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用生命感悟佛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理 昊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用生命感悟佛法
  理 昊
  序 言
  佛法是一种智慧的实践,是一种心灵自在的寻找,是希望一个人在平凡、平淡、甚至平常的生活中,建设一个美丽的、光明的心灵,来面对这个世界。当我前几年开始学习佛法时,我非常狂热的吃素,看到别人吃肉就认为这有问题;就很不开心,心想:此人一定会得到不好的报应。甚至于执着到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与生活都没有意义,一定要寻求佛法所说的最高境界——解脱。用这种厌离的心,来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太没意思了,自己躲起来修行才要紧,这是我最初的想法。大部分的人与我一样,最初遇到佛法都把佛教看成避世的、消极的、没有希望的,认为对这个世间绝望的人才会去出家、吃斋、念佛或修行。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我们来讲,如何在这个时代,使佛教能更好地传播?如何使它广泛地利益现代的众生?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一、走向佛法的道路
  我自出家以来,有一种感慨,为什么这么好的佛经,却没有人愿意去读呢?如果佛法不能拿来用,不是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记的我参军的时候,新兵连训练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规定,每天早上班长都会检查棉被,要叠的有棱有角,犹如四四方方的一块豆腐,如果棉被折的不好,就会被罚在烈日下跑操或站军姿,因此大家都觉的叠棉被是很痛苦的事情,后来,大部分的新兵晚上睡觉都不敢盖棉被,钻进蚊帐以后把棉被轻轻的摆在旁边,生怕压坏。虽然那时候天气非常冷,但是大家都习惯不盖棉被了,一觉醒来就又把棉被“请”回原来的位置接受检查,每次都通过,大家就觉得非常开心。有一天晚上我实在冷的受不了,就想:棉被真正的用处是用来盖的,不是用来摆的,应该把它摊开来盖。也许明天所叠的棉被不能通过,会被班长惩罚,但是棉被只有拿来盖,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最后我决定把棉被摊开来盖。哇!当时心里非常感动,原来被子盖在身上是这么舒服!
  佛法在世间也是一样。很多人把佛法看做是“崇拜偶像”,仅仅把佛像供起来,把佛经摆在最漂亮、最庄严、大家最容易看见的地方供起来,而自己心中却没有佛。事实上,真正的佛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平常不能很好的运用,就跟摆在床上而不盖的棉被没有什么两样。正所谓:“平常心是道”。六祖大师在《坛经》中也讲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说,学佛是通过拜佛、诵经以及打坐等形式来达到内心与道相应。而不是仅仅执着于表面的这些形式。因此在平常生活中,运用佛法来改变我们的内心、去除我们的习气,这就是学佛、就是修道。只有这样生命才可以得到佛法的滋润。
  很多人都把佛教当成是死后的宗教,死了以后才有用;但是如果等到死后才有用,它就不能检验、不能考察,并且也是不能理解的。我们在历劫的生死流转当中,并没有更大地得到佛法的利益,是因为我们错误地对立了圣人与凡夫、世间与出世间、学佛与生活等。所以现在,我们用正确的观点来看待佛法,是学佛迈出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发我们内在的智慧,而不是象摆在床边的棉被。
  一个真正的学佛者,只要他在生命里升起一些改变,这些改变,譬如说今天,他的智慧比昨天更增长,他的慈悲心比昨天更深厚,他的愿力比昨天更大,他的修行比昨天更精进,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正走向成佛的道路,而这些智慧、慈悲、愿力、以及实践,都是在提升我们生命的美,但是,不管是人或者其它众生,都不能满足对于物质的欲望,知足常乐就是检验自己功夫的良药。
  世间人与人不同,一个可能每天愁眉苦脸,而另一个可能想着要去改变、创造、找到生命的归宿,今天,我们遇到了佛法就应该珍惜!“佛”简单的讲,就是“彻底觉悟的人“,我们从佛教的经典都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是一个非常朴实、平易近人的人,他讲的道理至善圆满,如果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走进佛法的世界,因佛法具备生命里最美的东西——自在与慈悲。
  二、认识心的四要素
  佛法具备生命里四种最美的要素:第一个叫做“真”,第二个叫做“善”,第三个叫做“美”,第四个叫做“圣”。而一个人学习佛法,就是从浅至深的进入这四个境界——真、善、美、圣。这是一种修行的历程,从凡入圣的阶梯。
  (一)、什么叫“真”?真就是纯净、纯真之义。真就是要有一颗纯净的心,来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因为世间一切的存在,既然都有它的道理与价值,我们只是分清善与恶、美与丑。因此,一切对生命的企图、欲望、追求、都是多余的,不能使我们的生命有更高的价值。反而使我们的心多了一份贪、嗔、痴;少了一份戒、定、慧。正如戒经中所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所以,佛教常讲,如果要发现生命真实的价值,不是透过人们的欲望、企图以及外在的追求去发现,而是透过内在的止息,就是面对着整个世界,以纯净的态度来引导我们:随缘、无执、无着,这些都是纯净的态度。当然我们现在很难了解,什么样叫做纯净,因为我们现在的心太复杂了。我们要学习佛陀的智慧,来寻找纯净。所以我们应该减少对欲望的追求,使你的心保持在纯净的状态。
  在我们生活的记忆里,累积了太多的东西。我们每天可能要看很多份报纸,要花很多时间看电视、上网、找别人聊天。事实上,这些对生命的开发,都是没有帮助的。当你有一个纯净的心,你可以不必为明天的事情烦恼,今天就可以开心地做很多事情。
  古代有位大禅师,每天睡觉的时候,都要做这样的观照:睡觉的时候就想自己明天不会再起来了,生命在呼吸间,这一睡可能就死了,于是要把生命里一切痛苦与烦恼统统放下,安心睡觉。
