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文殊类经典所蕴涵不二中道之义理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渝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殊类经典所蕴涵不二中道之义理及其实践
  陈渝菁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文殊类经典所蕴涵不二中道之义理及其实践
  【英文标题】The Doctrine and Practice of “the Dharma-Door of Non–Duality
  【文章作者】陈渝菁
  【指导教师】蔡耀明
  【文章页数】162页
  --------------------------------------------------------------------------------
  【中文关键词】文殊师利菩萨|中道|不二法门|生命困境|超越智慧的完成
  【中文摘要】本论文研究材料为佛教经典中与文殊菩萨相关论述的典籍,研究之主题为不二中道之义理思想,并就生命境界的提升与转化为焦点,呈显不二中道思想对生命问题的实践。佛教经典中与文殊菩萨有关的经典数量非常多,为了对文殊法门能整体地掌握,因此首先将大乘佛典中文殊菩萨的相关典籍及其同本异译作全盘地整理,并且从中探究文殊菩萨在佛教经典中所扮演的角色。
  文殊菩萨在大乘经典中出现得很早,他所显现的身分也很特殊,一方面他是十地菩萨,另一方面他因为智慧第一而堪为诸佛之引导者,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佛母”,然而文殊菩萨又以“童真菩萨”的样貌实践菩萨道。另外,他也是菩提道上淳熟的修行者,能入圣道,能入出菩萨“正性离生”,并且已经决定不退堕。在禅定方面,他已久修三昧,是甚深三昧的实证者。再者,文殊菩萨身具超越二元对立的圆满智慧,能“达无碍智慧彼岸”,具有“超越智慧的完成”,也是智与行融合的实践者。
  “文殊法门”的内容是以空义为基础,以不二中道思想为主轴,意指为不落入于任何的极端,舍离二边,又不执着于二边,是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观点或方法。“不二”是依于法性平等的原则而突破认知所形成的框架,进而让每个生命体放舍因对立所造成分离、孤立、二元的主观评价,以中道的角度面对各种问题,避免让个体生命落入一般认知的苦乐、迷悟、生死、圣凡等二元对立中,超越“分别”所造成的局限,并且朝向更广阔的生命视野。
  本文并藉由经典中的例示阐述不二法门的实践面向,说明超越二元对立的中道思想可以在面人、事、物时,提供另一种适切的行为态度,避免陷入极端的对立状态。不二法门对于生命困顿的问题正好能提供更开阔的思维角度,因此阿阇世王有机会可以跳脱罪恶感的枷锁;娼妓金色女能转化生命中受到贪欲烦恼所困扰的瓶颈;恶魔波旬也有可能得以超越心灵“束缚”与“解脱”的两边.文殊类经典中所提出的例示,正显示着不二法门对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命关怀,是具有普遍性及平等性。这种关怀表面上看来是针对经典中的人物,然而事实上这正是经典向读经者传达着对生命体的关怀,期望所有的生命个体面对生命困顿的境界时,能在有限与无限的挣扎中超脱,使生命的宽广度更向上开拓。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导论 7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7
  (一) 研究动机 7
  (二) 研究目的 8
  第二节 研究方法 8
  (一) 采用宗教经典诠释为主要方法 9
  (二) 运用佛典语言学处理关键词汇 10
  (三) 使用文献学资源校勘译文缺误 11
  第三节 研究步骤 12
  第四节 研究观点设限 13
  第五节 学界相关研究回顾 14
  (一) 经典研究 14
  (二) 历史研究 19
  (三) 造像艺术研究 22
  (四) 小结 24
  第二章 文殊菩萨之相关经典背景概述 27
  第一节 宗教经典的意义及其内在目标 27
  (一) 何谓宗教经典? 27
  (二) 宗教经典要传达什么? 28
  (三) “经典”与“宗教人”之间的动态关系 29
  第二节 佛教经典与读经者之联系 30
  (一) 以对话的方式激发“外部”的读经者思考 30
  (二) 佛教经典出现文殊菩萨与群众对话之例示 31
  (三) 经典对不同类型生命体的关怀 34
  第三节 佛教经典中与文殊菩萨相关之典籍 35
  (一) 过去分类及整理 36
