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於宋代寺院的转轮藏
关于於宋代寺院的转轮藏
黄敏枝(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一 、前言
笔者过去一直对於寺院经济这一课题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撰写的文章多与这一主题有关(1)。其中有关寺院经营的事业就忽略了火葬这个行业。事实上,由佛教寺院来经营火葬埸,不仅在宋代以来即存在,就是目前的台湾寺院也还有这样的情形(2)。这是当初撰写<中国的火葬习俗>一文时还不知道的事(3)。除了忽略火葬为事来项目外,也不知道转轮藏亦是宋代佛教寺院的收入项目之一。这就是撰写本文的目的。
所谓转轮藏,或称转轮经藏,或简称轮藏,有时也称大藏或经藏。这是中土自发的产物,与印度并无渊源。宋代的文献均认为转轮藏是起源於南朝萧梁时的傅翕(大士)用铜来制轴转动经函。不过,这种说法恐是伪托而非实情。承赖鹏举医师曾提及是否与经幢有关,因为经幢也是八面。我们所知道的经幢皆是为死去粗人建造,上面以刻有陀罗尼经咒最多。建造经幢花费较多,或许不是一般人能绚办到,但是如到寺院去推动轮藏,则只需较少的施财即可以。
就笔者所了解,它的起源或许是在唐代,外观以八角形为主(4)。因为在白居易文集里已明确提到转轮藏。北宋寺院设有轮藏的已所在多有,故北宋中叶李藏(?至一一零八)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已有“转轮经藏”⑤,可见一斑。降及南宋,就更加普遍。
转轮藏即是将佛经装置於可以转动的轴轮上,用手推动即可运转,藉法轮的转动,有如抄写、诵经说法一般,可以为死者祈求冥福,为生者求得安乐,其实物目前还有保存下来,即南宋淳熙七年(一一八零)建造,八年完工的四川江油县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⑥。飞天藏建於寺西配殿飞天藏殿中,依据《管造法式》小木作中转轮经藏制度建造。外观如八角木塔,中设轴,下装铁铸轴承,人推可以运转。飞天藏八棱四层,上部还有精美的天宫楼阁。一九八八年云岩寺也因为保存有宋代的飞天藏而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⑦。
飞天藏位於殿内正中处,由藏针、藏轴、樑枋框架、板壁组成内部承重系统。藏轴伸出飞天藏顶,控制於樑架上的巨型厚木夹板中。
整座飞天藏的重量由藏针承受。藏针置於殿内正中圆形地坑中央。藏针下部为针臼,由生铁铸成,固定於基座上,周围用坚硬三合土围护。上部为针珠,为圆球状铁铸,与藏轴连结固定。针珠坐入针臼中,间隙宽约一厘米左右,如注菜油作润滑削,可以运转自如。藏针即《营造法式》所称铁鹅台桶子,又名寿山福海。
藏轴则由一根楠木建造,其上穿插樑枋,连接各层樑枋形成框架。架上铺装板壁,於樑、枋、板壁上出副阶,雕缠龙柱。
飞天藏外观分为藏座、藏身、天宫楼阁、屋顶四层。自地面坑起总高度为十米,藏身层层上收。飞天藏建筑仿佛教转轮藏,但不作藏经之用,属於道教⑧。云岩寺原为道观,明代才改为佛寺。
寺院为了吸引更多的信众前来,对於轮藏的建造无不费尽心思,竭尽能巧,不懂造得美轮美奂,而且装饰珠贝奇珍,四周并彩绘、雕饰有天宫、地狱、人间、日月星辰、风火水土及各种飞天、说法菩萨诸神,和虬龙等,动人心弦,炫人耳目,以达到最好的招徕效果。
