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玄奘大师入蜀考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耀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大师入蜀考述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耀坤
  内容提要:玄奘在隋朝末期出家为僧后,正是隋末唐初战乱之时。为了学习研究更多更深的佛教经论,他离开洛阳,经长安到了成都,并在成都受了具足戒。相传他受具足戒是在大慈寺,但据可靠的记载,大慈寺建于他受戒后的135年。对此问题,现在还无法解决,有待以后研究。
  关键词:玄奘入蜀
  据最早记载大师生平事迹的《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以下简称《行状》)《续高僧传·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以下简称《续高僧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下简称《慈恩传》),均谓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大师21岁于成都受具足戒(按《续高僧传》仅载为“武德五年二十有一”,当据《行状》与《慈恩传》补“于成都受具坐夏学律”九字。又《慈恩传》谓“年满二十”,亦即二十一岁),这是三篇记载一致之处,而三篇之中及其他有关记载,对大师的生年及寿终岁数又可有不同的推论,但至今还没有无懈可击的定论,故本文不再考辨,仅以武德五年大师21岁为本文之依据。
  玄奘大师武德五年21岁则当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此时正值北方遭周武帝灭佛后佛教复兴之时。大师俗姓陈,家居缑氏县(治所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缑氏镇),弟兄4人,大师即第四弟。二兄长捷,早年出家,住东都(今河南洛阳市)净土寺。《续高僧传》说“以奘少罹穷酷,携以将之,日授精理,旁兼巧论”。《慈恩传》则云:
  察法师堪传法教,因将诣道场,诵习经业。俄而有敕,于洛阳度二七僧,时业优者数百,法师以钓少不预取限,立于公门之侧,时使人大理卿郑善果有知士之鉴,见而奇之,问曰:“子为谁家?”答以氏族。又问:“求度耶?”答:“然。但以习近业微,不蒙比预。”又问:“出家意何所为?”答:“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果深嘉其志,又贤其器貌,故特而取之。因谓官僚曰: “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但恐果与诸公不见其翔翥云霄,洒演甘露耳。”
  由此记载可见,大师能成为正式僧人,郑善果起了关键作用。郑善果为大理卿,已在隋炀帝大业后期①,则玄奘大师正式为僧亦在大业后期。《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僧玄奘传》即谓大师“大业末出家”。《慈恩传》又谓玄奘大师:
  既得出家,与兄同止(《行状》即作“止于东都净土道场”)。时寺有景法师讲《涅粲经》,执卷伏膺,遂忘寝室;又学严法师《摄大乘论》,爱好逾剧,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众咸惊异,乃令升座复述,抑扬剖畅,备尽师宗,美问(闻)芳声,从兹发矣。时年十三。
  可见大师学经论之天才。但此时已是隋末大乱之时。早在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开始准备进攻高丽,大量征调民力民物,山东、河南、河北受害尤甚,结果从大业七年至大业十年三次对高丽的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而每次战争之扰民害民,却一次比一次厉害,这就必然激起民众的普遍反抗。早在大业七年(611)就有山东的王薄在长白山(即今山东邹平县西南的会仙山)起义反隋,接着黄河下游一带民众纷纷起义。在河南一带以翟让领导的瓦岗寨(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军势力最大,已威胁到东都洛阳一带。