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朱封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
  ——天台宗藏传与圆教断惑之对比探析
  朱封鳌
  一 问题的提出
  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是一位虔诚信仰佛教的国君。他登位以后,热情延请居住在天台山的禅宗高僧德韶至其都城临安,并礼拜为国师,随时向其请教有关佛教的义理,直至佛教治国的方法。
  一天,钱俶阅读唐高僧玄觉的《永嘉集》,当读到“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数语时,犹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感到义理深奥,便向德韶国师请教。德韶说:“此是教义,可问天台寂师(羲寂)!”[1]于是,当时隐居于天台山罗溪的高僧羲寂,便被延请到了临安。羲寂大师对钱椒说:“此出智者《妙玄》。自唐末丧乱,教籍散毁,故此诸文多在海外。”对于天台教典有着殊缘的钱椒,立即派遣使者,往日本国和高丽国求取天台教典。从日本求取回多少教典、,史传并无记载;从高丽取回的许多教典,是高丽王派谛观郑重地奉送来的。教典请回后,钱椒还为羲寂大师在天台山螺溪建寺,赐匾额称“罗溪定慧教院”,赐号羲寂为净光法师。从此,天台“一家教学,郁而复兴”。[2]这是天台教学史上一次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
  钱俶所问的四句义理深奥的天台学用语,见于《法华玄义》卷六。羲寂大师当时是如何解释的,佛史上都无记载,这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后来,高丽国的谛观奉教典来到天台山,从羲寂大师学习天台教义,并撰成《天台四教仪》一书。在书中顺便提到过这四句话,他解释道:
  四住者,只是见思。谓见为一,名见一切处住地。思惑分三:一、欲爱住地,欲界九品思;二、色爱住地,色界四地各九品思;三、无色爱住地,无色界四地各九品思。此之四住,三藏佛与六根清净人同断,故言同除四住也。言若伏无明,三藏则劣者,无明即界外障中道之别惑。三藏教,止论界内通惑,无明名字尚不能知,况复伏断?故言三藏则劣也。[3]
  这样的解释,仍是语焉不详。但它至少指出了圆教与藏教断见思惑的“齐”与“劣”的关系,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近十余年来,笔者对天台藏通别圆四教的修持方法作了研究。现就这几句较为晦涩的话,作一番详细的阐析,并就教于方家旷
  我们知道:四住,为四住位的略称。为生起三界一切见思烦恼之根本依处,故称住地。见一切住地,指三界的一切见惑。因见惑通于三界,合不可分,故但称一,断则同断。思惑亦遍三界,以其不可同断,故须分为三:欲爱住地,指欲界的一切思惑,思惑之中,尤以贪爱为重;色爱住地,指色界的一切思惑;五色爱住地,亦称有爱住地,指无色界的一切思惑。以上四住地,若再加上无明住地,则称为五住地。在藏教中,断三界的见思惑,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艰难的过程;而在圆教中,根据法华一乘的义理,则可在五品弟子位至六根清净位中断伏。从这里可看出圆教与藏教的胜劣关系,也可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历代天台大师之所以叹大褒圆的原因。
  二 藏教是怎样断伏见思惑的
  藏教所化导的是三界内的钝根众生。他们长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业障深重,智慧薄弱,不能接受大法,又定执一切法为实有,故他们断见思惑须有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其中名相很多,内容也很复杂。足见其超凡人圣,是何等不易。
  藏教断见思惑的整个过程,可分四个阶段,即三贤四善位(合称七贤位)、见道、修道与无学道。
  所谓三贤位,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使心调和之三种修行阶位。即修有漏善根(顺解脱分)之阶位,故又称外凡位。三贤位分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三位。五停心观位,以五停心观,抑止贪、嗔、痴、我见、散乱心之五种阶位。这是藏教的阶位,但通于四教。蒙润大师在《四教仪集注》中说:“停者,止义、住义。修此五法,止住五过。”[4]他还指出:心有四种,即:草木心、肉团心、积聚精要心和虑知心。这里指的是虑知心。如何抑止贪、嗔、痴、我见、散乱心五种思想呢?智者大师依《禅门次第》,认为应以治散乱心为先,对治五种烦恼。他在《四教义》中说:“欲观四谛,离生死苦,求涅檠乐,但以五种烦恼散乱不定,如风中灯。当修五种观法。五种观法者:一、数息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因缘观,五、界方便观。”[5]他还说:此五种观法,对治五不善法,有五层意思,即对治、转治、不转治、兼治、亦对亦转亦不转亦兼治。若觉观多者,以数息对治;贪欲多者,以不净对治;嗔恚多者,以修慈对治;愚痴多者,以修因缘观对治;著我多者,以修界方便观对治。谛观大师还认为众生的六识妄心往往于顺情境上引起无厌,故应以治贪为先。他在《天台四教仪》中对症下药,分别对贪、嗔、痴、我见、散乱心五种烦恼,提出了对治之策。