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台宗性修二德探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界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台宗性修二德探究

释界明
  引言
  人生短短几十年,苦多乐少,种种身心痛苦,煎熬我们,吞噬我们。我们应当面对痛苦,解脱痛苦,而不是逃避痛苦,掩盖痛苦。作为一位佛教徒,对苦应有一番深入的认识,这是学佛初步。故声闻人所禀的四谛法中以苦谛为首。苦有三苦、八苦等许多种,这样归纳人生众苦可以让众生产生一种畏惧、厌离之心,从而去寻求解脱之道。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苦是小乘人追求解脱之因。
  一个人能够认识痛苦,发心修行,以求身心解脱的境界,这在红尘滚滚的尘世中已经难能可贵了。佛教主张,解脱痛苦不靠造物主或鬼神,只靠自己,命运之绳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只要发心去修行,就有解脱的一天。但是,如果不对佛法作一番深入的了解,在修行的道路上容易出偏差。所以,知见和修行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应当等量齐观,不可偏向一边。天台宗提倡“解行并进”,“教观总持”是深有道理的。《教观纲宗》云:“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有些行者,昧于教理,盲修瞎炼,像无闻比丘,把四禅当作四果,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误人误己。可有些学者,偏攻文字之教,却不依教起观,犹如说食数宝不得实益。如果想在道业上有所成就,应先对佛法有深人的领悟,然后依教起观,解行并进,方克成功,否则白费光阴和精力。
  本文从性德、修德之间的关系作一番论述,以冀对行者在知见上有所裨益。从性德而言,“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是常同。从修德而讲,众生与佛,有天壤之别,是常别。有些人不知“常同常别”之理。对佛经般若之理稍有体悟,就说自己与佛无别,无修无证,这类人只知“同”理,不知“别”理。万德圆满之佛与迷沦六道之凡夫,怎么能等同?佛性虽与佛无别,但若无修德,如何使佛性显现妙用?只有精进修行,让本有的性德逐渐显现出来,到那时,方可稍窥圣人之秘,得些受用。下面就对性德、修德关系作一番论述。
  一、性德
  (一)性德之异名
  万法实相,无名无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为度生方便,于无名相之中而勉强安立名相,让众生籍此而了悟一实之体。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语言名相只是方便,切不可以指为月,心生执着,死于句下。《金刚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教的文字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体验了真理后看佛经,方称文字般若;依此文字念念观心,起观照般若;经过多生修习,最后契人实相般若。
  佛教中名相繁多。同一种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名。如“性德”,在《金刚经》中称作“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在《涅檠经》中称作“佛性”,文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法华经》中称作:“一佛乘”,其它的称呼还有“实相’’,“真如”、“法性”、“女口来藏”,等等。名相有多般,所指皆一实。
  (二)佛性之有无
  天台三祖慧思大师,曾作了一首关于真心的偈语。偈曰:“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无去无来无障碍。无长无短无青黄。不在中间及内外。超群出众太虚玄,指物传心人不会。”世间真理都是有为法,故不知真如法性之有。出世间法虽揭示佛性实有,但佛性无形相无方所,虚玄难测,如何证明实有?
