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人生智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人生智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常简称为《金刚经》,它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为普遍,它的注本很多,到唐代时则已有八百多家。唐玄宗曾向全国颁行《唐玄宗注金刚经》,明成祖也编纂有《金刚经集注》令天下奉行。佛教各宗派的祖师大德也多为此经作注,如天台智者大师,华严宗智俨,三论宗吉藏,法相宗窥基等都对此经有注解。禅宗六祖大师因闻此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证得无上菩提妙法。六祖以前,禅宗以《楞伽经》印心,此后即以《金刚经》代替了《楞伽经》。《坛经》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宗纲,就是对《金刚经》不住于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思想的系统阐发。《金刚经》经过禅宗五祖和六祖的弘扬后,就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了。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可见他的弘通之盛!此经流通不绝,人们多诵读、研究此经。
  一 传译
  由于《金刚经》历代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多次被译出,现存的译本共有六种:一、姚秦鸠摩罗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三、梁真谛法师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四、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五、唐三藏玄奘大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六、唐义净大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上面六种译本中,鸠摩罗什的译本最早,而且流行最广。我们通常所讲的《金刚经》,多是指这个译本。罗什所译,是中观家的诵本,《金刚经》,在罗什第一次译出后,般若学说理论,龙树菩萨的性空学,得到了传播,使得佛学不再依附玄学,而走上了自身独立发展的道路。其后的五译,是同一法相学系的诵本;如菩提留支译,达摩笈多译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而译出。所以彼此间,常有不同之处。
  般若部系的经典,总共七百三十六卷,占汉译全藏(五千零四十八卷)的七分之一。般若是大乘诸佛之母,是一切大乘经典的根本,不能了解般若,就难以了解其他大乘经典,所以般若在大乘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般若经典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般若经与其它的大乘经典相同,都是在佛灭后四五百年间,始渐成立。原始所存的般若只有八千颂,及一万五千颂大品般若等,所以般若部系,要以《小品般若》为最古,这与《十地经》是华严经典成立的先驱,后来也就成为华严经典成立的依据是相似的。日本学者在研究中把般若部经典分为四类:一是原始般若:即八千颂般若经的原型,约成立于前100年至后100年。二是扩大的般若经,十万颂、二万五千颂、一万八千颂般若。它们的内容较以前扩充了,成立于公元100年至300年。三是个别的般若经,金刚、仁王、般若心经,它们是以特定的菩萨为中心讲说的,约成立于公元300年至500年。四是密教的般若经,理趣般若经,成立于600年至1200年。
  《金刚经》是个别的般若经,它以须菩提即空生,与佛陀的对话组成。
  一 对般若的解析
  般若是梵语prajna 音译,它解释为智慧。《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中说:“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它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认识佛教真理的特殊的智慧,是一种直觉、直观的智慧,它能引导人们超脱对立的世界,使人从种种痛苦(烦恼、邪见、无明)中解脱出来。
  罗什把中观学传到中国后,中国三论宗学者又对般若中观思想加以研究,吉藏在《三论玄义》中说般若有三种,即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对第三种般若,吉藏讲文字般若,智者大师讲方便般若。实相要假俗谛来表达,而俗谛只是为了度众生的方便开示,并无究竟意义,因此文字般若与方便般若是相通的。慈恩宗把般若分为五种,即在前三种之后,又加了境界般若和眷属般若二种。境界般若是指为般若所缘的一切诸法,般若真智以一切诸法为境界,所以称为境界般若。眷属般若是观照般若以暧、顶、忍、世第一法、诸智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为慧性之眷属,所以又称戒定等为眷属般若。《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这是说戒、定、慧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佛教的般若智慧与其戒学与定学在着很深的关系,所以称它们为眷属般若。但通常人们讲到般若都是以般若学所讲的三种般若,即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为主要考察对象。
