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浅谈台宗五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演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台宗五悔

  演勤

  一、前言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随业流转生死,造无量罪,轮回六道,不知出离,《普贤行愿品》云:“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今我等归依三宝,学习佛法,无非是为了生脱死,复我本有真性,就路还家而已。
  然而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譬如只有善解钻摇,才能收获醍醐。修行的法门虽然无量无边,但约之总不出四种三昧,所谓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这四种三昧虽然各有事相方法,然而“悉用实相正观为体。”[《法华玄义》卷九]同时通用具五缘等二十五法为通方便。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如果要修半行半坐三昧中的法华三昧,必须别加五悔。所谓内以三观,观三谛境。外以五悔,助成理解。故《摩诃止观》卷七云:“唯法华别约六时五悔,重作方便。”
  在修法华三昧时之所以需要别加五悔法门,这是因为上根利智的圆观行人,破障显理,三观即足,但一般的行人,由于无量劫来积集了无量的善恶诸业,这些惑业有的已经受报,有的尚未受报。如果只是平平运心,则很难相应,因此必须加修五悔破除业障,才能障去理明,速到萨婆若。譬如运舟,更加风帆橹棹,则目的地指日可待。由此可见,五悔法门对于圆教行人多么的重要!为此,笔者不揣简陋,略述台宗五悔如下,不妥之处,祈方家指正。
  二、正明
  所谓五悔是指: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
  1、忏悔。
  忏悔,在《光明记》中云:“然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忏者改往修来。即:忏悔自已过往的造业,来成就自已善果之义。四明尊者在《修忏要旨》云:“如草木之根,露之则枯。覆之则茂。故善根宜覆,则众善皆生。众根宜露,则众罪皆灭。”在此,先明逆顺十心观法,后正明忏悔。
  行人想要忏悔二世重障,必须先识顺流十心,明知过失。所谓顺十心,即:自身从无始以来之所以轮回生死,造诸恶业,乃至於一切众生中起种种恩怨恼害等。无不由於内在[1]爱见无明,[2]外加恶友,[3]不随喜他,[4]广造众恶,[5]恶心遍布,[6]恶心相续,[7]覆讳过失,[8]不畏恶道,[9]无惭愧心,乃至[10]拨无因果等,十种非理恶心的推动与造作而形成的此十种恶心,另运十种逆心,以对治之。因此,[1]正信因果,翻破一阐提(拨无因果)心,[2]自愧剋责,翻破无惭愧心,[3]怖畏恶道,翻破不畏恶道心,翻破不畏恶道心,[4]发露忏悔,翻破覆藏过失心,[5]断相续心,翻破常念恶事心,[6]发菩提心,翻破恶心遍布心,[7]修功补过翻破纵恣三业心,[8]守护正法,翻破无随喜心,[9]念十方佛翻破顺恶友心,[10]观性空,翻破妄计我人心,如是观之,一一翻破。当知此二十种心,通为诸忏之本。因此,《修忏要旨》云:“不明前之十心,则不识造罪之相。若非后之十心,则不知修忏三之法。故欲行五悔,先运十心。”
  次正明忏悔者,总不出三:一、作法忏者,就是披陈自己的罪,使自己的善心增长。如毗尼中云:“当请三十清净比丘僧,於大众中,犯罪比丘,当自发露,僧为作羯摩成就。又於三宝前,作诸行法,及诵戒千遍,即得清净。”在《修忏要旨》云:“作法忏,谓身口所作,一依法度。”故名作法忏。二、取相忏者,谓百里千里无戒德师,自於昼夜六时以清净三业,向佛菩萨像前,五体投地礼拜忏悔。如大山崩毕露过罪,运心观想,三年五载,乃至一生,必期见光华瑞相,而诸众罪遂即消灭。如菩萨戒经中所说:“若忏悔要须见好相(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瑞相)罪即消灭。”三、无生忏者,谓业从念起,但观现前一念,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三处即空,罪福无主,所谓心亡罪亦亡,故名真忏悔,前一两者事忏,后一者理忏。事则别忏身三口四七支之罪,属小乘。不通达实相。理则总忏意中三毒之罪,属於大乘。显真谛理也。《修忏要旨》云:“法虽三种,行在一时,宁可缺於前前(前前指前面二种忏法),不得亏於后后(指最后一种无生忏),无生最要,取相尚宽。(和无生忏相比,取相尚非急务之意)。盖妙观之宗,是大乘之主。灭障如翻大地泥土,草木皆枯,显德如照澄江,森罗尽现。”由此行人若以一心三智照一境三谛,谛理如如,智照历历,忏一罪则众罪圆忏而众罪当体解脱,是为法性妙忏,即最上上根忏法也。《观普贤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此之谓也。