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又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北)起兵反隋,兵力直指东都,并一度将其围困。至杨玄感败后,隋官军樊子盖等又在洛阳一带滥杀无辜。此后各地起义持续不断。大业十二年(616)翟让、李密的瓦岗军已攻破荥阳(今河南荥阳市)诸县。大业十三年瓦岗军击败越王杨侗之东都军。河南郡县多为瓦岗军占领,继之又围困东都。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的隋炀帝又命王世充率军救援东都,形成王世充与瓦岗军之拉锯战(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一八一至一八三《隋纪》)。由于长期战乱,洛阳一带民众备受苦难,故《慈恩传》云:
  隋氏失御,天下沸腾,帝城(指洛阳)为桀、跖之窠,河洛为豺狼之穴,夜(疑当作“衣”)冠殄丧,法众销亡,白骨交衢,烟火断绝,虽王、董(王莽、董卓)僭逆之衅,刘、石(刘渊、石勒)乱华之灾,刳剖生灵,芟夷海内,未之有也。法师虽居童幼,而情达变通,乃启兄曰: “此虽父母之邑,而丧乱若兹,岂可守而死也。余闻唐主驱晋阳之众,已据有长安,天下依归,如适父母,愿与兄投也。”
  唐主,指唐高祖李渊。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为太原留守,驻晋阳(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在其次子李世民的劝导下,起兵人长安,立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尊炀帝为太上皇,自为大丞相,进封唐王。由于李渊人长安后,尽除隋苛禁,与民约法12条。民得以安宁,关中各地纷纷归顺,又顺利地取得巴蜀等地(见《资治通鉴》卷一八四《隋纪》)。大业十四年(618),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缢杀,杨侑遂让位于李渊。李渊因即皇帝位,建立唐朝,号年武德(见《资治通鉴》卷一八五《唐纪》)。玄奘大师与其兄就在此年来到长安,即《慈恩传》所云“兄从之,即共俱来,时武德元年矣”。《续高僧传》又云:“承沙门道基化开井络(泛指蜀地),法俗钦仰,乃与兄从之,行达长安,住庄严寺。”则大师至长安后,曾住庄严寺。但当时唐朝新建,除据有关中等地外,其他各地还有不同的强大武装势力,亟待武力统一。故《慈恩传》又云:“是时国基草创,兵甲尚兴,孙、吴之术斯为急务,孔、释之道有所未遑,以故京城未有讲席,法师深以慨然。”
  早在大业中,蜀中地区即以平静富庶为僧众向往之地,如《续高僧传》卷二三《唐益州福盛寺释道兴传》记载:
  释道兴,姓刘,本住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年十九,决意定,诣大光寺求出家。……时天下大乱,贼寇交横,死者山积。兴为沙弥……避难投蜀,至河池县(治所在今甘肃徽县西银杏镇),逢赞皇公,蒙被安慰,送至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兴与一老僧相随,彼有金一两,谓兴曰: “吾有金,可为负,至蜀共分。”兴曰: “此危身物,佛又不许,不可将行,若不信者,善恶应验。”遂舍而独往。彼持金者,至三泉县(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嘉陵江畔),逢贼致死。既至蜀川,年满进具。
  按传末谓道兴“以显庆四年月日终于福盛,春秋六十有七”。唐高宗显庆四年,即659年,则道兴应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19岁出家时,乃隋炀帝大业七年(611),正是天下开始大乱之时,《慈 .恩传》又云:
  初,炀帝于东都建四道场,召天下名僧居焉,其征来者,皆一艺之士,是故法将如林、景、脱、基、暹为其称首。末年国乱,供料停绝,多游绵、蜀,知法之众又盛于彼。法师乃启兄曰: “此无法事,不可虚度,愿游蜀受业焉。”兄从之,又与经子午谷(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入汉川 (泛指汉中平原),遂逢空、景二法师,皆道场之大德,相见悲喜,停月余,从之受学,仍相与进向成都。