  在对般若的三种含义进行探索前,又要对二种意义上的般若加以区别,《大智度论》中说:“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般若,二者但为十地大菩萨说。”共般若是为声闻、缘觉及菩萨说的,不共般若是为十方十地菩萨说的。般若实相是迷悟的根源,众生所以有迷有悟,圣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都是从他们对实相认识的深浅上说的,所以《金刚经》上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一差别就表现在对观慧的运用上,般若观慧的运用可分为二种:一是从有漏有闻、思、修,引发能所不二的般若观慧,或名正见,正思维,正观,观万法性空如实相,从而脱离杂染的生死苦海。二是导万行以入智海,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死解脱,还重在利他的万行。一般人修布施等,只能感得人天福报,不能得解脱,不能积集为成佛的资粮。声闻追求解脱了生死,但缺少利济众生的愿心和行为。而大乘菩萨则以空慧得解脱,而又以大悲为本的无所得为大方便,策导万行,普渡众生,即以般若通达法性空的智慧,摄导所修的六度万行,悲智双运,从而达到福与慧的圆满,成就佛果。因此这二种般若慧中,以般若观照慧证实相而从生死中解脱,这是三乘所相同的,而以般若慧策导万行以入智海,成就佛果,则是大乘菩萨不共于其它二乘的。《金刚经》里讲的般若是对大乘菩萨说的不共般若。
  (一) 实相般若
  佛教的实相则是指一种非有非无的存在,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同于俗人眼中的现实世界,但又不离于世俗的世界,佛教说“不坏假名而立实相”,这包括两个方面,即性空而不坏假名,假名也不碍性空,同时色也是不坏法性的。诸法实相与一切法相,一切众生都是无二无异的,因为色与众生都是以无分别才得以名为色及众生的。佛教讲实相只是超越了对世界的执着,对它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不为物所拘,从而也就能从物质及精神世界中解脱出来。
  诸法实相即佛教中所讲的第一义,实相是不可说,不可取的,《金刚经》中说: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在流转不息的假有法相中见到它的本质是无性的,是空的,同时看到性空与假有,则是佛教讲的实相。佛教的第一义是无言说的,以世谛故有,实相只是一个勉强给予的名称。
  (二) 观照般若 观照般若是人的主体的活动,它以实相般若为观照对象,而且这种观照也是符合事物真相的。般若观照是以实相为对象的,实相不二不别,无所得,观照时也就要用无所有、不可得的态度,无相布施(观三轮体空,即是一种观照般若),无我度生,无果而证,这都需要有观照般若才能成就。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般若都是从观照中来,没有对实相的观照,也就不会有般若的产生,因此观照般若是整个般若体系的核心内容。在佛教中,观是一种对生命现象所进行的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观是梵文vipasyana(毗婆舍那)的音译,是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慧之别名。
  (三) 文字般若 文字是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文字是诠表义理的工具,实相本是离文字的,但不假文字,也无法显现实相,所以文字是法身的依托,文字能诠般若义理,而且文字之性空寂而本来解脱,所以称为般若,文字般若多是指佛教的经典。
  佛教的文字还有更多、更深的含义。文字般若中的文字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文字,它只是一种表示,一种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能够启发人的智慧,从而使人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的表示。这样的表示既可以是书面的文字,也可以是口头的语言,还可以是举手投足,更可以是缄默不语。《金刚经》用双遣双非的方式来阐述实相,这种文字般若是很高明的,让人就着这种否定的语言离开语言,理解到言外之意,即言语所标示的实相。这样破而不立,就没有逻辑上的矛盾,是佛教阐述实相般若,破除名相的利器,作为一种思辩方式,它的意义和影响都是深远。
  般若一体有三义,即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实相是体,观照是用,文字是相。般若虽三,实际上又是一体的,不可分别,是即三即一的。文字般若能启发人们去体会佛法的深意,人们根据佛陀的启示,返照自身自心的本源,这就是观照般若。在观照般若中,人能契合自己的心性,了达诸法实相,这就是实相般若。所以通常人们总是从文字般若起般若观照,从而达到实相般若。佛菩萨从闻法到证果之间,所依的主要就是观照般若,《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也是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要人们在一切动作行为中观照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无自性的,是空的。观照般若在般若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观照般若是属于认识范畴的,是属于实践的法门,所以整个的般若思想也就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带有浓厚的认识论色彩。
  二 《金刚经》主要内容
  《金刚经》是为大乘菩萨讲说的,即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说什么呢?即是须菩提问佛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里本经讨论的主题,即讨论发菩提心的人,如何安住心。因为菩提心很深广,是要把一切众生都度脱成佛,自己才能成佛。这中间要修六度万行,断尘沙烦恼,很不容易,菩萨们发了菩提心后,感到修学时不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度众生,成就菩提果,所以就问佛陀。佛陀就讲解了大乘般若性空慧,让菩萨们以般若空慧,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以金刚智慧破除我执,实现生命的转换,以金刚智慧成就圆满人格,以金刚智慧破法执,实现生命圆满自由。从而对菩提道修行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回答,也圆满了对般若的解说