  (二) 文殊菩萨相关经典之同本异译 37
  (三) 文殊菩萨相关典籍于佛教经典中之位置 42
  (四) 各经典不同之“文殊菩萨师利”译名 44
  第四节 小结 47
  第三章 文殊菩萨在佛典中所显示之菩萨特征 49
  第一节 文殊菩萨为诸佛之引导者 49
  (一) 文殊菩萨呈现“菩萨”身分之意义 49
  (二) 担任诸佛发菩提心之引导者 51
  第二节 文殊菩萨是菩提道上淳熟之修行者 52
  (一) 文殊菩萨在菩萨道上之时空定位 52
  (二) 文殊菩萨能入出“菩萨正性离生” 54
  (三) 文殊菩萨以修习三昧进入淳熟菩萨位阶 55
  第三节 文殊菩萨为超越二元对立之智慧者 57
  (一) 佛教智能之层次 58
  (二) 身为超越之智慧的代言人 59
  第四节 文殊菩萨为“智”与“行”融合之实践者 60
  (一) “智”与“行”结合:以无所依的态度落实菩萨行 60
  (二) “智”与“行”结合:运用巧妙语言技巧施行教化 62
  第五节 小结 65
  第四章 文殊菩萨不二的中道法门之义理内涵 67
  第一节 文殊法门之研究背景概述 67
  (一) 何谓文殊法门 67
  (二) 不二法门于文殊类经典中的连贯性 70
  (三) 文殊法门与般若法门之关系 71
  (四) 文殊法门与吠坛多哲学关于“不二”思想之差异 77
  第二节 佛教各经论所阐述之中道学说 78
  (一) 《阿含经》中道学说之立场 78
  (二) 中道学说之论典集成 80
  (三) 龙树《中论》所蕴涵之中道学说 82
  第三节 文殊类经典中所呈显“不二”之型态 85
  (一) 立于《阿含经》八正道的基础而进展之中道学说 85
  (二) 强调不落于二边之中道学说 86
  第四节 不二:超越二元对立的中道法门 89
  (一) 二元之形成 89
  (二) 不二之意义 91
  (三) 不二法门的基本原则:以法性平等为原则 92
  (四) 不二法门并非导向一元主义 93
  第五节 不二的中道法门所朝向之目标 95
  (一) 不二跳脱出认知分别所产生的框架 95
  (二) 不二跳脱出执着所造成的对立 96
  (三) 不二所导出正面积极之行动意向 97
  第六节 小结 101
  第五章 文殊法门对生命困顿的提升与转化 102
  第一节 文殊法门对焦虑的生命型态之安顿 102
  ------以阿阇世王为中心 102
  (一) 阿阇世王生命中的彷徨 104
  (二) 文殊菩萨以不二中道法门为主要引导内容 106
  (三) 文殊法门对阿阇世王焦虑情境之转化 112
  (四) 小结 114
  第二节 文殊法门对贪染的生命型态之转化 115
  ------以金色光淫女的例示为中心 115
  (一) 金色女生命困顿的症结点 116
  (二) 文殊菩萨不二法门所提示面对烦恼的超越之道 117
  (三) 文殊法门对金色女生命境界的提升与转化 119
  (四) 小结 121
  第三节 文殊法门让生命从束缚中超脱 121
  ------以恶魔波旬的例示为中心 121
  (一) 何谓魔事:“内魔”与“外魔” 123
  (二) 魔因自身的恶性而陷入束缚的困境 126
  (三) 文殊菩萨不二法门对系缚的超越之道 128
  (四) 小结 130
  第四节 不二中道法门面对生命问题所提供的解决之道 130
  (一) 不二法门将纠结的问题客观化 131
  (二) 不二法门提供超越生命有限性的转机 131
  (三) 不二法门对整体群众提出适切的行为及态度 132
  (四) 小结 134
  第六章 结论 135
  第一节 现阶段研究成果 135
  (一) 文殊菩萨担任“三世觉母”的意义 136
  (二) 文殊菩萨为超越之智慧的代言人 136
  (三) 文殊菩萨所秉持不二的中道法门 136
  (四) 不二中道法门面对生命问题的提升与转化 137
  (五) 文殊类经典对广泛群众的生命关怀 138
  第二节 未来研究之展望 139
  (一) 文化面向:多方文化风格的文殊菩萨形象 139
  (二) 活动面向:敦煌壁画及写本所反映之五台山朝礼活动 141
  参考书目 143
  --------------------------------------------------------------------------------
  【参考文献】
  专书
  1. Asanga Tilakaratne, Nirvana and Ineffability: A Study of the Buddhist Theory of Reality and Language, Sri Lanka: University of Kelaniya, The 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Pali and Buddhist Studies, 1993.
