受印光法师之嘱,故在山志加修大士颂。(详下)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为从观音感应故事的角度而言,印光所主持的与以往有何异同?是否对后来的观音感应书有影响?
  又从印光文钞中发现与观音有关的作品有<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观世音菩萨像赞>、<观世音菩萨偈赞>、<观音七回向偈>、<庆祝观音偈>、<改正俗传观音偈赞>等。内容充满对观音慈悲精神的赞扬,据此可知印光法师对观音信仰的认识与虔诚。
  据上述,本文拟从探索印光法师的观音思想,对普陀山作为观音的圣地,印光的诠释角度,并以李止净的《观音感应本迹颂》为其辅证。
  二、印光法师观音信仰的内涵
  观音信仰文化历代阐述不绝,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内涵具有何种特色?以下拟从扩大观音救苦悲济的范围、普陀观音乃融合法华观音与净土观音思想、强调持名法门与道德教化兼重、阐扬观音感应原理深入浅出、观音信仰与妇女的关系五项分别说明。
  (一)扩大观音救苦悲济的范围
  自六朝观音感应录所呈现的“救苦”论述,(故观音有救苦观音称号)主要仍以个人厄难的拯济为主,而印光所尊崇的观音慈悲精神,则扩大至人类前途和国家命运、社会风气,民国二十七年,国势衰危、社会动荡不安,举国人心惶惶,他在<历朝观音像序>说:
  近多年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争地争城,互相残杀,人祸既烈,天灾又临,水旱虫疫,同时降作,此种灾祸,皆由大家宿世现生种种恶业之所感召,然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当此天灾人祸并临之时,若能发至诚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誓愿从今以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即蒙慈佑,逢凶化吉,于诸难中不受危险,乃以现前念菩萨之别业,转宿世现生所作之共业,故得常获吉祥也。[9]
  天灾人祸的产生,从佛教的观点来说是恶业所感,但人能造业,心亦能转业,因此共业所感的天灾人祸除了依赖观音菩萨,持诵圣号以求消灾解厄,并应该人人从家庭伦常与个人本分作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必能转宿世之业,获得吉祥。此处观音所要救渡者包括战争、水旱灾、虫疫等天灾人祸,攸关国家社会,不是个人的疾厄而已。
  (二)普陀观音乃融合法华观音与净土观音
  从观音与经典的关系来看,观音信仰自六朝宏传,与《法华经?普门品》的关系密切,一般所说称念观音名号,便蒙救济实本于《法华经?普门品》的思想,前言所举六朝三本观音感应故事专书皆为普门观音思想的发挥。而净土观音则与西方净土思想有关,观音与大势至菩萨成为辅弼阿弥陀佛的补处菩萨。就宗教的功能而言这二者实有差异,普门思想似偏于现世救济,净土观音偏重于往生归引,而印光法师的观音思想则融合二者,而其根本用心则希望众生能够了生脱死。他在民国十三年的序中所说:“上焉者,即于现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下焉者,迨至临终,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既作为辅弼阿弥陀佛接引信众往生西方的观音亦兼具现世苦难的拔济与赐与福禄。因此持念观音既可以消灾免难,临终时亦能得蒙菩萨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三)强调持名法门与道德教化兼重
  普门观音只提到称念观音名号、供养、礼拜三种宗教修持方式,便可以获得菩萨的保佑加持。而印光法师所提的观音思想主要是称念观音名号以外,更强调道德实践,改过向善,这是转变观音救苦论述的内涵,使他力的救济转化为自力的努力。民国十八年他替<历史感应统纪>作序:
  “历史者,古今治乱贤愚之陈迹也。感应者,古今得失吉凶之征验也。历史多矣,孰能一一遍读,故特撮取感应事迹之显著者,统而纪之,以贡同伦,用作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鉴,庶可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其要在知因果报应。[10]
  虽然观音慈悲如是,但真正能解除痛苦其实仍在众生的努力,所以要从个人格致诚正修身作起、再由齐家扩至治国平天下,此才合乎菩萨的本心。
  又民国十五年在<永春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此文,记福建永春邑东的东关桥的一段感应故事后,阐述感应之理:
  世之欲蒙菩萨加被,暨其灭灾障而增福寿者,当于笃行孝友,利人利物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11]