  我们是未人圣道、未断见思的凡夫,在我们没有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以前,我们的意识是念念生灭,变化无常的。这种念念生灭之世间智,不足以知不生不灭之常住佛性,只能通过佛的圣言量,相信佛性是有的。因佛是大觉者,彻见宇宙之真相,我们信佛之言,持戒修定,智慧开明,最终也能证此佛性。我们现在之所以不能见到自己的佛性,只因被无明烦恼障蔽。故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时说道:奇哉!奇哉!奇哉!大地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立即现前。所以,我们若能去掉爱欲等心垢,就能彻见自性清净,无生无灭,非来非去,此即常住佛性。如佛在《四十二章经》说道:“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丢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在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一阐提是否有佛性的争论。在昙无谶《涅架经》未译出之前,慧义等法师认为一阐提不能成佛。独具慧眼的道生法师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之人也同样具有佛性。后来,40卷本《大般涅槃经》被译人中国,证实了道生法师“一阐提有佛性说”。
  (三)性具万法
  中国唐朝时代的惠能大师,在听五祖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彻见自性。故对五祖说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是自性具足万法的最好例证。《摩诃止观》卷五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
  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去深思。既然谈到自性具足万法,而万法有善恶之分,那么,自性也同样地具足善恶之法。既然恶法是本性具足,那么我们就无法去掉恶法,趣向解脱和无上菩提。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谈到天台宗的性恶法门。性恶法门是天台宗的独说。天台宗谈到佛性,认为佛性不仅具有善性,还具有恶性。这里的善性即性善,恶性即性恶,意思是一样的。但我们千万不要把性恶和修恶,性善和修善等同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一定要弄明白。性善性恶是属于理体方面的,而修善修恶则是属于事相方面的。理体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性恶性善是不可断的,“诸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而属于事相的修善修恶,是有为生灭之法,因此,就有修善可以修,修恶可以断。另外,修善的当体是性善,修恶的当体是性恶,这样,“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的妙论方可成立。但我们应当知道“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故《观音玄义》云:“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于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度化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而众生的性恶与佛无二,但众生被修恶所染,故浮沉六道。
  现举一喻,以明性善性恶与修善修恶之间的关系。比如一块洁净的明镜,人来现人,狗来现狗。而明镜之体,仍如如不动。因为明镜体性具有现人现狗之性,所以,把明镜体性分作人性及狗性。在这里,把明镜体性喻作佛性,现人之性喻作性善,现狗之性喻作性恶。那么,明镜体性(佛性)即人性(性善)即狗性(性恶),一性无二性。之所以把明镜体性分作人性和狗性,是从其所显事相而言的。人像(修善)当体是人性(性善),狗像(修恶)当体是狗性(性恶),而人像(修善)狗像(修恶)是生灭有为之法,人性(性善)、狗性(性恶)却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所以,极恶之阐提与极善之佛陀,他们之间不同处如《观音玄义》所云:“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正因为性恶不可断,所以,处在修恶位地的众生,可以观修恶以达性恶;已得圆满解脱的佛陀,可以现怒目金刚,逆化众生。可见,性恶法门与性善法门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四)见性是否就了生死