其后,蒙润大师更具体地作了注释。这对于初学者在断惑修证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天台四教仪》中提出的对治之策:一是对贪欲多的众生,令修不净观对治。贪欲有三种:(一)外贪。男爱女,女爱男,男女互爱。这种贪爱,可用九想观对治,即对所爱的人作九种想: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法界次第》解释九种想,说:胻胀想,即观死人胀,如革囊盛风,与本相全异。青瘀想,即观死人皮肉,黄赤瘀黑,十分难看。坏想,即观死人风吹日晒,爆裂在地。血涂漫想,即观死人处处脓血,流溢污秽。脓烂想,即观死尸虫血流出,皮肉坏烂。啖想,即观死尸虫蛆唼食,鸟哺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抓裂。散想,即观死尸禽兽分裂,身形破散,筋骨断离,头手交横。骨想,即观死人皮肉已烂,但白骨筋连,或分散狼藉。烧想,即观死尸为火所焚,爆烈烟臭,薪尽形灭,同于灰土。对所爱的人,作这九种观想,可以使贪爱之心息灭无余。(二)内外贪。即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而起贪爱者。这种贪爱可用八背舍对治。八背舍又称八解脱,即修八种定力而丢开对色与无色的贪欲。据《品类定论》卷七载,八背舍即:内有色相外观色(为除内心的色想,对外诸色修不净观)、内五色相外观色(内心的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使之生厌恶而达到断除)、净背舍身作证(为试验善根成满,丢弃前之不净观心,对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使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虚空处背舍(灭除有对的色想,修空无边处的行相而成就之)、识处背舍(丢弃空无边心,修识无边的行相而成就之)、无所有处背舍(丢弃识无边心,修无所有的行相而成就之)、非有想非无想背舍(丢弃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于非无想的行相并成就之)、灭受想背舍(丢弃受想等,人灭于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其中前二背舍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背舍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自性。第四背舍至第七背舍,依次以四无色界之定善为自性。第八背舍依有顶天,以灭除有所缘心为自性。(三)遍一切处贪。对于资生五尘等物皆贪爱,如贪田园、屋宅、衣服、饮食等。这种贪爱可用八胜处对治。即:内有色相外观色少(内心有色想,因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为除内心的色想,藉观色处的少分,制胜贪欲)、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以制胜色处的多分)、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观道渐为深妙,内心已不存色想,更观色处的少分而制胜之)、内五色相外观色多(即同样制胜色处的多分)、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观后四胜处,系内心已无色想,更观外色青、黄、赤、白,并制胜之,以对治贪欲。八胜处皆以无贪善根为自性。关于八胜处与八解脱的关系,《俱舍论》中说:“八(胜处)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若尔,八胜处何殊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6]也就是说,修解脱于其所缘只能次第弃背,至舍贪心为止,并未得自在。直到修八胜处,才能制伏所缘,使烦恼不再生起,得大自在。
  二是对嗔恚多的众生,令修慈悲观对治。凡人在违情境上,忿恨不已,名为多嗔。嗔有三种:非理嗔。即无理而嗔。应当修众生缘慈对治。观想一切众生,犹如自家的亲属,要让他们都得到利益和快乐。二、顺理嗔。即因他人的恼乱,而生嗔恚心。应当修法缘慈对治。观想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空无有实。一切众生不知诸法本空的道理,常想求得安乐。应随顺众生,要让他们都得到安乐。三、诤论嗔。以自己的意见为是,认为他人所说所行都不对。应当修无缘慈对治。修无缘慈时,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怜悯一切众生,使之懂得诸善缘由,得诸法实相。无缘慈本为诸佛所具之慈,这里借为小乘助观,故要求有所不同。蒙润大师在《四教仪集注》中解释说:“今是小乘助观,当彼第一众生缘慈。若《法界次第》则具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今但慈悲。”[7]意思是说,这里所说的无缘慈,作为小乘助观,相当于众生缘慈,仅谈慈悲;若作为佛慈,还须讲求喜舍和四无量心。