  因此,印光法师虽然强调观音的慈悲济世的愿力,感应的效果,更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努力行善改过,换言之宗教救赎的内涵从单纯的仰信,提升为主体的努力实践。
  (四)阐扬观音感应原理深入浅出
  印光法师对“感应”的看法及其作用,在<历史感应统纪序>曾说:
  历史者,古今治乱贤愚之陈迹也,感应者,古今得失吉凶之征验也。历史多矣,孰能一一遍读,故特取感应事迹之显著者,统而纪之,以贡同伦,用作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鉴,庶可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12]
  标举感应事迹为古今得失吉凶的征验,感应事迹能够作为修身齐家的殷鉴,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这是将感应事迹赋与道德教化的作用。
  但历史事迹毕竟为事件的记录,感应的原理为何?印光法师在<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首像赞>阐述感应的原理:
  何以称名,便获感通?由菩萨心,久证真空,无心之心,合生佛心,众生迷背,无从受恩,因遇灾难,并所恳叨,一发诚心,感应道交,如清凉月,丽彼中天,影现群水,一无所偏。……入道之要,信为第一,欲蒙慈济,非信莫得。[13]
  首先就是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从理上说,观世音菩萨已证真空,见众生因惑业而受苦。众生只有在受到痛苦绝望时方能恳切念佛求解脱。虔诚的态度与菩萨心相应,因蒙救济。凭借此虔诚态度,如何感应道交?<石印普陀山志序>将感应分为不同的层次说明:
  显感显应者,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即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及业消障尽,福增慧朗等。冥感冥应者,即过去生中,曾修竭诚礼念等行,今生虽未修习,由宿善根,得蒙加被,不知不觉祸灭福增臻,业消障尽等。冥感显应者,宿生曾种善根,今生得蒙加被。显感冥应者,现生竭诚礼敬,不见加被之迹。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显蒙加被,转祸为福等。亦冥亦显感而冥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冥冥之中,承其慈力,获种种益也。了此,则知功不虚弃,果无浪得。纵令毕生不见加被之迹,亦不至心生怨望,半途而废。感应之道,微妙难思,略书梗概,以勖来哲。[14]
  将感应分为显感显应者、冥感冥应者、冥感显应者、显感冥应者、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者、亦冥亦显感而冥应者六种,主要结合佛教三世因果业报的观念,也是说“感应”通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此为佛教独特的说法。
  感应为“神通”现象,神通变化的现象依佛教的义理而言,乃缘于宇宙的体性为空,无常,变化,即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宇宙人生现象,一切不离缘起法则,因此神通是在具足条件下产生。以佛教而言,悟道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皆有神通。神通的种类有“三明六通”,三明指天眼明、,属于出世的神通。世间常见的神通变化涉及更多层面更为复杂,如《宗镜录》卷十五,依获得神通的方式,分为道通(六通具足的神通)、神通(以禅定力引发的神通能力)、依通(由药力、符禄、或咒语所获的神通力)、报通(依业力果报所获得的神通力,天人阿修罗鬼神)、妖通(妖怪精灵所获得的神通力)。[15]
  所以《法华经?普门品》举出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化身,此为“如幻三昧”的解脱境界,如幻三昧是一切菩萨三昧的根本,是佛菩萨救度一切众生的缘起,是菩萨在十八地顺入众生心,顺观一切众生心之所趣,发起大悲后的成就,观一切众生、法界如幻,而能给与一切救度,由于如幻坚固如实,所以引生报生三昧,现起无边身广度众生。
  一般认为观音是以三十二身度化众生,民间并有三十三观音的说法,印光法师对观音思想有更深入的阐述,他在<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发隐>:
  菩萨所现,尚不止唯有情身,若夫山河城池,楼台屋宇,桥梁道路,树林禾稼,随彼机缘,亦皆示现。怡山所谓疾疫世而现为药草,饥馑时而化作稻梁,足征菩萨慈悲之心矣。[16]
  可见观音化现尚包括无情的山何大地,一草一木,都可以是观音的化现并非只限于普门品的三十二应化身,或民间的三十三观音,是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拥有无穷无尽的变化。