  2. B.Morris,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Religion: An Introductory Text,张慧端译《宗教人类学导读》,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
  3. David Tracy, Plurality and Ambiguity. Hermeneutics, Religion, Hope.特雷西着,冯川译,《诠释学、宗教、希望---多元性与含混性》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
  4. David J. Kalupahana, Mülamadhyamakakārikā of Nāgārjuna: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6.
  5. Frederick J. Streng ,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Life , Third Edition ,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Inc, 1985.
  6. F. M. Denny and R. Taylor ed., The Holy Book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1985.
  7. Joachim Wach,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edited by Joseph Kitagawa and Gregory D. Alle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8. Mervyn Sprung ed., The Problem of Two Truths in Buddhism and Vedānta, Holland: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3.
  9. Mircea Eliade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87, vol. 13.
  10. Miriam Levering, ed. Rethinking Scriptur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9.
  11. Nalinaksha Dutt, Mahayana Buddhism,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8.
  12. Paul Williams ed., Mahayana Buddh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13. Peter Fenner, The Ontology of the Middle Way,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0.
  14. William A. Graham, Beyond the Written Word: Oral Aspect of Scripture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5. 山田龙城,《大乘佛教成立论序说》,京都:平乐寺书店,1985。
  16. 中村元,《从比较观点看佛教》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2003。
  17. 王文颜,《佛典汉译研究》,台北:天华出版社,1984。
  18. 王文颜,《佛典重译经研究与考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19. 王俊中,《东亚汉藏佛教史研究》,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
  20. 王路平,《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21. 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唐代五台文殊信仰的奠基者---武则天>,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
  22. 古正美编《唐代佛教与佛教艺术》,新竹: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2006年。
  24. 平川彰,《初期大乘和法华思想》,东京:春秋社,1989年。
  25. 西义雄编,《大乘菩萨道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77。
  26. 全佛编辑部主编,《文殊菩萨:智慧之主》,台北:全佛文化事业,2001年。
  27. 印光大师修订,《四大名山志---清凉山志》,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
  28.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
  29. 池田大作.Brian Willson,《社会变迁下的宗教角色》香港:三联书店,1995。
  30. 村上真完、及川真介(校注),《文殊经典部(Ⅰ):大方广宝箧经、阿阇世王经等经典》,东京:大藏出版,1993年。
  31. 林崇安译,月官菩萨着,《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广释》,高雄:谛听文化事业,2001年。
  32. 林鸿信着,《教理史》台北:礼记,2001。
  33. 长尾雅人、丹治昭义译,《维摩经》《首楞严三昧经》,收录于《大乘佛典》卷7,东京:中央公论社,1978年。
  34. 李裕民审订,《清凉山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35. 李建华,《罪恶论---道德价值的逆向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5. 觉音居士,《佛菩萨的修行法门》,台北:菩提书院。
  56. 业露华撰,张德宝、徐有武绘,《中国佛教图像解说》,上海书店,1995。
  57. 蓝吉富编,《文殊菩萨圣德新编》,台北:迦陵出版社,1997。
  58. 罗伟国,《话说文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59. 鎌田茂雄着,关世谦译,《四大名山的故事》,台北:圆明,1995。
  60. 释见介,《文殊小百科》,台北:橡树林文化出版,2004。
  --------------------------------------------------------------------------------
  佛经语言专书
  1 江必兴、胡家赐、段德森编,《同义词辨析》,台北:新学识文教出版中心,1991。
  2 曲守约,《中古辞语考释续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2。
  3 曲守约,《辞释》,台北:联经出版,1979。
  4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5 竺家宁,《汉语词汇学》,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
  6 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7 梁晓虹,《佛教与汉语词汇》,高雄:佛光出版社,2001。
  8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台北:中华书局,1976。
  9 颜洽茂,《佛经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
  参考工具书
  1 Edgerton, Frankli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Originally publish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Reprin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3.
