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苏轼词中“入世”“出世”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苏轼词中“入世”“出世”思想探析
  摘要:本文试图走进苏轼词作,结合他生活的历史背景,沿着苏轼复杂多戕的人生经历,探索其词作中表现的“入世”“出世”思想丰富表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执著的人生追求。在对苏轼词作中“入世”“出世”思想探析中,本文还将关注其“出世”表象背后深沉曲婉的人生诉求。
  关键词:苏轼 词 入世 出世 探析
  苏轼词中“入世”“出世”思想探析
  〈一〉 绪 论
  人们谈及苏轼词作,大多充分肯定他在这一领域中,对词的题材、风格、语言、技巧等方面的大胆探索与实践,以及对后世词人的影响。
  本文试图走进苏轼词作,结合他生活的历史背景,沿着苏轼复杂多戕的人生经历,探索其词作中表现的“入世”“出世”思想丰富表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执著的人生追求。
  在对苏轼词作中“入世”“出世”思想探析中,本文还将关注其“出世”表象背后深沉曲婉的人生诉求。
  〈二〉 本 论
  上篇 苏轼词作中“入世”思想探析
  第一章:苏轼 “入世”思想产生的原因
  北宋外患 北宋内忧北宋文人处境 苏轼个人经历
  苏轼生活于北宋中期号称“百年无事”年代。其实,北宋自立国以来,北有契丹雄峙,时寇边陲,西北党项人之西夏时附时逆,滋扰不断,其后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直接亡北宋。这种情形,赵宋王朝自身也很清楚,然忧于唐季教训,为防军事割据,自“杯酒释兵权”后,文官执政,军权集中,边防虚弱自不可免。有宋一朝,对外战争,胜少负多,战后议和,多以输帛巾于敌换得一时之安。究其原因,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对于奉币求安,苏轼于嘉佑年间也曾痛心疾首写道“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教战守策》)综观北宋,外患始终如恶梦魅影萦绕赵宋帝国,直至靖康之变。
  北宋外患频仍,内忧亦重。“三冗”之累,直接造成北宋的财政危机。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25 《宋冗官冗费》)“(皇佑七年)枢密院奏:……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宋史.食货志下一》)对当时国家财力宭境的忧虑,文人时有流露,“恐财匮力殚,虏乘吾敝,将无从而制也。”(《张载集.文集佚存.边议》)阶级矛盾也空前激化,富豪占田,土地荒废,饥民犯险啸聚,虽未从根本上对宋王朝起到颠覆作用,但造成统治秩序的动荡。“(仁宗时)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史.食货志上一》)苏轼同时代的司马光曾感喟“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幸而收成,则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 《乞省览农民封事札子》)。欧阳修也曾道:“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即“伙”]多如一火。天下祸患,岂可不忧?”(《欧阳文忠公全集》卷100《再论置兵御贼札子》)
  内忧外患困扰的赵宋王朝子民,逐渐从安于宋初安定和经济发展满足感到呼吁求“变”,“变风俗,立法度”为普遍呼声,“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也。”(陈亮《铨选资格》于是,范仲淹积极推行“庆历新政”,王安石激进变法,司马光极力抵制王安石,其闻风波不断。苏轼也曾积极发表改革旧敝的主张,不管见解是否合乎时宜,总是坚持己见,积极“入世”。王安石变法时,他认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见则民不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也就是主张在不惊民扰民的情况下“变”,变革宜稳健温和,不宜过激。这样,苏轼不幸卷入高层政治冲突,不能见容于新党;熙宁变法失败,司马光主政时,苏轼奉诏入京,见新法全遭废黩,又认为司马光“以彼易此”做法不宜,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而遭攻击被调出京。
  北宋文人积极参政议政与宋朝对待文人不无关系。首先是科举制度的改进,真正开始文人“学而优则仕”的历史。北宋初期沿袭唐人“科举取士”的做法,并做了完备:弥封制度肇始减少科考的人为因素;“科取”规模扩大增加文人入仕的机会;取仕集中科考一路直接决定文人才可入仕,且必须是科考入选者;皇上主持“殿试”彰显君威。(见《宋史.选举志》)其次,宋朝对文人的宽容亦非后世明清时期可比。宋朝文人好议,甚至聚众示威,其后果大不了免职、降级,至多下狱;宋代的官员们,待遇丰厚,有正俸,还有各种补贴、“公用钱”、“职田”,“用尽续给,不限年月。”(《宋史.职官志》)连王安石也承认“今吏之禄可谓厚矣”(《宋史记事本末.王安石变法》)这些措施加强了朝廷对文人的控制,也使文人对朝廷的依赖性强化。文人入仕后可以从政之际思考国家大事、著书立说,而不必象杜甫、贾岛等前人困守茅庐、僧舍。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词作及文稿中均难见困厄之苦,个中原因,概莫能外。
  复杂坎坷的个人经历也促使苏轼积极“入世”。嘉佑二年(1057年)21岁的苏轼考取进士,嘉佑六年(1061年)制科试后任大理寺评事,授凤翔府签书判官。此间,他的对策中,多次发表议论时弊的言论,积极投身政治改革,“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安石变法时,他又坚持己见,发表言论评说时事终难见容,主动外放,做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中被诬作新诗讽新法而入狱,短暂牢狱生涯结束后谪迁黄州,此时苏轼政治处境堪忧,仍然写下表明积极入世的词作。元佑元年(1086年)司马光主政后苏轼再蒙诏入京为宦,绍圣元年(1094年)又因与旧党意见不合远谪惠州(今广东惠阳)。直至绍圣五年(1098年)再贬至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死后遇赦北归,次年病死常州。终其一生,从政四十年,风雨坎坷人生中,由于幼读经史,儒家经典的浸润,刚直不阿的个性,使其无论在京外放,“尽言无隐”(《杭州召还乞郡状》)、“不顾身害”(《宋孝宗御制文集序》)。值得一提的是从苏轼黄州经历开始,包括历任地方官,有更多机会接触下层黎明百姓,其关注点不仅再局限于国家大事,而注意到苍生大众,这一时期作品出现一些贴近生活之作。