  开悟有解悟和证悟的差别。解悟只是在知见上明白道理,而见思烦恼尚在。证悟则是不但明白道理,而且亲见自性,实断二惑。见性相当于解悟,虽然能够悟到佛性,但没有证到佛性。见性以后,依性起修,即境炼心,断尽烦恼,才能达到证性的境界。佛教当中不乏顿悟顿证之人,但毕竟少数,而且顿证也由积渐而来。因此,见性并不等于已了生脱死,出离苦海。见性相当于一间千年暗室,打开电灯(见性),明见室内肮脏垃圾(烦恼习气),这些垃圾尚须清理打扫(修行)。所以,有些人虽然开悟见性,但烦恼习气深厚,一时未能净尽,个别境界现前,犹会动心。但正眼已开,不乏觉照之功,知其虚幻,不取不舍,不至于粘滞执着,留连忘返。譬如有线风筝,虽在空中飘荡,却有一线牵住。见性之人,只要通过精进用功,断除烦恼习气,定会使佛性完全现显,照彻天地。
  在禅宗历史上,明心见性,未了生死的不乏其人。如草堂青禅师转世为曾鲁公,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圆泽和尚转世为牧童……这些大师,皆宗门泰斗,但情染未尽,仍受轮回之苦。
  所以,学道之人,不仅要见性,而且要证性。从见性到证性,就须一番修行功夫(修德)。方可出生死之海,登圣人之域。
  学道之人,不可偏于性德,而废修德,否则,会一事无成。须先悟性,尔后依性起修,最终以证性,成就无上菩提。
  二、修德
  (一)修行之重要性
  世五天生释迦,自然弥勒。虽然众生皆具有佛性,但若不精进修行,则无明何以断,佛性何以显!如《圆觉经》云:“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修行的过程,就是销矿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道之人,切勿执理废事。《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事次第尽。”成佛的过程在别圆二教有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二)二执与三惑
  众生皆具有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但众生在迷,被二执与三惑所遮盖,故没有诸佛之妙用。犹如皎洁的月光被乌云所遮住,云散月明,只要除去二执三惑,自性本有光明就会现前。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二执是我执和法执,也叫做人我执和法我执。三惑是指见思、尘沙、无明。此皆是众生之迷情,故当除之。
  我执,就是凡夫无明,在幻化不实的五蕴身中,执着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宰之体。这样,就以我为中心,产生我痴、我爱、我慢、我见等无量烦恼。在日常生活中,人都活在“我”和“我所”的相对概念里,起妄想分别,生苦乐之受。顺我意者,则起贪心,执着不放;逆我意者,则起嗔心,暴跳如雷;不顺不逆我者,则横加计度。这些烦恼就是见惑和思惑。见惑,又称见烦恼,乃对理迷执之惑,分为五钝使和五利使。五利使是指身见(我见)、边见(断常见),邪见(不信三宝,拨无因果)、见取见(固执恶见)、戒禁取见(非因起因,固执不合理禁戒)。五钝使是指贪、嗔、痴、慢、疑。因这利钝十使是在见道位中所断之惑,故叫“见所断惑”,简称为“见惑”。三界以四谛相配,共有八十八使见惑。偈曰:“苦下具一切(十使),集灭各除三(身、边、戒禁取见)。道除于二见(身、边),上二(色界、五色界)不行嗔。”而思惑是对境迷执之惑,即依于妄情而贪着一切可爱之境等的贪、嗔、痴、慢,是小乘修道位中所断惑之惑,故叫“修所断惑”,简称“思惑”。三界分为九地,而每地有九品思惑,共有八十一品思惑。
  思惑里有贪、嗔、痴、慢,而见惑里也有贪、嗔、痴、慢,有何不同?思惑里的贪、嗔、痴、慢是迷境而起之惑,而见惑里的贪、嗔、痴、慢是迷理而起之惑。贪,对身边等五见贪著不舍;嗔,有人反对五见便生嗔心;痴,不见五见纯属错误;慢,认为五见是正确的而生骄慢。
  这些见思惑皆依我执而起。对各种事物分别贪爱,障碍本不生灭的自性,故也叫“烦恼障”。而我执又可分为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两种。分别我执,是因后天的虚妄分别和邪师的错误引导而生,属于见惑的范畴,小乘初果见道位,便能顿断。俱生我执是先天与生俱来的,对境自然而起、不待思察的我执,属于思惑的范畴,小乘修道位(二、三果)渐断,到四果断尽。
  所谓“法执”,是指虽然能了达“人我”是空的道理,却固执诸法为实有,不明白诸法因缘生,因缘灭,空无自性,虚幻不实。《楞严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幻名灭。”何有实法之可得?我执因见思粗惑而起,而法执因尘沙,无明细惑而起,不知事物之真相,使能知智慧和所知境界受到障碍,故又叫智障或所知障。
  法执也分为分别法执和俱生法执两种。分别法执,相当于尘沙惑。这是一种度生之惑,以劣慧为体。因不知众生如尘如沙之见思惑,又不识如尘如沙之无量法门,以度无量众生,障于化导。大乘见道位(别回向位,圆十信位)便能顿断。俱生法执属于无明惑,即最初一念妄动之根本无明,不知世出世诸法,当体无非真如实相。大乘修道位断之(别教十地,圆教十住)。
  不管是我执,还是法执,都是一种迷情的执着。《金刚经》以无住之理,破有执之心,谈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华严经十地品》云:“菩萨如是深入法界,教化众生,而于众生不生执着;受持诸法,而于诸法不生执着;虽有言说,而于言说不生执着……菩萨摩诃萨以能如是无所著故,于佛法中心无障碍。”
  (三)行法
  1.了义法门和不了义法门
