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出世间之孝
论世出世间之孝
作者:印圆
在以儒家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何以礼乐治国而名于世,儒学的核心就是“仁”。而仁的实施与具体表现就在於孝。《论语》中门人问孔子,:“如何实践仁,该从何入手?”孔子的回答是:“孝与悌为目”。就是说孝与悌就是仁的外在表现,换句话说只有懂孝悌的真义,才能明白仁的真实内涵,如国将孝悌做到极处,那么仁的真义就会全体显露。所以封建社会的结构是一种纯粹的宗法制度,所谓君臣父子,君如父,臣如子,父如君,子似臣,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伦理系统。《论语》中孔子曾言儒教的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而历代的帝王都将孝作为仁的代名词,提倡以孝治国,以孝齐家。而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它与中国固有的思维习惯,人生态度及于伦常道德都有一定的差异。如佛教主张剃发披衣,不蓄妻室,不礼王者等,都与儒家的孝道有明显的抵触,所以传播的过程中遭到巨大的阻力,世人竟说:“出家者,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报国家为不忠,遗父母不顾为不孝,弃儿女不养为不仁,抛妻子不管为不义。)等诸多的非难,后来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种种辩解,经历了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佛教中的出世为本的孝文化,终于得到了中国儒家的认可。
因为佛典中也有众多提倡孝道的经典,可与儒者产生共鸣。如:《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观经》云:“孝养父母,净业正因”。《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云:“假使有人,为於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於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而儒家《孝经》曰:“夫孝者,德之本也,教所由也”。《论语》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 《孝经》又云;“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纬也,民之行也。”可见佛儒皆遵孝道。
佛言:“戒为无上菩提本”。既然“孝名为戒”。可见佛法也是以孝为菩提本,以孝为净业正因,这与儒者“孝为德之本”。孝乃教所由也,二者对孝的重视,对孝的态度上是一致的,只是基于佛出世,儒入世,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孝的表现形式自然也是各异的,因此就孝而言,可分为世间孝与出世孝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同异。
(一)世间之孝道
孝道有孝、顺二义,孝易顺难,顺有当顺不当顺之别,没事悖于理,情不洽众,子女不能拂然而去,还需宛转进言,使老人涣然释怀,欣然不同,斯为正格,这也是一种孝道,程子曰:“天下无不是父母”。孝养之道,有二种,一种是养其体,一种是养其志,养其体是对父母生活上的照顾要周到细心,养其志是要子女光耀门楣,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
古语言:“百善孝为先”。“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如宋朝的抗金元帅岳飞,他在参军时,他母亲怕他被名利、金钱所利用出卖自己的国家,就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其中国字少一点,他母亲说:“等战争平乱,国土收复,国家安定之后再给你点上那一点”。结果国家还没安定,战争还没有平乱,他就被当朝宰相秦桧所害,结果那一点到现在还没点上,在杭州岳王庙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中的国字还是少一点。
孟子在《离娄篇》说到世俗五不孝: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狠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的这番话也与佛门“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的有相似之处,佛说世人若能守五戒,则天下太平,孔子则曰:“若守五常则民风归厚”。可见真正的孝子必定是个贤能善良的人,人人都能遵孝道则天下无为而治矣!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父母若告儿子罪状,不问对错,皆定其子之罪,直到父母来撤诉才放回其子。可见古人是多么尊重孝道啊!故《礼》曰:“父母有过,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也。”就是说:“父母如果有过错,自己宛转三谏父母来改,而父母不听者,自己要悲泣而随父母而不可有违背。”
在明朝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把世间孝分为三种:一、承欢待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登科入任而爵禄以荣其亲;三、修德励行而成贤成圣以显其亲。