  三是对心思散乱的众生,令修数息观对沧。息,即是呼吸。数出息(呼)或数人息(吸),慢慢地从一数到十,往复地数,可治散乱之心。关于数息的方法及其注意点,蒙润大师说得很详细:“息有四相:《止观》八云:有声曰风,守之则散;结滞曰气,守之则结;出人不尽曰喘,守之则劳;不声不滞,出入俱尽曰息,守之则定。数者,从一至十,不多不少,令人不散。”[8]如果心浮,应当把心系在丹田,数人息;如果昏沉,应当把心系于鼻端,数出息。数人息或数出息听其方便,但不可出入息俱数,恐生病患。
  四是对愚痴的众生,令修因缘观对治。愚痴众生不信因果,不了因缘生法,著我、计断常、执性实,谓之三痴。蒙润大师提出了“三世破断常,二世破著我,一念破性实”之说。清代性权大师在《四教仪辅宏记》中解释说:所谓三世破断常,指前世、今世、来生三世十二因缘,相续不断。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念念迁谢,事不恒常。从三世十二因缘看,可总破断常。所谓二世十二因缘破我执,指从今生、来世十二因缘推看,可破实有我体。所谓一念破性实,指外道、凡夫于诸法之上认为有所确定的生、灭等的自性;而具足十二因缘之一念,可以“空”来灭除对“性实”的执著。俗语中说“善心才举,天宫宝殿生成;恶念始萌,地狱火轮已具”,[9]就是这个道理。
  五是惑障多的众生,令修念佛观对治。障有三种:一、昏沉暗塞障,如昏睡无记,可用念应身佛三十二相对治。二、恶念思维障,如欲作五逆、十恶等事,可念报身佛力无畏等对治。三、境界逼迫障,如身忽剧痛,或遇火焚水溺等事,可念法身佛空寂无为对治。这里说的念佛观,和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不同。性权大师在《四教仪辅宏记》中对上述三种念佛方法说得很详细。他说:“念应佛者,于三十二相中,随取一相,或先取毫相,闭目而视,若悬作不成,当对一端严形像,一心取相,缘之人定。若不明了,开眼更观,复更闭目,如是取一相明了,次第遍观众相,使心眼开明,即破沉暗。念报佛者,以正念缘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种智圆照法界,常寂不动,普现色身,利益一切,功德无量,如是念时,即是对治。念法佛者,即观法性平等,不生不灭,无有形色,空寂无为,无为之中,既无境界,何者是逼相,知境界空,即是对治。”[10]这是大小乘通用之法,今作为小乘助观,以念应身佛为主。
  藏教三贤位的第二位是别相念位,即四念处,又作四意止、四止念等,指集中心念于一点,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谛观真理的四种方法。即以自相、共相,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以次第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之观法。念,含有慧观之义;住,即于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善等观慧时,其念能止住于其处。四念处即:身念处(观身之自相为不净,同时观身之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受念处(观于欣求乐受中反生苦之原由,并观苦、空等共相,以对治乐颠倒)、心念处(观能求心之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法念处(观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并观其共相,以对治我颠倒)。
  四念处之观法,可分为别相、总相二种。别相念处,为四念处之各别观法;总相念处,则为总合四念处之观法。所以,总相念位乃是三贤位的第三位。谛观大师在《天台四教仪》中说:“总相念处,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身、受、心亦无我。中间例知。”[11]也就是说,总相念虽仍用别相念的身等四境,不净等四观,然而能总摄而观,境观自在。如观身不净,受、心、法都不净;观受是苦,身、心、法都是苦;观心无常,身、受、法都无常;观法无我,身、受、心都无我。这是一观观四境。同时,观身不净,也是苦、无常、无我;观受是苦,也是不净、无常、无我;观心无常,也是不净、苦、无我;观法无我,也是不净、苦、无常。这是一境用四观。
  藏教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三贤位,为修行佛道中的外凡位。《大乘义章》中说:“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内缘真性,故名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舍,故名为凡。”[12]在修习三贤位后,进一步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伏烦恼,心游理内,但身心仍属有漏,没有到见道位。这时,称人内凡四善根位。