  (二)、什么叫做“善”?善就是清净、向上、光明的特质。在这个光明的特质上面,特别指的是心灵的提升,使我们的心灵具有光明。我们要了解,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办法透过物质、或者透过欲望来得到安心自在,得到满足与快乐。《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所以有很多人有了很好的物质与欲望的条件以后,还是没有办法安顿他的身心。如现代的大富商们,住的好、吃的好,但还是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所以,外在拥有很多并不代表内心的自在与解脱。
  (三)、什么叫做“美”?美就是美好、美丽之义,这个美与世间事物的美好与美丽有点不同,通常我们所说都停留在感受的层次:我们感受到这朵花很美,但是这朵花很快就会凋谢;我们感受到这个人很美,但是这个人很快就会老去。所以“美”在我们的经验里面不是恒常的,不是永久的,是不断地在变化中。也就是说,平常一般人所认识的美,是短暂的,是无常的,是非真实的,佛法的美是一种内在的安详与慈悲,是永久的体证,不随世间的变化而失去。
  每一个人都经过无始劫的轮回而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事物,譬如:吃饭、喝茶、睡觉、念经、坐禅等等,这些在无始劫的前生里,都已经历过了,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来这个世界?一个是愿心,来这个世界里更广大的学习;一个是随业流转。
  佛陀教育我们要有广大、清净的心量,就会使我们在这一生里,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都会有一个美好心境来生活;要不然人生就变得非常有限与短暂。譬如说,你一下子就老了,老了还要不要过日子?老了当然还要过日子,老了怎么样使你有美好的经验呢?那就是因为你知道:死后还有世界,死后还有来生。这个时候,你就会有一个对未来,甚至对死后的世界,有一种承担,有一种责任。
  所以我们要从佛经中找到一个立足点,可以透过对生命深刻的体验而开展出来,来体验我们的生命。通常我们讲到学佛的时候,一般人都比较偏向于心外求法,而比较少做内在的开展与体验,我想这可能会造成一个缺失;这缺失就是,经过一年两年之后,你不知道你的智慧有没有比前一两年得到更好的提升。所以内在的体验非常重要。如果每天晚上你坐下来,想一想生命已经过去了一天,你在一天里面智慧有没有得到提升。经中所讲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正是警戒我们,要用这样的心去在生命中体验。
  (四)、什么叫做“圣”?圣就是庄严、清净、无执。我们从历史上看,从释迦牟尼佛开始,所有的佛、菩萨、弟子,他们只要一站出来,都是非常庄严的,不只是他们的形貌庄严,他的身、口、意、都非常庄严,语言庄严、身体庄严、意念庄严。身为佛教徒,就是要学习怎样使身、口、意处在一个庄严的状态;不管生命遭遇到什么样的痛苦、不安和动乱,都不会被改变。这也就是说、你的内在要非常坚强,要了解学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开发自我、为了战胜自我、为了了脱生死、为了走向自己生命最完美,最圆满的境地。在这个过程里所遭遇的一切,都只是一些干扰而已,它并没有办法真正地阻挠或者破坏我们的生命。
  当然我们学佛的人会遭遇到很多的痛苦与不安,也可能遭遇到比没学佛时更坏的状况。但是没有关系,你要了解到,这个世界不是变好就是变坏,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无常的。不要因为无常,而改变内心的态度。有句俗语说:这个世界上的伟人,百分之百都遭遇比一般人更大的痛苦。也许我们现在比起一般人,都觉得自己很痛苦,但是我们如果看伟人的状况,就会发现,每一位伟人都因为痛苦而伟大。所以痛苦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人生里一切负面的东西,都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只要能提升、转化,那么这些坏东西,都可以变成好的东西。当我们有了真、善、美、圣的心态,生命内在的品质,就会渐渐地得到改变、得到提升。
  三、怎样来体会佛法
  佛法是实践的宗教,有智行合一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看待我们生命里的真、善、美、圣——把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生活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实践佛法时光,第二个部分叫做非实践佛法时光。实践佛法时光就是光明的,好象一棵木瓜树向上长一样;非实践佛法时光就是堕落的,不安的、烦恼的、悲哀的、无聊的无可奈何的,没有希望的、消极的。每一个人都有这两部分,然后面对那些反向的时光,使它转化,就需要佛法来引导。使我们生命里那些消极的部分减少,然后把你的生命注入佛的智光,使它清净,使它增加,使它深刻。
  如此一来,慢慢的我们在每一天,不好的时间就会减少,好的时间就会增加,然后我们就会真正地从内心里,产生一种快乐,美好的情怀。这在禅宗里面叫做“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日日都过着好日子的人,临终的时候,当然会一个更好的世界。如果天天过着不好的日子的人,即使他在学佛,或者每天拜多少佛,死了,因为他身心不与佛法相应,仍会到不好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常常去改革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常常有正向的时光。每天都过得非常开心、非常的快乐,才不枉为一个佛教徒。
  佛法是世间与出世间都圆满与完美的法,如果一个人在世间的生活,没有走向圆满与完美的这种心情或者心境,那么他出世间的佛法,也不可能圆满完美。让佛法来引导我们发展自己的那个美丽的心情、慈悲的情怀,来影响周围的人,那就是最好的变化,所以,从改变我们的内心开始吧!
  总结
  佛法是佛陀的正觉,为人类开发出来的一种离苦得乐、离恶向善、转染成净的修行道路,只要学习佛法的人,用真心来体会佛陀的音教,就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归。所以,佛法要用生命来实践、体悟,才有可能达到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才会真正的得到自在解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