  《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人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如来本怀,皆欲以了义法门度脱众生,奈众生根机千差万别,于佛所说一佛乘大法,并非皆能堪受。故佛于一佛乘中,分别说三乘一声闻、缘觉、菩萨,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但这三乘,作为究竟一佛乘的方便而已。
  中国之八大宗派一天台宗、贤首宗、唯识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虽然每宗的偏重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根机的众生而采取的一种善巧方便。千万莫产生门户之见,而兴是非之诤。“罗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能适应众生的根机,使众生得到受用,不管法门之深浅都是好法门。如《四十二章经》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一切佛经,皆系世尊金口所宣。为佛子者,只须依教奉行,即可受用无穷。不因偏渐圆顿之说,而妄生轻重是非分别之心。应以是否适应众生根机为衡量标准。
  但法门确实有了义和不了义之不同。《法华经·化城喻品》的“化城”和“宝所”之喻,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化城是取宝者中途疲惫时的休息站,并非目的地。而宝所才是最终要到之处。在这里,化城喻二乘之人的偏空涅檠,宝所喻一佛乘的中道实相。化城非究竟,只是作为证人中道实相宝所的一种方便,不能耽著。小乘人就因为沉空滞寂,不肯从空人假,度化众生,故为大乘人斥为“焦芽败种”,目的是让他们回小向大,发无上菩提之心。所以,学道之人,应明白了义法门和不了义法门的不同之处,切莫得少为足,不要被羊车、鹿车、牛车(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迷惑,应进取庄严殊胜的大白牛车(喻一佛乘)。但从真如本体而言,不管是了义法门还是不了义法门,都是一种方便,因真如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从相待妙而言,了义法门为细为高,不了义法门为粗为低。若从绝待妙而言,粗低之不了义法门即细高之了义法门,皆不可思议。
  2.戒淫,解脱道上的关键一环
  出家学道之人,欲伏烦恼,进至断烦恼,戒行不可不清净。“戒为无上菩提之本。”《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行不净,不顺解脱,与佛法相去甚远。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大师,在《遗教三经解》中说:“佛在世时,以佛以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不能持戒,则同堂犹隔万里;苟能持戒,则百世何异同时!”又有师云:“持者正顺解脱,犯者正顺烦恼。”然欲持戒清净,须明戒条持犯开遮。若戒文不明,何由持戒!行者能持一戒,则得一分解脱。
  今舍他戒不谈,光谈色戒。因色欲(男女情爱)为诸欲之首,是修行解脱的最大障碍之一。《四十二章经》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矣!”而色欲是与生俱有的。孔子也说道:“食色,性也。”把色欲提到本性上来谈。可见色欲之不易除。所以,修道之人要方便远离色欲,否则,干柴烈火,一触即烧。法身功德,尽化为灰烬。故佛告诫比丘:“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在佛教中,戒除色欲的方法也很多,除上眷属观外,还可以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也可戒除色欲。《法华经·普门品》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此外,犹有不净观等。不净观是“甘露初门,一切圣人,由此人道故。”《大智度论》谈到五种不净,一者种子不净:揽父母形,以为已有。偈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从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二者,依处不净:谓胎儿处在生熟两脏中间。偈云:“是身为臭秽,不从花间生,亦不从薝葡,又不出宝山。”三者,当体不净:谓人体有三十六种不净物:(1)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2)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赈、骨、髓、肪、膏、脑、膜;(3)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偈云:“地水火风质,能变余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者,外相不净:谓九孔常流,具是不净之物。偈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溢不止,如漏囊盛物。”五者,究竟不净:谓终归死膨,不可忍见。偈云:“审谛观此身,终归必死处,难御无反复,背恩如小儿。”通过这五种不净,我们知道色身是不净之物,然凡夫颠倒,执不净为净,贪爱不止,造诸恶业,流浪生死。《楞严》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观身不净,能除色欲,心得出尘。行者应加功用观,趣向解脱之道。