  2 Monier-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riginally published: London: W.H. Allen, 1851. Reprin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88.
  3 小野玄妙着,杨白衣译,《佛教经典总论》,台北:新文丰印行,1983.
  4 平川彰编,《佛教汉梵大辞典》,东京:灵友会,1997。
  5 荻原云来,《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东京:铃木学术财团;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
  --------------------------------------------------------------------------------
  英文期刊
  1. Adalbert Gail, “Ma?ju rī and his Sword” Function and Meaning in Buddhist Art: Proceedings of a Seminar held at Leiden University, 21-24 October 1991, edited by K. R. v. Kooij and H. v. d. Veere, Groningen: Egbert Forsten, 1995, pp. 135-138。
  2. A. M. Quagliotti, “Ma?ju rī in Gandharan Art: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a Relief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East and West 40(1-4) , 1990, pp. 99-112。
  3. Anthony Tribe (Dharmachari Anandajyoti), “Manjusri: Origins, Role and Significance (parts 1-3) ” Western Buddhist Review 1-2. (http://www.westernbuddhistreview.com/).
  4. Chuan-ying Yen, “The Five Terraces Mountain---Sacred Site of Ma?ju rī Bodhisattva” The Chinese PEN, No. 89(22-3), autumn 1994, pp. 91-104.
  5. Etienne Lamotte, “Ma?ju rī”, T'oung Pao, vol. 48, 1960, pp. 1-96.
  6. Hans Ruelius, “Ma?ju rībhasita-Citrakarmawastra: A Mahayanistic Wilpawastra from Sri Lanka” Buddhism in Ceylon and Studies on Religious Syncretism in Buddhist Countries, edited by Heinz Bechert,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8, pp. 89-99。
  7. Paul M. Harrison, “Ma?ju rī and the cult of the Celestial Bodhisattvas”<文殊师利与神圣菩萨崇拜>,《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卷下.英文篇)2000年,页157-193。
  8. Siddheswar Chattopadhyaya, ‘Buddhist Iconography and the Ma?ju rī -mula-kalpa: A Note” Journal of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 The University of Burdwan, West Bengal, vol. 1 , July 1968, pp. 45-50.
  9. Robert M Gimello, “Wu-t'ai Shan during the Early Chin Dynasty: The Tesimony of Chu Pien”<朱弁笔下的金国初期的五台山情况>,《中华佛学学报》第7期,1994年,页501-612。
  10. Robert M. Gimello, “Ch'eng-kuan on the Hua-yen Trinity”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9 (July 1996), pp. 341-411.
  11. W. C. Smith, What is Scripture? A Comparative Approach,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3. (新史学 8-2, 1997.)
