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建筑>>正文内容

西藏现代建筑文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藏现代建筑文化
  传统藏式建筑的空间特色,与藏传佛教文化分不开的。藏传佛教的密宗信士,把曼陀罗作为观想的对象。曼陀罗是源于印度教的一种宇宙模式,后为佛教密宗所继承和发展。曼陀罗外圆内方,中间有一个亚字形空间,亚字中间又一圆形绘本尊 …… 四周为四殿门,修习者分别供奉不同的本尊像,而不同的本尊有个自的坛城。坛城即佛教的精神宇宙模式。是僧侣修习的崇高的境地,是凡人对佛教境界的一种空间概念,是一种向心性的空间观,在藏族地区根深蒂固的文化精髓。藏传佛教密宗还以之为模型建造寺庙。理解其精神实质的空间理念,应用于拉萨的城市空间及城市设计创造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风貌的空间艺术。佛教建筑的基本形制为以佛殿为中心,周边殿布置走道及房间及外围的转经道,再外的城市街道及居民区,民居开门方向却朝向寺庙中心。无不以 “ 坛城 ” 的空间思想进行修建。在西藏很多地区都可以找到这种城市聚落的例证。宗教文化理念是空间内涵的根源。在建筑及城市设计中, “ 坛城 ” 的空间理念可以成为拉萨的空间设计语言,应充分继承发扬。
  藏传佛教的寺院及民居都有相似的空间组合特征,即平面为 “ 回 ” 字形布局,在寺庙中间布置佛堂,周边有廊道及房间,平面基本为方形,中央空间升高,成为共享空间。民居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形态自由得多,但其基本形态仍为回字形或其变形,典型的民居院落中间为一庭院,四边布置各种房间,或三边或二边一边,要根据用地大小和房主的使用要求而定,院子与房之间设有外廊或平台。这些建筑空间朴实、简洁、完整、严谨,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在建筑空间中的内涵,标志曼陀罗作为藏传佛教世界空间形式的实质。在外部空间的组织上,虽然藏式建筑每个单元空间比较简洁单一,但经过自由组合,高低错落,体量大小的变化,产生极其丰富的外部空间,因建筑多为平顶,建筑群体的外轮廓为台阶形,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领会其空间特色,在空间形态的实质及组织上做到藏式建筑空间的 “ 神似 ” ,从而使外部空间达到 “ 形似 ” 。拉萨的一些现代建筑,其空间形态没有按藏式建筑空间特色设计,不管在外表上如何装饰,其建筑整体,总是给人感觉说不出的蹩脚,冷静分析便可以发现其原因。 “ 神似 ” 的首要内容是在空间形态及其组织上符合藏式建筑的特点,这也是建筑设计核心空间实质问题,这里的符合并非是我们平面都要 “ 回 ” 字型,而是利用现代设计原理,吸收国内外各种设计流派理论及方法,加人拉萨建筑传统元素,灵活组织空间,努力做到空间形式应保持朴实、简洁、完整、严谨,这样才能使建筑达到 “ 神似 ” ,使外部空间,错落有致,造型达到 “ 形似 ” 。
  在造型的基础上藏式建筑外装饰亦极具特色,建筑等级越高,装饰越丰富。寺庙的外墙建筑装饰多以佛教为题材,佛教的法器,铜饰屋顶。外墙,如墙上的铜装饰。铜装饰的雕刻图案丰富细腻,极具标志性。外饰用布装饰,这在其它地区是少有的,将布作成窗外帘,门帘并饰以彩条,吉祥图案。民居的屋顶四角升起柱子一样的 “ 土就 ” ,插上经蟠。在墙上饰红棕色边玛饰带。藏式建筑独特的柱式及梁柱的彩画。窗边饰有黑色梯形窗套,窗扇多为木窗,窗上出挑雨棚,多饰彩绘,门边门上的装饰与窗子类似,只是院子大门上一般设有神完,有些居民还置有牛头,门板上装有铜饰,并有日月吉祥图案。
  为了使我们设计的建筑在外观上具有地方特征,即根据不同建筑的设计需要,选用以上全部或部分造型装饰元素进行装饰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或利用现代造型手法将以上某项装饰手段抽象或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现代建筑的装饰手法,使其既不失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又极具时代感。在色彩运用中同样要尊重藏式建筑的传统色彩,其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用色以原色为主,各种色彩均具有一定代表含义:白色 —— 吉祥、温和、善良。外墙多用白色,红、黄色代表重要建筑,彩画及各种图案色彩均具一定的宗教含义或美好吉祥的寓意。
  建筑艺术的风格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是历史长期不断的积累下来的,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珍惜优秀的文化遗产,它是最珍贵的宝藏。继承传统并不是克隆,一成不变,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同样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材料来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独特、丰富的藏式传统建筑文化为我们今天的建筑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设计语汇,也为世界认识西藏文化打开了窗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