  3.精进和忍辱
  世间之事,一个人如果缺乏不懈的恒心和坚强的意志,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更何况出家修道,“非将相之所能为”的一种无上大业。若没有精进心和忍辱心,只好坐在佛法大海边渴死,在解脱道业上是不能有所成就的,最后会有“人宝山而空回”的遗憾。懈怠放逸和薄弱的意志,是两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佛法针对这两种对修行有害的陋习,提出了精进和忍辱两种对治法门。
  一者精进,梵语叫“毗梨耶”。有身心两种精进:一者身精进:谓勤修善法,行道礼诵,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诸善行;二者心精进:谓勤修善法,心心相续,即六度中的忍辱、禅定、智慧三度。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也是精进法门。所谓的四正勤是指:一、己生恶令断灭;二、未生恶令不生;三、未生善令生起;四、己生善令增长。出家修道之人,想在道业上有所建树,非精进用功不可。如果一曝十寒,时断时续,与事无补。如佛在《遗教经》中说道:“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佛陀在因地修行,精进勇猛,曾用一只脚站了七天七夜,真是难行能行。
  二者忍辱,梵语“羼提”,有三忍:一、生忍,又叫耐怨害忍,谓遇有他人因境违顺,加以打骂等,怨害于我,而我能默默忍受。二、法忍,又名安受苦忍,遇有世间忧恼怒等心法,及寒暑饥饿等非心法,而能安然忍受。三、谛察法忍,又名无生法忍。谓谛观诸法本不生,一切违顺皆同虚幻,即此起心动念也是不生不灭。自能一忍百忍。
  忍辱度嗔恨,众生无明,遇到逆境,容易大动肝火,造诸恶业。但有些人在逆境当中能忍,可是,在顺境上就不能忍。凡夫一般会对于顺境起贪心,作为一位修道之人,在逆顺境上都要忍辱,否则,心为境转,起惑造业,流浪生死。
  对治嗔恨之心,除上述生忍、法忍、谛察法忍以外,还有观忍、慈忍等。所谓观忍,当辱境现前时,用空观观照,了知身心世界是缘生幻化之相,空无自性,无我可得,亦无法可得。我既本无,境亦本空,时时观照,嗔心就不会起来。慈忍是指菩萨在遇辱境时,不但不起嗔恨之心,反生起大慈悲心,同情对方。对方现在骂我打我,我能忍受,不与计较。如果对别人任意打骂毁辱,一定会受到报复。这样相打相骂,仇恨愈结愈深。其实是借别人的口骂自己,借别人的手打自己。更严重的甚至会发生人命案,现世难逃法网,将来定受因果报应。菩萨因此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方便教化前人,令改过迁善,重新做人,这就叫做慈忍。
  修行的道路,并不是康庄大道,而是布满了荆棘,障碍重重。如果没有披荆斩棘,忍辱负重的精神,容易知难而退,一无所成。所以,精进心和忍辱心在修行中是不可缺少的。若少了它们,道业就不能取得成就。故行者应看到它们的价值,从而去身体力行。
  4.观法
  观照在佛法中,有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长期的观照,佛法才能在心田里扎根生长,具有道力。否则,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气,何日能够消除殆尽。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所学的佛理,时时用来回光返照,这样才能逐步进入佛教奥妙无穷的殿堂。下面谈几种佛教中常用的观法,以冀对行者有所启发。
  (1)五停心观
  这五停心观,是人道的根本。通过修这五种观法,能停息我们心中贪、嗔等五种妄想,以作为进一步修无上大道的基础。所谓五停心观,是指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多障众生念佛观。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众生于顺境上,容易生起贪染爱著之心,执持不放,烦恼无量。如果能用不净观,看穿它的本质,心就不会被系缚住。如一堆大便,我们都知道它又脏又臭,没有一个人会对大便感兴趣,除非疯颠白痴之人。可是,我们对自他的身体就不同了。身体本来是不净之物,但是我们却认为它很干净,给它种种特别待遇,爱著不已。如果我们知道自他的身体犹如花瓶盛粪,只不过由一张假皮遮盖而矣,里面充满种种不净之物,那么,我们就不会为它所迷了。
  为了对治对身体产生净倒的妄见,佛法常用不净观来对治它。如《大智度论》所举的五种不净,上文已说过,今不赘述。现在谈“九想观”。所谓“九想观”是一种假想观,假观一个人死了以后,他的尸体会发生九种变化:1、肿胀:人死之后,尸体肿胀;2、青瘀:尸体经过风吹日晒,现出青瘀之色;3、坏:尸体破坏;4、血涂漫:尸体破坏,血肉涂地,狼藉不堪;5、脓烂:脓烂腐败;6、啖想:鸟兽来啖死尸;7、散:鸟兽啖后,筋骨头手分裂破散;8、骨:血肉既尽,只有白骨狼藉;9、烧:白骨被火烧后,归于灰土。我们平常爱惜不已的色身,死后却是如此不净和无常,值得我们去留恋它吗?不仅仅是身体可以用不净观,凡是我们所爱之物,都可以用不净观去观它,以破除我们的贪心。
