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明代海州佛教寺院概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代海州佛教寺院概况
  朱炳旭
  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闻名于世的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发现,修正了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国的定式,昭示了佛教从海上传入中原的又一途径。为此,赵朴老赋诗曰:“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象,及见流沙白马来。”随着佛教传播和深入,东汉末年,徐州、海州地区已发展成为佛教的一个传播中心。唐宋时期,海州地区的佛教达到极盛,著名的海清寺阿育王塔就是北宋佛教寺院的遗址。当时海州地区的佛教寺庙不仅数量多,而见规模宏伟。
  然而,经过宋元战争和元末农民战争的破坏之后,海州地区的佛教寺院大多数化为废墟。明朝势力驱逐蒙元以后,海州地区新建佛教寺院并不多见,而是大量修复了毁于战火、倾废了的佛教寺院。仅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海州地区修复的佛教寺庙就达十八座之多,另兴建寺庙二处;永乐年间,海州地区修复寺庙的工作仍在继续,又修复佛教庙宇四所。下面以修建寺院的时间先后为序排列,叙述之(下同)。
  兴福寺,在海州西城市河北,明洪武元年僧尹觉旺建。二十四年归并大慈寺,永乐二年,尼传法全重修。
  右佛寺,在大伊山后,宋皇佑二年建,元未兵毁。洪武二年,僧大良重建。
  重光寺,在赣榆县治南一里许,宋元〖FJF〗NB073〖FJJ〗五年建,明洪武二年重建,正统九年,万历十八年皆重修。
  观音寺,在海州州治东门街北,元至正三年尼刚姑建,元季兵废。明洪武三年,尼普整复修,永乐元年民范得满重建。
  佛陀寺,在大伊山前,宋景定元年开山僧智山建,元至正十七年兵废。明洪武三年僧大应重修。二十四年归并大慈寺,二十五年僧广润复建。
  东岳庙,在海州城西南后虎山东,始自元泰定六年,后因兵废,明洪武三年知州陈德辅重建,崇祯年间,僧朱寿极复建。
  国清寺,在板浦镇,宋元丰七年开山僧法朗建,元至正十四年兵废。明洪武九年僧果升重建,二十四年归并大慈寺,二十五年复建。
  嘉佑院,在毛家村,宋嘉佑元年开山僧高亮建,元季兵废,明洪武九年,僧郭权重建。
  石佛寺,在大伊山,元皇庆二年开山僧印空建,至正十五年兵废,明洪武十年僧广顺重修。二十四年归并大慈寺,二十五年僧广安复建。
  崇福院,在上林河村,元至正元年开山僧永忠建,后因兵废。明洪武十二年,僧师智重建。
  惠胜院,在飞丈河,宋嘉佑三年开山僧青公建,元季兵废,明洪武十三年僧妙友重建。
  大慈寺,旧名大悲教寺,在州治西时雍坊北,为望阙朝贺之所。宋嘉佑三年,僧传善始建,元至正十四年废于兵。明洪武十五年,僧德暇重修。正统四年重修。隆庆六年知州郑复亨捐俸米十石首倡,军民之家出金重修,改名大慈寺。
  大云寺,在海州州治东南八十里。宋嘉〖FJF〗NB073〖FJJ〗三年开山僧了空建,元至正十四年兵废,明洪武十六年僧行著重建。
  招德寺,沐阳县治东五里,元大德二年僧德贵创建,元末火于兵,明洪武十九年德贵重建,永乐四年僧会司定彻重修。
  洪福寺,在沐阳县治东八十里,旧毁,洪武二十年僧成兴重建。
  圣佛寺,在龙苴镇,宋皇〖FJF〗NB073〖FJJ〗四年开山僧惠明建,元至正十五年兵废,洪武二年蒋本岩重建。
  圣福院,在沐阳县治东八十里,洪武二十一年僧德旺重建。
  观音院,在沐阳县治东南三十里,洪武二十三年僧满德创建。
  普济院,沐阳县治东北四十里,旧毁,洪武二十三年僧德贵重建。
  法宁寺,在〓家店,宋至和二年开山僧道住建,明洪武二十四年归并大慈寺,二十五年复建。
