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实相与慈悲——以释契嵩为中心的佛教真俗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聂士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实相与慈悲——以释契嵩为中心的佛教真俗关系研究
  [ 作者:聂士全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
  【文献属性】复旦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实相与慈悲——以释契嵩为中心的佛教真俗关系研究
  【文章作者】聂士全
  【指导教师】王雷泉
  【中文关键词】北宋佛教; 释契嵩; 儒佛关系; 真俗关系; 法界观;
  【英文关键词】Buddhism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 Qisong Rela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Relation between the Truth and the Provisional World; Concept of the Dharmar World;
  【中文摘要】本文以释契嵩关于儒佛关系、政教关系的思考作为契入点,将佛教真俗关系作为考察重心,结合相关经论以及三论、天台、唯识、华严、禅宗的佛法解义思想,力求显现关于佛法思维、真俗关系的内容与特征。之所以这样处理契嵩著作,原因之一是儒者的辟佛言论大多源于未能如实理解佛教作为出世间法和僧伽出世间追求的真实内涵,从而认为佛教的理论及其实践于和谐社会的建成没有益处;原因之二是传统佛教界在思想与实践两方面,都存在执真废俗的偏锋,这两个原因往往是纠缠在一起的,世人多因对第二种情况的直观感受才发生对佛教的误解。因此,只有努力澄清大乘佛学关于真俗关系的真实思想,才能显明佛教与儒教、佛教与王道政治之间的分歧所在,同时也能从理论上促发佛教家去积极将佛法的入世关怀落实到实践上来,从而改变佛教脱离人群的消极形像,而契嵩也正是通过揭明佛教思维的特征以及空有关系、理事关系、世出世关系的大乘佛学原理,来回应儒者的排佛言论、并强调佛教之于世道人心之意义的。
  本文以《实相与慈悲——以释契嵩为中心的佛教真俗关系研究》为题,由五部分构成。绪言介绍了关于契嵩思想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主要考察了契嵩思想得...
  【英文摘要】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ruth and the provisional world. Qisong's ide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religion is the major source of research. Using the related scriptures and commentary works on the subject and drawing insights from the major Chinese Mahayana schools such as the Sanlun, Tiantai, Yogacara, Huayan, and Chan for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me, the paper aims at revealing the method ...
  --------------------------------------------------------------------------------
  中英文提要 3-8
  绪言 8-25
  一、佛教来到中国 8-11
  二、契嵩的著作及影响 11-14
  三、契嵩思想研究回顾 14-16
  四、关于方法的检讨 16-19
  五、本文的写作思路 19-25
  第一章 契嵩与三教谈论 25-72
  第一节 孤独的行者 25-34
  一、生死事大 25-28
  二、问道之履 28-30
  三、山林佛教的践行者 30-32
  四、辅教弘宗 32-34
  第二节 契嵩以前的三教论衡 34-44
  第三节 宋儒辟佛的思想背景 44-56
  一、宋祁的《庭戒诸儿》 44-45
  二、儒学复兴和辟佛的关系 45-48
  三、道学家的辟佛 48-52
  四、辟佛口实及其人文背景 52-56
  第四节 契嵩与北宋佛教 56-72
  一、北宋佛教的外围环境 56-59
  二、文学僧与三教会通 59-63
  三、北宋佛教思想特色述略 63-72
  第二章 道本教迹论 72-140
  第一节 即道即教 72-84
  一、明本迹 72-75
  二、即教之道 75-79
  三、即道之教 79-84
  第二节 权实与二谛 84-98
  一、权实之辨 84-87
  二、真俗之辨 87-95
  三、舒卷同时的理事观 95-98
  第三节 佛法的不共性 98-115
  一、超越世间的出世间追求 98-106
  二、三教之别 106-110
  三、道元对三教一致论的批判 110-112
  四、世教与出世教 112-115
  第四节 神道设教 115-128
  一、佛教是神道设教吗 115-116
  二、缘起轮回的情感说 116-119
  三、神明与神道 119-124
  四、契嵩的神道解义 124-128
  第五节 求本措末的文化观 128-140
  第三章 性情论 140-195
  第一节 性情与心识 140-153
  一、关于万物生灭流转之实相的性情之思 140-146
  二、真心与生灭识 146-150
  三、心法本于无住的胜义 150-153
  第二节 真如随缘义 153-163
  一、真如随缘思想的提出 153-156
  二、释延寿对性相二宗的和会 156-159
  三、释知礼的别理随缘论 159-161
  四、释真可的真如随缘释义 161-163
  第三节 佛性与灵知 163-179
  一、佛性义诸家说 163-168
  二、灵知概念 168-175
  三、关于佛性灵知说的检讨 175-179
  第四节 推其性而自同群生的无缘慈悲 179-186
  第五节 佛家孝亲观 186-195
  代结语 释太虚的思想拆衷与现实定位 195-213
  一、思想折衷 195-203
  二、真现实论 203-208
  三、人生佛教 208-213
  附录一 契嵩生平及著述年表 213-225
  附录二 参考文献 225-23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