  二、多嗔众生慈悲观。众生于逆境易生嗔恨之心。嗔心生起时,我们可以用忍辱度它,也可以用慈悲观治它。有三种:1、修众生缘慈对治非理嗔。非理嗔是指别人没有来恼乱我们, 自己内心莫名其妙地生起嗔恨之心。这时可以修众生缘慈来对治它。观一切众生,如己眷属,何可起嗔恨之心1 2、修法缘慈对治顺理嗔。顺理嗔与前非理嗔正好相反。这是一种确实有人来气恼我们而生起的嗔心。我们可以观一切法,皆因缘所生,幻化不实,空无自性,何有实在的我与彼,及恼法可得。这就是法缘慈。3、修无缘慈对治诤论嗔。诤论嗔,是因诤论而起。认为自己所解为是,他人所说为非。如果他人认为我们所解为非,这时就会脸红脖子粗,内心生起无明之火,有时还会大打出手,好朋友会分道扬镳。对于这种情景,我们可以修无缘慈,观能所一体,都为实相,何有彼我,这慈悲从实相之体而起,故叫无缘大慈,也可以叫做同体大悲。
  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追逐外境,少回光返照,所以,心猿意马,难以静下心来。心多散乱,与定相违,不能人道。想把这颗散乱不已的心收回来,可以通过数息观,让它回归平静。
  梵语“阿那波那”,此云遣来遣去,即数出数人之意,是三世诸佛人道初门。然而,息有风、喘、气、息四相。《童蒙止观》云:“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风、喘、气为不调相,息为调相。数息,就是数不声不结不粗调相之息,从一至十,不多不少,令心不散。或可数人,或可数出,但不可出入俱数,恐生病故。六妙门就是在数息的基础上而扩展的。六妙门是指数、随、止、观、还、净。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细心依息,知人知出,故名为随。息心静虑,名之为止。分别推析,名之为观。转心返照,名之为还。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
  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众生迷倒不了,拨无因果。故佛说十二因缘以对治之,十二因缘分为惑业苦三道。无明、爱、取三支为惑道;行、有二支为业道;识、名色、六人、受、触、生、老死为苦道。故偈曰:“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由惑起业,由业受苦。苦复生惑,惑复起业,业复受苦,生死死生,因果果因,轮转不息。
  五、多障众生念佛观。众生业障深重,障碍道业,故禅门提出念三身以对治三障。一、昏沉暗塞障,即昏睡无记,念应身三十二相治:一观足下平满相,乃至三十二平正方圆相。二、恶念思维障,即欲作五逆十恶等事,念报身无畏等治,因报身属智慧故。三、境界逼迫相,如身忽卒痛,或见无手足、火焚水溺等,这时念法身空寂无为治。
  (2)四念处
  佛将人涅架时,阿难问佛:“佛灭度之后,比丘将依何修道广佛答道:“比丘当依四念处修道。”这里,念是能观之智慧,处是所观之境,即身受心法之五阴境。而念处有总别之不同。今先明别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众生因于五阴而起四倒:色本不净,而于色多起净倒;受诚是苦,于受多起乐倒;心是无常,于心多起常倒;法实无我,于法多起我倒。所以,别四念处是对治这四倒的良药。一、观身不净:通过观身五种不净、九想观,以明色身如花瓶盛粪,乃不净之物,莫执着贪恋,以除净倒。二、观受是苦:受以领纳为义。于顺境生乐受,于逆境生苦受,于不苦不乐境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有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由此可知,有受皆苦,不要被虚幻的惑受所欺骗。三、观心无常。心指心王,即识阴。心王三时迁灭,乃无常之相。如《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四、观法无我。这里法指想、行阴。法有善法、恶法、无记法。若善法是我,则恶法、无记法应无我。余恶法,无记法也如是类推,可见法中无有我。
  次,总想念处。总想念是指一境有四观,或一观有四境,或境观随举一,即其四。如观身,不仅不净,亦皆是苦,是无常,是无我。受、心、法,亦复如此,每一境有四观。如不净观,不仅观身不净,受、心、法亦皆不净,用一观观四境。余苦观、无常观、无我观也是同不净观一样,用一观观四境。上两种观法纯熟以后,随举一观即其四境,随举一境即四观。
  (3)空、假、中三观
  空假中三观,有次第三观和圆妙三观。此三观,本来是相即的:即空即假即中,如首罗三目,伊字三点。顿根众生,或可即人圆妙三观,但钝根众生最好先修次第三观而人圆妙三观。所谓次第三观,是先观空,次观假,后观中。