承欢待彩而甘旨以养其亲;就是为人子女要瞻养父母,拿好的来供养双亲,在生活上的照顾要周到,这是世间最基本的孝道了,如:“老莱七十,戏采娱亲。”老莱子,周朝人,生性至孝,对双亲极其诚敬,自己年岁虽以七十,但在双亲面前从不说老,常穿五彩衣,学孩子游戏,有时担水上堂,诈跌卧地,学孩子哭,千方百计的让二老欢喜,笑口常开。又如:孟宗哭竹,冬日生笋;又如:王祥卧冰,为母求鲤等等多不胜举。孔子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之谓也。
登科入任而爵禄以荣其亲;即是考取功名,对社会人民有所贡献,拿这些荣誉来报答自己的双亲。故古代官员上任前有回乡祭祖之举也。
修德励行而成贤成圣以显其亲,即是自己修德励行,使自己能够成贤成圣而且还要能够慰亲人入道。如:虞舜,姓姚,名重华,生性善孝,父亲眼瞎人又老实,但继母奸诈,弟弟傲慢,并常常遭到继母的陷害,他不但不忌恨反而对继母更孝敬,对弟弟更友爱,最终使他们感化了,舜在历山务农时,象替他耕田,鸟给他除草,帝尧知道他是贤才,用他做丞相,最后让帝位给他,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圣君,又如,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让孟子有好的学习环境,结果孟子的被后人称为亚圣,由立身行道而流芳百世。这就是世间最大的孝道了。
世间之孝在四书五经中有很多,以《孝经》影响最大,在中国封建社会有五大准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佛法传入中国之后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和儒家孝道有明显的三大分歧:1,出家僧人剃除须发——与《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讲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相违,故出家僧人剃发也是有为孝道。2,出家僧人不聚妻室,没有后嗣——最不孝,所谓:“不孝有三,无后唯大。”3,出家僧人披袈裟,见王者不行跪起之礼,有违中国传统礼教,而当时牟子在《牟子理惑论》里就进行了申辩,但是他的申辩是用上古时代的个别事例,结果牟子的申辩是无力的,到了东晋时代著名高僧慧远大师为此进行了解释,慧远大师认为:“虽然如来佛教是出世,尧孔名教是处世,两大教义不同,目的却同,同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名教是积极入世的,佛教的出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往生是为了更好地利生。”也就是说:“如来一代教法虽然是出处,而儒家的一代教法是处世,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佛教讲的是出离三界,故教义不同,但是目的却是一样的同是造福人类,服务社会,而儒家是积积劝人向善、报国;佛教的出世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类,往生西方是为了更好的利益众生。佛弟子毁形异服为的就是立身行道,剃发披衣乃为明立身行道之志也。这目的和儒家是一致的。”
慧远大师在《答桓太尉书》中云:“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民生矣。”意思是说:“如果有一位僧侣全德成佛,那就能救度父母兄弟等六亲,乃至救度整个天下,虽然在表面上出家人没有遵丛传统的礼法,不处在王、侯的位置上,但是出家人,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群众,有助于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从根本上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这是不居王位而施王化,不居臣位而尽臣道,不但不悖儒教,反而将儒教的礼教更加彻底化,更加发挥至极。
慧远大师不仅精通佛理而傍通世典,所以就以儒家的孝而论说佛门之孝,从而突显出佛门不但不违儒者之孝,而能更广泛彻底的实现孝的真义。佛门之孝是儒者所难以企及的,这样的论述是十分善巧的,所以受到天下后世佛儒之所推崇。
二、出世间孝
出世间之孝,一言蔽之曰:“生则养其口体,没则导其神灵。”在儒家瞻养的基础上加劝双亲信佛奉教,以企解脱三界六道的轮回束缚,以显彰众生本具之性德。不但要保证父母的衣食心情的悦适,还要令父母得到永劫的解脱自在与究竟的安乐。
出世间孝有供养父母者,佛在世时制佛戒:出家者必禀父母,如果有兄弟子侄可托付,方许出家,父母同意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或出家之后,兄弟子侄去世,双亲无人照顾者,可减其自己的衣钵之资来奉双亲。如:长芦赜禅师迎母于方丈之西,劝其念佛。宋朝宗赜禅师,襄阳人,早年丧父,母亲陈氏把他带到舅家抚养,少时学习儒家,到二十九岁,礼真州长芦法秀禅师出家,悟明心地,融通佛理,成为一代宗师,因母年老,无人奉养,便把母亲接到长芦寺,安置于自己住的方丈室东厢,劝母落发修行除奉养饮食外,勉励精进念佛。后来他母亲瑞相韶彰随佛西去。
蕅益大师于明万历四年,师就星象家求问母寿,得知其母于六十二岁节限即到,遂于佛前立深誓愿,愿减己寿,薄己功名,必冀母臻上寿。明神宗太启四年正月,师于三宝前燃香刺血,为母求寿,劝母勿事劳心,惟以努力念佛,求出轮回,后其母病势沉笃,师曾四度刲肱冀图挽救母命,但终因病重不治,益师大恸,痛切肺肝,遂哀泣安丧尽礼,嗣后,每逢周年、忌日,必为父母诵经、回向发愿、超度。如上二位大师,就是事亲之典范,不但能养其口体,更能进一步的劝母念佛求出轮回,亲没则数数作诸功德,以回向父母,可谓真孝子、真佛子也!