有关宋代转轮藏的情形,首先要引用南宋初叶梦得(一零七七至一一四八)撰《建康府保守寺轮藏记》所云:
自汉永平,为佛者始持其书入中国,……至于今不绝。梵语华言,更相发明,其学者又从而申衍之,其说遂充满天下,辑而藏之:皆设为峻宇高甍,雕刻彩绘,借众宝以为饰,竭众巧以为工,苟可庄严者无不至。梁普通(五二零至五二六) ,复有异人为之转轮以运之,其致意深矣。吾少时见四方为转轮藏者无几。比年以来,所至大都邑,下至穷山深谷,号为兰若,十而六七,吹蠡伐鼓,音声相闻,襁负金帛,踵蹑户外,可谓甚盛,然未必皆达其言尊其教也。施者假之以邀福,造者因之以求利,浸浸日远其本。⑨
建康府保过寺原为江左名刹,遭罹兵火,长老怀祖辛苦经营十四年,拆旧更新,最後则建造转轮藏。按叶梦得於绍兴初年和八年二次出守建康。保宁寺建轮藏时正值叶氏第二次守建康,四年後完工。保宁寺即南唐奉先寺,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已列为废寺⑩。
依据叶梦得的说法,大约在第十一世纪末叶时,有转轮藏的尚不多见,但是後来就蔚为风气,不论通都大邑或穷山深谷的兰若皆争相设置,这是因为利之所超,所谓“施者假之以邀福,造者因之以求利”,一针见血地道出造转轮藏的目的和作用,使寺院纷纷花费巨资来建造。
二、北宋佛教寺院的转轮藏
有关宋代轮藏最早的记录是河北正定隆兴寺北宋开宝二年(九六九)所造的转轮藏。(11)又北宋文彦博(二零零六到一零九七)所撰《永福寺藏记》即云:庆历中(一零四一至一零四八)忝爰立口恩,得立家庙四世於西京。又高曾祖坟在汾州阿弥陀佛灵石、介休二县:父母坟在西京、伊阙县,皆在。有奉坟僧院,各得赐额曰“永福”、“教忠积庆” ,得拨放童行,泽及大臣之家,至优至厚,……介休空王西院、西京资圣院乃因旧院,已各有藏经;惟永福、教忠院近特舍俸赐金帛,各置经一大藏,付逐院收掌,逐时看转,以克资薦。本院主首、知事僧精严护持,不得少有损失。(12)
按宋代对於特殊身分者向例赏赐功德坟寺(13),文彦博高曾祖坟在灵石、介休二县有空王西院和永福寺坟寺,父母坟在西京则有资圣和教忠积庆二所,其中的空王西院和资圣院因为是指射旧有寺院为坟寺已有藏经。但是,新赐的介休县永福寺和西京伊阙县的教忠积庆院则由他施财各置藏经於寺内。文彦博四所坟寺内的轮藏是否也提供一般信徒转经邀冥福不得而知,因为四所坟寺皆是文彦博私有。
北宋契嵩(一零零七到一零七二)撰有《无为军(庐州府无为州)崇寿禅院转轮大藏记》
即云:
崇寿精舍转轮藏成,乃因天竺(寺)月师遗言,故为书之。按其书曰:崇寿院籍属无为军,为城中之塽垲峡也。昔沙门义怀於此说法聚徒,怀之徒既众且盛,而经教缺然,患其无所视览;而清河张拱感是,遽相率其邑人出财鸠工,谋写先佛三藏之说。而怀师以他命既去,复命今沙门净因往继之。而张拱益与其院僧曰慈愿等,戮力必成其事。既而,因师复使僧处仁等慕匠氏为转轮藏,以置其经。然藏有殿,球殿以众屋,总若干楹,内置佛像法器,金碧照耀,皆俨然可视,其用钱凡七百万。夫转轮藏者,非佛之制度,乃行乎梁之异人传翕大士者,取乎转法轮之义耳,其意欲人皆预於法也。……然其理幽微,其义广博,殆非众人概然而辄得,故益其藏而轮之,姑使乎扶轮而转藏者,欲其概众普得,渐染佛法,而预其胜缘,则於道其庶几乎!是亦至人摄化群生之一端耳,其意远且大矣。(14)
