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楞严经》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维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楞严经》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作者:杨维中
  《楞严经》在中国佛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自从唐代中叶译出之後,此经就被一部分佛教学者怀疑为「伪经」,至近现代,疑伪之论更是喧嚣尘上。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此经一经译出便得到了佛教界的广泛注意。
  自宋以後,此经更是盛行於僧俗、禅教之间。实际上,更多的佛教学者是将其作为佛教教观的总纲看待的。《楞严经》译出後,中国佛教诸宗,如禅宗、天台、华严、净土等,都十分重视,纷纷从中吸取营养,强化了其理论基础。《楞严经》有关观世音菩萨的说法,在中国佛教信众之中,影响则更为深远。在此,拟从经题、经文结构的角度,对此经的主要内容作一概括介绍。
  《楞严经》是一部大乘佛教的单译经,内容鸿富,素有佛教全书之称。《楞严经》的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或简称为《大佛顶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佛经之立题,依照古德所判,有七种方式:以人、法、喻三字,单方面的全名立题可有三种,双字两方面立题可有三种,三字三方面立题则有一种。《楞严经》的全名是以人、法而略兼於喻立题。「如来」是果地之人,菩萨是因地之人;「了义」是教法,「万行」是行法,「首楞严」是果法,以「佛顶」二字直称法体,以表征此经所说之法的胜妙。因为其并非以同类事物相喻,故只说其略兼於喻。至於以《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为经名,来源於古经本经题下的小注:「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於灌顶部录出别行。」此名大概是时人的方便指称,不必过於执实。因此,後来流行的经本已不再题写此经名。
  《楞严经》是佛在「首楞严会」中以阿难受摩登伽女幻术诱惑为由头,宣说而成的。全部经文共十卷,约七万余言。古代佛经分卷一般兼顾义理的完整和文字的多寡两方面。为了装藏的方便,通常以前者添就後者。所以,多卷本佛经往往只能做到每一卷内义理的相对完整,而难於周全地兼顾二者。此释译正文是依原经的分卷为顺序划分单元的,因而有时难免将同一内容分隔於两卷之中。为方便阅读,在此,参照古德判经的惯例,以「三分」古制为框架,打乱原经文本的分卷,仅仅以义理的完整为标准,分析此经的结构和内容。
  依照古来注疏家的观点,全经十卷可以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称为「经序分」,起自经首「如是我闻」至「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即卷一第一部分。这是全经的序言。第二部分称为「经宗分」,紧接经序,是宣讲经义的正文。起自「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直至卷十的末尾「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盘,不恋三界」。第三部分称为「经益分」,也称「流通分」,即全经的结束语。紧接「经宗分」直至经尾。「经序分」中,佛受波斯匿王的邀请,带领众徒及大菩萨至王宫受斋。阿难先受别请,未预斋筵。阿难从外乞食毕,路过淫所,遭摩登伽女幻术的控制,将毁戒体。佛预知此事,匆匆结束斋筵,返回祗洹精舍与比丘及无数「辟支无学」举行法会,演说深奥佛法。佛陀於法会演说神咒,并且敕令文殊依凭此咒前去解救阿难回归佛所。「经益分」中,佛宣说弘扬、持诵此经所得的无量功德,以此劝请众生念诵、受持。至此,佛於此会欲讲说的内容已经全部宣说完毕,所有与会大众皆满心欢喜,礼佛而去。「经宗分」部分,内容复杂,是全经的主干,应该对其进行重点解析。
  《楞严经》是有一个严密而完整的思想体系的,其内容以理、行、果为框架,几乎将大乘佛学的重要理论都囊括其中。
  而最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无疑就是「经宗分」了,元代沙门惟则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叙》中说:「科经者,合理、行为正宗,离正宗为五分:一见道,二修道,三证果,四结经,五助道。谓见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证果,此常途之序。」以下就依照这一科判,对「经宗分」的内容作一概括。
  一般认为,在「见道」部分之前,有数句是对全经内容的概括和暗示。它就是接续於「经宗分」的首句而出的一小段文字。在此,阿难「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这也可以看作是「经宗分」的总纲。
  自卷一「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起,直至卷四的「如何自欺尚留观听」,属於「见道」部分。此部分是围绕着佛於「经宗分」的起始所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而展开的。此观点就是:「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为了使阿难及其会众领悟这一原理,佛以层层剥笋式的递进逻辑和多方巧妙的比喻,阐述了此「常住真心」实际上就是如来藏心。大致而言,可分四层去理解。
  第一层,是卷一的剩余部分。佛首先针对阿难「如是爱乐,因於心目」的想法,七次反诘阿难:此识心到底「今何所在?」阿难的七次回答都遭到佛的驳斥。这就是着名的「七次徵心」。然後,佛告诉阿难,世间一切修学人都「皆由不知两种根本」:一是生死根本,二是「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前者为妄,即众生眼、耳等六根产生的妄识;後者为真,即常住真心。世间众生「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因而「不得漏尽」解脱。最後,佛又以拳与手为喻力图使阿难等开悟而未获成功。
