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出世与入世的般若思想
融通出世与入世的般若思想
般若思想在佛教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佛教的核心问题,《弘明集》中说:佛教以般若为原。般若思想出现于大乘佛教初期的经典中,它解决了佛教内部如何处理出世与入世矛盾的问题,使佛教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大乘佛教得以诞生的理论基础,而在后来大乘佛教发展的关键时刻,它总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又译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等,它解释为智能、慧、明。《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中说:「般若者,秦言智能。一切诸智能,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般若【1】般若是智能的意思,但它不是一般的智能,而是认识佛教真理的特殊的智能,它是从以观慧为方便而达到如实证知的意义上说的,是正觉现证的--能所不二的实相。佛教认为般若是一种直觉、直观的智能,它能引导人们超脱对立的世界,使人从种种痛苦(烦恼、邪见、无明)中解脱出来。
般若有三种含义,即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吉藏在《三论玄义》中说:「如三种般若,中是实相般若,观是观照般若,论是文字般若。」【2】《大智度论》中说:「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3】,金刚经中说:菩萨应安住般若波罗蜜,即指实相而言。观照般若中的观照是指观察的智能,即观照诸法实相的智能,法华义疏卷四中说:「无境不照,名为般若。」【4】。文字般若即是指章句经典中说的,即经典中说的:般若当于何处求?当于须菩提所说中求。
般若常与波罗蜜联在一起,称为般若波罗蜜,玄奘把般若波罗蜜译为般若波罗蜜多,这是新译,比罗什的旧译多了一个「多」字。般若是智能的意思,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则是说以照了实相的最高智能到达解脱的彼岸。《大智度论》卷十八中说:「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能大海彼岸,到诸一切智能边,穷尽其极致,名到彼岸。」【5】般若波罗蜜在六波罗蜜和十波罗蜜中,都是指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比其它五种更为殊胜,因为其它的五度如果没有的般若智能,则只能是人天福报,而不能使人到达彼岸,成就菩提正果,所以般若在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
般若是佛教中的共法,它作为大、小乘的共法,也就在小乘向大乘的过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在小乘向大乘的过渡中所产生的影响,也影响了后来佛教思想的一系列变革。
大乘和小乘的「乘」是车子的意思,大乘是大车子,小乘是小车子,这是说小乘只能渡自己,社会影响较小,而菩萨能自渡渡人,影响的范围较大。大、小乘佛教的区别一直可以追溯到部派佛教中大众部和上座部的不同。在佛涅槃一百年后,佛教内部由于组织不严,教团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他们由于学说的不同,戒律的差异,形成保守的上座部和积极的大众部。对于这次分裂的原因众说纷芸,但主要是由于教徒们对教团内部的保守派,生活在出林中的圣教团的批判。这些保守的圣教集团一改佛陀在世时托钵游方的生活方式,而开始定居在僧院中,担负学问研究和社会教育。这样的僧院佛教渐渐产生了不少问题:一是佛涅槃后,人们遂渐把佛陀视为超人的神,成为修行人十分崇高的理想形象,因而出家人就不再追求自己的成佛,而追求成为较接近理想形象的阿罗汉,成佛的事也就被认为是决不可能的了。这就局限了佛陀的教诲,因而招来了理想主义的求道者的不满。二是阿罗汉的理想,只限于僧院的出家人可能达到,这就排斥了在家信徒,使他们不得不寻找能把结婚、家庭与社会义务、生活享受相结合的宗教了。
而且上座部隐遁山林,有着避世的、消极的倾向,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对佛教自身的发展都会有一种不利的影响。当时的佛教势力已较大,如果一味地遁入山林,则其影响就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它必须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因此上座部遁入山林的做法限制了佛教发展。
与上座部不同,大众部反对上座部遁入山林的消极避世态度,它积极进入世俗,走向社会,但这时他们也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问题,因为佛教毕竟是以成佛为最高理想的,其出世倾向是很明显的,现在大众部积极入世,有什么理论依据呢?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在佛陀时代并不成为问题,因为有佛陀的光辉,僧人们能无碍地出世、入世,但后来僧侣们要自在地出入于世俗与山林之间,就必须很好地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为自己找一个理论根据,从而使得他们的行为名正言顺。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和佛教历史背景下,般若学融通出世与入世,融通生死与涅槃的思想就呼之欲出了。于是在公元一世纪,般若经典就出现了,讲出世与入世是不二的。其中《维摩经》中讲得较典型、深刻,维摩诘居士批判小乘佛教只追求成阿罗汉果,认为他们不知发菩提心,在生死烦恼中,自利利他,自渡渡人,只能做个自了汉,是佛教的「焦芽败种」。他看见小乘佛教中智能第一的舍利弗「于林中宴坐树下」,就批评说:「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6】,维摩居士在批判小乘佛教的同时,又出入于市场、社会,是以一个社会长者的形象出现于众人面前的大乘菩萨。
三
大乘佛教就是从大众部发展出来的,是借着般若学的即世间而离世间的思辩方法,为自己出入世俗找到了理论根据和实践方法,而发展出来的。大乘佛教思想的这一特点,在后来佛教发展的每一次转折和变革中都有着体现。
公元一、二世纪,印度龙树的大乘中观学就是建立在般若学的基础上的,他讲缘起法是空,是假名,是中道,这也就是说缘起的法是空的是假的,能同时见到世俗法的自性空和假名有,就是中道。这种即假名有而认识到世俗法是空无自性的思想,正是般若学的真义。所以龙树中观学其主旨讲的是缘起性空思想,但他所用的方法却是般若思想。而在印度后来发展出的瑜珈行派讲万法唯识,讲「有」的哲学,以纠正空宗讲「空」的不足。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一直有着冲突,然而瑜珈行派的无着曾说般若是能够得到大菩提的最胜方便,所以是瑜珈,瑜珈也是为了得到菩提,因此,实质上也是,因此二者是一样的。后来发展了一个瑜珈中观学派,就用般若思想把中观学和瑜珈行派思想统一起来,这才结束了印度大乘佛教史上两种重要学说之间长年累月的争辩。
