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献中的假设连词“若也”*
佛教文献中的假设连词“若也”*
解植永
提 要: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假设连词“若也”在佛典文献与藏外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发现“若也”是一个以佛教社团为背景的词汇成分,它产生于汉语,没有外来影响,主要在唐宋时期使用。
解植永,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4级博士生。
主题词:若也 佛教 来源
佛教文献中,有一个连词“若也”出现于复句中,表示假设。例如:
(1)若也败仙戒行修道,天即甘雨。若
不败仙令犯戒行,十二年中天终不雨。 (唐
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
十二,24/161.2)[1]
(2)诸人若也有事近前,无事珍重。
(《古尊宿语录》卷入)
“若也”既可位于分句句首,又可位于分句句中主语后,义为“如果”,表假设,与“若”相当,例(1)中“若也”与“若”对举使用,可以证明。
根据我们对“若也”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它的使用与佛教文献或佛教人物密切相关,是一个以佛教社团这一特定社交群体为语用范围的用语。
佛教自从汉代传人中国以后,通过翻译和僧徒的撰述,产生了大量的文献,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用语风格。影响佛教用语的语言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伴随大量的佛经翻译而来的外来语影响,一是汉语本身的影响(比如,吸收俗言口语以及汉僧基于汉语自创的用语)。那么,这个“若也”是怎么来的?它的产生是否受了外来影响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把“若也”在文献中的分布,按佛典文献(佛教称为“内典”,本文主要指收入佛藏的作品。一些虽未人藏,但同类文献人藏的,如《祖堂集》,也归人内典)与非佛典文献(佛教称为“外典”,即不入佛藏的文献,包括部分佛教徒的诗歌和变文等作品),以及佛典文献内部的区别分类,展开讨论。
1.“若也”在佛藏中的分布
从撰述者可能受到的外来语影响来区分,我们把佛教文献分为译经、撰述和禅宗语录三类,其中译经直接受到梵语等外来语的影响,汉僧撰述和语录的用语较少或不受外来语的直接影响。1.1译经中的“若也”1.1.1汉僧译经,例如:
(3)若也爱生,还因于爱,如是展转,便致无穷。(唐玄奘译《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二十六,29/487.3)
(4)告言长者,若与我为证尔命得存,若也相违交斩君首。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五,23/871.3)
(5)若得在家,必作轮王。若也出家,必成佛果。(宋法天译《毗婆尸佛经》卷上,l/155. 1)1.1.2胡僧译经,例如:
(6)当具律仪常应居住如是胜处,若也不遇如是福地,亦应居止于大河边,或近小河及陂沼。(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18/720.2)
(7)若作象及水牛一依前法,若也出声诸天皆来。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19/320.1)1.2佛教徒撰述中的“若也”1.2.1汉僧撰述,例如:
(8)本为求子继绍,若也出家,必当绝嗣。(唐窥基撰《阿弥陀经通赞疏序》,37/334. 3)
(9)若也火未著而安草,草遂存而不然。 (唐义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54/223. 2)
(10)淮南子曰: “天气为魂,地气为魄。”魄问于魂曰: “道何以为体?”魂曰:“以无有形乎?”魄曰:“有形也。若也无有,何而问也?”(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九十七,53/999. 1)
(11)又诸三法若也各具帝慧王义,则令人深信一一三法皆是经王。 (宋知礼述《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五,39/40.3)1.2.2异族僧人撰述,例如:
(12)所言大般涅槃经者,若也具存西域之音,应谓摩诃般涅槃那,此土译之,言大灭度。 (唐[新罗]元晓撰《涅槃宗要》,38/239. 2)
(13)若也欺凌同伴论说是非,如此出家全无利益。 (宋正高丽]智讷撰《诫初心学人文》,48/1004.2)1.2.3在家佛教徒撰述,例如:
(14)若也称性情亡,法界重玄之门自达。(唐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卷五,36/747. 1)
(15)若也更求生贵乐, 禹门洪浪跳金蜗。 (宋张商英述《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45/793. 3)1.3禅宗语录中的“若也”:
(16)师示众云:“我寻常道钝汉,还有人会摩?若也有人会,出来呈似我,我与你证明。”(《祖堂集》卷七)
(17)若知去处,横担拄杖目视云霄。若也不知,长连床上有粥有饭。(《古尊宿语录》卷十一)
