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纳戒法于心 解行必须相应——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
领纳戒法于心 解行必须相应——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
作者:何小平
一、发心决定得戒品位的高低
发心,本义是说发誓愿以求一切诸佛种子之无上菩提心;平常说的发心,其实说的是一种誓愿,亦即是一种内心的向往。誓,其要义是自制其心;愿,乃为随心而求、志求满足。发心大,愿力就大,就能与佛菩萨的本愿契合,可速疾成就无量殊胜功德;发心低下,愿力就低微,不仅受戒时难以领纳戒法,而且持戒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修行就难以成功。虚云老和尚在“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讲道:
戒体者,当受戒时,领纳戒法于心胸,于身内即生一种戒体。此体虽非凡夫可以见闻,然一生之中恒常相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戒体。戒体的优劣,在于受戒时发心的高下。故求戒者,当先明白发心。心分下中上三品:(一)下品心,于正受戒时,以智狭劣,誓愿不广,或心散乱,缘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无克发体功用,是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二)中品心,于正受戒时,心缘一切情非情境,但于所缘境上,仅能分断诸恶,分修众善,唯欲自脱生死,全无度生誓愿,是为中品心,即得中品戒。(三)上品心,于正受戒时,心心相续,见境明净,遍缘法界一切情非情境;于此境上,能发决定大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是为上品心,即得上品戒。所以要得受上品,当发上品心。(岑学吕、宽贤编辑《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98—399)
戒体,是戒的体性,指经过作礼求戒等受戒仪式,而领纳戒法于心后,所引发出的防非止恶功能;它是一种对于戒法的信念与奉持戒法的意志力量。戒体获得后,即不假造作而恒常相续;戒体的外表是无相的,即无法用肉眼看见。《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云:“随心有上中下,得戒不同无定限也。”(《大正藏》卷03,p0159c)也就是说,受戒时发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获戒体功能的高低,戒体品位随受戒者的发心不同而相异。如《俱舍论颂疏论本》卷十四说:“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乃至下品心受,得下品戒,故戒随心。”(《大正藏》卷41,p0899a)虚云老和尚上面一段话中,说了三种发心所得下中上三品戒位;大、小乘戒,无不如此。虚云老和尚还强调指出:
又当受戒前,应先究心缘境之宽狭,然后才可以立志高远,见相明白。若不预先深究,法相尚且虚浮,怎能得受上品戒?甚或戒全不发,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大须留意。
缘境虽多,不外情与非情两种。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如人类鱼虫鸟兽等;非情境就是一切无生命的矿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药用具等。众生造恶,皆因迷著前境,如见财物起盗心,见美色生淫念等是。但恶业固由境起,善业还从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为发戒之正本。如淫杀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发;盗妄等依情与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与非情境而发。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发戒之因。若能兴广大慈护之心,遍缘如上情非情境,于此境上发如上三大誓愿,与彼戒法相应,领纳在心,尽寿护持,是即上品戒体。(《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99)
虚老这段话的要义是说,最高的发心,是自度度他、悲天悯人的誓愿,是万物与我一体的情操;如此发心,才能与戒法冥然深契相合。众生皆有佛性:无论是有情的动物,还是无情的器世间,都是从大圆觉海一一流注出来的平等生命;能“究心缘境之宽狭”,明白自他不二的所以然,就能“兴广大慈护之心”,而于情、非情缘境上发“三大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云:“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大正藏》卷12,p0568a)而《大智度论》卷八说:“身口善,是名持戒。”(《大正藏》卷25,p0121a)可见虚老说的“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本身的实质就是“持戒”;如此发愿,既与佛典所说持戒的内涵完全契合,当然也就能“与彼戒法相应”。