  12. Yukei Matsunaga, “On the Date of the Ma?ju rīmulakalpa”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 A. Stein, vol. III, edited by Michel Strickmann, Bruxelles: 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Etudes Bouddhiques, 1985, pp. 882-894。
  --------------------------------------------------------------------------------
  中文期刊
  1. 王俊中,<“满洲”与“文殊”的渊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领袖与佛菩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8期,1997年12月,页93-132。
  2. 王俊中,<五台山的“圣山化”与文殊菩萨道场的确立>,《正观》第7期(1998年12月),页 87-113。
  3. 王惠雯,<理想的生命实践:以“菩萨戒”的自律精神为基础之探讨>,会议论文收录于《第一届生命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万卷楼,2002年,页285-302。
  4. 方立天,<佛教“空”义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 期,2003 年,页55-60。
  5. 古正美,<唐代宗与不空金刚的文殊信仰>,收录于《唐代佛教与佛教艺术》,新竹: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2006年,页29-83。
  6. 李霖灿,<大理梵像卷和法界源流:文殊问疾图的比较研究>,《故宫文物月刊》第15期,1984年6月,页63-69。
  7. 李振甫撰,<图版说明.新样文殊菩萨>,《敦煌研究》试刊第2期,1982年,页53-54。
  8. 李志夫,<文殊菩萨在汉译大正藏影显之地位探讨>,收录于《冉云华先生八秩华诞寿庆论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2003年,页171-184。
  9. 林安梧,<迈向佛家型般若治疗学的建立:以《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核心的开展>,收录于《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台北:文海基金会出版,1996年,页177-210。
  10. 巫佩蓉,<文殊菩萨与两界曼荼罗---鎌仓时代文殊信仰之重要面向>,会议论文《2004佛教艺术与思想:以密续与地域之发展为例》,台北: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2004年12月。
  11. 金尧炫,<《维摩诘经》以不二法门对小乘佛教基本概念的会通>,《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5),2003 年10 月,页47-52。
  12. 宗玉微,<不可思议之不二、解脱、方便:一个维摩诘经异名之探讨>,《谛观》第76期,1994年1月,页153-171。
  13. 周德美,<文本诠释与文化置换>,《孔孟学报》第82期,2004年9月。
  14. 曾宗盛,<诠释学对旧约学的影响---以摩西五经研究史为例>,会议论文收录于《历史、文化与诠释学:中原大学宗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2002,页302-324。
  15. 郭忠生,<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 24.1-6》>,收录于《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蓝吉富主编,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页145-180。
  16. 孙修身,<中国新样文殊与日本文殊三尊五尊像之比较研究>,《敦煌研究》 第1期, 1996年,页44-58。
  17. 孙修身,<四川地区文殊菩萨信仰述论>,《敦煌研究》 第4期, 1997年,页73-91。
  18. 陈夏生,<如意考:历代如意的使用与发展>,《故宫学术季刊》第12卷,第2期,页21-69。
  19. 陈沛然,<《维摩诘经》之不二法门>,《新亚学报》第18卷,1997年,页415-438。
  20. 陈秀慧,<地藏愿行之殊胜及其对生命实践的启示>,会议论文收于《第一届生命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万卷楼,2002年,页259-283。
  21. 冯巧英,<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形成和发展>,《太原大学学报》第9期(3-1), 2002年01月,页8-20。
  22. 瞿秀兰,<“文殊菩萨法门”不可思议境界之探讨---如何面对生命问题>,《成功高中学报》第2期,1993年12月,页11-20。
  23. 黄靖芠,<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的意义>,《中华佛学研究》第4期,2000年,页127-167。
  24. 康绍邦,<龙树的空观与商羯罗的吠檀多不二论>,中国社科院硕土论文,1985。收录于《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21,高雄:佛光,2001,页357-406。
  25. 广兴,<文殊法门的信仰与特色>,《澳门佛教双月刊》第41期,2004年3月。
  26. 刘威,<佛陀波利入谒五台山>,《五台山研究》第3期,1994年,页13-15。
  27. 刘国威,<《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中的造像方法>,会议论文《2004佛教艺术与思想:以密续与地域之发展为例》,台北: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主辨,2004年12月。