  普安寺,在南冈镇,元至正元年开山僧道兴建,明永乐三年王福果重建。
  大普寺,在海州西城内,元致和三年开山僧杜行友创建。至正十五年兵废,明永乐七年尼广智重建。
  长安寺,在海州西城阜民场街西北,元〓正三年尼传岩创建。〓正十五年兵废,明永乐九年,尼传法全重修。
  去门寺,在诸曹村栖云山后,其南峰有石门,时出之雾,有石刻,北齐武平六年建,永乐十二年重建。
  从海州方志的记载来看,明朝中,晚期海州地区佛教寺院的修建中,晚期海州地区佛教寺院的修建已趋于平稳,数量上远不如洪武朝那样多,但在寺院后规模上则有所突破,寺院建筑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万历朝中期,云台山地区出现了大型佛教寺庙群。下面就这个时期海州佛教寺院修建情况分述之。
  善林庵,在板浦镇,正统初建。
  圆林寺,在州城南二里,朐山北,唐贞观间建,明正统三年僧正融重修。
  释迦院,在沐阳县治西北五十里,旧毁,正统间僧绍林重建。
  胜福院,在沐阳县治北二十五里,旧毁,正统十四年僧元升重建。
  白龙王庵,在伊庐山西,元至正元年重建,旱祷辄应。明弘治十四年,知州侯镗发祀之。
  三元宫,在云台山清风顶,山阳人谢淳毁家独建,径始于万历十五年六月,落成于二十四年九月。万历二十二年,皇太后颁赐三元宫《大藏经》一部、佛像三轴、紫衣一袭、锦幡二帧,经幅一方、银宝一锭。万历三十年,皇帝下诏颁赐《大藏经》给“天下名山寺院”其中就有一部颁赐给云台山三元宫,说明顺明时期海州的佛教寺院——云台山三元宫在封建统治者的关注下已跻身全国佛教名山的行列。
  三元宫不是一个单体寺院建筑,而是由三十六处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它们是
  藏经阁,即唐僧家庙团圆宫,在正殿后。
  长生庵,在山门外东阶下。
  灵官殿,在山门外西阶下。
  别峰庵,在三元宫东。
  云水堂,在别峰庵之西。
  大佛寺,在三元宫东,旧名大仙庵,创自宋皇〖FJF〗NB073〖FJJ〗四年,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更名海宁寺,建大佛殿。
  清风古刹,在大佛寺下。
  瑞霖房,在大仙庵东。
  东竹园,在瑞霖房前。
  万寿庵,在长生庵东。
  紫竹庵,在万寿庵东。
  净身阁,在大殿西。
  屏竹社,在三元宫西。
  好生堂,在屏竹社下。
  地藏庵,在屏竹社西。
  大悲庵,在屏竹社下。
  乌云阁,在灵官殿上。
  玉皇阁,在藏经楼上。
  海曙楼,在金牛绝顶。
  真武殿,在海曙楼前。
  铁佛寺,在大仙庵上。
  多宝佛塔,在三元宫前。
  茶庵,在三元宫
  九龙庙,在九龙口西。
  接佛寺,在九龙庙南。
  南天门,在九龙口下。
  灵官殿,在第一天门下。
  老君堂,在竹节岭下。
  明月庵,在殿西沟大涧坡中。
  听月楼,在屏竹社下卧松侧。
  观音庵,在三元宫东南孔雀沟。
  金佛塔,在金牛顶西巅。
  升仙塔,在地藏庵左侧。
  弥陀庵,在大村路旁,为本山下院。
  以上三十四处寺庙建筑,外加吕祖庵、杨公生祠二处,共计三十六处遗址,为三元宫之〓〓建筑,三元宫之规模由此可见。
  纯阳庵,在云台山,明万历中僧德证(即谢淳、法名德证,字无相)建。
  法起寺,在云台山宿城,明崇祯三年嵩乳和尚重修。
  前述明代海州地区的佛教寺院,均有确切纪年可查,志书中尚有部分寺院无年代可稽,然以笔者之拙见,亦属明代建筑,兹录于次:
  船石庵,在清风顶西,峰峦回合,松篁环绕,中有巨石如船,故名。
  三元行宫,在徐渎场西北,四方祈福者必由此告神,乃登顶。
  禅兴寺,在小村东岭曲径中,层峦叠嶂,全聚风藏,到门始见,真禅林胜地也。
  安和寺,一名沤河寺,在石城村西。
  北老君堂,在万金湖北沃壤山下,仁祠幽邃,灌木丛生,为湖北佳境。
  悟道庵,在沃壤山顶,竹树弥山,中极幽窈。涟水杨珊之徒建。
  雪道庵,在沃壤山顶,去悟道庵里许。