佛陀在世时,证得佛果后,到忉利天为母说法。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佛在忉利天为母所说的法。里面就讲到孝道,如在《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云:“婆罗门女救母出离地狱。”在《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中云:“光目女为母设福,使母出於地狱投生为其婢家之子但是短命,然后又为母发大誓愿使母命终生为梵志。”地藏菩萨为报母恩,后数数发大誓愿,尽未来际度脱受苦众生,己身方成佛道,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将出世之孝发挥之极,所以得到佛陀的称赞,十方诸佛菩萨全部赞叹,以令众生离一切苦,受究竟乐,方为真孝、大孝也。所以此经被佛门称为孝经,同时还有《佛说盂兰盆经》也被称为孝经,这里面讲目莲尊者救母出於地狱的事,还被搬上舞台,对孝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而佛父净饭王逝世的时候,佛还为父亲抬棺,当时四天王化作凡夫为净饭大王抬棺,佛与阿难也要参与,四天王说:“佛是觉皇何以抬世间王者?”佛言:“以天下后世不孝者作教诫,令不孝者闻之生愧。”佛是觉知末世有不孝者,所以示现而作典范,以杜天下后世言佛门不重孝也。佛入灭后为生母从金棺中起,也与此事相类,思之可解,由此可见,佛教是非常重视孝道的。
佛教讲的是生生世世的因果,而儒家只讲今世父母;如《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盂兰盆经》云:“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当知不修慈力,莫成孝道。”
《印光大师文钞·佛教以孝为本论》云:“亲在则善巧劝论,令持斋念佛,往生西方。亲没,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其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就是说:“双亲在世时,劝双亲念佛,往生西方,双亲不在则自己诵经,持咒、持戒、念佛、拜佛的功德来回向双亲,堕到地狱者可以出离往生净土,以往生者可令莲位增长,这可是世出世间之大孝也。”如在《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中有净藏、净眼二子度父出家,结果佛给他授记成佛,号娑罗树王佛,这乃是出世间之大孝也。
儒家曾子曰:“无故不伤一昆虫,无故不损一草木。“儒家把孝延到了昆虫和树木对他们也要爱护,如我们佛教的杀戒一样。在《地藏经》中云:“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由此可知不孝父母的罪过,又佛子当视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不得随意伤害一切生灵。有经云:”家中有二佛,一名是父,一名是母。又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可见二者皆重孝道,但儒者之孝,只限於今生。而佛门之孝则不可穷尽。是以莲池大师曰:“娱亲赡养世间之小孝也,立身显道世间之大孝也,若以劝亲念佛往生净土望之,则世间之孝皆小孝也!唯佛门之孝方可名为大孝也?”
结束语
儒者以礼教为中心,对国人之形貌服饰举止,向有严格的政治法律与道德的规范。形成了中华独有的礼法习俗文化传统,而佛教在这方面也有严格的义理及戒律的规定,有其独特的宗教传流。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就因服饰容貌举止等与儒者有异,所以受到种种非难,后又因佛儒皆重孝道而逐渐的缓和,最终形成了两家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互相容纳,从而形成了儒佛道三家鼎立的文化阵营。
儒佛对孝的发挥是有根本区别的。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即使有不法行为,那也是后来的习染所致。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因此程子曰:“天下无不是父母。”对父母应是善顺的,如双亲有不近情理的举止,子女只能婉转进谏,不可以公然拒命,而臣子对君父也必如此,方合君臣之道。所以儒者之孝要注眼于“善、顺”二字。最终实现希圣希贤的大志愿。佛门则言:“众生皆有佛性,众生本来是佛。”而孝顺的真义是,随顺佛性(也就是法性)一切时一切处与佛性相契。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显发本具之佛性为目的。因此在孝道上就以劝双亲信佛念佛,成就佛果为大孝,古德有言“背尘合觉,名佛;背觉合尘,名凡夫。”出世之孝亦以善顺为本,但佛门基于三世多生的轮回义理,不但视今生的父母为佛,劝修佛道、视一切生灵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佛子都应於孝顺心、慈悲心与授三归令生正信。《梵网经》云:“若遇牛羊等,都应与授三归,令发菩提心,否则犯轻垢罪。”如此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得超生,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皆蒙拔济。”佛教之孝则广且深矣!亦复究竟矣!虽然世、出世间皆以孝为本。但世间之孝浅而显见。出世间之孝深而难明,所以不读佛典者往往以不孝而责僧侣,何其缪也,卒不忍言矣!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