  空观。佛门又称“空门”,佛陀又叫“空王”。可见,这个“空”字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佛教的“空”,并不等于社会上所说的“酒色财气,四大皆空”的“空”,也不同于外道的“顽空”,佛教所说的空是指宇宙万物,皆仗因缘而生,没有独立的个体和永恒不变的性质,即缘起性空,以破凡夫的实有之病。凡夫迷执,以为宇宙万物有永恒性和独立性。其实,这种观点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它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所以,佛教谈性空以破实有。二乘人就修空观,以达偏真涅檠的境界。但二乘人却沉空滞寂,不肯从空人假,度化众生。视三界为牢狱,故大乘人斥之为“焦芽败种”。见到空的道理,其实,只是见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若心生执着,以之为究竟,又生出一种“空病”来,犹如从火坑出来,又跳到水坑里去。所以,还要从空人假,修假观。宇宙万物,虽然缘起性空,但并不妨碍性空缘起的妙有存在。也就是说万法,虽然是性空,但不能否定假有现象的存在。正因有假有的存在,宇宙人生,才具有丰富多彩的一面,否则,会变为一潭死水,有何意思。大乘菩萨就因明白此理,所以,从空人假,修六度万行,庄严人生和国土。但菩萨若偏于假有,又会产生一种执着。此时,又要用空来观假有,以达到不偏于有和空的中道。所谓的中道是不偏于有和空,而能双照有和空。如《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只有不偏于空有,而能双照空有,才能如实地认识宇宙万法。
  有人根性不同,次第观反不适宜,可直接进入圆妙三观。举空,即假、即中;举假、即空、即中;举中,即空即假,一而三,三而一,非一非三,而一而三。《摩诃止观》卷第五上说:“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中。”圆妙三观是能观之智,圆妙三谛是所观之境,通过圆妙三观,久久用功,就会契人圆妙三谛,见到万法实相。
  三、性德和修德
  性德,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佛性。从理体角度而言,众生与佛是没有差别的。佛有佛性,众生也有佛性。在佛位,佛性不增;在凡位,佛性不减。但从修德角度来看,众生与佛,就有着天壤之别。诸佛因地精进用功,果地修德究竟圆满,是三觉圆满的大圣人。而凡夫,无明烦恼充塞心间,在生死大海里时浮时沉,不得自在。所以,我们应有自知之明,佛性虽然与佛一样,但修德全元。因此,应当依性起修,精进用功,以显性德,最后也到达与佛一样的解脱圣境。天台智者大师,提出了“六即佛”,对性德与修德之间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非常彻底。
  六即,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也就是说,从理体“即”字角度而言,凡夫、二乘、菩萨、诸佛的佛性完全一样。从事“六”字角度而讲,从凡夫到成佛,其中的因果事相,共有六个阶段,历历分明,不可混滥。
  一、理即佛:是指众生与佛,佛性一样。但众生在迷,诸佛在悟。迷悟有殊,而佛性一样,不增不减。如普润大师六即佛的理即佛偈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二、名字即佛:指学佛之人,从善知识所,或经论中,悟解不生不灭的本有佛性,即天台宗的大开圆解。缚地凡夫,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偈云:“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
  三、观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顺性起修。即圆教的五品弟子外凡位,圆伏五住烦恼(见一切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五品是指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普润大师的偈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四、相似即佛:指观行有得,相似解发,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却相似于断惑证真。即圆教十信内凡位。断尽见思惑,尘沙惑。偈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五、分证即佛:是指分断无明,分证法身。从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到断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法身。偈云:“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六、究竟即佛:四十二晶无明全部断尽,圆证法身。相当于圆教的妙觉位。到这里,成为究竟圆满的佛陀。,如偈云:“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六即佛,是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我们不要因为“即”字而产生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言我就是无上的佛陀。也不要因“六”字而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与佛相去甚远,失去成佛的信心。应当知道,我们一介凡夫的佛性与佛一样,只要依性起修,全修在性,终有一天,会成为大彻大悟,令人敬仰的伟大佛陀。
  (作者释界明:本所特约研究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