  四善根位可分暖位、顶位、忍位和世第一位,均靠禅定功夫资助观慧。所谓暖位,是用总相念、别相念的智慧,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法华玄义》所说:“以别总念处观,缘四谛境,能发似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钻燧先烟,春阳暖发,以慧钻境,发相似解。”[13]这是以譬喻来解释。所谓顶位,是从暖位进而修习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对于真谛的道理进一步理解,用十六谛观,观察苦、集、灭、道四谛,更加分明,如登山顶,观瞻四方,悉皆明了。所谓忍位,是从顶位再进一步,得信、进、念、定、慧五善根,对于真谛的道理愈加明显,将苦、集、灭、道之理忍可于心,故名为忍。《俱舍论》中说:“亦是似解增长,五种善法增进成根,于四谛中堪忍乐欲,亦忍可义。”[14]忍位亦分为三:即下忍位、中忍位和上忍位。从上忍位再经一刹那,便到了世第一位。所谓世第一位,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殊胜者。行者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观所取能取之空无,即可于次一刹那中进入见道位。《俱舍论》中解释说:“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是最胜故名为第一,此有漏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由世第一位人见道,证须陀洹果,就可永不再生四趣之中。
  以上三贤位与四善根位,合称七贤位(又称七方便位)。智者大师在《四教义》中说:“通言贤者,邻圣曰贤。”[15]他还将“贤”解为“直善”,认为一切天魔眷属及诸凡夫,皆以爱著之心修善,一切外道皆以邪见之心修善。这些人虽然修善,虚伪邪曲,不能称为直。令佛弟子七种行人皆明识生灭四谛之理,知爱论见论皆是邪曲,伏此爱见邪曲之心,用正信直之心,修诸善法,故名“直善”。
  藏教七贤位尚属凡位,至见道、修道、无学道始称圣位。在圣位中,见道为初果,修道为二三果,无学道为四果。初果人破八十八使见惑,最初见真谛偏空之理,故称见道。二三果人重起缘虑,缘前所见之真,断诸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地之思,属带果修因,故称修道。四果之人(阿罗汉),断除三界惑尽,于诸所作,更无可学,故称无学道。见道所断(又作见所断)之烦恼,称见惑;修道所断(又作修所断)之烦恼,称修惑(亦称思惑)。在见道所断的八十八种根本烦恼(见惑)中,若依烦恼的强弱来分,可分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种,共八十一晶。列表如下:
  见道之后,则为修道。修道是指于见道位时,起无漏智,初证四智的真理。修道所断之惑,称为修惑(亦称思惑)。因修惑遍起于三界九地,此惑难断,故每地各细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令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次第断除,总有八十一种,称为八十一品修惑。在八十一品中,分三界为九地,每地有九品。九地即: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色界四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这九地各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修惑,合成八十一品。五趣杂居地中,有九品贪、嗔、痴、慢,其他八地各有九晶贪、痴、慢,但没有嗔。列表如下:
  综上所述,藏教断见思惑的过程,在经历了三贤四善、见道、修道、无学道四个阶段后,只能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而且,无学之阿罗汉有利、钝之别,钝根者必须待时而解脱,称时解脱;利根者方不必待时解脱,称为不时解脱。总之,他们不过以“灰身灭智”的无余涅槃为其极果。
  三 圆教与藏教断惑“齐”“劣”之探析
  圆教的根性,是化导最上利根之人,包括声闻、缘觉、别教菩萨,但也普摄一切人,甚至地狱众生、提婆达多等。这正表明此法门的圆顿胜妙不可思议。
  圆教的断惑过程,《天台四教仪》说是:“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16]所谓圆伏,即圆伏五住;圆信,即信诸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而一二三是照,无遮无照,皆究竟清净自在。圆断,即不断而断,五住惑断,开佛知见,住大涅槃。圆行,即专求无上菩提,即边而中,不余趋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人中道。圆位,即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圆自在庄严者,一心三谛为所严,一心三观为能严,于依正二报无不自在,或于此根人正受,或于彼根起出说,或于一根双人出,或于一根不入出,余一一根亦如是。圆建立众生者,或放一光,能令众生得空假中益,得人出、双人出、不入出益,历行住坐卧,语默作止,亦如是。也就是说,圆法是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因此,有的说:“圆教本五位次,但借别(别教)显圆。”[17]《天台四教仪》依《法华》、《璎珞》等经,将圆教略分为八位:一、五晶弟子位;二、十信位;三、十住位;四、十行位;五、十回向位;六、十地位;七、等觉;八、妙觉。而将五品弟子位,直至十信位的七信位,为断见思惑的过程。