至于虚云老和尚说的第三个誓愿“愿度一切众生”,则包含了“自度”与“度他”的双重含义。如《六祖坛经》说:“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大正藏》卷48,p0354a)就虚云老和尚自身而言,他56岁前专修的生活,便是“自性自度”;以后出来弘扬佛法、救度众生,则是“度他”。虚云老和尚一生含辛茹苦,持戒精严而为法忘躯,就是为了实现他那物我一如的婆心悲愿:“众生无尽愿无尽,苍生苦尽那时休!”虚老说的要发大誓愿,才能得上品戒,其实是他自身修行成果的法尔流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三云:“当发上心可得上法。如前缘中,今受此戒,为趣泥洹果,向三解脱门,成就三聚戒,令正之法久住等,此名上品心。”(《大正藏》卷40,p0029b)因而虚云老和尚说,发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不能发正心,便不能获得戒体的功能,“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
虚老上面说的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还含有忏悔之义。《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永息恶业,修行善道,是名忏悔。”(《大正藏》卷46,p0485b)而《六祖坛经》“忏悔第六”说,从前所有恶业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从今已后,所有恶业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大正藏》卷48,p0354a)。佛法,既离不开戒律,也离不开忏悔。虚云老和尚强调说:
凡求戒者,照仪轨理应登坛,眼观法相,耳听羯磨,心生忏悔,易具功德。如以因缘不能登坛者,可请大德比丘在佛前方便授受,亦须深生忏悔,至诚求授始得。(《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207)
求戒者若不至诚忏悔,过去的业垢就会形成获得戒体的障碍;而且心垢不忏除,病根就仍存在,触机遇缘,老毛病便会发作。所以求戒时必须忏悔,以除去内心的罪垢;心垢除则障碍瓦解冰消,才能与戒法相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云:“一忏不复造诸罪,三世如来当证明;如是勇猛忏悔者,名为上品求净戒。”(《大正藏》卷03,p0303c)可见,虚云老和尚上述求戒时深生忏悔,是最上乘的上品心持佛性净戒。印顺导师也指出:“在受戒时,举行真诚的忏悔,是非常重要的。”(印顺《佛法概论》,p229)而且,即使获得了上品戒后,也还要时时省查己过而进行痛切忏悔,如虚云老和尚法语说:“要格外的省慎,深自忏悔,精进修持。”(《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120)
需要指出的是,至诚忏悔求戒,实质上也是一种发心,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云:“唯愿十方佛,观察护念我;皆以大悲心,哀受我忏悔。我于多劫中,所造诸恶业,由斯生苦恼,哀愍愿消除。”(《大正藏》卷16,p0412a)所以,发心是决定获得戒体品位高低的关键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虚云老和尚特别强调:受戒时要发三大誓愿的上品心,同时要至诚心生忏悔。只有这样,才能领纳戒法于心。
二、既为佛子,须知戒之妙义
虚云老和尚“云门山大觉禅寺同戒录序”强调说:
既为佛子,须知戒之妙义,造律仪之渊深,三聚五篇之半满,性遮互环之重轻,法体行相之幽玄。若不明晰,受之何益?(《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295)
从字义上说,警是戒义,防止是戒义。从深层义而言,《大方等大集经》卷五指出:“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是戒义,灭义是戒义,此诸句义名为戒义。诸仁者,此是有为无为戒行清净平等”。(《大正藏》卷13,p0335b)虚老上面说的“法体行相”指的是,戒之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等四科。他开示道:“上来所说,虽分四种,其实是一。轨凡从圣,名戒法;总摄归心,名戒体;三业造修,名戒行;览而可别,名戒相。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是故得戒者,即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变有漏苦报即成法身。诸位发心受戒,于此须善用心。”(《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0—401)虚老这段话揭示出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的无上妙义:虽分为四,但本质上一多不二;得戒者,能变有漏为无漏,即显法身。
