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净慧老和尚谈心中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净慧老和尚谈心中心
  元音老人是在佛教界很有影响的一位引导修行的老人家。转眼之间,他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五年了。我每每看到他的书,经常怀念这位老人家。
  我跟元音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在不经常接触元音老人的这些人来说,最早读到他的书,读到他的开示的可能就是我。另外,可以说很认真地来读他的书的,可能也是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概是1990年的时候,元音老人有一位早期的弟子,到北京去见我,就拿着一本元音老人的《略论明心见性》。希望我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在刊物上发表他这篇文章。当时我看了以后,觉得这文章很好。
  当时我主编两份杂志,一份是《法音》,中国佛教协会的会刊;另一份就是《禅》,河北省佛教协会的会刊 。因为我又是当主编,又是当校对,要发表文章,我要校对。在校对的过程当中,我就很仔细,每一次有文章(要刊登在)刊物,我起码要看三次。所以对《略论明心见性》这篇文章我印象非常深刻!讲得非常好!那不仅是讲见地上的话,也确确实实接触到功夫上。见地有时候从书本上能够摸索一二,功夫上那就不行。功夫上一定是行到才能说到,行不到说不到。那么元音老人在那本书上面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功夫,那种见地,都是他行到见到,然后才说到。
  我看老人家这篇文章是讲禅的,就把这篇文章,分作四期在《禅》上发表。因为它好像也不是专著,也是人家记录以后再整理出来的。有个别的字、句子还带有一些口语,也作了一些适当的文字上的润色。
  这篇文章刊出来以后,《禅》刊的读者反响很强烈!有很多人写信,希望印成单行本。我们在广大《禅》刊读者的要求下,可能是1991年,就出了单行本,好像也是我们河北佛教协会最早出的一本书。要出单行本的时候我们也征求了老人家的意见,老人家也同意。
  所以说到元音老人的禅法,或者说,谈到把他弘扬的心中心法门推向广大佛教界的,我觉得是《禅》刊做了第一步的工作。
  以后《禅》刊也陆续发表过老人家的一些文章。一直到他圆寂以后,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篇文章在《禅》刊上发表。
  因为《禅》刊是专门弘扬禅法,弘扬次第禅、如来禅和祖师禅,包括这样的一些内容,但主要的还是弘扬祖师禅。《略论明心见性》这篇文章后边有一些讲到密宗的内容,因为要适应《禅》刊读者的需要,就把有关密宗的一些内容略为删掉,所以不是原原本本的《略论明心见性》。我不知道以后老人家再重新出这本书的时候,是不是把他原来的那些被删掉的东西都恢复了。
  从我的印象来讲,元音老人不仅在禅宗修行方面的见地很透脱,功夫也很深入!哎,功夫很深入!可以这样地说:他所说的法,法是正见,或者说他的见地是正见。他的功夫也是真正的功夫。 (你看)他老人家末后的一段因缘,那就是放光动地!那就是他老人家修证功夫的真实体现!
  所以我也希望,看元音老人的书的广大读者,要很好地来学习元音老人正见、正行。有正见地,有真功夫,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
  佛法不是知识,是实践。佛法的正见,固然是要从学习当中来,但是佛法的正见如果仅仅只停留在学习上,那"正见"是不稳定的。所以只有见地,没有功夫,容易产生邪见;反过来,只有一点点功夫,完全没有正见的引导,它又会增长无明。这二者就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我所说的功夫,不仅仅是打坐。打坐是功夫里边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很少的一部分。功夫一定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当中来培养来锻炼。一个人修行,只在蒲团上有点功夫、有点定力,到了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来依然故我,烦恼无明一大堆,那没有功夫。那种功夫敌不住生死!因为生死是在日用的一切环境当中来正确面对的。
  生死不是指到了我们眼睛闭的那个时候才是生死,生死是在每一刹那、每一个心念当中。我们的生命和一切事物一样刹那生灭,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功夫如何面对这个刹那生灭?面对这个刹那刹那的生死、刹那刹那的生灭?你能够把每一个刹那的心念处理好了,能够正确的面对,末后一着自然大放光明。每时每刻每个心念的问题处理不好,末后一着没有希望!所以说功夫啊,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历境练心。哎!叫作历境练心。
  我提倡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或者说是"善用其心、善待一切",都是如何来面对生死、面对生活的最切要的修行理念。这些理念跟元音老人在明心见性上所讲的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我有许多理念的形成,也受益于元音老人的开示。所以对元音老人的去世,离开我们,我同样是很怀念。
  但是,看到元音老人有这么多的弟子在继续弘扬他的法门,修行他的法门,我也很高兴。同时在我身边的护法居士里边,也有不少人在坚持修心中心法门,我也是非常地欢喜,随喜赞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