  五品弟子位,又称五晶位。五品,一般指专心于自己之实践行,故称弟子位。根据《法华经》中的“随喜功德晶”和“法师功德晶”记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法华经》后随喜转教,或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并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其功德是无量的。具体阐述如下:
  一是随喜品。闻实相圆妙之法而信解随喜。所谓博地凡夫,能知如来秘密之藏,故庆己庆人。《法华玄义》中说:“若人宿根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谓一法一切法(假),一切法一法(空),非一非一切(中),不可思议,起圆信解。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干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谓十法成乘,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是名圆教初随喜品。”[18]
  随喜是因为闻到了妙法,这妙法即是心法,心法与众生法、佛法三无差别,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五品初心知此妙心,体具事理三千境观之法,庆已有智慧,庆人有慈悲,内以三观观三谛之境,外用忏悔、劝请、随喜、发愿、回向等五悔,勤加精进,助成理解。
  二是读诵品。指读诵妙法之经。前品随喜,只是圆信而已;通过读诵,口之诵力,耳之闻力,以助于观,则内外相资,使圆信转明,十心坚固。《摩诃止观》中说的:“善言妙义,与心相会,如膏助火,是时心观益明。”[19]就是指的这个道理。
  三是说法晶。以正确说法引导他人,更由此功德观自心之修行。前品读诵,专为自利、自行;此品为他人说,则为教化。自利利他,彼此获益。正如《天台四教仪》所说:“内能转胜,导利前人,化功归己,心倍胜前”。[20]
  四是兼行六度品。观心之余,辅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法华玄义》解释说:“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旁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趋檀(施),檀为法界。余五事亦如是。事相虽少,运怀甚大。此则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布施。”[21]
  五是正行六度品。观心之功夫进到一定程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故此时须以六度之实践为主。《法华玄义》中说:“行人圆观稍熟,理事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若布施时,无二边取着,十法界依正,一舍一切舍,财身及命,无畏等施。若持戒时,性重讥嫌,等无差别,五部重轻,无所触犯。若行忍时,生法寂灭,荷负安耐。若行精进,身心俱净,无间无退。若行禅时,游人诸禅,静散无妨。若行慧时,权实二智,究了通达,乃至世智治生产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22]这就是说,理事相融,具行六度能促进正观的成熟。
  五品位是圆教的方便位。有人将其比之于藏教的五停心位,对治五不善法。如藏教以数息停散心,圆教以随喜信理除疑散;藏教以不净事观停贪,圆教以读诵经书除秽染;藏教以慈悲停嗔,圆教以慈悲故说法;藏教以因缘观停痴,圆教以六度度六蔽,暗去明生;藏教以念佛停逼迫,圆教以即事而理,理即法界。故五品位也可说是圆教的五停心。列表相比如下:
  必须指出的是,藏教五停心和圆教五品位,两者虽在形式上相似,但有着实质性的不同:一是前者的对治主要是停留在事观的基础上,如数息、不净等;后者的对治,则是建立在理观的高度上,如读经、说法、行六度等;二是前者较为繁杂,见机而作;后者则是遵循一圆一切圆的道理,观慧已圆,能知如来秘密之藏,从根本上去对治,因而更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品弟子位后,即进入六根清净位,也就是圆教的十信位。《法华玄义》中说:“十信位者,初以圆闻,能起圆信,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令此圆行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乃至善修无着,即人愿心。”[23]十信为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谛观大师在《天台四教仪》中说:“初信断见惑,显真理,与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别教初住齐,证位不退也。”[24]圆教初信位的修持要求是: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为什么说初信就能达到断见惑的高度呢?主要是因为前五品位已经奠定了的基础。因此,初信“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令此圆行五倍深明”,就能达到藏教的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的阶次,证位不退。