戒法就是佛陀所制戒律规范,为众生修行圣道的轨辙。凭着戒法,必能出离六道轮回,获得解脱。《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大正藏》卷40,p0004b)已如本文前述,戒体具有灭恶法而趋自性清净的功能:戒体清净如清凉水,能除热恼,能除贪瞋痴罪业,能生长万善。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六云:“戒体者,是善法之聚、圣道之基。”(《大正藏》卷40,p0253b)持戒的行为,便是戒行:受持戒法,随顺戒体,而身口意三业皆不违犯。虚云老和尚说:“戒行者,得戒体已,于日用中,动静云为,任运止恶,任运修善;顺本所受,不越毗尼,则世出世间一切行门无非戒行,并非离一切行外别有所谓戒行者。”(《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99)这是说,所谓戒行,关键在于受得而领纳戒体后,于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动静一如,无一不是戒法的展现。
持戒的相状,即持戒或犯戒的情形,则是戒相;按其持犯轻重,各有不同相状。虚云老和尚指出:“当知戒相者,即是戒法之相,复是戒体之相,又是戒行之相。盖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行人最要深研戒相。此所谓戒相者,即是律中所明持犯等相。”(《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0)一切善业等事,如法当行不行,就叫止犯,如法当行即行,即名作持;若一切恶业等事,不当行而行,名作犯,若不当行即不行,则名止持。倘若不知止作持犯,则开遮全晦。
所以虚云老和尚强调,受戒者要明白“性遮互环之重轻”。虚云老和尚《年谱》“十戒具戒三聚戒”开示指出:
关于戒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诸位说明的。……我们对于受持遮戒,贵在遵循如来制该戒之本意,不在于死守条文。若得佛意,虽与条文相违,亦名持戒;若不得佛意,虽遵守条文,亦成犯戒。但亦切不能以此藉口,而将如来所制戒律,一概抹杀。各宜深入律藏,神而会之。(《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4—405)
佛所制戒,有性戒和遮戒两种。对于性戒,体是违理,无论佛制与不制,若作均犯罪,如杀盗等。对于遮戒,佛未制前造作无罪;制以后,若作即成犯戒。遮戒,有轻重开遮等别;小乘与大乘开遮持犯有许多不同处,而且有很多相反处:小乘持即大乘犯,大乘持即小乘犯。详细条章,要看律藏止持作持等书。佛制遮戒,乃是因地、因事或因时制宜的。例如掘地纺织等戒,是出于避世讥嫌而制:因当时印度社会,以乞食乞衣、一心修道为出家人本分事;若自己营谋衣食,便招世讥嫌,所以佛因之制此等戒。因而虚云老和尚强调指出:“但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各处不同,必须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决不能墨守绳法。故《五分律》中,佛说:‘虽我所制,于余方不为清净者,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于余方必应行者,不得不行。’故当日百丈祖师,以中国与印度环境不同,已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美举。佛如降生此时此地,决不会制掘地纺织等戒的。……故无论世出世法、科哲等学,均是菩萨所应学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闭起眼睛、盘起腿子才算修行,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痾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闭门造车、死守一法的。”(《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5—407)然而,诚如虚云老和尚前面所言,切不可以开遮为借口而一概抹杀戒律,所以虚老即使是在开示小乘大乘的开遮持犯时,也一再强调要“以戒为师”:“戒律开遮因缘微细,要深入研究才能明白。佛门兴衰,由于有戒无戒。犯戒比丘,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所以佛将入灭说涅槃经,叫末世比丘以戒为师,则佛法久住。”(《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61)上述这两段话,不仅反映出虚云老和尚“得意忘言”的戒律思想特色,而且也体现出虚老世法、禅法、戒法一多不二之“佛法在世间”的禅风特色。
虚云老和尚还指出,虽然大小乘开遮持犯不同,但小乘戒是通大乘戒的,这是虚老大小乘圆融无碍的戒律思想。三聚净戒(简称三聚戒、三聚),总括了大乘菩萨的一切戒律;三聚净戒中,每一戒都互具互融,即每一戒皆具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之三聚。例如不杀生一戒即具“三聚”: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则是摄众生。虚老指出:“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皈五戒为根本。”(《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145)小乘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其中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分类归纳为波罗夷(断头)、僧残、波逸提(堕)、波罗提提舍尼(向彼悔)和突吉罗(恶作)等五篇;中土大乘也受持此五篇具足戒。虚云老和尚“大小乘戒之同异”中尤其强调:
戒本有大小二乘之分,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大乘,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沙弥尼十戒等为小乘。然虽小乘,若受戒者发上品心,即得受上品戒。此上品戒体,与大乘三聚戒体相当。如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即摄众生。故小乘亦通大乘。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是也。然声闻戒本为制身不犯,菩萨戒则为制心不起,故于结犯大小各有不同。十诵律等结犯不约心论,须动身口,方成犯戒,此是正小乘戒。四分律结犯则约心论,若以后念还追前事,即成犯戒,此是通大乘戒。菩萨戒最重约心结犯,微纵妄心,即为犯戒,此是正大乘戒。(《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1)
其要义是说,虽有大小乘的区分(所谓小乘半字教、大乘满字教),但是学人若能发大誓愿,深明戒的妙义,持戒精严,则大、小乘戒相通无异。虚云老和尚反复强调,了生脱死门路很多,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的;但是佛法之要,在于戒定慧三无漏学;三学中,以戒为本。也就是说,一切法门,都离不了持戒。虚老强调说:“宗教净三家,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持戒若不明开遮,不通大小乘,不识因时制宜种种妙用,死死守戒,固执不精,成为错路修行;三学圆明,才得上上戒品。”(《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82)《梵网经直解》卷下指出:“戒义不明,性理不彻,如是则自利未能。”(《卐续藏经》卷38)倘若不明戒之妙义,稀里糊涂受戒,稀里糊涂犯戒,则劳碌一生,也只能是虚费心血。是故受戒者必须深解戒之妙义。
三、谨慎护戒,要说到行到
发上心得上品戒体,从解起行,解行相应,真实行持,方能到达彼岸。虚云老和尚开示道,佛法教典所说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信,就是信自心是佛,信佛陀妙法。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若无信心,是做不好的。《梵网经》卷二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大正藏》卷24,p1004a)解,即是会得道理而二谛圆融,能随机说法。然而只知道明白,不行则绝不会成功;口上说得锦上添花,满肚子贪瞋痴慢,这种空谈绝无益处。禀教修行,从行契证,才能实证真常。“没有行就不能证,这叫发狂。……内行要定慧圆融,外行在四威仪中严守戒法,丝毫无犯。”(《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07)虚云老和尚强调说:
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说’属于般若慧解,‘行’属于实相理体;二者圆融无碍,就是行说俱到。(《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16)
虚老指出,“说”属于文字般若,从凡夫位说到佛位,如何断惑证真,怎样超凡入圣,都分得开。但是,讲得天花乱坠,行持不到,就不能断惑证真;能说不能行,就是“说食不饱”。解行不相应,习气毛病多,降伏不住凡心,便毫无真实受用。所谓“说十分,不如行证一分”,虚云老和尚解释道:“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转真不容易,憨山大师费闲歌说:‘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罣碍,深山静坐也徒然。’我们既为佛子,若不下一番苦心,徒然口说,是无补于实际的。”(《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30)因而虚云老和尚“云门山大觉禅寺同戒录序”指出:
如能依教奉行,守持无染,可名真净道器。稍有违犯,则失僧仪。故云护戒如护浮囊,不可破裂,否则丧身失命,被烦恼罗刹所吞矣!而今去圣时遥,人心浇漓,甘堕沉沦,藐视律仪。……求戒者多,守戒者少,若贼香疤作饭票用,哀哉哀哉!(《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296)