  第二层,由卷二起首至同卷「王闻是言,心知身後舍身趣生,与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此处,波斯匿王向佛请教,外道认为「此身死後断灭」,「何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佛以「观河」及面皱两个比喻说明「汝面虽皱,性未曾皱」。而此不变之性就是真性圆明常住之理。
  第三层,跨卷二和卷三。接续前层直至卷三「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佛首先以八种比喻加以说明,它们是:明还日轮、暗还黑月、通还户牖、雍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还尘、清明还齑。此八种「见」都是有因有据才存在的,而众生的「见性无还」,不生也不灭。此「见性」就是众生的清净本心。其二,佛又为大众宣示,众生之所以轮回世间,是因为「二颠倒分别见妄」。此「二妄」即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前者是指发生於众生个体身上的虚妄幻相,後者是指所有世间众生共同的虚妄见解。其三,佛告诉阿难「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所有「幻妄」都是依於此「妙觉明体」而生起。为论述此说,佛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合为「四科」,系统地分析了此「四科」之根本并不是因缘和自然性,而是以「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遍,妙真如性」为其根本的。这一部分篇幅最大。其四,佛又向大众说明「七大」与如来藏的关系。「七大」,即地、水、风、火、空、见、识。虽然其作用、色相是虚妄的,其体性却圆融无碍、周遍法界。因为其体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只是由於众生的分别计度方才显现出来,是虚妄暂时的存在,没有真实的意义。其五,阿难诵出偈语赞颂佛的微妙开示。
  第四层,由卷四起首直至「所愿从心,得大富饶,方悟神珠非从外得」。佛以「世界相续」、「众生相续」及「业果相续」三种颠倒相续解释世间有为诸相的生起和迁流。此三种相续都是因众生的妄想执着而有,其性本来就是空。它们本来就是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也是如来藏真性所显。在此层,佛多次演若达多迷头而狂奔为喻说明「识迷无因,妄无所依」的道理。佛并且指出,只要众生放弃对三种颠倒相续的分别计度,就可证悟菩提。由此,也就过度到了「修道」部分。
  由卷四「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直至卷七「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属於「修道」部分。
  佛於此部分为众生指明了「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盘本发心路」,也就是摄伏攀缘心,「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之道。此部分也可分为四层去理解。
  第一层,由「修道」部分的首句直至卷五「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此层的核心是初发菩提心所应具有的「二决定义」:其一是因地发心;其二是审详烦恼根本。第一义,在於以无生灭之心修习之因地心,然後才能圆满果地修证。第二义,众生现前的六根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在卷五的第一部分,佛明确指出,证悟无上菩提的关键就在於从六根中解脱出来。最後,佛亲自说偈总结此「二决定义」。
  第二层,由卷五「阿难合掌顶礼白佛」至同卷「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此层重点讲述「六解一亡」的道理,佛是以「华巾」作比喻对此进行说明的。佛取出一华巾,当众顺次结成六个结,向大众说明「六结」是众生无始妄心累积而显现的尘境。此「六结」为无阴郁结而成,由微至着依次为识结、行结、想结、受结、色结,前四阴各一结,色阴则分根、尘两结。解结则依照由着至微的顺序次第解开。先断除前三结而证人空,再断除想结、行结而证法空。二空证成,识结则随之解开而得无生法忍。
  第三层,接续前层直至卷六「皆发无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佛的指示,诸位大士、菩萨自叙最初证悟所选择的圆通法门:其一,憍陈如五比丘、优波尼沙陀、香严童子、普贤菩萨、优波离、大目犍连等叙述十八界中除耳根之外的十七种圆通法门。其二,乌刍瑟摩、持地菩萨、月光童子、琉璃光法王子、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各自叙说选择「七大」之一作圆通法门而证悟的过程。其三,观音菩萨详细叙述了耳根圆通,以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成三十二应身,入诸国土救度众生等等。其四,文殊师利法王子应佛之命作偈赞叹上述二十五种圆通法门。
  第四层,由卷六「阿难整衣服於大众中合掌顶礼」至卷七「我以宝杵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在此,阿难向佛请教「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於菩提心得无屈退?」佛分三方面回答了阿难的提问:其一,在强调「三决定义」即戒、定、慧「三学」的基础上,重点讲述了以戒淫、戒杀、戒盗、戒妄语为核心的四项「决定清净明诲」。其二,如果上述四种律仪还不能灭除宿习,就须诵持「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一百零八遍。为此,佛详细讲解了建立道场以及如何诵咒的诸种仪轨。其三,应阿难的请求,佛陀令佛顶重宣此「大白伞盖神咒」,然後又为会众宣示了此神咒对诸佛和诸众生分别所具有的十种无上法力。会中无数金刚、梵王、天帝释、四大天王及其眷属听了佛的讲述,纷纷表示愿意护持诵持此咒的无量众生。
