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存与福州雪峰寺
义存与福州雪峰寺
义存(822-908年),俗姓曾,南安人。从祖父以来皆“友僧亲佛”。他12岁拜莆田玉涧寺僧庆元为师,留寺为童,17岁出家。
唐会昌年间(841-846年),唐武宗灭佛,他束发著儒服隐居山林,到福州芙蓉山参谒宏照大师灵训,灵训禅师“见而器之”,留在身边。宣宗恢复佛教,他礼灵训为师。此后,他北游吴、楚、梁、宋、燕、秦等地,在幽州(今北京)的宝刹寺受具足戒。之后,“巡名山,扣诸禅宗”,曾在洞山良价处当饭头(管理伙食),因机缘不契,离开洞山。咸通二年(861年)到湖南武陵德山参谒宣鉴,“盘泊数载”。咸通六年(865年)与同乡同学全豁一起离开德山,曾游历澧州的鳌山。咸通九年(868年)一度回芙蓉山。不久应福州刺史李景之请,到西怡山建寺,即后来的西禅寺。咸通十一年至乾符二年(870-875年)义存在师伯行实的协助下,得到当地信徒和福州刺史、福州观察使韦岫的大力资助下,在福州象骨峰形胜之地建造雪峰寺,僖宗皇帝赐寺额“应天雪峰寺”。
中和四年(884年),陈岩为福州观察使,对义存很敬重,上奏朝廷,僖宗赐义存为“真觉大师”之号,并赐紫袈裟。
大顺二年至乾宁元年(891-894年),义存再次游历吴越诸寺,后回雪峰山。
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对义存特别尊崇,曾从他受法。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义存去世,年87岁。
义存禅师身边的弟子常达1700人,得法弟子56人,其中因“无机缘语句”不立传,立传者达45人。其中著名的有:福州玄沙寺的师备、越州洞岩的可休、信州鹅湖的智孚、泉州招庆寺的慧、福州鼓山的神晏。外国来华的留学僧有:高丽国灵照禅师,得法后在杭州传法,高丽国玄讷禅师得法后在泉州传法,泉州刺史王廷彬为他建福清寺,后终老该寺,新罗国大无为禅师,得法后往新罗传法。其弟子文偃是云门宗创始人,其三传弟子文益是法眼宗的创始人,其再传弟子泉州招庆寺僧静、筠编《祖堂集》,为禅宗最早的灯录。
义存禅师著有《雪峰清规》、《雪峰语录》等。
义存禅师创建雪峰寺后,乾宁元年(894年)因徒众愈多,寺乃移建于陈洋。王审知尊崇佛教,先后捐建大殿、法堂、方丈室、寮舍等,里人蓝文卿舍田7000余亩,屋500间,大兴殿宇,遍布山间。光化三年(900年)寺改称“应天文福禅院”,盛时僧众达1500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朝廷赐名“雪峰崇圣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宋朝制定禅寺最高等级为“五山十刹”,雪峰寺为“十刹”之一,成为禅子参学圣地。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正映禅师及其法嗣远芷秋崖禅师主持期间,寺得重建,规模宏伟。光绪十三年(1887年)达本禅师主持时,又中兴重建。光绪十七年(1891年)达本禅师赴槟城各地募化修建雪峰寺。现存殿宇为清光绪年间建筑,主要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客堂、藏经阁、枯古庵、方丈室等。
枯木庵,相传为义存禅师最初栖止之处。庵内一株枯木,只余本干,高3.2米,周围7.13米。枯木内已朽空,南向开一门孔,腹内可容纳10余人。唐天二年(905年)王审知为其建庵保护,并在庵前凿一口“万工池”。寺僧在树之腹壁刻3行左读文字:“维唐天乙丑岁,造庵子及作水池,约伍千余功,于时廉主王大王。”据近人考证:廉主王大王系王审知尊称。自宋至明,枯木内外续刻23段文字。枯木刻字,后世金石家称之为“树腹碑”。
义存祖师墓,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系王审知遣使到江西瑞迹山选取石材建造的。墓塔为钟形,称“难提塔”。
南安雪峰寺,始建于宋,原为义存父母坟庵堂,宋改为岩寺,历代均有修建。□李玉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