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玄奘的汉译与元晓的瑜伽禅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亨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的汉译与元晓的瑜伽禅
  [韩国] 东吴大学教授 吴亨根
  一 元晓的唯识学与悟道
  元晓大师(617-686)研究玄奘法师(600-664)所汉译的《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许多经典与论典,因此通达大乘佛教,也确立了唯识观。
  他研究《瑜伽师地论》及有关唯识学的经论典之中钦慕玄奘三藏慈恩之门,因此为亲见玄奘法师,与义湘一起人唐。然而在途中,开悟了唯识道理。所以他作“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外无法,胡用别求?”的“悟道颂”而回国,以后继续研究唯识学,著有许多的名著。
  元晓的著书中,有《解深密经疏》《瑜伽论中实》《成唯识论宗要》《因明论疏》《摄大乘论疏》《辨中边论疏》《楞伽经疏》《二障义》等。这些都可看作他的唯识学研究上最重要的经论。从现存的元晓著书观察,《瑜伽师地论》是引用最多的。由此可知他依《瑜伽论》的瑜伽行派之修行法作为定立瑜伽禅的基础。瑜伽禅的禅思想是由他改革瑜伽修行派所修行的小乘瑜伽禅,作为大乘的瑜伽禅。
  二 元晓大师的瑜伽禅
  元晓大师的瑜伽禅在《金刚三昧经论》与《大乘起信论疏》中有详细说明。瑜伽禅是由三贤十地、等觉地、等因地,到达究竟位的禅定修行。此是修止观而至心一境性的禅修行,也是四寻思与九种心住禅定及金刚三昧禅定所显的我空法空观,以净化烦恼所知障,而实现菩提涅架的禅。元晓修行能离分别执著于心识能取所取的无分别智及三三昧,由于金刚三昧,说明具现平等心与佛智的六修行。
  元晓将《瑜伽师地论》的九种心住禅思想引用到《起信论疏》上,详细说明瑜伽禅的特点。九种心住是:一内住、二等住、三安住、四进住、五调顺、六寂静、七最寂静、八专住一趣、九等持。九种心住谓奢摩地,奢摩地就是止(定)的禅修行。当观之瑜伽禅由四种毗钵舍那而细说,四种毗钵舍那是:一能正思择、二最极思择、三周遍寻思、四周遍伺察。如此,奢摩地与毗钵舍那之意,就是定与慧,定与慧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的根本是真如,也是法身及众生身所到达平等无二之一行三昧。
  元晓大师结合《瑜伽师地论》的止观思想与《起信论》的一行三昧,创立了元晓的究竟瑜伽禅。依据此文献,可以说韩国最初的禅是为元晓所传的,而且元晓谓之金刚三昧最高的禅,若修行金刚三昧能消灭诸烦恼进入等觉地。他所谓的修行过程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地等。由此六行修行能到达佛地。
  元晓是唯识学者。因此,有以唯识学的观点解释无分别心及三三昧的特征。依他的解释:首先就五分别心的解释而言,无分者,无相分于见故。无别者,无见别于相故。相见既无分别,现识本来不生去来不生。次据三三昧的解释而言,诸识自体空故立空三昧,遣见分故立无作三昧,遣相分故立无相三昧。
  如此,元晓由唯识观说明五分别与三三昧。此三三昧观可以说不同于龙树的三三昧观,相通于唯识观的禅修行。无分别与三三昧是禅修最重要的思想。无执著于相分见分及自证分等就谓无分别,亦心分空就谓三三昧者,可以说他的唯识观即到达究竟地。
  三 元晓的金刚三昧思想
  元晓在瑜伽禅中,将金刚三昧禅作为最上禅。《金刚三昧经论》似乎是今刚三昧修行的教科书,并将金刚三昧仔细说明了。而且在《起信论疏》里,仔细说明结跏趺坐的坐法及修瑜伽禅的方法。对元晓而言,若修行金刚三昧,完全净化末那识的本惑与阿赖耶识的烦恼种子,而达到佛地。
  金刚喻定是可断灭七种支末烦恼(灭相)、意识的六烦恼(异相)、末那识的四烦恼(住相)及阿赖耶识的业转现三相(生相)等四相,而能证得无念。又金刚喻定是从究竟道进入的,也断尽业相动念而到达佛地的禅定。此亦永尽无明而归依一心源,不再起动。此谓之见性(得见心性),又谓究竟觉也。
  元晓的金刚喻定思想,可能受了《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及《解深密经》的影响。就《瑜伽师地论》而言,若证得金刚喻定,悉皆离系诸烦恼,而《成唯识论》也说,若现金刚喻定,顿断俱生起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到达如来地。《瑜伽论》与《成唯识论》是唯识学上最重要的论典。此论典也记录金刚喻定为最上乘的禅定。
  此外,金刚喻定思想也显示于《解深密经》与《楞伽经》。此经就是法相宗的所依经典。首先就《解深密经》而看,十地菩萨的瑜伽修行,若净化皮烦恼、肤烦恼和骨烦恼,则成佛。此中,若断绝骨粗重烦恼,则净化一切烦恼,而到达佛地⑨。达摩大师所传慧可大师的四卷《楞伽经》中,也显示金刚喻三摩提思想。此金刚喻定思想常见于《瑜伽论》及法相学的经典。
  案云,以上所说的金刚三昧思想及瑜伽行派的瑜伽禅,影响了达摩大师。所以达摩大师传法于弟子时,用了皮、肤、骨、髓等字之故。
  达摩大师给慧可传法时所言“你既得我髓”,唯显于《解深密经》故。此髓的境地就是佛地,即若现金刚三昧,悉皆断灭诸烦恼,等于进入佛地的境地。达摩大师所传法时,使用《解深密经》所出的皮、肤、骨、髓等词,能看出达摩大师既见《楞伽经》,也见《解深密经》。此境地相通于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所言“无念即佛地”的思想。元晓大师在《起信论疏》,也明无念该当于佛地。达摩给慧可所言“得髓”及慧能(638---713)在《坛经》所言“无念佛地”都同一境地。按《六祖坛经》,若得无念法,通达万法也能见诸佛的境地,既证得无念法者,即达佛地位。依据如此的观察,《解深密经》与瑜伽禅,按年代顺序,可说由达摩大师(约470---543),接着元晓大师(617 686)及慧能大师(638---713)。慧能大师确实受了唯识学的影响,因他引用唯识学所言“净化八识,显示四智(转识成智)’’的内容。
  四 结论
  上面考察了元晓大师的唯识学与瑜伽禅。瑜伽禅代表大乘佛教的禅修行。一然禅师所言“古时,修禅者称瑜伽师,至今于时瑜伽诸德皆称禅师”。瑜伽禅依唯识学作心理学的说明,故可劝喜欢理论性的现代人。中国韩清净先生曾经将《解深密经·分别瑜伽晶》刊行止观书名为《大乘止观了义》,以布教瑜伽禅。我期望广泛普及唯识观的瑜伽禅,助于现代人的精神修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