  由卷七「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直至卷八「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属於「证道」部分,也即修证三摩地直至涅盘之道。阿难又向佛提出三个问题:「云何名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佛分三方面回答阿难的提问。
  第一层,由此部分起首至卷七尾句。佛说:「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盘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妄心熏以成业,因业感而妄相生起,此即众生颠倒。众生以无明妄力建立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以及东、南、西、北四方的界限。三世与四方和合相涉,变化出世界及其十二类众生。十二类众生的成因各自略有不同,但却都是以世界虚妄轮回为其主因的。此十二类众生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这一观念是《楞严经》特有的分类。
  第二层,由卷八首句至同卷「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三种渐次」就是:其一,修习除去助因,也即断世间五种辛菜;其二,真修刳其正性,也即断除淫欲和杀生;其三,增进违其现业,也即尽灭六根向外尘的流逸。
  第三层,由卷八「阿难,是善男子欲爱乾枯」至同卷「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由此开始宣说菩萨五十五修行圣位。第一位为乾慧地,第一个十位即「十信」: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第二个十位即「十住」: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第三个十位即「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第四个十位即「十回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十回向」之後,即是「四加行位」:暖地、顶地、忍地、世第一地。第五个十位即「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经过以上五十五位的渐次修行,方证得等觉、妙觉二圣位。应该指出,关於菩萨五十五修行圣位的名目及顺序,佛教各经典的说法略有差别。《楞严经》的说法尤为独特,因而於此特将其列出以备查考。
  第四层,自卷八「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至同卷「汝当奉持」,此属於「结经」部分。文殊师利菩萨请问「当何名是经?」佛答之以五名。经前题名是综合此五名而命名之。
  自卷八「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直至卷十「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盘,不恋三界」。此属於「助道」部分。可分其为三层去理解。
  第一层,由卷八此部分起首至卷九「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佛应阿难所请,向大众详细叙述了「七趣」的成因及其相状,也就是业报轮回的理论。所谓「七趣」即地狱趣、鬼趣、畜生趣、人趣、仙趣、天趣、阿修罗趣。「七趣」囊括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二十五有情众生。正如许多论者所说,一般佛经典只言「六趣或称「六道」,而此经独加「仙趣」以成「七趣」。所谓「仙趣」,经中是这样说的:「复有从人不修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於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十仙」的名目是:地行仙、飞行仙、游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绝行仙。佛告诉大众,「七趣」乃众生「妄想受生,妄想随业」,皆因「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众生应当除惑而正入修行路以证得菩提。
  第二层,由卷九「即时如来将罢法座」至卷十「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後垂范」。佛於法会将罢之时,无问自说修习三摩地之中容易出现的五阴魔事。五阴即色、受、想、行、识。经文中将修习三摩地中因受五阴所障而产生的五十种「邪见」或「狂解」,称之为「魔」,以提醒修行者注意剔除。因「魔」作崇,修行者得不到正受、正知和圣解,从而堕入外道或者无间地狱。只有将五阴之中的妄想销尽,六根互用无碍,清净如「净琉璃」,修行者才能超越五十五位菩萨修行位而入「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
  第三层,由卷十「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至「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盘,不恋三界」。阿难在此又提出了三点疑问:一是五阴为何以妄想为本?二是五阴是顿灭还是渐灭?三是破除五阴的界限为何?佛应阿难所问,宣讲了五阴以妄想为本的五条原因,五阴是「重叠生起」因而要次第销,以及破除五阴的界限等等道理。
  应该指出,也有人将上述第三层单独列为一单元。因为从其内容看,一方面是对破除五阴诸魔以归依清净圆觉之本心等相关问题的概要回答,另一方面这三个问题也含有对「经宗分」所阐述的思想进行总结的意思。
  此「助道」部分太虚大师将其判为「保绥菩萨初心」,第一层意为「明七趣生报以匡扶第二渐次」,第二层意为「辨五阴魔境以匡扶第三渐次」(注:见《大佛顶首楞严经研究》,《太虚大师全书》卷十四。)这一解释准确地揭示了「助道」的含义以及此部分在全经中的地位,可作理解经文的参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