  本经在第十七品须菩提又照样的再问一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也大致相同。都是说当生度脱一切众生的心,即生出菩提心来,但实无众生得度。本经明显的分为两段。僧肇认为前部分说人空,后部分说法空。三十卷的《摩诃般若经》有两番嘱累,《大智度论》对此解释说∶“先嘱累者,为说般若波罗蜜体竟;今以说令众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嘱累。”智者大师也曾依此义,判本经的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后问后答为方便道。印顺法师对此解说道,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中,分两个阶段。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般若道。彻悟法性无相後,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论》说∶发心到七地是般若道──馀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为道体,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经文前十六品讲般若道,后十六品讲方便道,因方便道的境界很高,所以虽然很多人读此经,但要较好理解此经也不容易。下面就从本经对菩提心的解析,以及它里面所蕴含的中观八不思想以及它特有的表述方法对此经的内容做一番探索。
  《金刚经》与菩提心
  经文以菩提心为中心展开讲述,般若是菩萨行的理论基础,菩萨们以般若智慧证知诸法实相,并以此摄尽万行,成就菩提,般若是一种深刻的智慧,而又是离不开实践的,是与其它五度息息相连的,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就不是波罗蜜了。发菩提心的菩萨,以般若妙慧,彻悟不生灭的诸法实相,广行利他事业,就能到达究竟彼岸,得到无上菩提正果。因此般若与菩提是从般若的不同角度而说的,般若是从修行上说的,菩提是从果上说的,所以《金刚经》中处处说菩提,实质上也是在处处说般若。谈《金刚经》里的菩提心,这就涉及到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菩提为何,如何成就菩提等问题。
  一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教菩萨的标志,大乘佛教的菩萨就是以发菩提心为特征的。这个菩提心就是要度脱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都成佛。发了菩提心,这个人就是菩萨了,他以后的行为就是菩萨行,也就是行在菩萨道上,通过这条的道路,菩萨勤修六度万行,从而成就菩提正果。所以发了菩提心,从此就是佛子,有了尊贵的种姓,以后就会从菩提道上,走到成佛的理想境地了。
  经中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又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里就说发菩提心的人,应度脱一切众生,立志令所有众生都同样证入佛果。这样的心愿是非常广大的,因为此人所要救度的不是几个人,而是所有众生,正如地藏菩萨说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二 如何发菩提心 经中说: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这是说没有发心的人,没有所发的菩提心要度尽一切众生,也没有起心发愿这样的行为。即对万法无有实执,才是发菩提心。发心不可住相,应离相而发菩提心。这是胜义菩提心,但通常人们也发世俗菩提心,即在心中、在口头发愿度脱一切众生。但《金刚经》讲第一义空,所以也要求发菩提心的人能观照发菩提心时不著相。
  经中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因为菩提是离相,不可言说,所以发菩提心,也要离一切相,无所住而发菩提心。所以发菩提心,应有一个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 什么是菩提果。
  对于菩提果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经中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这里说得很清楚,菩提就是对一切法平等的觉悟。一切法都是缘起的,自性是空,与佛无二,所以说一切法无有高下。《中论》中也说:涅般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里说得很清楚,涅般、实相和中道与缘起法是没有任何差别的,都是无自性,不可得。
  四 如何得菩提果
  经中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句经文是说,以不为四相所缚的清净心修行一切善法,就能达到无上正等正觉。这种不落空、有两边而圆融智悲的思想,可以说是成佛指南。《金刚经》是讲性空般若思想的,但空不是顽空,而是不落断灭相,所以经中就说要以般若智慧为指导,行持一切善法,则能圆满菩提胜果。具体说就是以般若智慧行持六度万行,圆满种种波罗蜜。
  经中说: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些经文以布施为例,说明佛法的修行应不住于相,在行持中,不着四相,观三轮体空,平等行持一切善法。
