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及印度诸中观论师
提婆及印度诸中观论师
继承龙树大乘学说的是其弟子提婆。关于提婆的生平,有罗什编译的《提婆菩萨传》。据说,他是斯里兰卡人, 是个王子, 只有一只眼睛,也叫圣天。他开始时学习婆罗门学说,能言善辩,当时龙树已届晚年,名声很大,提婆就想与他辩论,但一接触到龙树,就深为折服,就当了龙树的弟子。
提婆学习很有成就,又由于善于辩论,就为振兴佛教做了不少工作,如到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破外道,使被禁止了十二年的佛教重新兴盛。后来他又连续在中、北印度地带做破外道的工作,还在钵罗耶伽写了《广破论》 ,后来他又回到南印度,劝化了一个不信佛的国王,同时也使许多外道信了佛。最后,他隐居山林,著书授徒,就在此地,他为曾被他辩输婆罗门的弟子杀害,在临终前,他用鲜血写了一部《百字论》,它的内容是破除各种邪见,是一卷极为概括和扼要的著作,是理解他思想和著作的钥匙。提婆的著作还有《百论》、《四百论》、《广百论》等。他的著作都以“百论”作为总题。“百”的梵文是sataka,有把一百个东西集拢起来的意思,而字根sat有破坏的意思,所以以“百论”为总题的著作 ,其内容是对不同学说进行破斥。提婆对龙树学说发展之处,也就是在破斥方面,他的破斥原则与破斥方法都比龙树彻底。龙树主张“破邪即显正”,而提婆则一破到底,“破而不立”,提出“不立自宗”的主张。在《四百论》最后一颂还讲到一切宗都破,自己也无所保留,因而再有什么反驳也是不可能的了。这样,他贯彻了空宗空的思想,认为一切皆空,连自己也是空的。
又由于提婆是破外道,龙树是破教内邪见,两者破的方法和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提婆在破的方面总比龙树更激烈、彻底,然而也因此使龙树的一部分学说又堕恶趣空,被认为是“解空不善巧”。
提婆对龙树空观方法作了积极的解释,使龙树《中论》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展现。提婆是以“破”为“观”,不是空谈破什么,而且还构成一种观点。
中国三论宗曾根据《百论》破空品中“取相故缚”总结出提婆的观点。空宗认为一切都是自性空,为什么还破呢?是因为众生以分别心“取相”。所以破想,就是破除心理上想象的东西,以及这种想象能力。婆薮开士,还曾用比喻解释道:如愚人在沙漠里看到阳焰(海市蜃楼),就去追求,智者告诉他,那只是假相,他就不再去追求了。这比喻说明他们破的是愚人所执取的水相,并非把水也破除了。所以叫“破想不破法”。这种提法,鲜明地表达出了空宗所破的对象。
提婆之后,有罗睺罗。据说他是提婆在南印度收的弟子。他的著作有《赞般若偈》,共二十二颂,收在《大智度论》第十八卷《赞般若偈》中,说:
如赞般若波罗蜜偈说: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如虚空无染,无戏无文字,若能如是观,是即为见佛。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盘,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若人得般若,则为般若主,般若中不着,何况于余法。般若无所来,亦复无所去,智者一切处,求之不能得。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亦名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是事为希有,甚深有大名,譬如幻化物,见而不可见。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解脱涅盘道,皆从般若得。言说为世俗,怜愍一切故,假名说诸法,虽说而不说。般若波罗蜜,譬如大火焰,四边不可取,无取亦不取。一切取已舍,是名不可取,不可取而取,是即名为取。般若无坏相,过一切言语,适无所依止,谁能赞其德。般若虽叵赞,我今能得赞,虽未脱死地,则为已得出。