该记文是仁宗至和三年(一零五六)六月十日所写。按契嵩谓崇宁院为转轮大藏,这是因为在中国将经藏分为大藏和小藏。小藏指的是《般若》六百卷、《宝积》一百二十卷、《华 严》八十卷、《涅槃》四十卷,合八百四十卷;大藏则依据《开元录》所指四十八藏,八百函,合五千四十八卷而言。(15)所以,有些寺院会因财力的关系先造小轮藏,但是气象制度不够恢宏,以後才再募化,成就大轮藏。崇宁院共费钱七百万创转轮大藏及藏殿和球廊屋舍,当然需要靠转轮藏的每日收入来弥补。
按寺院庋藏佛经并建经阁事属平常,但是,能够将平面收藏的方式改为转动的轮藏,这可是一大转变,而且其功能也由纯粹的阅读佛经,改换成转动佛经,藉以祈福,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因为转轮藏可以让寺院获取收入,又能接引初机的人,所以,寺院对於轮藏的设置就日渐增多,不论是大小寺院或教院、禅院、律院皆热衷兴造,蔚为风气。以下先举出北宋的例子来说明。
北宋陈舜俞(?至一零七二)为乌程县人,尝居秀州华亭县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他曾经为白牛村海惠院撰经藏记。谓寺主赐紫僧奉英,募人书写佛经八百函,五千四十八卷,居人吴氏子施财作转轮藏子6)。另外,他又撰有《秀州(华亭县)资圣禅院转轮经藏记》,记云:
天轮左旋,四时不令而行;地轮右旋,万物不言而生;藏轮此旋,诸法不谕而明,轮之义大矣哉!……然如来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示悟一切缘;……迷尘末路,流荡忘返;善门百启,无一入者;朝讲暮诵,人其难乎?大智创物,严一屋处,以众经聚,号大法轮,一转万偏 ,能令众生於一念顷含受诸化,是所以速其归也。……推是而议。院有斯作也,悲获饶益,可胜哉。(17)
该轮藏於至和元年(一零五四)三月丁亥奠基,十月辛卯落成。资圣禅院所造的轮藏,对寺院的好处很难道尽。又记文最後的赞语形容转轮藏的华美壮观云:“琅函星环,赤轴金晃,墨宝珍聚,香题金榜。……毂运环循,电走雷振,钟幢前引,歌呗後陈,是为转轮。”可见轮藏上面还有钟幢,并且又有音乐伴奏。
根据这篇记文,知道若将置有经函的轮藏转动,其成效有如将经文讲诵一样,能令众生在最短时间内摄化诸法,让众生迷途知返而悟道,这比平常要靠朝讲暮诵经文者,难易自不能以道理计。
陈舜俞来撰有一篇《秀州华亭县布金院新建转轮经藏记》,记云:
布金院去邑七十里,居有上人曰清已,其行淳白,善护其法。……岁既久,闾里莫不响焉。邑人曰颜霸,乃首施钱二百万,吉其凡所藏经。又相现谋营大屋,为轮而环积之。其後,未就。於是,无无近争投以财,若堂而构,越二年而告成。函以文木,袭以绨锦,载以华轮,瞰以藻阁,……万琢圆磨,明怪幽巧,涂金间碧,严饰杂绘。总用钱千万,前後施者略数百人。……时(仁宗)嘉祐辛丑岁(六年,一零六一)十二月壬辰也。(18)
布金院的转轮藏在清未时,即有居民颜霸舍钱二百万书写佛经,并计画建轮藏和大殿,可惜未能如愿。但是,寺院欲建轮藏的消息却不迳而走,故远近居民约数百人,皆慷慨捐轮,经过二年,共费钱千万,总算大功告成。那么华亭县海惠院、资圣禅院和布金院大约在同一时候建造轮藏。