  同样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要不着相。如持戒时不执我相,戒相,及持戒相。忍辱时也不见我相,污辱我的人,及忍辱的行为。精进时也不见我,不见精进的行为,不见精进努力所做的事。禅定时也不见我相,不见修定的相,不著禅定相。同样修般若波罗蜜也不可着相,因为般若波罗蜜也只是假名,不可执着。
  这里讲得最多的,也是最基本的是破我相,即不见我,知道我只是因缘假合,实无自性,所以有我,只是因为我们的执着心所产生的如梦幻泡影般的假相。能破我相,则能破除人相,众生相,及寿者相。能破除我相,也就能知道一切法都是一样,没有究竟自性,只是因缘假合,没有究竟的存在,也就破法执了。以无我、法执的智慧行持一切善法,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和悲心,使这二者不断深广,这两者圆满时,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时,就成菩提了。所以《金刚经》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无四相,即无所住的心,行一切善法,从而得到菩提胜果。
  《金刚经》与八不中道
  《金刚经》全文加上经题共有5822个字,它里面基本上包括了般若部的主要思想。龙树菩萨对大乘般若经典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上的提升,从而创立了中观学派。他的代表著作是《中论》,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八不、中道、缘起、自性空,涅般等。《中论》开头讲了八不思想,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这可以看为是对般若经典思想的概括和总结,《金刚经》虽晚于《中论》成立,但它作为般若部经典的浓缩,里面对这八不思想也有讲述。
  一 不生亦不灭
  《金刚经》中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又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是佛回答空生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的两段话,这里就指出佛教的不生不灭思想,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有种种形相和性状,但它们本质上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佛以无余涅般而度脱他们,让他们都得到解脱,所以这一段回答就表明了佛教不生不灭观点,佛陀认为能悟到此则能安住其心了。不生不灭的思想在佛教中很重要,龙树在《中论》第一品中就从万法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不从自他共生,不从无因而生作了阐述,破除了人们对“生”的错误认识,既然无生,则也无灭。所以佛教讲不生不灭。佛说要度一切众生,其实众生本来不生不灭,与如来同一体性和德相,所以佛度了一切众生,但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一切法本来无所有,不可得。
  二 不常亦不断
  在《金刚经》第二十六品经文中说: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等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金刚经》是空宗的经典,但这部经典中没有一个空字,所以在二十六品中说不能以色见如来后,二十七品又立即说发菩提心的人不能执着于空,否则就落入断灭见。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得多罗 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放?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这二品,一说相空,一说不说断灭相,正是与《中论》八不中的“不常亦不断”的思想一致。
  三 不一亦不异
  《金刚经》第三十品中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里讲了一合相,一合相,即是缘起相,这种缘起相既不是一也不是异,万法与我都无自性,是相同的,但不因为是自性空,就没有差别相,万法又都有自己的特点。一合相是不可说的,但凡夫则以为事物有一有异,不能见到世界的缘起,不能见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中论》也讲了不一亦不异,让人们去除对事物差别性和统一性的种种分别执着。
  三 不来亦不去
  《金刚经》第二十九品中说: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苦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里讲到如来,即诸法实相不去亦不来,这与《中论》八不的不来亦不出思想是一致的。关于事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思想,在《般若经》中有重要地位,《大品般若》即《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有一则非常有名的佛教故事,即萨陀波岑菩萨赴东士向昙无竭菩萨求学般若的故事。萨陀波岑一见到昙无竭,就说了自己来找菩萨的种种因缘,并问到路上一直思考的问题,即他在路上见到的佛从何来,去至何处。昙无竭菩萨解释说:“空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佛亦如是;无想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佛亦如是。”( 《大正藏》卷8第473页下)对于般若经典中的这个重要命题,龙树也非常重视,他在《中论》中第一品讲完因缘品,第二品就讲《观去来品第二》,从多个角度来破有去有来的错误思想。《金刚经》篇幅不长,但能很简明而又清楚地讲述了大乘佛教对宇宙人生本体论、世界观方面的认识,从理论上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做了深刻的阐述,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和传诵。