  一般人为不同的需求仰望观音的救渡,而印光法师更深入说明称念观音其真正的意义,民国十八年他替李圆净<新编观音灵感录序>说:
  虽然,须知观音何以能灵感如是,以其能反闻闻自性,及照见五蕴皆空故,阅 此编者,而能志诚恳切,念观音大士洪名,念至难极情亡时,则凡一切烦恼恶业,当体皆空,回视一切苦乐境缘,皆不可得,于此不可得中,不妨兴慈运悲,随机接引,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事为事,普令一切受苦众生,同沐观世音之恩泽,以及于未来世中,同行观世音之道,以展转救度也。[17]
  以观音心为心,以观音事为事,也就是学习观音菩萨慈悲的精神,闻声救苦,人人都是观音菩萨的化现,人人都行菩萨道。
  (五)观音信仰与妇女的关系
  研究观音信仰者的性别问题,咸认为在传统父权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备受打压,现实生活较多痛苦,因此比男性更需要观音菩萨的救渡。印光法师从作品中可见所接引的在家妇女并不少,他是否提及观音信仰与妇女的关系?<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说: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姿聪明。及至初开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期增福增寿、免灾免难。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不许遭践字纸、遭践五谷、遭践一切东西,不许乱吃食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则,任性憍惯,养成败类,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18]
  这段话主要是印光法师所主张的成佛之道应该先从人伦做起,所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特别重视母教,从怀胎至教养,母亲责任重大,因此教导母亲要知因果业报之理,并教之念佛念观音。所以观音在此并非扮演嗣子女与父父母的角色,尚有在妇女怀孕时胎教的指导功能。
  论者向来认为中国所以有求子观音塑像的流传乃民间对求子的心理反映,蕴含中国传统社会对子嗣的重视,所以由《法华经?普门品》所记载礼拜观音菩萨得生福德智慧之男与端正有相之女,鼓舞了想求生子女者向观音菩萨求子,印光法师所撰写的<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三要: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此三要事,务期实行。再以至诚,礼念观世音,求赐福德智慧光宗华国之子,必能所求如愿,不负圣恩矣。[19]
  在求子称念观音之前,提出求子三要,指出修身养性、节欲,敦伦尽分,累积福德与胎教的重要。
  因此可知印光法师论观音信仰与妇女的关系,并不从妇女苦难多故与观音深而立论,他是将之视为在明做人道理的基础上再辅以念佛,念观音以求消灾免难。先将世间伦常做人道理做好为修行之基础,此一思想为其观音信仰相当重要的中心思想。
  三、李止净编修《观音感应本迹颂》的因缘、体例与特色
  (一)李止净编修《观音感应颂》的因缘-受印光法师之嘱咐
  李止净在<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序>中提到自己在民国二年,归心净土法门。后读印光大师作品,仰慕法师,民国十一年入山拜谒,蒙印光大师嘱咐,将普陀山志加修观音大士颂。
  数得师训,约期遍界流通,同沐慈化。曰令法界众生,同种善根,同生西方而 后已。曰令阅者由欢喜,而得生善、破恶,入理之益。不觉恍然悟吾师之语,即大士之心。夫大士功德,普贤菩萨不能测其一毛,何能颂?穷乡僻壤,愚夫愚妇莫不耳大士名,奉为慈母,何庸颂?此之颂者不过借大士本迹,以训世化俗耳。[20]
  此序作于民国十三年甲子孟夏:“大士”指观音菩萨,李止净推崇印光法师导众同生西方,改恶向善的用心实同观音菩萨的慈悲,并且借著观音菩萨的本迹,以训世化俗,为其撰述的目的。此序实为感应颂的宗旨所在,劝导世人行善改恶,并求生西方净土。但何谓颂?本迹意指何义?训世化俗的内涵都须厘清。
  颂为文体名,为《诗经》中风雅颂的一体,它的特点是“美盛德而形容”,由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依《文心雕龙?颂赞第九》说:
  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虽纤巧曲致,与情而变,其大体所底,如斯而已。”[21]
  颂的文体风格要典正高雅,辞藻要纯粹清丽,铺叙事实类似赋的写作方式,但没有那种铺张夸大的表现,写作态度要谨敬戒慎,但没有铭那样的要表现规谏劝戒的作用。总之,颂本意为歌功颂德,表现的内容必须深广宏伟,辞藻要细密委婉,依不通的情感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也就是要赞扬观音菩萨的功德,以启发信心,进而修学佛法。
