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天台宗与禅宗的关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汤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台宗与禅宗的关系
  汤瑛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70 册
  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
  1980年10月初版
  页137~143
  --------------------------------------------------------------------------------
  .
  页137-143
  137页
  天台宗,乃智者大师所建立。师住天台山,一天诵法华
  经至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忽然入定
  ,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的师父慧思禅师说:「是名法
  华三味,非汝莫得,非我莫证,向后一切文字之师,莫能敌
  汝。」自此智者更精研法华,同时亦着重涅盘和大品般若,
  自行建立一套学说,故台宗旨趣,古德说:「他是以法华为
  宗骨,智论为指南,涅盘为扶疏,大品为观法。」由于他的
  师父慧思,和北齐的惠文,皆是禅门大德,所以台宗的见处
  ,与如来禅是同一鼻孔出气的。
  智者大师的教观思想,将释尊一代教法,判分五时八教
  。五时者,把释尊说法五十年,分为五个时期:一、华严时
  ,说三七日,喻如乳味。二、阿含时,说十二年,喻如酪味
  。三、方等时,说八年,喻如生酥。四、般若时,说二十二
  年,喻如熟酥。五、法华涅盘时,说八年,喻如醍醐。八教
  者,把东流一代的全藏,分为化仪四教----顿、渐、秘密、
  不定,化法四教----藏、通
  138页
  、别、圆,其说自成一家理论,在佛学史上占着重要的位置
  。
  天台宗旨趣,有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与三谛和六即佛义
  等三点特色。一念三千者,一念属心,三千是法,法界有十
  ,四圣六凡,众生起一念淫心,即落地狱法界,起一念贪心
  ,即落饿鬼法界,愚痴落畜生法界,瞋恚落修罗法界,仁义
  落人法界,十善业道落天法界,厌离生死落声闻法界,乐独
  善寂落缘觉法界,自行化他落菩萨法界,心行平等,慈悲喜
  舍,则落佛法界,众生每起一念,必落一界,而此十界如十
  个镜子,从圆融相摄的观点看去,是界界互具的,这就成百
  法界了。台宗再依法华经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
  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
  、如是本末究竟等----可知每一法界,共此十如是,那么,
  百界即成千如是了,在这百界千如当中,又分为五阴实法一
  千,众生假名一千,依报国土一千,便构成一念三千的道理
  ,这是事造的三千,事相必从理性本具而起的,所以更有理
  具的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就是这个意义,这三千
  诸法,收拾起来,即是三谛----真俗中----能观的就是一心
  三观----空假中----境与观都在我们一念妄心之中,现成具
  足,这是台宗特色之一。
  其次一心三观与三谛,三观即依中论四句偈:因缘所生
  法,我说即是空 (空观) ,亦名为假名 (假观) ,亦名中道
  义 (中观) ,随观一法,莫不具此三者,这三观是联系的,
  加观空时,假中皆空,观假中时亦是一样,像水银落地,颗
  颗皆圆,这叫做一心圆融三观,「三谛」,是真谛泯一切
  139页
  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一一法中具此三谛,三
  观为能观心,三谛为所观境,三观和三谛,同时不可分的,
  所以古人说:「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
  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又说:「境为妙假观为空,
  境观双忘性即中,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这
  是台宗特色之二。
  又其次为六即佛义,经云:「即心是佛」,智者大师防
  到人们循名违实,以凡滥圣,判分六种即佛,一理即佛,二
  名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
  佛。理即佛者,此理是有情本具的佛性,约理性边说,一切
  众生本来成佛,这本性圆成的佛性,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
  随你生死漂流,无明覆盖,仍然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
  古德颂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
  不知归」,意思是说,凡夫一动一静都是理性 (即佛性) 的
  现起,但众生贪染分别,违其真性,若行若藏,皆非「佛」
  的构成条件,而向着黑暗的路子,跟着物欲去六道轮回,不
  知归期何日!