  谛观大师还说:“次从二信至七信,断思惑,与藏通二佛、别教七住齐,三界苦集,断尽无余。”[25]二信到七信,共六个位次,各位次的修持要求分别是: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戒心,常戒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着名相。[26]也就是性权大师在《四教仪辅宏记》中说的:“善修慈悯入念心,善修寂照人进心,善修破法人慧心,善修通塞入定心,善修道品人不退心,善修正助人回向心。”[27]达到三界苦集,断尽无余的地步。
  从八信至十信是断尽三界内外尘沙惑的过程。这三个位次的分别要求是:护法心,即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慧。[28]谛观大师说:“从八信至十信,断界内外尘沙惑尽,假观现前,见俗谛理,开法眼,成道种智,行四百由旬,与别教八九十住及行回向位齐,行不退也。”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所谓尘沙惑,即指能障碍俗谛之事智,而妨碍菩萨自由自在教化众生,故又称化道障惑。此惑遍于三界之内外,无数无量,远超过恒河沙数,因而称为尘沙惑,须以三观中的假观破除之。[29]为什么这三位能断尘沙惑呢?因为行人在前三个位次时,仅能断界内之惑,界外尘沙惑但伏而已,因其假观未现前之故。到了这三位,假观现前,所以能断尘沙惑尽,能开法眼,见俗谛之理,成道种智,譬如行四百由旬,已经到达实报庄严土。
  《璎珞本业经》中还指出:“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为一切根本。”[30]这乃是圆教铁轮十信位,位位互融、十位互具之意。湛然大师在《法华玄义释签》中解释说:“由善修故,相似解起,故十法在相似位转名十信心,乃至愿心亦复如是。何者?不思议境,以信为本;慈悲誓愿,藉念力持;心安止观,功由精进;破于三惑,妙慧方遍;于通无塞,由决定力;圆修道品,为求不退;正助无阙,回因向果;不滥位次,方能护法;内外不动,由善防非;于法无爱,由大愿力。故得至此,名为信心,乃至愿心。十法既许初心具修,当知信信皆具十法,如是则十信有百法明矣。”[31]就是说,十信诸心,前后相互关联,位位皆具十法,因而当称十信百法。这和天台宗学说中的一念三千、十界互具的道理是共通的。
  有人提出:根据天台宗的圆断说,一断一切断,怎么会有先断后断之分呢?谛观大师解释说:断惑“譬如冶铁,粗垢先去,非本所期,意在成器,器未成时,自然先落。虽见其去,其人无一念欣心。所以者何?未遂所期故。”[32]这就是说,圆修中的断惑是有先后的,粗惑(见思惑)先断,犹如冶铁,粗垢先除,这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而修持者的最终目的,则在于人住,圆破无明,修成佛果。
  圆教从十住位的初住起,即一品一品地破除无明之惑。所谓无明之惑,指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惑。它是覆障中道的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的根本。无明惑为声闻、缘觉所不能知,只有菩萨能了知、断尽,故又称别惑。又因此惑乃由于受界外生死而有烦恼,故属界外之惑。圆教从初住起,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位,破四十品无明。每破一品无明,便增一分中道。至等觉(菩萨位),称一生补处。再破一品微细的习气无明,才到达妙觉位,具一切种智,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以虚空为座,居常寂光土,即圆教究竟佛位。
  必须指出的是:别教是从十地才开始断无明的。断十二品无明,便到达妙觉。所以别教佛位仅是圆教十行中的第二行。圆教二行以下,别教不知名字,当然更无法知道如何断无明。这就是谛观大师说的“教弥权,位弥高;教弥实,位弥下”[33]之理。
  从上述阐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藏教历经长期繁琐的修习,即使最终破见思惑,其所得到的也只能是小乘阿罗汉果,其所达到的阶次仅相当于圆教十信位中二信至七信位,连八信至十信位中的破尘沙惑,也无法知其名字,更谈不上破无明惑,求取佛果了。所以,《法华玄义》中评藏教与圆教断见思惑的过程时说:“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这乃是千古不易的定论,是值得天台行者们深深思考的。
  (作者朱封鳌:1938年生,《天台县志》总纂。现为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注释:
  [1][2]《佛祖统纪》卷八《羲寂传》。
  [3][20][24][25][26][27][28][29]《四教仪辅宏记》卷九之下。
  [4][8]同上书卷五之上。
  [5][14][15]智者大师《四教义》卷二。
  [6]《俱舍论》卷二十九。
  [7][8][9][10][11]《四教仪辅宏记》卷五之下。
  [12]《大乘义章》卷十七。
  [13][18][21][22][23][31]《法华玄义》卷五。
  [14]《俱舍论》卷二十三。
  [16][17]《四教仪辅宏记》卷八之下。
  [19]《摩诃止观》卷七。
  [30]《璎珞本业经》卷上。
  [32][33]《天台四教仪》卷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