  印光法师所以嘱咐李止净编纂的原因,在<石印普陀山志序>:
  方始开山,迄今千又有余年,其事迹诗文,录之成帙,名曰普陀山志,余尝病其于菩萨不思议感应事理,殊欠发挥,拟欲遍阅大藏,博览群书,凡属菩萨随机赴感之迹,悉备录之,刊版流通。一以阐菩萨度生之妙道,一以启众生出苦之良缘。[22]
  这也是如印光法师认为山志修撰应该将菩萨的精神为撰述的主体,而非只记山之开创沿革种种事迹而已,因此才重修山志,不过原先山志即有灵异门也是感应事迹,所要新修者一方面要扩大收集更多的故事以外,更重要的是理论的阐扬,也就是经典中有关观音菩萨的种种修行本迹与法门,印光法师坦言他因目疾未能完成此愿,后得李止净方完成此编撰工作。
  (二)编修观音感应颂的体例
  据李止净书前凡例所云:“是书共四卷,前三卷为颂文,颂观音菩萨往劫本迹因缘,及此方感应事迹。后一卷为经证,略引十余经,俾阅者知观音一大事之所以,并为前颂往劫本迹之具足注证。”四卷的内容可分为引经叙述观音往昔的本迹,其次为正文先有几句颂文,再引各种感应事迹为例证,最后为经证。案其撰述体例,首明经论上观音往昔种种修行事迹,此为以示观音的来历,既有彰显观音慈悲精神以启阅者欣慕之意,并寓有菩萨非虚构无凭的用心。正文先颂后引事例为证,广引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与观音有关的故事,以明菩萨闻声救苦之确实可信。后以经文为证,从理论证明菩萨的德行与成就。整体架构符合理事圆融,理事双美的原则。
  广引经文以证,并辅以事证的撰写方式,并非李止净所独创,六朝已有,但李止净的特殊处在于所引的经证,显密皆有,包括<华严经观自在章>、<楞严经观音圆通章>、《法华经》、《心经》、《悲华经》、《消伏毒害咒经》、《观无量寿经》、《大悲咒经》、《不空绢索经》、密部十六种经。与后来被印光法师称赞在前人基础上增删而体例为精善的李圆净《新编观音灵感录》所引经文只有<普门品>、《心经》、<大悲咒>、<白衣大士神咒>、《观音延命十句经》,内容可说十分丰赡完整。
  究其分类依事迹分为示现、救苦、与乐、弘法、摄生共五类,在每一大类之下又细分为数种,如示现类则有普陀现相、他处现相、木石现相、物类现相、现光明、现神变。详引经史子集各书中与观音菩萨有关的感应故事。
  (三)编撰的特色
  感应事迹虽然详细分类,其整体精神不离与乐、拔苦,这也是宗教关怀所在,但从与乐与拔苦的内容观察,有其特色,最主要是普陀示现与往生净土事迹的大量出现。
  普陀示现独立成节的意义是:凸显普陀山为观音之道场,寓含著普陀山神圣空间建构的代表性与正统性,因为作为观音应化的道场并非只有普陀山一地,以中国境内而言,杭州天竺寺亦为观音显化之处,特别是吴越的宗教信仰中心。只是藉由修撰山志所收应化事迹郑昭告普陀为观音的道场,赋与普陀山这种神圣的地位。
  印光法师如何看待普陀山的神圣性?他希望此山之神圣性为观音慈悲精神,这也就说明他何以强烈希望山志能彰显菩萨的精神的原因,他在<普陀洛迦新志序>特别指出:
  此事颇不容易,若照旧例,则文人皆能为之。若将大士往劫本迹修证,及此方感应事迹,一一略叙大端,令阅者咸知大士恩周沙界,慈济无疆,若不发挥大士本迹感应诸事理,则成遗主志宾,舍本逐末与寻常山经、水志何异!何以显普陀为大士应化道场,又何以显大士为法界众生之大慈悲父母,而与娑婆众生因缘最深。[23]
  此神圣空间的意义依据依利亚德所言“神圣空间 ”,佛教的神圣空间最显著的是四大名山,其中普陀山是观音的道场。普陀山成为观音的净土,历经长久的过程,从宋代开始至明代确定它观音道场的地位,例如《西游记》中描写观音为“南海观音”,扮演救苦救难的角色,即居住在普陀山。普陀山成为观音信仰重要的中心,信徒朝圣络驿不绝。而“南海观音”已成为一般的看法。圣地的建构所具有的意义是“以宗教的形式掌握世界、建构社群,使成为产生强而有力的文化认同(cultrural identity)。”[24]我们不妨更深入追问印光法师他对普陀山此观音道场所预想的是何种观音信仰内涵?李止净的观音感应颂,将普陀山描绘为观音赐与的土地,强化了中国人的社群意识,与普陀山人企图建立普陀为观音净土的凭借,本书可以说协助了印光将普陀山作为观音神圣地位的重要贡献地位。
  从李止净大量收录往生西方净土事迹以及摄生类主要是在记述往生的例证判断,李止净所赋与普陀山为观音净土,观音扮演了接引往生净土的角色,强化往生西方净土的思想,以《净土圣贤录》为证,主要收录往生西方的事例,但毕竟以阿弥陀佛为接引往生为主,感应颂加强观音亦可接求生西方,使观音的功能可以从现世通往来世的另一世界,观音救济的功能是安生抚死。观音之净土观音信仰的演变,由所采录的资料所涵盖范围从六朝到民国,可以说普陀圣地的建构是种动态的历程,在此动态历程中所反映的观音信仰的思想是融合的,换言之普陀观音融涉救苦观音、白衣观音、南海观音与净土观音,最后则是以净土观音为其主要内涵,此正与印光法师的思想一致。
  四、结论
  《观音本迹感应颂》编撰完成,它的影响为何?印光大师在《印光法师文钞》卷四有<陆西林居士感应记>苏州西林居士陆寿慈,阅救苦门知幼时难地获生皆大士慈力加被。[25] 可见此书在启发信心的意义。也正因为编写时引证各大乘经典有关菩萨往劫本迹之事,及历代名人笔记所载观音灵感事迹,无不尽录。又据《印光大师文钞续编》所记民国二十七年,李止净避难庐山岭黄龙寺,忽焉有病,九月初三日梦见佛来,遍身缨络相好光明,遂安祥而逝时寿六十。李止净的亲身例证他为净土的行者,这符应了他以印光法师为师,一心修学净土法门,其编撰感应故事特别彰显观音菩萨接引往生的原因。