  景法师即慧景,《续高僧传》卷一四《唐益州福感寺释道基传》云:“时彭门蜀垒复有慧景、宝暹者,并明《摄论》,誉腾京国,清慧独举,诠畅玄津,文疏抽引,亟发英彩。”空法师未详何人。玄奘大师在汉中地区逢遇空、景法师后,即向他们学习经论,《行状》云: “虽在行旅,恒执经随问,比至益州(治所成都),《摄论》《毗昙》各得一遍。”《续高僧传》还谓大师“西逾剑阁”。则大师等从汉中出发后,由剑阁(指剑门关,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人蜀至成都。
  玄奘大师至成都后,《慈恩传》云:
  诸德既萃,大建法筵,于是更听基、暹《摄论》《毗昙》(《行状》作“更听宝暹摄论道基毗昙”)及震法师《迦延》(《续高僧传》作“道振迦延”,《行状》作“志振迦筵”)。敬惜寸阴,励精无怠,二三年间(《行状》作“四五年间”),究通诸部。时天下饥乱,唯蜀中丰静,故四方僧投之者众,讲席之下常数百人。法师理智宏才,皆出其右,吴、蜀、荆楚无不知闻,其想望风徽,亦犹古人之钦李、郭矣(按东汉未,李膺、郭泰为士林所钦佩)。
  《续高僧传》还谓大师在成都‘‘听受《阿毗昙论》一闻不忘,见称昔人,随言镜理,又高伦等。至于《婆沙》《广论》《杂心》《玄义》,莫不凿穷岩穴,条疏本于”。
  《行状》《慈恩传》《续高僧传》俱谓大师兄长捷法师至成都后住空慧寺。《行状》云:
  法师兄因住成都空慧寺,即长捷法师焉。其亦风神朗俊,体状魁杰,加之秀美。每出外,衢路观者,莫不驻车停盖。讲《涅槃经》《摄大乘论》《阿毗昙》,兼通史传,及善《老》《庄》,为蜀人所慕。总管酂公、行台尚书韦云起等所钦重。至于属辞谈吐,蕴藉风流,接物诱凡,篇章书疏,和光噱,狎道之情,有出于弟。若其亭亭独秀,不杂埃尘,游八宏,穷玄理,廓魔气以为志(《慈恩传》作“廓宇宙以为志”),经圣达而为心(《慈恩传》“经”字作“继”),匡振颓纲,苞挫殊俗,涉风波而意靡倦,临大难而节逾高(《慈恩传》作“对万乘而节逾高”),通曩哲之深疑,开后贤之未悟,垂义功于来裔,标准的于当今,乃率生而寡俦,非唯兄之弗逮也(《慈恩传》作“固兄所不能逮”)。然昆季二人,懿德清规,芳声雅质,虽庐山将远,无得同焉(《慈恩传》作“虽庐山兄弟,无得加焉”,指庐山慧远、慧持兄弟)。
  上所言鄞公及韦云起,酂公即窦轨,均见《旧唐书》与《新唐书》。《旧唐书》卷六一《窦威附轨传》谓窦轨于武德元年进封郧国公,武德三年任益州道行台左仆射。《旧唐书》卷七五《韦云起传》谓韦云起于武德四年任益州道行台民部尚书,又转行台兵部尚书。玄奘大师与其兄在成都时,正是窦、韦二人任职之际。空慧寺是座古寺,康熙《成都府志》卷二四《寺观》云:“圣寿寺,府治西南,汉建,在唐为空慧寺,后改龙渊。……有秦太守所凿石犀,在今殿前,俗呼为石牛寺。殿中有井,相传与海通,所谓龙渊也。”而《行状》《慈恩传》《续高僧传》皆未言大师初到成都时之住所,仅《续高僧传》言“晚与兄俱住益南空慧寺”,则大师在成都之晚年才与兄同住空慧寺。那么大师初到成都时,会不会住道基法师所住的福感寺呢?《慈恩传》谓大师至成都后“更听基、暹《摄论》《毗昙》及震法师《迦筵》”,《行状》作“更听宝暹《摄论》、道基《毗昙》、志振《迦延》”。而诸法师中,仅道基法师在《续高僧传》中有专传,慧景、宝暹皆附于《道基传》中,且道基法师有明确的所住寺。《续高僧传》卷一四《唐益州福感寺释道基传》云:
  有隋坠历,寇荡中原,求礼四夷,宣尼有旨,乃鼓锡南郑,张教西岷,于是巴蜀奔飞,望烟来萃,莫不廓清游雾,邪正分焉。教阅大乘,弘扬《摄论》,厘改先彻,缉缵亡遗,道迈往初,名高宇内。……以贞观十一年二月卒于益部福感寺,春秋六十有余矣。时彭门蜀垒复有慧景、宝暹者,并明《摄论》,誉腾京国。
  僧众听法师讲经,住于法师所住之寺是常事;并且玄奘大师在长安时已与道基法师同住一寺,《续高僧传》谓道基法师“化开井络,法俗钦仰,(玄奘大师)乃与兄从之,行达长安,住庄严寺”。那么到成都后仍同住一寺也是可能的。大概大师之兄长捷法师未听道基法师之讲说,故到成都后始终住于空慧寺,至大师听完诸法师之讲说后,才与兄同住空慧寺。又《行状》《慈恩传》《续高僧传》皆谓大师武德五年于成都受具足戒,也未明言在何寺受戒。相传大师在大慈寺受戒。但据有关大慈寺的记载,大慈寺是唐玄宗人蜀后肃宗初年修建的。《宋高僧传》卷一九《唐成都净众寺无相传》云:
  属明皇违难入蜀,迎相入内殿供礼之。时成都县令杨翌疑其妖惑,乃贴追至,命徒二十余人曳之,徒近相身,一皆战栗,心神俱失。倾之,大风卒起,沙石飞扬,直入厅事,飘廉卷幕,杨翌叩头拜,伏喘而不敢语,忏毕,风止,奉送旧所。由是遂劝檀越造净众、大慈、菩提、宁国等寺。
