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学密须信解行具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真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密须信解行具足
  释真圆
  在《大日经》住心品中,关于众生心态有百六十种,百六十心尽括众生日常心态,然如此诸类心态皆非菩提心而是众生“小心”。百六十心无不间杂无明烦恼欲念,浸染贪嗔痴三毒,换言之属于小人心态——众生六道无尽流转心态而非“大器量”心。
  龙猛菩萨于《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妙散菩提心论》中云菩提心为“一者行愿,二者胜义,三者三摩地”。行愿为愿心和大行,愿心在密法行者是有五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菩提无边誓愿证”;大行则是勤修戒定慧之慈悲喜舍六度万行,如普贤菩萨之大愿行。胜义乃力求深解诸佛甚深不可思议智慧,深入三藏明心增慧不断汲取法乳。三摩地则是三密相应,如如不动,心住寂静,禅定无我,“我”即法界,法界即我而体悟通体光明之状态。于三摩地中有无量百千三昧耶陀罗尼门,不假言语,非借图象,妙不思议。简言之菩提心就是信解行。
  一、学密首先必须发菩提心。
  然而对菩提心之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而言之发菩提心就是发“大器量心”。器之盛物多少取决于器之量,器大则容大,量小则涵微。大器量,首先必须具备大智慧,聪敏未必有智慧,知识丰富也不代表有智慧。智慧属于理性思辨,是对现象之本质的正确评价判断。大千世界物象纷纭,如果不能抽其象而悟其质,则不能谓有大智慧。释迦如来住世以方便说法,一切行思语皆深契大千至极真理,此是如来不可思议智慧。然众生因自己心态揣度世间人心事务,必然不能获得大智慧。大器量还必需具备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心。然斯四无量心非仅止于言辞,必须落实到生活的事事物物时时处处。无慈何以救济有情?无悲何以生起怜悯?无喜何以与众生乐?无舍何以心身清净?就实际修行而言,慈为我人增添寿命,悲能医治我人苦难,喜堪使我人安身立命,舍可平息我人贪欲。如此不断修行,最后方知无我无人,人我一体,大千一同。菩萨以大慈悲心入世,见众生疾苦如同身受,故予药予乐予财,甚至予生命。何以故?缘为一切有情皆我等生生世世父母兄弟姐妹。然众生着重世间享受,宁可一掷千金于一时快乐,却吝啬一金于长久法安;宁可舍他日一丈之益,不放弃今天寸利之争。如此众生自私自利,甚至为达私欲不择手段,焉能利益有情?
  二、学密必须建立牢不可破的信心。
  释迦如来住世宣讲显教三乘真理,法身大日如来宣讲佛乘无上秘密修行径趣菩提法门,然则显密成佛之理根本无别,乃应众生根器而随宜方便,以修行途径差别而明成佛迟速。佛法是至极真理体系,真理不同于知识,知识对于有情而言很容易接受,然真理的理解体悟却非常不易。其实佛法真理蕴涵于生活的事事物物,我们由于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加之无明覆蔽心性不能明了,这就需要坚决之信心才能深入佛法智慧海中。信心不是迷信,大多信众仅仅希望得到佛菩萨保佑而烧香念经,实际很少明白烧香念经的意义,甚至被对佛法一窍不通的外道认为信佛是偶像崇拜。其实,烧香是培养我们对真理的信心,烧香是恭敬,恭敬的对象虽然是佛菩萨,然则我们自身所蕴涵的佛性菩提种子。而读经使我们放下杂念,心海趋于清净,如此无异于修炼正宗佛家吐纳气功。我们知道许多人喜欢气功,然而因为修炼不得法,多数出现精神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修炼不得法。然读经则不会有走火入魔之虞,调整气息吐纳,简单言使心境平和安详,深层言则是调节我们的精神场并使之不断扩容增大。因此信心就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足够信心,修行势必不见效果,到后来生起懈怠反而会诽谤佛法,此实堪虑。信心乃是对于三宝佛法僧之虔诚信解。佛法博大精深,犹如甘露雨霖,滋养一切有情大小慧命。僧宝象征在世佛菩萨,福田衣是怖魔安心的如来甲胄,然末发时代魔子魔民猖獗著佛菩萨福田衣大行外道之能事,如此势必使信众信心动摇,此罪诚可大也。福田衣代表三藏智慧法海,僧宝是引领有情出离苦海的明灯,然魔子魔民披之众生出离堪忧。正如宣化上人所偈“懵懂传懵懂一传二不懂,师傅下地狱徒弟往里拱”。故佛子应对智慧之大德生起无比信心,更须用心鉴别付佛外道。佛子学佛心切,不辩袈裟真伪,赴而从之,实在应该警惕。诚然一切有情皆可成佛,伪袈裟之众终也成佛,但佛子们必然因此走太多弯路,甚至多劫轮转不息。密法不可思议,故密法之修学,信心更为重要。如果怀疑密典怀疑上师,修之必然无验。如果信心不足,如来力和法界力对行者的加持就无能体悟感得,成佛就是空谈。
  三、修密必须在上师指导下进行。
  显教经典的阅读没有限制,任佛子请回即可诵读,而密教经典诵读必须经过上师许可。由于唐密在中国断失近千二百年,密法传授之传统祖制也隐没久远,现在的佛子借助网络之便可以很容易接触到密法经典,加之有些沽名钓誉之辈名为利生实则一己之利轻易公开密教经典,依照祖师训示,如此种种无论出书者还是受学者修之不仅无验,尚破三昧耶戒,其罪重过五逆不可不慎。而且网络中传播的许多内容比如真言手印错误难免,为保护自身慧命故佛子应该警惕。密法中任何真言手印的修持都必须得到上师许可,师资相传是密法中加持力延续的重要环节。
  四、修行不同于学术研究。
  广读大乘经典对于行者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经典中未明白部分,在彼经典中就可能全然贯通。许多佛子很热衷于引经据典写读经体会,如此固然没有错,重要的是必须理解体悟。常见学佛不几日,就动辄“禅机”,其实多数不知所云。佛子中更有些学者型的很喜欢研究佛经诞生的历史甚至乐于考证,须知修行与学术有太大差别,佛经是认识宇宙认识人生的真理,因此其时间性不是固定而是恒常的。比如密教《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传为龙猛菩萨取自南天铁塔,于是乎学者就一定要证明南天铁塔之存在,焉不知南天铁塔本在内心法界?不明此理充其量是个学者而非行者,而行学者之观点对于行者更多无益有害。佛法可以说是全息哲学科学体系,是物质与精神内涵完美结合的体系,因此仅仅考古式实证式的研究只能将佛学研究引向歧途。佛法修行中“心”之作用换言之精神作用是不可能用学者目前的研究手段证明的,孰问三力加持如何实证?密法修行中的观想可以用学者们的手段研究吗?所以行者之“心”行非常重要,故学佛修密宁可做行者绝不为学者。
  五、持之以恒。
  比如跪坐在宋唐时代以前为修行基本坐姿,然经历史演变生活习惯更新,在几乎断绝。初跪坐时不可谓不痛苦,然必须坚持,每日练习不辍,渐渐才能适应。好比多数人读经觉得枯燥,更加之故大德文章晦涩难懂,于是乎就有懈怠心甚至退心生。学佛一旦发愿即使舍弃生命也不应舍弃正法,越是艰苦越应该坚持。古人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诚不我欺。密法修行以法验为判断修行精进程度,然不得法验有多种因素,行者更须日日忏悔,经典中嘱咐行者更应精进不懈必得法验。
  以上数点,愿与学密佛子共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十八道法
下一篇: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