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中国唯识学传承述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郭文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唯识学传承述要
  郭文友
  唯识学,又称法相学、法相唯识学,或称大乘有宗,是佛教哲学中一门独具特色的学说。唯识学派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着重论证如何通过止观思悟佛教真理,以证得大菩提、大涅架的理论,组建“万法唯识”的思想体系,解释宇宙万象尤其是有情众生生死轮回的因果关系和解脱成佛的原理。这一学说由古代印度(四、五世纪间)的无著、世亲兄弟所确立,复由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纂译《成唯识论》把它推衍到极致,玄奘也因此成为中国唯识宗的创始人。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其全盛期适与唐初政治、经济、文化的兴盛相应。玄奘门下英才济济,其最杰出者有窥基、窥基的弟子慧沼、慧沼的弟子智周,被称为“慈恩三祖”。窥基俗姓尉迟,字洪道,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窥基貌魁伟,禀性聪慧。17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人广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从玄奘习梵文及佛教经论。25岁参与译经。玄奘又特为窥基阐说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及《瑜伽师地论》,故窥基亦通达因明之学与五性的宗法。后游太行、五台山,宣讲大法。及返慈恩寺,传授玄奘的正义,著述甚多,时称“百本疏主”,或“百本论师”;而以《唯识论》为宗,故又称唯识法师。永淳元年(682)示寂于慈恩寺翻经院,世寿五十一,葬于樊川北原的玄奘塔侧。其主要著作有《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大乘法苑义林章》七卷(或作十四卷)、《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因明人正理论疏》三卷。玄奘另有门人新罗人圆测,与窥基失和,遂使奘门唯识分为两派。窥基弟子慧沼撰《成唯识论了义灯》十三卷,对圆测的理论进行驳斥。慧沼的弟子智周作《成唯识论演秘》七卷,解释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被称为“唯识三大部”。窥基作《成唯识论述记》之后,觉得有些问题还没有讲清楚,又作《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进行补充,《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被称为“唯识三疏”。圆测之学传人日本。但慈恩一系,其在汉土,传仅三世,不足百年,智周以后已不复可考。究其原因,固然与安史之乱和唐武宗“会昌法难”不无关系,但与唯识学本身陈义的抽象深邃,行文的凝重高古,推理的精细繁复,与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如出一辙,曲高和寡,难为广大僧俗所接受,其高唱三大阿僧祗劫精勤修行乃能成佛的教说,也令闻者生畏,五代以降,虽非无人研究传承,但已寥若晨星,微若游丝。屈指可数者,如宋代永明延寿,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著成《宗镜录》一百卷,中有唯识理论的阐述;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真定龙兴寺守千校勘遁伦《瑜伽师地论记》刊版流通。元初有云峰撰集《唯识开蒙问答》二卷;英辩住秦州(甘肃)景福寺宣扬唯识;至德于龙兴寺听法照禧讲法相宗旨,世祖二十五年(1288),敕赐紫方袍,并奉敕住持天禧、旌忠二寺,每日授《法华》《唯识》等经论。明代雪浪从无极学《华严》,旁及《唯识》,辑有《相宗八要》;其门人巢松领徒众于焦山专攻《成唯识论》三年;一雨著《成唯识论集解》;新伊著《成唯识论合响》十卷;新伊法嗣智素又撰《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十卷;高原大师原著《成唯识论随疏》十卷(又作《成唯识论随注》),有比丘明善者,受业于高原,于法席之次,启请随文疏释其义,高原允之,述至第七卷而明善逝世,由法嗣慧善续成之(吴淳斋父子刻行后,龚定庵亦曾修补印行,武林钱伊庵因此而作《唯识随疏翼》二卷);名医王肯堂博通教乘,初参高原昱公,昱公为之讲说《唯识论》,肯堂笔受,成《唯识俗诠》一书,又着《唯识证义》十卷;智旭大师撰《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十卷(又作《唯识心要》),以阐释《成唯识论》。而唯识学作为一个宗派已不复存在。有清一代,唯识学几乎传习无人。逮至清末民初,绝响千有余年的唯识学才遇到了复兴的机缘。其时,由于西方文化的猛烈撞击,激发起国人振兴传统文化以回应西方文化挑战的热忱,佛教也乘势掀起复兴运动。在佛教诸宗,乃至全部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宝库中,唯识学以其最能与现代学术思想相应,遂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与西学抗衡。