  第二章 苏轼“入世”思想在词作中表现
  直抒抱负 追羡古贤婉诉心愿 淡定执着的人生追求 关注民生 政治实践
  苏轼词作收入《东坡乐府》三百多首词,不乏直抒入世报国之志的作品。较早的以词代书己志者,为熙宁七年(1074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途中所作《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录词如下: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光收练,晨霜耿耿;云山离锦,朝露团圆。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键,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词是一封家书,也是一篇直抒政治抱负的议论文。作该词时,苏轼年三十九岁,年华正盛,“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作者心中的神宗皇帝就是古之尧舜,“致君”意在何?“此事”言何事? 再看词中“劳生有限”、“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不难看出,苏轼希望趁年盛之际,将满腹才学,报效赵宋王朝。其积极入世之心态虽外放,转徙不曾消减。
  苏轼另一密州任期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更将强烈报国之志袒露无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作者以西汉受贬魏尚自比,“何日遣冯唐”更是将希望朝廷见用,能戌边靖民的报国渴望喷薄而出。夏承焘先生曾称之为“苏轼最早的豪放词”(《唐宋词欣赏》)该词同时看出苏轼对当时边患的了然与忧虑,故而词作中亦有流露。
  苏轼“入世”思想在其怀古词中也有婉曲流露。他谪居黄州时期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形象刻画“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将心目中理想人物形象浓墨重染,涉及到非凡举动、挥洒自如的气度、建立不朽功名的胆魄与上片壮阔江山相互辉映,委婉含蓄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其实也流露出希望象当年周瑜一样为国建功的隐衷。后人言及此词,多重于其风格豪放,感慨良多,往往未体味东坡以词诉衷曲,自况周郎,婉诉己志。
  苏词中的部分作品也表达了淡定执着的人生追求,这种追求并非全是消极遁世思想流露。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烟雨”可有宦海如烟之意?“谁怕”隐隐流露虽经仕途风波,人生坎坷而人生理想不改的坚毅与执着。“任平生”则不难看出终身不移己志(包括希望积极投身政治实践)的执拗。
  苏轼执着的人生追求还往往从词作中托意于物来体现。如《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孤鸿”意象隐含自己孤高自赏,不苟同于俗世的执着。《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借咏名花佳丽,流露个人感情,《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俞陛土曾言:“此词极写其独立特行之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亦云“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宁为一妓而发耶?”类似托意于梅、石榴花、美人的写法直追屈原以香草美人自比高洁的手法,苏词中并不乏见。而且苏轼词作中对自己人生追求没流露出悔意,那么我们有理由说,他对自己所做所说一直持着难得的自信,其“入世”心志之艰,历百难而不改。
  外放为官的经历使苏轼能接近老百姓,这一时期苏轼的词作中呈现一种新的变化,词作不再仅抒个人感慨、或局限于应合之作、风月之辞。作者眼中看到了“连溪绿暗晚照鸟”的乡村(《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有“相排踏破倩罗裙”的村姑和“三三五五棘篱门”的农家小院,有“乌鴐翔舞赛神村”的乡村风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唐宋词鉴赏集》云“这首词抒发了关心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忧虑”。《唐宋词选注》也言“词中表达出‘瑞雪兆丰年’的欣喜,‘但令人饱我愁无’是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一胸怀。”可以这么说,或许正是贬谪生涯,苏轼才得以走出京帝,将高远的报国“入世”理想与忧民生、怜苍生感喟结合起来。也许正是如此,“‘词为艳科’的概念才有了改变,词的内涵才更丰富,风格才更多样化。”(《宋词选》胡云翼选注)
  当然,苏轼不仅词作中体现“入世”“用世”思想,他还在实践中体现其政治理想。从早期初登仕途伊始,就在《思治论》中向最高统治层建言献策,提出“强兵”“丰财”“择吏”等主张;任地方官吏时,在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生产方面也有作为;远迁琼崖时提携后学等。这些政治事件丰富了他个人经历,也践行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下篇:苏轼词作中“出世”思想探析
  第三章 苏轼的“出世”思想产生的原因
  佛老思想影响 坎坷个人经历折磨 倔强个性