虚老反复强调,佛门旧制比丘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因为各宗修行都要以戒为根本,戒是出生死的护身符;没有戒,就必定沉沦汩没。佛陀制戒律,旨在使众生能止恶生善,断除习气毛病,背尘合觉,返妄归真。修行人必须真实地注重解行相应,方能脱三界苦;犹如信医服药而药到病除,若只信药方而不依方服药,则虽有良医妙药,以不服故,病亦依然。又如信知黄豆可造豆腐,但若不去造它,黄豆不会自己变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会造不成。古人云:“击石乃有火,不击原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虚云老和尚阐释道,此谚语于做修行功夫上说得恰好:石中有火,未曾施一毫智巧之力;学人终日只说石中有火,说到眼光落地,依前只是一块石头,要觅一星点火,了不可得,此是不肯死心做功夫。学人果能切实去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切自知自见。是故虚云老和尚《年谱》强调:
受了佛戒,当下即得清净戒体,即得解脱,即入佛位,位同大觉,是真佛子。受佛戒,是难得希有之事,所以受戒后,要谨慎护戒,宁可有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44)
虚老这里强调要宁死不犯戒,其意是说,若不谨慎护戒,则无由去烦恼缚,无法脱生死黏。有戒,则戒体在而慧命存;无戒,则戒体失而法身汩没。而受戒后,“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134)也就是说,受戒者若不时时守戒而导正心态,纵使稍有相应,也终因魔得其便,而落入魔境。诚如佛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八所说:“我若不持戒,当生三恶道中,尚不得人身,何况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一切种智。”(《大正藏》卷08,p0282b)所以“佛教真理,虽不可以言说论表,但若全废言说,则又有所不能,理必依文字方能引见义故。今之学佛者,应研习一切教理,而以行持为根本。”(《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143)
虚云老和尚这里说的“以行持为根本”,是一种“心惟”。“心惟是什么呢?凡有言语,依圣教量;举止动念,不越雷池一步;说得行得,才是言行无亏。”(《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06)《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十一中有一段相关阐释,这里不妨借用于解释虚老说的这种“心惟”,应该是恰到好处:“方念佛时,口诵心惟,诸恶莫作,岂非戒?系念净境,幻尘俱灭,岂非定?念实无念,心华湛然,岂非慧?人能屏除万虑,一意西方,则不施棒喝而悟圆顿机,不阅大藏经而得正之法眼,不持四威仪中而得大自在,不垢不净,无缠无脱。当是时也,孰为戒定慧?孰为禅教律?我心佛心一无差别,此修净土之极致也。”(《大正藏》卷47,p0285b)也就是说,“心惟”是一种戒、定、慧具足而与佛无二的内外相应行。虚老《年谱》中,就有一段这种“心惟”的具体解释:“念佛要口念心惟,以智观照。……不打妄想,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行道即经行,一步一步不乱……一切处都是用功。……站如松……行如风,要照顾前后……开眼看东西,只展半眼,所看不过三五七尺远。行住坐卧,能具威仪……此心如如不动。”(《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47—348)这段话表明,在虚云老和尚看来,念佛、参禅、持戒等都是不二的,都应该是“口诵心惟”。如虚老开示所说:“参禅念佛,都要时时刻刻口诵心惟。……同参们,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地做。”(《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64)就持戒而言,虚老开示道:
戒律条文多少,怕你忘记,所以每月二戒都要诵二次。菩萨戒是体,比丘戒是用;内外一如,则身心自在。诵戒不是过口文章,要说到行到。讲到持戒也实在为难,稍一彷彿就犯了戒。持戒这事,如头上顶一碗油似的,稍一不慎,油便漏落,戒就犯了。半月诵戒,诵完要记得,口诵心惟,遇境逢缘就不犯戒、不起十恶。佛制半月诵戒之意在此。(《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42—343)
虚老这种“口诵心惟”、“说到行到”,具体说来即是:口诵戒文,内心要思其义,同时行其事、践其实,务必使身口与心相应,即知即行。《六祖坛经》指出:“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大正藏》卷48,p0350a)可见,虚云老和尚所说“口诵心惟”,与六祖慧能大师所讲“口念心行”是一脉相承的。虚老还强调:“既出家为了生死,就要依法行持: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不要留恋世上的贪瞋痴爱。”(《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62)虚云老和尚还指出:“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25)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