  此谓大慈寺建造于唐明皇(玄宗)人蜀之后。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卷上《妙格上品六人·卢楞伽》云:
  楞伽者,京兆人也。明皇帝驻跸之日, 自汴入蜀,嘉名高誉,播诸蜀川,当代名流,咸伏其妙。至德二载起大圣慈寺,乾元初,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颜真卿题,时称二绝。
  卢楞伽又作“卢棱伽”,是唐代名画家吴道子的弟子,以画佛像著称。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云:“卢棱伽,吴弟子也。画迹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郭,物像精备,经变佛事,是其所长。”
  《益州名画录》明言“至德二载(757)起大圣慈寺”,乾元(758--760)初年卢楞伽才能在寺殿的东西廊画行道高僧数堵。这一记载不会有误。考之史事,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市)起兵反,很快就渡过黄河,攻占东京洛阳。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安禄山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6月,在长安陷落前,唐玄宗仓皇奔蜀;太子李亨被民众所留,不得与玄宗同行,遂转向西北赴陇右,玄宗已有传位之意。7月中旬,太子李亨至灵武(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为众所拥,即皇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年号至德,7月底,玄宗至成都。八月中旬,玄宗得知太子已在灵武即皇帝位,甚喜,即遣使奉传国宝玉册至灵武传位(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二一八《唐纪》)。是天宝十五载亦即至德元年,至至德二年(757)10月:下旬·,玄宗才离开成都回长安(见《资治通鉴》卷二二O《唐纪》)。则大慈寺之修建,玄宗尚住成都,故能手书“大圣慈寺”四字。明代天启《成都府志》卷三《祠庙附寺观》云:“大慈寺,府城东门内,唐至德间建,玄宗书‘大圣慈寺’四字,尚存。”《明一统志》卷六七《成都府·寺观》亦云:“大慈寺,在府治东,唐至德间建,玄宗书‘大圣慈寺’四字,尚存。”康熙《成都府志》卷二四《寺观》则云:“大慈寺,府城东,唐至德间建,明皇书‘大圣慈寺’四字,毁于献贼,大清/顷治间重修,知府冀应熊扁书‘大慈寺’三字。”献贼,指张献忠。是大慈寺毁于明末,至清初顺治间又重建。至于宋代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所说的大慈寺有九十六院、八千五百间各式房廊,则为至德二年后逐渐修成的。大概至德二年修成者,仅主殿等而已,亦即卢楞伽“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之殿。而此时上距玄奘大师受具足戒之武德五年,已整整135年。至于至德二年所建的大慈寺,是新辟地而建,还是在某旧寺抑或原有的古大慈寺基础上修建,至今尚未见可资证明的资料,故暂且存疑,待后研究。
  玄奘大师在成都受具足戒后,《续高僧传》谓大师“为诸学府雄伯沙门讲扬心论,不窥文相而涌注无穷,时曰神人”。此时大师已将成都之经论研综穷尽,便想返长安作更深广之研究,而为其兄所挽留,即《行状》《慈恩传》所说的“益部经论,研综既穷,更思人京,询问殊旨,条式有碍,为兄所留,不能遂意”。《续高僧传》则云:
  晚与兄俱住益南空慧寺,私自惟曰: “学贵经远,义重疏通,钻仰一方,未成探赜。”有沙门道深,体悟《成实》,学称包富,控权敷化,振网赵邦,愤发内心,将捐巴蜀。捷深知其远量也,情顾勤勤,每劝勉之。而正意已行,誓无返面。
  而《行状》《慈恩传》俱云:“乃私与人结商侣,泛舟三峡,沿江而遁,到荆州,止天皇寺。”是玄奘大师离开受具足戒之成都后,就顺江而下到了荆州(治所在今湖北荆州市),再后便远赴印度更求深经。
  附注:本文引用的《行状》与《慈恩传》,乃《大正藏》本;《续高僧传》则为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高僧传合集》本。
  [1] 《旧唐书》卷六二、《新唐书》卷一百有《郑善果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