  苏轼一生,天纵奇才,饱读儒家经典,儒家思想影响使其积极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倾慕屈原、贾谊,艳羡周瑜、魏尚等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古之贤者。然而他的词作中有“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之语,思想上“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与老庄“无为而治”大旨接近,生活中“游于物之物”则“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的态度与庄子“莫为”观点相当接近。加之结交僧人,喜与之来往,自然会滋生“出世”之念。
  个人坎坷经历,政治生涯“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的体验,使苏轼越来越多感受到孤独、苦闷,年华逝去,人生际遇不佳等种种感触时时袭上心头。这些因素均可能引发作者“出世”思想。他在《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中无奈的倾诉“苦含情遣谁听”即是内心孤独的写照,《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中“幽独”之语、《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孤鸿”也在孤高中流露出人生的孤独无奈,《阳关曲.中秋作》“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和《哨遍》中“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这些词句无不透露出苏轼对韶华已逝,命运无常的苦恼无解。现实既然如此,为求解脱,这样来看他的“出世”也就不以为怪了。
  苏轼倔强的个性,也使他经历了过多苦难,故而产生“出世”念头。他也曾说自己“受性刚褊,黑白太明,难以处众”(《论边将隐匿败亡宪可体量不实札子》)。新党执政,他坦言已见,反对激进改革,被动卷入高层冲突,主动要求外放;当司马光等主政尽弃新法时,刚回京的苏轼与之发生分歧面见贬。“刚褊”个性使他无论新旧两党均难容他,加之一生中受到不停的诬陷打击。残酷的现实,倔强的个性,追求旷逸随缘自适的心灵境界,这一切无法在现实中求得,故而苏轼只能将这种追求到俗世之外找寻。
  第四章 苏轼“出世”思想在词作中体现
  渴慕隐逸羽化 寄情诗酒 交往僧道 追念亲人
  疏朗旷逸、个性独特的苏轼面对现实中苦闷无奈,常表现出道家羽化隐逸的表象。词作是时有空灵之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我欲乘风归去“之语即是道家出世思想的流露,〈〈列子、黄帝〉〉中有言“不如风乘我邪?我乘风邪?”与苏轼词语有通脉之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是苦闷中希望规避人世风波,成为”江海寄余生“的隐逸者。甚至他笔下的农村风光中也不忘塑造”道逢醉叟卧黄昏“村舍的半隐老翁形象。
  苏轼的“出世”思想还见于一些与诗酒相关词中。《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诗酒趁年华”流露出超然物外,忘却烦恼,及时行乐的消极遁世思想《临江仙、夜归临皋》竟还传闻成为惊动朝廷之事(叶梦德《避暑绿话》),可以推见苏轼当时寄情诗当不为虚。他自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序文也言“欢饮达旦、大醉”。“乌台诗案”后作的“勿以示人”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哨遍》《水调歌头、呢喃儿女语》等词作,除遣兴自娱外,也流露隐隐出世之感。苏轼这一部分词作中故显沉溺诗洒、放浪形骸及时行乐等“出世”思想,实则更显苦闷
  自外放黄州始,苏轼在黄冈县南东坡筑屋并自号“东坡居士”。平时喜与僧人交往访谈,努力掩饰个人不幸。《东坡乐府》中《八声甘州、寄廖廖子》以及有据可查与苏轼过从其密的僧人佛印,惠崇等均表明苏轼广交僧人、寓居寺庙。他们之间谈文论道,观览山水,彼此之间难免互诉衷肠。苏轼“出世”思想的种种表象,岂能与之无关。
  当然,苏轼的一些词作中由追念亲人而生的人生感喟时有“出世”之语。如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通篇写梦中亡妻,隐现无法在现实中排遣失意的无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作中对弟弟苏辙的想念而引发的“出世”感叹。
  〈三〉 结 论
  苏轼一生词作,风格多样,成就引人瞩目。可以说,没有了苏轼的北宋词坛将会寂寞许多。他词作中“出世”思想、追求玄虚空灵境界的表象,致使后人评价时指出“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股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老在思想”(《宋词选》胡云翼语)
  其实,苏轼词作中的“出世”表象,只是一种自我排遣,是多年积极“用世”遭遇的苦闷与厌倦。往往“出世“之语常与难舍人世的感情复杂交织(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理论琼楼玉宇“),而且这种感慨始终未影响其达观放逸的人生态度,他在自海南遇赦北归时依然乐观写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六月二十日夜色渡海》,这是何等胸襟。苏词中的“出世”始终未显丝毫与朝廷当局对抗、决裂之意。
  综上所述,苏轼词作以积极入世为主,有着深刻的原因和丰富表现,而其“出世”之词,何尝不是一种更深沉、无奈的“入世”呢?只是这些表现过于婉曲晦涩罢了。
  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都兴东老师的殷切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附: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2、《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3、《宋史》 脱脱著
  4、《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焘
  5、《唐宋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订
  6、《婉约词》 惠淇源编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