这段有名的般若偈颂,显示了罗睺罗对般若性德的认识较以前更为深刻、彻底。他把佛、般若、涅盘三者统一起来,提出“三者一相,其实无异”。而且他还用“虽说而不说”,把真谛和俗谛统一起来。
罗睺罗著作多,但对后来佛学发展有影响,《顺中论》中就曾引用他空观的思想,说:
“又复余师名罗睺罗跋陀罗言:一切见对治,如来说空是。不爱空不着,着空空亦物。不爱空不空,此二非不爱。无能坏佛语,佛语处处遍。”。
罗睺罗后,龙树一派的传承就不清楚了。只知道有个龙智,是龙树的弟子,开元三大士金刚智自称是龙智的弟子。玄奘到北印度时,曾遇到一个七百岁的婆罗门,自称见过龙树,得其亲传。玄奘还向他学习过《百论》、《广百论》(见《慈恩传》卷二)。因此后人附会这个婆罗门就是龙智吧。
龙树学说在西域有传承,三论宗的传播者罗什即西域人,三论宗的创立者吉藏大师在《三论玄义》上有三论源流系谱,它这样记载道:
龙树---伽那提婆---罗睺罗---青目----沙车王子---鸠摩罗什。
--龙智 --坚慧 --清辩---智光
龙树的传承虽从西域传到中国,但龙树空宗思想在印度还是在不断发展着。并与后来出现的瑜伽行派,不断融合、冲突,在印度佛教史中起着重大作用。
当瑜伽行派日渐兴旺发展时,出现了佛护、清辩两家,建立中观学派,恢复龙树、提婆学说 。清辩和佛护都不是当时著名的那烂陀寺僧侣,而是来自民间。从《大唐西域记》中看,清辩在社会上活动,常跟数论学派在一起,与民众较为接近。
佛护的贡献,在于他发展了龙树学说的方法论。他结合中观学者“破而不立”的精神,形成“就敌论随言出过”这样一个“应成”方法。即若照你那样讲,结果得出与你相反的结论。也就是从敌论本身指出它的过错,自己并不提正面主张。
清辩的思想主要是在与瑜珈行派的争论中表现出来的。他说瑜珈行派人曲解了龙树和提婆的学说,并说他们诽谤中观学派的恶趣空,认为只有瑜珈行派才能证得真实。因此他出来辩论,他的这一辩论是说龙树学说没有恶趣空的倾向,但龙树学说在后来的发展,未必没有这种倾向。因而瑜珈学说的兴起,以救中观学派“破而不立”之偏,就确是理论需要和历史事实了。
中观学派在清辩开创局面后,就有大家月称。他是佛护的弟子莲花觉的门下,是南印度婆罗门人,少年出家,佛学上很有成就。他的著作现存的共有十多部,月称的学说传入西藏很完整,又加上宗喀巴大师的倡导,所以在西藏很有影响。
月称是佛护的再传弟子,也就在方法上继承了佛护。同时这种方法也是由中观学派的特点决定的,是与龙树思想一脉相承的。《中论》就只是指出敌论的过错,自己并不另外建立观点。如《中观》观缘品中讲破四生,即破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在破自生时他说,如果是自生,则“生应无用故”,“生应无穷故”。即说 “自生”,则法本来就有,就不用再生了,即“生应无用”;而且,“自生”就应该是无穷无尽,永远存在。这样也就指出了自生说的矛盾,使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这种方法的格式是: 如果按照你的说法,则应如何如何。月称继承这样随对方的说法,应用“应战”的方法,加以破斥,被称为“中观随应破派”。而与之相对应的清辩一系,则采用比量的格式,议论不一定随敌方走,被为“中观自立量派”。
月称的另一个思想就是彻底贯彻了中观无自性说。在二谛上,按胜义谛,一切都无自性,而俗谛有无自性呢?月称认为俗谛(世间)看上去象有自性,这是由于无明所蔽的缘故,是一种根本的颠倒,所以俗谛也是一切无自性。
月称还用这种一切无自性的思想对瑜珈行派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瑜珈行派讲空不彻底,认为他们的空只是指依他起法上没有遍计执法而已。如观绳为蛇,蛇执去掉就是空,绳并不空。所以他认为瑜珈行派的空是他性空,而不是自性空。同时他也反对阿赖耶识,认为它是多余的,并无其识,瑜珈行派认为业在未受报之前,应该是存在的,而且就认为是以种子存在在阿赖耶识中的,因此要有一个阿赖耶识存在。月称说 ,业由于自身的相续,是不会消失的。业有不同的状态,业的现行虽消失了,但他的性质和势力不消失,明显时是现行,潜行时是消失,事实上还是相续的。只有受报后,才会真正消失。因此并不要一个阿赖耶识存在。