  名字即佛者,学者闻名得解,骤闻苦恼众生也有本具佛
  性,与十方诸佛无殊,不觉悲喜交集,颂云:「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说,佛
  未出世时,众生皆执生死为实有,自佛出世,演唱无生,说
  明诸法本无起灭,岂有生死,但如今知到根身器界,当体无
  非理具事造之性体,推知过去、现在、未来,头出头没,皆
  此性体,无数劫来,不自精
  140页
  进,那么,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故恨自蹉跎。
  观行即佛者,依解起行,时时刻刻,回光反照,参究自
  性,颂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
  亦无真」,意思是说,人们修福造罪,皆由一念起因,若修
  若造,皆是有为的,而佛法却是无为的,所以道狂心若歇,
  歇即菩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须念念反照真常之理,息
  却如幻的六尘,遍观诸法性只是一性,真之与假,相待立名
  ,佛法绝待故无真假。
  相似即佛者,由于观行的工夫得力,粗垢任运先落,依
  稀彷佛地见到本真的模样,颂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
  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意思是说众生的烦恼,共
  有五住,一、见爱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
  、无色爱住地,五、无明住地,观法性的功行到这裹,先任
  运脱落这四住烦恼,虽第六法尘的所知理障无明犹未尽空,
  智眼尚翳,法执未尽,故说空里见花红。
  分证即佛者,因工夫增进,分破无明,分见法性,如云
  雾散开一隙,颂云:「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
  尽,常见月朦胧。」意思是说,到这里豁然心开,乃属证悟
  ,不同解悟,这时能所双忘,心体湛然,一切无碍,但虽得
  湛然,而诸法实相尚未能穷源竟委,如薄云罩月,所见未真
  。
  究竟即佛者,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福慧圆明,究竟涅
  盘,名妙觉果海,颂云:「从来真是
  141页
  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源性,更无一法新。」意思是说,
  从来弃妄执真,致真却成妄,今不执妄,则妄亦成真,本时
  之性,离言绝待,不增不减,法尔如然,无有一法是重新得
  来的,到此才是大休大歇,参学事毕,故名究竟即佛。
  上来智者大师所演六即佛义,一方面虽然六级差别,而
  常是相即的,能令凡夫不会自卑而生退屈,一方面虽然相即
  ,而常是六类差别的,所以论理虽生佛平等,但业障有轻重
  ,福慧有厚薄,乃有从凡入圣的位次,不容混滥笼统,可免
  增上慢人愚妄骄狂,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是台宗特色之
  三。
  综上所举天台宗的旨趣,与禅宗的渊源关系至深,禅宗
  与龙树提婆的四论来源,同是出于般若,惠文禅师,读龙树
  中观论,悟三谛圆融;慧思禅师,读龙树大智度论,「三智
  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在一念同时具
  得----而悟「一心三观」,天台学的学说系统,实由智者大
  师开始建立,后贤溯流寻源,乃尊龙树菩萨为初祖,惠文禅
  师为二祖,慧思禅师为三祖,智者大师为四祖,天台宗与禅
  宗关系之深切,已可概见了,故唐代大德,如永嘉玄觉禅师
  ,精习天台止观,后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得受曹溪证明,
  更见得天台宗和禅宗如蜗牛二角,同出一头。
  虽然如是,台宗同禅的是同「如来禅」----北渐。不是
  同「祖师禅」----南顿。虽六祖偈云
  142页
  :「法即无顿渐」,石头迁参同契云:「道无南北祖,但毕
  竟「同中有别」,如来禅有修有证,祖师禅无对无修,初祖
  西来,直指人心,别传将心印心,见性成佛的密意,观六祖
  坛经云:「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
  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
  上以来默传吩咐,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
  ,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参同契亦云:「竺土
  大仙心,东西密相付」,读者细心寻绎,于将心印心当有个
  会处,这事非言说所到,笔者竭尽所能,亦无法将祖师西来
  意描画得出!
  然亦不无方便,只如坛经所载永嘉得法缘由,也许是体
  会祖师禅,和祖师的密用,而比较容易得个入处的最好公案
  。原文云:「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
  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
  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
  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以
  前即得,威音王以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
  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
  尽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觉遂同策来参,遶师三匝,振
  锡而立。师云: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
  何方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
  不体取无生,了取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即无速。师曰
  :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
  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曰:谁知非动?曰:仁者
  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
  143页
  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
  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之一宿觉。后者证道歌
  ,盛行于世。」
  上录公案,永嘉精修天台止观法门,止观如车之双轮,
  舍妄存真,按程迈进。 (如来禅) 维摩经主旨是演「不
  二法门」,真妄不二,直下顿契,三祖的信心铭所谓「要急
  相应,惟言不二。」永嘉看经会旨,故能出言暗合诸祖,观
  他振锡表露消息,祖加勘问,至如是如是,永嘉已蒙祖印可
  。便礼拜告辞,六祖恐他未澈,勘曰:返太速乎?再勘曰:
  谁知非动?永嘉答处,皆函盖相合,祖复故意钝置他,曰:
  汝甚得无生之意!而他却乖觉得很,反诘祖曰:无生岂有意
  耶?祖再征曰:无意谁当分别?分别亦非意,祖以他见处真
  切无疑,堪授正法,要他少留一宿。这一宿殊不平凡,你看
  永嘉已大彻大悟了,何以六祖还要他留一宿呢?这与六祖「
  米熟多时」五祖还要他三鼓入室相类。若作世情边会,是将
  闲学解,埋没祖师心,无异隔靴搔痒了!所以西来祖意,有
  赖传承,若从问答言句表面上看来,永嘉似「见过于师」矣
  !这一宿为的是「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的正法了。吾人
  能猛着精彩,体会这段公案,许是容易会得祖师禅的一个胜
  方便,同时亦能会得天台宗与禅宗的密切关系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