  悟正庵,在宿城山顶,庵多茶树,东海茶以此地为最,风味不减武夷,其名曰云雾茶。
  崇善寺,在隔峰山麓,唐开元六年建。庙南有银杏树,围三丈五尺,乡人呼为神树。
  白云寺,在渔湾西山上。
  碧泉庵,在关中村西北隅虎窝内,怪石嶙峋,形如卧虎,故名。岩下有洞,洞中有泉,名青龙口,其水流石中,清冽可爱。四时花木,红紫无名,亦海东胜地也。
  丹霞寺,在水充村北山麓。
  宗教属上层建筑,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明代海州佛教寺庙的修建情况恰恰反映了这一点。嘉靖年间,四川按察司佥事谪任海州权知州事的情峰在其所修《海州志》中论曰:“予观寺院多创于宋,当时士夫喜谈禅学,而愚民因之。崇信释老以求福利为浮屠者,又能专精苦志以图营建,盖其时民物康富,财用饶足,故相率而为之也。今寺观日废,固不足惜,但以见民力之薄,不暇为此也,岂不惜哉?”情峰的论述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写照,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由盛而衰的历史见证。
  从明代海州佛教院的建设情况,我们可以反观明朝社会经济演变的历史足迹。明朝开国之初,百废俱兴,海州地区大量的唐宋佛教寺院得以修复。而正统以后,明朝走上衰落之路,海州地区的佛教寺院也就随之败落,可见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很差,人民生活陷入贫困的境地,也就有情峰“民力之薄”的感慨了。
  万历年间明朝已进入晚期,海州云台山上修建起大型佛教建筑群,一方面与开山僧德证的个人努力有关,而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封建统治者的提倡与支持。三元宫的修建,反映了晚明海州地区佛教信仰的兴盛,也反了晚明的社会思潮之一斑。〖LM〗贪嗔痴疑欲何求
  李建华
  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季。
  在严寒冬季的北京。
  经历了心身的痛苦,听到远在东北的一个电话,朋友,来我这里看看。
  匆匆地收拾了简单不能再简单的行囊,买了一张硬座车票,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来到了边陲的一个城市。
  由于车的误时,错过了朋友来接的车。衣着单薄的我,一个人站在满天雪白的天地,孤零零的。
  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望着苍茫的天地,自顾自怜地滴下了几滴清泪。
  顺步向车站附近的商店走去,想找一个打电话的地方。
  打罢了电话,孤孤地等着朋友的车,顺手翻看着电话厅的书。
  一本银灰色的书映入我的眼帘——《佛关》。
  银灰色的封面,黑黑的两个字佛关,外加黑黑的方框,框着黑黑的“佛关”。
  一瞬间,千年万年的一瞬间……。
  世界起了莫明奇妙的变化,一切都透明了,满世界都是光,寂然、恬静的光,身体飘飘然的,仿佛与一切融合在一起……
  那一瞬间,千年万年的一瞬间,突然明白了,这是冥冥天国的福音——人类的伟大,就在于包容一切!
  是啊,人类的伟大,就在于包容一切!
  人类生存于地球上,昼与夜、明与暗、阴与阳,处处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生的竞争。站在地球上看,简直无法生存。可是跳出三界外呢?站在地球外,我们会发现地球是一个和谐美丽的整体。正是矛盾构成了和谐,正是万物的平等构成了世界。实际上,人生不正是这样,象伟大的地球母亲一样,包容一切,又超越一切?
  “观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忆及《心经》,不觉潸然泪下,随口占道:
  闲云野鹤信天游,贪嗔痴疑欲何求?
