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精神象征的白塔
作为精神象征的白塔
大哉乾元!一位走南闯北,游历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识过包括世界八大奇迹在内的数以百计人类杰作的摄影家,当他仰望那深蓝色天际下巍然矗立的巨大白塔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叹。她的壮观与端庄难以言喻。我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重新打量这座几经沉浮、饱受风霜却宠辱不惊的大白塔。除了壮丽,她本身就是一个历史与文明的注脚,一个穿越时空的巨大叹号。
白塔壮则壮矣,它最特别之处、它为世人虔诚膜拜的根本理由,还在于它的宗教功能和精神象征。白塔的形制源自古印度窣堵坡式(stupa)半球形佛塔,传入西藏后演变为后来的宝瓶形制。白塔主要由塔基、塔身、相轮和塔刹(包括华盖与宝顶)4部分组成,分别象征佛教所认为的构成世界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其塔基呈方形折角,佛教称须弥座,代表“地”;塔基之上有连结塔基与塔身的24瓣仰莲莲花座;塔身又称覆钵体,因好似将僧人化缘使用的钵盂倒置而得名,代表“水”,是白塔最庞大、最显著的部分,凡是具有这种塔身的塔都叫覆钵式塔;塔身经由一层小须弥座过渡到“十三天”(十三圈相轮),即13层自下而上逐层变小的圈轮形结构,代表“火”,数字“13”表示这是最高等级的佛塔,用于供奉佛的真身舍利。十三天再往上就是直径9.7米的华盖,边缘悬挂着36片铜质透雕华鬘,每片华鬘下面均垂有风铃,华鬘代表“风”,又象征佛张伞盖,庇护众生;华盖之上是铜质鎏金宝顶,代表“空”。
毫无疑问,白塔的建造有着深远的信仰诉求,它的设计之富丽、规格之高决定了它同时兼具舍利宝塔、皇家道场、宗派法脉和佛教圣地的身份。笃信神佛的元代封建统治者,恰好遇到白塔原址出土佛陀舍利的事件,而且“恒虑新都既建,宜卜永年,以福为基,莫如起塔,冀神龙之扶护,资社稷之久长”,于是不惜人财物力,营造了新塔,此乃出于寄希望佛教以稳固政权的考量,以期达到“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目的。为了表明自己也是善道的修持者,他们甚至在白塔所在的寺院安放了前朝帝王皇后的画像,视其为家庙,并且屡次在此举行法事活动。
同时,作为安放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之处,白塔在教徒心中自然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加上当时身任国师的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亲自主持白塔的开光、装藏仪式,这也为日后白塔寺成为萨迦派乃至藏传佛教最重要的道场和遗迹之一奠定了基础。
史载,元灭亡之后,白塔及其所在寺院在明清也曾有过断断续续的辉煌时期,乾隆皇帝还御赐了包括《大藏经》、佛陀舍利等在内的一批佛教宝物(这批文物于1978年工作人员修复在唐山地震震歪的塔刹时被发现)。700多年来,虽然待遇时有不同,但各个时期的政府当局都对白塔和白塔寺进行过或多或少的修缮。今天,尤其是在藏地,提起白塔,许多信众仍然会露出虔敬与向往的神色。可见白塔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