  2、劝请
  劝请者,除谤法障,起慈善根。此有二种:一者劝请转法轮。如光能破暗。喻佛智普示众生,佛不出生,万劫常暗冥。最初成就菩提者,即佛初成也。如“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是迹门成,若本门“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久已成佛矣。今为了教化故初成佛。问:我今不见诸佛,岂非虚请?答:虽不当面见佛,而行劝请,以表归敬之诚心。犹如大王,虽多美膳,若有请者,必得恩福,今我皆普劝请转妙法轮。(劝请说妙法能转於众生,令众生转凡心成佛心。)《普贤行愿品》云:“我当悉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二者劝请住世,佛是应机示现,众生机感,佛则非生而示生;众生无机,佛则非灭而示灭,所以要劝请。《修忏要旨》云:“初修劝请者,行者知十方世界有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请说妙法。又即此刹那十方,复有如上尘数诸佛唱入涅槃,我皆於彼前,请久住世。能运此想,不只灭乎魔愆,复能成於法施,其功甚大。”
  3、随喜
  随者是随顺,不违逆意。喜者是欢喜,不厌恶意,谓随其见闻,无问夫大小,一丝一毫之善,我皆随喜。《修忏要旨》云:“次修随喜者,则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谓六道凡夫,二乘贤圣,一切菩萨,三世如来,有为、无漏善根,上求下化功德,皆欢喜赞叹,随顺修行。”
  4、回向
  回者是转义,向者是趣义。把前面所修的拜忏、赞佛、礼佛、劝请、随喜等一一回向,愿一切众生趣向三种:一者回自向他,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同样能得到这一切功德。能断烦恼,了生死,离苦得乐,成佛道。二者回因向果,把一切修因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令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三者回事向理,回向真如实际,把事相上的功德,都回向本有的理体。《修忏要旨》云:“次修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初回事向理者,原有理具,方有事用。一切修证,不出理性,众生强执,计是有为(计为实有)今回此心,向于实际(真如自性)。回自向他者,昔迷理遍,凡所修善,庄严自身及己眷属。今顺本性,回向众生。回因向果者,一毫善种,三业熏修,不趣二乘,宁滞三有,修既顺性,则成缘了二因,因必显真,同归究竟三德(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是名回因向果。此三种回向,一切菩萨共修。”
  5、发愿
  愿者,誓也。发愿像修行的指南针,由愿力使我们趣向的目标,所以修忏法后,还要发愿。愿有通有别,通则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则由自发心趣向净土。《修忏要旨》云:“次修發願者,要誓志行也。一切菩薩通有四誓,謂未度苦者令度,未解集者令解,未安道者令安,未證滅者令證,此則通標其志。……今則別要其心專期淨土。”也就是说,别愿则专志期生净土。为什么要还别求净土?因为众生根钝,不能了达诸法实相,在修行中,有所退失,由此发愿,用愿力使众生能达到自己所达目标,所以能随业往生。又人生短暂,轮回六道,不生净土,惧随流转。故《修忏要旨》云:“蓋此堪忍之界不常值佛,多諸惡緣,深位尚乃有退。若能願求,定得生彼。況過現積集善惡業缘,每至終身,咸來責報,臨終惡念增盛,則眾惡成功,牽生惡道。臨終善念增盛,則眾善皆成牽生善道。今既求生安養,必須淨業莊嚴。若無願力強牽,焉克臨終正念。故誠心發願決志要期,既欲往生,宜在專切。”
  三、结语
  从上可知,欲修法华三昧,必须先行五悔法门以助开观门。如此方能於一念中,圆解成就不加工力。当知从凡夫至等觉都应用五种方便法门而忏悔,以事助理,故《光明文句》云:“当知忏悔位长(上至圆教等觉)。其义极广(位位横论各有三障。烦恼头数,结业流类,苦报等差)。云何言止齐凡夫。是故《五十校计经》。齐至等觉,皆令忏悔。”由此以事相上的修,才能显出本具理体,无事相则理不显,无理则事相无依。因此我们既不能执理废事,也不能执事昧理,必须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如此方能理事圆融,速证法身。可见此五悔法门究竟非浅位事,圆教行人应予以重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