月称对中观自性空的彻底贯彻,便把缘起性空的理论发展为性空缘起了,即因为无自性才可以说是缘起。也就是说,世俗无其名(性空),而有其实(缘起)。
月称后的中观学派大家是寂天,他的生平资料及著作多收在藏传佛经中。据说他是南印度梭罗修多罗国的太子,原名寂铠。因对统治阶级生活的不满,未继承王位,出家了。他的著作有《 菩提行经》、《诸经要集》。他的主要特点是见行相应,虚实并举,不偏于见,也不偏于行。他的理论贯穿在实践中,使得他的理论显得很突出。据说,他在背诵他的著作《菩提行经》第七品《般若波罗蜜多品》中“心不住外相,而得无缘寂灭”时,人们只能听到声音,而不见他的身影。
寂天见行并重的学风,对后期大乘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这一思想后经阿提沙传到西藏,受到宗咯巴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宣扬和发展。
寂天从中观无自性观点出发,对瑜珈行派仍是持批判态度的。
中观学派的继续发展,又出现了以胜义谛空说为基础,吸收瑜珈行派的一些观点,融合而成的新学派---瑜珈中观派。他们没有走月称那一系的道路,而是继承了清辩与瑜珈行派的关系,清辩虽反对瑜珈行派,但他也推崇弥勒,他的一些思想与《辩中边论》也有关系,因而后来的中观学者也就引用瑜珈唯心说,来发展中观学说。
瑜珈中观派的创始人是寂护(梵文为santaraksita,藏译为静命)。他是八世纪,东印度人,以弘扬中观学说著名。他在其代表作《中观庄严论》中明确把瑜珈行派思想采纳进中观思想,认为应从唯心无境的观点出发,才能真正理解中观无自性的思想。在瑜珈观行中。瑜珈派人先说唯心无境,否定了境;后来又进一层,心亦不可得,也否定了心。因此,唯心说是达到说明心亦不可得的桥梁。寂护吸收这一观点,认为在世俗谛上是唯心无境,在胜义谛上,心境皆无。从而融合、调和了瑜珈与中观两家的观点。
继寂护和其学生莲花戒之后 ,发展瑜珈中观思想的是师子贤。他在寂护门下受教,同时学习《现观庄严论》 ,师子贤在般若学方面的研究,使得他在融合瑜珈和中观学说时,把它们都统一到般若上来了。这种思想在无著的《显扬圣教论》的《成现观品》章中的《成瑜珈品》中就有了,无著说瑜珈就是般若,二者是一样的。般若是能够得到大菩提的最胜方便,所以是瑜珈,瑜珈也是为了得到菩提,因此,实质上也是般若。
这样瑜珈和中观都自称学说渊源于龙树和提婆,而上溯到般若,一个以中观“无自性”来讲中道,一个以瑜珈“唯识性”来讲中道,经过了分裂和争论后,中观接受瑜珈的说法,二者趋于统一,最后则复归到般若上了。在中国也有类似现象,空宗出来后,受到有宗、相宗的批判,后来它们都衰落了, 而以融合空有两宗为特点的禅宗出现。这说明了,中观与瑜珈,空宗与相宗,在解说佛教中道上,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则对认识真理有益,冲突、分裂则无多大益处。这也是各种思想冲突、融合而统一的规律。各种思想都有自己的长处,它们在长期冲突中,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吸收,从而在一个最高点达到汇合。
注释:
《大正藏》卷25第190中-191上
《大正藏》卷30第40页中
寂护、莲花戒和寂护前的智藏都是清辩之后以中观著称的,被称为“东方自立量三大家”, 莲花戒曾入藏与禅宗的一个僧人摩诃衍辩论,结果胜利,奠定了中观学派在西藏人地位。
现观,即亲证,亲切明了地认识真理;庄严,是一种文体,以颂来解释义理。因无著对《般若经》感到不解,请教弥勒,弥勒就讲了这部论,这部书用现观的意义来贯通《般若经》,写得很巧妙。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