  人生自古谁无屎,勘破佛关自风流。〖LM〗安多古刹——禅定寺
  历史悠久,盛名于整个藏区的卓尼禅定寺,座落在甘肃省西南的卓尼县府所在地。该地曾因寺址上长着两株挺拔如华盖状的马尼松,藏语谓“召相”,后音变的“卓尼”,故名。卓尼一地之所以声震遐迩,名扬域外,与其神奇的渊源,秀丽的山川,乃至卓尼土司一直归附中央王朝,被明、清两代皇帝召见敕封有关。卓尼佛寺——这一禅林圣地,更以其创建者的威名声望,久远的年代,以及该寺在西藏卫区的显赫地位,而大放光彩。
  卓尼城区被群山环绕,密林围护;泱泱洮河水在崇山峻岭之间冲击出一处肥沃的谷地,阡陌纵横,田土相拥。禅定寺(安多第一古寺)矗立在城北高高的白土岭上,寺院建筑恢宏绚丽,气势壮观。纵览建筑群,是以上下大经堂为南北中轴线,形成左右对称的格局:布陈严谨,措落有致。殿顶琉璃覆盖,法轮,胜幢、双鹿、宝瓶直剌青天,金饰熠熠。透过佛殿建筑的檐角和曲线,让人体味出佛门弟子那种企望拥抱蓝天的精神;步入寺院,各殿堂的门楼斗拱,藻井额枋以及梁架门框之雕刻处,腾龙飞凤;描金沥粉之所,华彩纷呈,绚烂多姿。殿堂内满列各种佛像、唐卡、壁画、堆绣,琳琅满目,堂煌富贵,堪称藏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伫立寺前,山川形胜,一览无余;万家之象,尽收眼底。背面大山若三层如意瑞宝,层层叠叠;东、南、西三面峻岭分别为:雅尔山似七盏明灯;古雅山如弥勒佛端坐莲台,玛钦山仿佛敬献净水七碗。洮河如练,自西而东弯过山脚,透〓流去。隔河则见翠峰绿峦之中,茂林修竹,无涯无际,远山起伏,氤氲弥漫。仰望虚空,天园如日;俯视寺地,形似莲瓣。搜寻东南方向,悬崖石壁上,隐约有自显观世音佛像,庄严慈祥。岩壁之下,尚有藏文六字真言,年年岁岁吸引着众多佛教信徒来此煨桑磕头,诵经祈祷;缕缕桑烟索迂在山间谷地,幻化出一种奇特诡谲的神秘意蕴,诚为佛家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
  卓尼禅定寺直属拉萨色拉寺,它与拉卜楞寺形成黄教寺院在甘南乃至整个安多藏区两大总领寺系统。改宗前已是青藏高原上萨迦派一百零八寺中颇具影响的寺院之一。据史载:公元1254年,西藏萨迦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元帝忽必列邀请赴内地讲经传法,途径卓尼,见此地山青水秀,风水绝佳,遂指定随行的通晓佛法、具有功德的弟子萨迦格西?嘉饶益西留地建寺。并赠蛇心檀木雕刻的释迦站佛一尊,及佛经、佛塔、三宝作奠基纪念物。喜饶益西将原宁玛派寺院改宗萨迦派,新建佛殿、佛塔。1459年,卓尼第三代土司兄弟——禅定寺僧纲,把卓尼佛寺由萨迦派改宗为宗喀巴所创立之格鲁派,取寺名“噶丹谢珠林”(兜率论修洲)。1710年,清康熙皇帝赐封卓尼大寺僧纲阿旺陈烈嘉措为大国师,敕赐“禅定寺”御书,从此,卓尼大佛寺更名禅定寺而沿用至今。
  卓尼禅定寺历经宁玛——萨迦——格鲁三个历史阶段,成为安多(甘、青、川三省毗连的藏区)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极盛时僧人达5200余名。740余年的风云岁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识渊博、学业丰实、出类拔萃的名僧学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珍贵文物,刊刻的康熙、雍正年间的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系藏地三大著名版本之一,闻名海内外。众多高僧大德出任西藏四大寺甘丹赛赤,西藏摄政王策墨林及大国师、护国禅师等职。在卫藏其它寺院担任堪布、主持者不胜列举。北京雍和宫、山西五台山、蒙古诸寺的扎萨克喇嘛、法台、堪布也多由禅定寺的僧人担任。他们在不同地区的所在寺院施展才能,有的佛字造诣深厚,名高位显;有的成就辉煌,撰著累累,为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名垂青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