  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藉由以上印光法师的观音思想与李止净的感应事迹编撰为辅证,可以从以下两项略为说明其特色:
  1. 欲求观音感应,应先重视个人的修养实践,也就是深信因果业报,向善改恶,敦伦尽分,更应学习菩萨的慈悲精神。在《法华经?普门品》中强调观音菩萨的慈悲愿力与广大无边的神通力,凭至诚恳切的心,以持名、礼拜、供养三项宗教修持可与菩萨感应道交,获得所求。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实与他的净土法门实践方式一致,如同见正法师所举出具有一是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入手,二是以家庭教育和因果报应相结合,三是以居家修行适应时代需求,四是以至诚念佛医治众生的病,五是对摄心念佛及十念记数的见解等五项特色,[26]印光法师的观音信仰也是具有佛教与儒家重视伦理教化这层内涵。
  2. 常持念观音菩萨并非只有现世的消灾解厄,获得福慧,更能接引往生西方,了生脱死,永出轮回之苦,此项特色也与印光法师提倡净土法门的本怀一致。此或可说明为何观音感应故事在台湾的印行与流通,与净土道场渊源深厚的原因。
  An Initial Study of Dharma-Master Yin-guang’s Avalokitesvara Faith
  With a Discussion on Lee Zhi-jing’s
  Odes to Avalokitesvara’s Manifested Responses to Appeals
  Lin Shu-yuan
  Associate Professor
  Qing-yun University
  Summary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Dharma-master Yin-guang’s Avalokitesvara faith. Yin-guang resided in Pu-to Mountain for many years. He also revised The Annals of Pu-to Mountain and asked Lee Zhi-jing to compile Odes to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s Manifested Responses to Appeals. There are many references to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in collected works of Master Yin-guang, but these are rarely touched on by scholars who study the master’s philosophy and status. This is the reason for writing this paper. The paper is only 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leaving out other aspects of the master’s thoughts which require more detailed treatment. Lee Zhi-jing compiled Odes at Master Yin-quang’s request, so it was meant as an aid to the propagation of the master’s Avalokitesvara faith. The contents of the master’s faith are treated in five parts: the enlarged scope of Avalokitesvara’s compassionate saving of sufferers, the Pu-to Avalokitesvara as a merger of the Lotus School’s Avalokitesvara and the Pure-land School’s Avalokitesvara, emphasis on both name-reciting and moral discipline, clear explan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Avalokitesvara’s responses to appeal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alokitesvara faith and women. This