(18)福州长庆院弘辩妙果大师一日上堂,於座侧立云: “大众各归堂得也未?还会得麽?若也未会得,山僧谩诸人去也。”(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51/376. 2)
(19)遂拊膝曰: “会麽?雪上加霜。”又拊膝曰: “若也不会岂不见乾峰示众曰:‘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明如惺撰《大明高僧传》,50/927.3)
1.4我们对《大正藏》1—55卷“若也”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共检得568例“若也”假设句,其中有一例作者不可考,其余567例“若也”的统计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若也”始见于隋,唐五代大量出现,宋代最多,元明时期数量就比较少了。比较唐宋时期的用例,虽然宋代总体用例比唐五代多,但宋代用例主要集中于语录类,在其他各类中唐五代用例要高于宋代,这说明“若也”的使用成熟期当在唐五代,并且在唐宋时期活跃在禅僧的用语中[3]。
从作者的情况来看,“若也”的使用者主要是汉人,只有2例西域胡僧,2例新罗高丽僧人用例。而新罗高丽僧人与佛教输入中国无关,也不涉及这方面的外来语影响。相反,他们是来汉地学习佛教的,受汉语影响较大,因此,他们的用例可以归人汉人用例。
从“若也”在三类佛教文献中的分布看,译经只占三十分之一,撰述接近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用例出现于语录中。可见, “若也”的早期使用,与译经关系不太密切,它受外来影响的可能性也不大。
2.“若也”在藏外文献中的用例
“若也’’在藏外文献的用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与佛教关系密切的文献,包括敦煌变文和僧人诗,例如:
(20)汝今须改行,覆车须改辙。若也不信受,共汝恶合杀。 (唐寒山《我有六兄弟》)
(21)前车既落坑,后车须改辙。若也不知此,恐君恶合杀。 (唐拾得《猕猴尚教得》)
(22)谁报田中有黑虫,一家斋戒减仙容。分忧若也皆如此,天下家家有剩舂。(唐贯休《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之二)
(23)白庄处分左右: “与我寺内寺外,处处搜寻,若也捉得师僧,速须将来见我。”(《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
(24)寡人若也无天分,公然万事不言论。(《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另一类是史传、俗士诗文笔记等文献中的用例,例如:
(25)弼曰:“骨肉下归于土,魂气则无不之,此乃形坠魂游,往而大尽。由其尚有,故云无所不之。若也全无,之将焉适?”(《北史》卷五十五) E《北齐书·杜弼传》作:由其尚有,故无所不之;若令无也,之
将焉适?”]
(26)兵要诀,为客认金星。若也伏藏休动作,逆行逆战亦均平,顺则最宜行。(唐易静《兵要望江南·占星》第十三之二)
(27)万物承春各斗奇,百花分贵近亭池。开时若也妲娥见,落日那堪公子知。(唐文丙《牡丹》)
(28)死者无知, 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旧唐书》卷九十六)正《新唐书》作:“死者无知, 自同粪土,岂烦奢葬;使其有知,神不在枢,何用破赀徇侈乎?”]
(29)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五代李鼻《咏灯》)
(30)陈裕秀才下第游蜀,……又《咏大慈寺斋头鲜于闍梨》云: “酒肉终朝没阙时,高堂大舍养肥尸。……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五代何光远《鉴诫录》卷十“攻杂咏”)
(31)秋色净,晓妆匀。不知何事在风尘。主翁若也怜幽独,带取妖饶上玉宸。(宋张孝祥《鹧鸪天》)
(32)鼎器法乾坤,上是天元下地元。若也更能颠倒运,交番,闔癖循环在入门。(宋萧廷之《南乡子” ,
(33)主人若也要人夸,莫惜更搀三五盏,锦上添花。(宋无名氏《浪淘沙》)
(34)如何是道,这一点古今寻求颠倒。人人有分,个个不亏少。皆因动念错,染着处便生烦恼。若也般般放下,有何微奥。(元无名氏《曲江秋》)
“若也”在藏外文献中的用例多见于唐五代时期,宋代有数例,元代仅见。这也说明“若也”的盛行在唐五代。
“若也”在藏外文献中使用数量和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在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敦煌变文中出现次数较多,计有33例,其中18例直接取材于佛教故事;三位僧人诗中各一例。而“若也”在世俗文献中的用例极少,我们查找所得只有10例。这说明“若也”在佛教社团以外的汉语使用者中,使用很有限。
3.“若也”的来源
“若也”是怎么来的?作为一个假设连词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若也”始见于隋代佛教文献,在智顗和灌顶的撰述中各出现一例:
(35)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 (隋智凯说《净土十疑论》,47/77.3)
(36)若也酪瓶全未犟酥失酪酥亡,譬破戒人未得修道,此命若终其道亦失。 (隋灌顶撰《大般涅槃经疏》卷十八,38/144.