  28. 潘亮文,<初期至唐代的敦煌文殊菩萨造像初探:以文殊变的内容为中心>,收录于《“宗教与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2002年4月。
  29. 潘亮文,<不空三藏与文殊信仰>,会议论文《2004佛教艺术与思想:以密续与地域之发展为例》,台北: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主辨,2004年12月。
  30. 潘桂明,<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新华严经论》札记>,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7月出版,页377-391。
  31. 蒋义斌,<《张商英续清凉传》与文殊法门>,《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5期2000年,页231-252。
  32. 蔡彦仁<中国宗教研究──定义、范畴与方法学刍议>,《新史学》第5卷,第4期,1994年12月,页125-139。
  33. 蔡彦仁,<宗教研究的理论与趋势>,国立政治大学《研究通讯》第7期,1996年。
  34. 蔡彦仁,<比较宗教经典与儒学研究:问题与方法学刍议>,《汉学研究》第30号(15-2),1997年12月,页239-253。
  35. 蔡彦仁,<口语宗教经典及其诠释问题---以《六祖坛经》为例>,《通识教育季刊》第4卷,第3期,1997年9月,页55-69。
  36. 蔡彦仁,<宗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早期基督教为例>,会议论文收录于《宗教教义、实践与文化:一个跨学科的整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所主辨,2004年4月16日。
  37. 蔡耀明,<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以《论语》、《阿含经》、和《大般若经》为根据>,《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台北:台大佛学研究中心,2000年,pp.37-78。
  38.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不动佛法门---严净佛土的一种展现方式>,收录于《佛学建构的出路》,2006年,页241-271。
  39. 蔡耀明,<《阿含经》和《说无垢称经》的不二法门初探>,收录于《佛学建构的出路》,2006年,页203-240。
  40. 蔡耀明,<佛教研究的进展程序在操作步骤的厘定>,《正观》第25期,2003年6月,页201-209.
  41. 蔡耀明,<解读有关《首楞严三昧经》的四篇前序后记—以《首楞严三昧经》相关文献的探讨为背景>,收录于《佛学建构的出路》,2006年,页59- 117。
  42. 楼宇烈,<大乘不二法门的理论与人间佛教>,《2002年佛学研究论文集》,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页40-47。
  43. 阎瑜民,<文殊圣境殊像寺>,《五台山研究》第4期,1994年,页24-28。
  44. 释宗禅,<《思益经》在汉译经录的探讨>,《正观》第8期,1999年3月,页 109-135。
  45. 释慧道,<文殊菩萨之研究以《华严经》“十信法门”为主>,《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九):第九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台北:华严莲社,1999年,页99-142。
  --------------------------------------------------------------------------------
  ?
  佛学研究所论文
  1. 释慧道,《华严经中的文殊菩萨及其法门》,台北:华严专宗佛学研究所论文,2000。
  --------------------------------------------------------------------------------
  博硕士论文
  1. Heyrman, Laura Gardner, “The Meeting of Vimalakirti and Ma?ju rī: Chinese Innovation in Buddhist Iconography (Vol. I and I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HD, 1994.
  2. Harrington, Laura, “A view of Ma?ju rī: Wisdom and its Crown Prince in Pala-period India”, Columbia University, PHD, 2002.
  3. Wu, Pei-jung, “The Mabjuwri statues and Buddhist practice of Saidaiji: A study on iconography, interior features of statues, and rituals associated with Buddhist ic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PHD, 2002.
  4. 朱文光,《佛学研究方法论:以近现代汉语佛学研究为中心》,嘉义: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02。
  5. 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研究》,大陆:西北大学专门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黄靖芠,《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研究》,台南: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