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时,六家七宗依附于玄学,以老子的「无」,讲佛教的「空」,这是一种走了样的般若思想。不久鸠摩罗什来到中土,译出了龙树中观学的大量著作,不遗余力地弘扬三论般若思想。其弟子僧肇作《肇论》,以龙树正统的佛教般若思想纠正了六家七宗的「偏而不即」。鸠摩罗什和僧肇开创的古三论,阐述「关河旧义」,宣扬般若思想,这样就使得佛教不再依附于老庄玄学,而是在自己的般若学思想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发展起来。
中国早期形成的佛教宗派是三论宗,它是接着罗什的般若学讲的,三论宗学者对般若学中二谛理论方法的掌握,对般若无所得的思想理解,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三论虽很快就衰落了,但它所宣扬的般若思想深深地贯穿在佛教后来的各宗派中,它所宣扬的般若思想,对后来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及净土宗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各宗派建立自己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尤为突出的是六祖慧能的禅宗思想的变革,慧能大师的禅学思想是以般若思想和如来藏佛性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他更多的是运用了般若学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的思想和方法。他批判了人们在烦琐理论中打转的圈子的错误,他大讲出世不离世间的理论,正是以般若思想打通入世与出世。他讲当下即是,把成佛解脱引向当下现实的人心,这就是让人在世间得道,而不是遁入山林,以求解脱。他这样做就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了佛教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从而为佛教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充满无限生机的道路。后来发展起来的洪洲禅讲「性在作用」,也是从般若思想上加以发挥的,把出世的大道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而分灯禅中的机锋、公案、话头是要人们切断情思见解,从而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直接悟解大道,如果不从般若破除名相和般若无所得的角度去认识,就很难理解禅师们提出的奇怪命题。
在近代,佛教又发生了一场变革,即人间佛教的产生和发展,佛教的这一发展也是与佛教般若思想有关的。人间佛教的大师印顺法师在《佛在人间》中谈到了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问题,他说人间佛教是以缘起与性空相结合的思想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从般若学的观点出发,认为佛法是不可言说,没有固定的形式,现实的一切法都是佛法,如此佛教讲的解脱也就要在世间切实地完成,而不是在世间的外面另有一个解脱道。人间佛教的思想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它的主旨却是明显的,即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佛教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更好地使佛教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发展中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在佛教发展的这一转变中,般若思想所发挥的意义和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
般若思想作为佛教的基础理论和共通的思想方法,它在佛教的每一次发展和变化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作用。然而般若多是从其智能的作用上讲的,是从横的方向上讲佛教圆融理论的,多体现为佛教的一种方法论;般若学讲慈悲,也能因此而把一切法都容纳进佛教的体系,但它毕竟不是专门从对万法的含容上讲的,因此它就与从纵的方面讲的佛性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佛性是讲一切法都有佛性,这样它就以佛性收住了一切法,它是从对万法的含容上讲的,讲得很深入,这就多体现为佛教式的本体论。般若从横的方面讲,佛性从纵的方面讲,它们交织在一起,不断深化了佛教的理论,扩大了佛教的影响范围。这也可以从佛教的发展历史中看出来,在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的发展历史中,大众部以般若的圆融思想为佛教争取了更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而大乘佛教对小乘佛教的超越,以渡世界上无量无边的众生为己任,其意义也正是这一点。而中国佛教中的六祖革命,其意义也正在于它用般若思想打破了佛教发展的条条框框,从而使佛教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而在现代社会,佛教学者们为了在更广阔的世界范围内适应社会的发展,追根溯源,从佛教的根本思想,缘起、般若思想中,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找到了理论依据,从而发展出了人间佛教,为佛教在现实社会更完善地发展打开了一条出路。般若与佛性,它们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它们是有内在联系的,佛性思想是佛教般若理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使得佛教在更广的范围内去包容一切法的存在,从而使佛教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圆融,而且佛性思想的发展也深化了佛教认识方法般若思想的深度。
般若思想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方法,它是佛教的特征和象征,它在佛教发展中总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佛教面临困境时,它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为佛教在更高层次上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 释
【1】《大正藏》第25卷,第370页。
【2】《大正藏》第45卷,第13页。
【3】《大正藏》第25卷,第190页。
【4】《大正藏》第34卷。
【5】《大正藏》第25卷,第191页。
【6】《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五月第一版,第38页。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