正如太虚法师《新旧唯识论》说:“(唯识学)为欧美人及中国人思想学术的新交易、新倾向上种种需求所推荡催动,崭然濯然发露其精光于现代思潮之顶点,若桃花忽焉红遍堤上,湖山全景因是一新。”其时,研习唯识的人士,不仅有佛教界僧俗二众,而且延及于思想、学术、教育诸界一大批第一流的文化精英。其中,僧界的主将是太虚,俗界的主将有欧阳渐。二人皆出杨文会居士所创办的佛教学堂祗洹精舍。太虚,俗姓吕(一说姓张),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表字太虚。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浙江崇德(今并人桐乡)人。幼失双亲,5岁时依外祖母寄居尼姑庵。16岁出家。18岁受具足戒于宁波(鄞县)天童寺寄禅和尚,时与圆瑛法师私交甚密。次年于西方寺阅藏,因读《般若经》而有悟境。其后游学杨文会的祗洹精舍,与欧阳渐、梅光羲同学。因受时代思潮激发,主张革除佛教积弊,以弘教护国,进而兴国救世。1914年起于普陀山锡麟禅院阅藏三年,钻研唯识学,后著有《法相唯识学概论》《新的唯识论》《唯识观大纲》《深密纲要》《瑜伽真实义品讲要》《唯识三十论讲录》《唯识二十论讲要》《摄大乘论初分讲义》《辨中边论颂释》《大乘五蕴论讲要》《法苑义林章唯识章讲录》《阿陀那识论》《四大种之研究》《遣虚存实唯识的特胜义》《论法相必宗唯识》等,皆收于《太虚大师全书》行世。太虚并于其创办的武昌、闽南、汉藏教理等佛学院中,将唯识学列为最重要的必修课程。太虚门下及太虚所创办的佛学院毕业的学僧中,精于唯识并从事弘传者不少,主要有芝峰、正果、印顺、法尊、福善、度寰、法舫、慈航、演培等人。1947年,太虚示寂于上海玉佛寺直指轩,世寿五十九。欧阳渐,字竟无,一字渐无。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江西宜黄人。光绪三十年(1904)34岁,赴南京师事杨文会,归信佛教,人祗洹精舍,潜心佛教经论。年36,母亲病逝,遂将肉食、色欲一并断绝。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次年秋,东渡日本访求佛教遗籍,数月而返。其后再从杨文会游,杨氏病殁,以金陵刻经处相嘱。1912年与李证刚、桂伯华等创立佛教会。1922年,与章太炎、陈三立等在刻经处创立支那内学院,自任院长,讲《唯识抉择谈》,一时名流如吕澂、姚伯年、汤用彤、王恩洋、熊十力、陈铭枢、黄忏华、黄树因等皆尝游学门下。名学者梁启超、梁漱溟、章太炎亦赴内院听讲。1925年,开办法相大学,专讲法相唯识。1829年,复集中精力编刊《藏要》,以法相唯识为本,拟出四辑,实刊出三辑。1937年,抗战爆发,率内院院众息影四川江津,筹建内院蜀院,不废讲学。1943年,以肺炎病逝于蜀院,世寿七十三。身后留有晚年手订的《竟无内外学》二十六种,曾由内院辑为三十余卷刊行,现由金陵刻经处更名为《欧阳竟无内外学》刊布流通海内外。其中,有关唯识学的重要著作有《唯识抉择谈》《辨法相唯识》《法相唯识论叙》《唯识研究次第》和《瑜伽师地论叙》等法相唯识系经论的《叙》三十余篇。其时,居士界研究弘扬唯识者,除南京欧阳渐一系外,尚有活动于北京的韩清净一系。韩清净,原名克宗,又名德清,河北河间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18岁中举,曾为地方官,中年因读《瑜伽》《唯识》注疏,不解其意,即发心研究。1921年,与朱芾煌、徐森玉、饶凤璜、韩哲武等在北京组建法相研究会,主讲《成唯识论》。,后于房山云居寺闭关研究法相唯识。1927年,法相研究会改为三时学会,韩清净任会长,与欧阳渐的支那内学院均以研究唯识著称,当时有“南欧北韩”之誉。氏治学精审,穷究《瑜伽师地论》本论,并兼及十支末论,能于《瑜伽师地》《摄大乘》等论,字句熟背而直言出处。氏又致力于印行唯识典籍,讲学著述之际,亦力持古义,于华北佛学的开展,颇有启迪之功。1949年去世,世寿六十六。其毕生心血集于《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一百卷,唯韩氏生前未能出版,1959年始由三时学会打印百部,1999年复经校勘,书名定为《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由科技出版社纽约公司出版。‘韩氏另著有《唯识指掌》《唯识三十颂诠句》《唯识三十论略解》《成唯识论述记讲义》二册、《解深密分别瑜伽品略释》三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赞》《大乘阿毗达摩论别释》《因明人正理论科释》《能断金刚经了义疏》等。门人朱芾煌、周叔迦、韩镜清等,皆一代唯识名家。南欧北韩之外,研究弘扬唯识学的名居士,还有梅光羲、唐大圆、张化声、史一如、范古农、张克诚等。主要活动于学术界而研究讲授唯识的学者,则有刘洙源、谢无量、李证刚、景昌极、熊十力、梁漱溟、王季同、蒙文通、虞愚、田光烈、韩镜清、贾韬晦;而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与唯识学的关系,亦甚深密切。但是,民初以来,唯识学研究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时未久,抗日战争之后,又告沉寂。近年来,有关唯识学的诠释与研究的专著已陆续出现,成果累累,“湖山全景”又为之“一新”。我们可以断言,唯识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一门最精深最精彩的绝学,在21世纪将会成为显学而媲美初唐与清末民初。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