3)
到了唐代“若也”在佛教文献中就大量出现了。而“若也”在世俗文献中的用例数量和范围都极为有限,最早的用例见于《北史》(例20),但这一例在《北齐书》中有异文,不是可靠的北齐用例,并且它的内容也与佛教有关。其余世俗文献用例都见于晚唐以后,其中较早的《旧唐书》《鉴诫录》两例也与佛教有关。因此,可以确定,“若也”产生于佛教社团,扩散到了世俗人群用语中。
从佛教社团内部分析,“若也”首先在隋代汉僧的撰述中出现,初唐圆测、窥基、李通玄等人的著作中用例增多。而在译经中总共只有19例,集中于玄奘、智俨、义净等僧人的译作,其中义净的译作占14例(义净主要以翻译为主,也有一些撰述,其中另有3例“若也”),胡僧的译作中只有区区两例,数量少而不普遍。可见“若也”的产生与佛经的翻译关系不大,没有明显的外来因素。
晚唐禅僧语录中“若也”用例大增,并在宋代禅僧语录中继续大量使用,占到了所有用例的三分之二。这说明, “若也”成了佛教内部交际中的一个常用词语。作为连词,“若也”虽不表示专门的佛教概念,但它的使用带有明显的佛教用语特色,教外人士,最初在记述佛教人物话语时使用它,后来也有一些在其他场合使用的情况,但不普遍,保存在文献中的用例更为稀少。
“若也”流行于汉地的佛教社团,没有外来影响的迹象,对它的来源的考察,应该在汉语中寻根溯源。“若也”由假设连词“若”和语气词“也”组合而成,在汉语中有基础。“若”字自先秦以来就是假设连词,可位于句首,也可位于句中,六朝佛教徒著作中也有使用,例如:
(37)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38) 若我不出, 王其以我为怼乎!
(《国语·周语中》)
(39)小夫人曰:“汝等若不信者,尽仰向张口。”(东晋法显《佛国记》)
(40)若果有来生报应,周、孔宁当缄默而无片言耶? (《弘明集》卷三晋何承天《释均善难》)
而语气词“也”常常出现于句中,表示提顿。有时还起着加强假设语气的作用,例如:
(41)南孺之子,男也,则以告而立之;女也,则肥也可。(《左传·哀公三年》)
(42)腾还具报,王曰:“兆等猖狂,举兵犯上,吾今不同,猜忌成矣,势不可反事尔朱。今也南行,天子列兵河上,兆进不能渡,退不得还。吾乘山东下, 出其不意,此徒可以一举而擒。”(《魏书》卷五十五)这样,适宜的语义条件和句法位置为“若”与“也”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总之,通过以上考察分析,我们认为“若也”是汉僧的创造,它是假设连词“若”与语气词“也”自然结合而词汇化,它的出现从汉语语言事实看有着合理性和可能性。
(责任编辑:俞 然)
*本文写作得到导师俞理明教授的悉心指导,谨比致谢!
①本文引用《大正藏》中的例子,各例后依次注明时代、作(译)者、经名,以及在《大正藏》中的卷、页、栏次。
②考察过程中使用了”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录入、校对的《大正藏》电子数据库。
③考虑到语录体文献的记实因素,本文对语录的统计,后代人记录的前代人的语录,作前代用例处理。宋人记录的唐代僧人用例有43例,明代人记录的唐代僧人用例有14例, 皆作为唐代用例处理。明代人记录的宋代僧人用例有128例,作宋代用例处理。
参考文献:
[1]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
[2]俞理明《从“佛陀”和它的异译看佛教用语的差异》,第二届国际佛典语言学研讨会论文,2004年10月湖南师大主办。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