  《金刚经》独特的表达方式
  《金刚经》里的表达方式很独特,它是用遮遣的方式来表述真如实相的。一种是非有非无的表达方式,以此来排除是非的判断。经中说: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经文中“法相、非法相”、“法、非法”、“众生、不众生”及“实、虚”对举,都是对同一层面的两种对立法的同时否定,如此对立的两边皆不可执取,从而破除人们对名相的执着。这是般若学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也是与瑜加行派(传到中国后为唯识学)直接讲解种种名相不同。后来般若学这种表述诸法实相的方式为佛教各宗派所吸收。
  第二种独特表述方式是“佛说……即非(无)……是名”的三段论式表述方式。这种表述方式在《中论》中也有使用,即有名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不过早期的般若经典没有直接谈中道的思想,较早谈中道思想的经典是般若学的后续经典《大宝积经》中的《普明菩萨会》。
  我们可对照《中论》的三是偈来读《金刚经》中的这种三论段。
  如: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是名‘须陀洹’。
  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这里先说一事物,然后进行否定,说明这事物是空无自性的,然后再说这一事物只是假名。 上面的“无”即是空的意思,即空无自性义。《金刚经》有时用无,有时用非,这都是表示否定,意思是空,便经中却没有说到过空。表明这种说法是一种遮遣,只是破而不立的一种表达方式,不可执着于无或非。这是般若学表达方式的特点,表现了那名相背后的实相是不可说的,也就让人不要贪执,能舍下,心无所住,即不执于住,于于非无非有中见到中道实相。
  经中又说:
  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
  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这些经句三段破立的方式,来破除人们对名相的执着。经中列举了身、身相、心、众生、寿者、微尘、世界、实相、佛法、一切法等等。将所有可能发生执着的东西都列出来加以破执。所有方便说法所用到的名词,在经中也都是一涉及就以“三段破立”去破除人们对名相的执着。特别是连对佛法本身,即实相,庄严佛土以及善法、一切法都是随举随破,是一破到底,不让人产生一点执着。经过这样的破除名相,此经中所强调之“应生无所住心”、布施、忍辱、为人说法,等等,都可免于名相的执着和束缚,发起灵活纯真的般若妙用。在破名相的执着上,主要表现为破我执。所谓的我,是第七意识,染污的末那识执着出来的,人只是一个因缘合和的存在,并无所谓的我。所以般若的扫除名相,就是要去除人们认识上的颠倒错误,即不再让第七识执四大五蕴之身为我,从而以般若行六度,成菩提果。所以破我相,扫名相的关键就是破除执着,让染污的末那识转为纯净的清净意识。所以时时观照,时时转变,让染污识中的种子转染成净,则般若功用成就了,也就成就菩提了。罗什说:菩提是老般若。扫除名相的执着是佛教中的一件大事,万法唯心,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呢?这时也就要突破一个名相关,如果知道心也是无自性的,则能见到离名相的清净虚空般的心了,此时也就能让个体生命从颠倒的名相中解脱出来了。
  这种三段论的方式,其中关键是“是名”的这一说法,是名就表明一切法只是假名,说明人们是活在一个假名的世界中,般若就是要破除人们对假名的执着。一切法没有自性,我空,法也是空,一切都是不可言说的缘起相。
  在分析金刚经的这种三段论的表达方式时,有必要对名、名在及实在进行分析。一切法是名,因为有了名,就有了与之相对的“实”存在了。从而空虚世界也才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而存在。但人们只能认识与“名”相对应的“实”的存在,是一种名在,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以必须进行破除,才能见到事物本身的实际存在。如同人们见到绳子以为是蛇一样,人认识的蛇是他所认识的东西,是一种假名存在,而不是真正的蛇本身。《金刚经》用了这么多否定式的表达,其目标就是表明人们所分别、认识的一切法只是假名存在,是空无自性的。名相虽假,但事物也只有借助于名相,才能被揭示出来。如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中说的“事物要在言词中,在语言的中才能生成并存在起来。”“唯当被表示物的词 语已被发现之际,物才是一物。唯有这样物才是一物。”龙树的《中论》也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这是说佛陀为教化众生,为了引导众生认识那真实的中道实在 ,就依俗谛来启发众生。如果离开了俗谛,则佛教所讲的真理,所讲的第一义谛也就不能认识了。所以《金刚经》认为只有用般若智慧破除了对这种假名的执着,从中解脱出来,才能见到事物的本相。找到真实的事物,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人生价值和宇宙本相。
  四 《金刚经》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金刚经》并不限于出迷去执的否定式说法,更有教示积极修持的开示,它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价值和意义。它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能彻见般若妙用,体味到修行佛教的喜悦,这也是《金刚经》的魅力所在。
  一 无相布施