explanation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n the occasion for Lee Zhi-jing’s compilation of Odes and the general for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 Finally, of Master Yin-guang’s Avalokitesvara faith, two special points are mentioned: First, if a person seeks Avalokitesvara’s responses to his appeals, he must really put the religion into practice, that is, he must deeply believe in karmic retribution, correct his evil action and turn toward the good, and learn the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of a bodhisattva. Second, a person who constantly recites Avalokitesvara’s name can not only be relieved of danger and calamity in the present lifetime and obtain blessings and wisdom, he can also be led into rebirth in the Western Paradise, forever free from the suffering of samsara.
  Key words: 1. Dharma-master Yin-guang 2. Avalokitesvara faith
  3. Lee Zhi-jing 4. Pu-to Mountain 5. responses to appeals
  [1] 参宋道发文章所征引的各类书籍,〈清净为心皆补怛 慈悲济物为观音-观音感应初探〉《法音》1997年第12期(总第160期)
  [2] 参于君方《Kuan-yin》(COLUMBIA UNIVERSITY,2001)
  [3] 参李世伟〈战后台湾观音感应录初探〉,“佛教文化与当代世界”学术研讨会(九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未结集成册)
  [4] 例如台湾圣严法师有关观世音菩萨的介绍,以小册子方式大量印行流通。
  [5] 参<第二十三章居士研究佛学之成果>页717,《中国近代佛教史》(台北:法鼓)
  [6] 相关论著很多,可以参考陈剑锽著《圆通证道-印光的净土启化》征引及所附参考书目(台北东大:2002)又陈剑锽第五章第四节<《四大名山》修撰过程及其内容检讨>,对本文讨论印光法师的《普陀洛迦新志》修撰部分,颇多启发。
  [7] 本文所引《普陀洛迦新志》,为台湾明文书局版。
  [8] 灵异门共收五一则,以叙述感应故事为主,并未详述菩萨的本迹。
  [9]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页1241,《印光大师全集》第二册。
  [10]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页1161,《印光大师全集》第二册。
  [11] <印光大师文钞>卷四,页702,《印光大师全集》第一册。
  [12] 同注10。
  [13] <印光法师文钞>卷四,页774至775,《印光大师全集》第一册。
  [14] <印光法师文钞>卷三,页442,《印光大师全集》第一册。
  [15] 参<第一章神通的原理>《神通的原理与修持》 洪启嵩(台北:全佛)
  [16] <印光大师文钞>卷四,页808,《印光大师全集》第一册。
  [17] < 印光师文钞续编卷下>,页 1168,《印光大师全集》第二册。
  [18] <印光师文钞续编卷下>页 1342,《印光大师全集》第二册。
  [19] <印光师文钞续编卷下>页 1378,《印光大师全集》第二册。
  [20] 《普陀洛迦新志》页5(台北:明文)
  [21] <颂赞>第九《文心雕龙注释》页162(台北:里仁)
  [22] 《普陀洛迦新志》页16(台北明文)
  [23] 同注20。
  [24] 参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页 267至 272(台北:博远)
  [25] “言寡母教养,母持观音斋,常诵观音经、大悲咒而后避贼难云云。”<印光大师文钞>卷四,页685,《印光大师全集》第一册。
  [26] 参见正法师著《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中华佛研所毕业论文,民77年9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