  经中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经中说“应无所住”、“不住于相”、“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以去执。但恐读经者因此等指示而误限于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故明示“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心即是菩提心,而且是在实践慈悲喜舍时才能真正领会无所住心,所以般若法门的实践性很强。人所以不能布施就是因为不能了知万法自性空,万法无我,执着于我及我所。真能见到万法无常,破除了我执,则能布施一切所有。《华严经》中讲:菩萨一切皆周给,内外所有悉能舍,必使其心永清净,不令暂尔生狭劣。
  般若常与波罗蜜联在一起。梵文波罗蜜,译为到彼岸。从波罗蜜的这种含义讲,就只有般若空慧能使人认识万法的真相,从而使人到彼岸。所以经中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又有说般若为目)。” 这是说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同瞎子一样,而般若则如同眼睛,能把人带到彼岸。因此五度只有有了般若作指导,才能成为波罗蜜,才能到达彼岸。经中说,没有般若空慧做依据,做指导,布施等就不成为波罗蜜了,而只会感得人天福报。所以讲到布施波罗蜜,佛经中总是讲,布施时,要不见布施的人,不见布施的物,不见接受布施的人,如此三轮体空,才是究竟、真实的大布施,如此布施才是功德,才是积集度到成佛彼岸的资粮。其余五度不得般若智,则不能成为波罗蜜。
  大乘般若就没有执着于凡夫的世俗相,又没有执着于声闻乘的空相,而是以般若为大乘道体,以般若为五度眼目,以般若摄持万行,达到圆满究竟的彼岸,从而般若也就成为波罗蜜。但般若波罗蜜本身也不可执着,《金刚经》中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上面曾说过以般若修六度,说其它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没有般若的布施是不完善的。但布施波罗蜜中则有其它五度。如以财法无畏施众生,利乐有情,则是大乘菩萨的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是为戒波罗蜜所摄。在布施时,若遇到污辱伤害,菩萨能安忍不生嗔恨,则是忍辱波罗蜜所摄。布施度生,始终如一,义无反顾,就是精进波罗蜜。行布施时,内心不著一切相,无掉举,无散乱,一心一意不受干扰,则是禅定波罗蜜。菩萨利生时,本轮体空,心无所住,则是般若波罗蜜。布施波罗蜜中有其它五波罗蜜,其实用般若智慧指导下的生活,处处具足六度。如佛陀在经首示现,食时,著衣持钵,是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卫城乞食是忍辱度。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座而坐。这是精进和禅定度。如此等等。在生活中,如果能不著相行一切法,则自然处处就是般若,处处是道场。如看书、学法不著相,就是般若度,讲课做事不著相就是般若度,平时见一切相,一切法一切事,如能当下起观照,知道一切事物本身,即从其自身来说,都是无自性的,则当下就是生活在般若智慧中,一切行为及种种事业都是游戏人间,都是成佛的资粮。
  二 慈悲心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皆是佛法含义深广,如佛教有超度之说,佛说灭度一切众生。人世上也有许多鬼魔,如酒鬼,色鬼,又有自大魔,烦恼魔。人们都怕鬼或魔,认为他们讨厌,其实它们是人自心的显现,而且它们为烦恼所迫,不得不成那种样子,将来会有更深的烦恼 和痛苦,人当怜悯它们,对它们生起大慈悲心,甚至勾召它们来超度它们,慈悲地把自己布施给它们,如此一念觉悟,则魔也就成了人成佛的眷属,成为人悟道的极好助缘。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般,这样的转变关键就看人有没有觉悟,有没有慈悲心。人有了觉悟和慈悲心,人也就解脱了种种障碍。所以般若与慈悲是一体的,没有对慈悲的实践也难以体会到般若性空。
  经中又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佛法是无为法,只是应机说教。说空是破人们对有的执着和痛苦,说慈悲,说布施等等都可转烦恼为菩提,转魔成为成佛的助缘一般。般若是实践的法门,即以般若实践慈悲,这是佛教的本怀。一切世间法本来就是佛法。经中也说:一切治生产业都是佛法。现代人间佛教也在如此做,其依据有什么呢?其指导思想有什么呢?就是般若经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佛法。就是用般若智慧打破名相的执着,而把一切法都摄入到佛法中来。由此也可见般若不仅仅是实践的,而且也是能开出佛性思想的。一切法都在般若中,都有般若佛性,则般若理论本身就无比圆融。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有大半时间在讲般若,可见般若中本身就蕴育着圆融的佛理。这一古老的智慧,在魏晋时使佛教不再依附玄学而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在唐代禅宗以此为传法的经典,对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现代,它仍然有着生命力,指导着佛教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走上人间佛教的道路。在现实历史中,佛教这一基本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不断地得到检验和证明,在今后佛教发展和变革中,它仍然会展示它的生命力和真理性。
  《金刚经》的内容深广,经中除无相布施及实践慈悲外,还讲到了无我度生,无得而修,无住生活,无果而证等,体现了行人顿悟人法皆空后种种自在和行持。这也正说明金刚经是一部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很高的经典,值得人们进一步去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