其实,大约在十一世纪中叶,两浙路寺院建轮藏的风气就相当盛行,如婺州义为县景德禅院也新建轮藏,事见南宋初宗泽(一零五九至一一二八)所撰《义乌景德禅院新建藏殿》,记文提到寺主琳师始建经藏,但仅写有经律一百函,并未完奋。英宗治平(二年(一零六五)院徒契湜又四出劝募,终於有经五百函,五千零八卷(恐误,应为五千四十八卷)。但是,旧有的藏殿已经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圣卷。神宗元丰中(一零七八至一零八五)居士叶就发念舍财作转轮藏,住持契海也劝化檀施,二年後,终於大功告成。转轮藏建造得宏丽美观,故记文即说:隆厦广阔,饰以珠贝,华轮盛丽,负以虬龙,穷极雕绘,间错文藻,内外一新,远近信仗,四方之人,皆得转轮,是犹振风之过众竅,甘雨之成百谷。……至於布琅函,列朱轴,诚为除众生饥病方便法也。(19)
那么,景德禅院的轮藏除珠贝装饰得华丽堂皇外,还雕刻有虬龙盘其上,其情形或与云岩寺的飞天藏一样。
另据北宋中叶郑佃於元丰三年(一零八零)所撰《明州定海县妙胜寺碑》,提及寺原为甲乙徒弟制,分房而食已长达一百四十余年。至熙宁五年(一零七二)时,院之存者已所剩无几,寺内争讼乃起。遂具状於州,愿改为十方禅院。僧众即一致推举淡交住持。淡交接事後,数年间即更陋换新,振衰起弊,“又因其院之隙,以建转轮宝藏,其费累数百万,皆不烦於求而自应(20)”。淡交新建轮藏的经费居然不求他人而由自己支应,实是一位坚苦自励的高僧。有关妙胜寺新建轮藏的事,若再参照哲宗绍空三年(一零九六)提点二浙刑狱罗适(一零二九至一一零—)所撰《重修妙胜寺碑》(21),则对於寺院之改制和淡交之苦心经营会更加清楚。按重修碑记,寺初名永安,治平元年(一零六四)改额妙胜。熙宁五年(一零七二)主僧元旦向州申请愿改为十方制,并聘广惠院首座淡交开堂。七年,淡交募人为经,作转轮藏。元丰四年(一零八一)淡交回任广惠院住持,改聘智荣住持妙胜。智荣又造释迦殿,并重建廊庑计屋一百五十楹,这是元祐八年(一零九三)冬至绍圣二年(一零九五)秋间的事。所以,次年即请罗适为该寺撰写重修碑记。根据二碑互补,才知道淡交原为广惠首座,被聘请出任妙胜禅寺改制後的首任住持,并在二年後,就变该寺建造转轮藏,由此可见淡交的能力。
另据南宋初刘一止(一零七八至一一六零)所撰《湖州德清县城山妙香禅院记》(22),谓神宗熙守中(一零六八至一零七七)有天台僧了因始来结庐於此。适值疫病大行,了因收遗骸数千加以火化,又乞食以济流民。邑民感动之余,争相出财建转轮藏,并增治堂庑。初营时,无合适轴木,梦神僧相告,乃於寺前溪获得沈木。自了因後,该寺“以禅律相踵,住持者数辈,而转轮藏施利之人未尝有虚日,用是加苇,门序略备”。但是该院仍嫌简陋褊迫,不类丛林.於是,邑人又访求到佛智大师道容住锡。经过道容努力改建一番,总算就绪,而这番整顿却花了十二年(建炎三年至绍兴十一年,一 一二九至一一四一)之久。而且院原无寺额,也同时申请到安吉县废寺妙香为额,道容即为妙香的第一代住持。
北宋末叶的轮藏也以两浙路最多。如南末初衢州开化县人程俱(一零七八至一一四四)撰有《衢州开化县灵山寺大藏记》即云:寺在开元为大僧坊,(徽宗)崇宁元年(一一零二) ,其徒从演始建转轮经藏,奔走勤事,五年而後成。下固上壮,爽博宏緻,校饰众具,炜奕严好,圣像法籍,俨如化成,屹如宝聚。(23)灵山寺的转轮藏费时五年始完工。程俱另撰有《镇江府鹤林天宁寺大藏记》(24),也提及该寺住持道潜(一零四三至?)在靖康晴二康时(一一二六)为便利众生而作大藏经。虽然记文并没有明确说是转轮藏,但是应该是轮藏不会错。
与天宁寺建轮藏的同年,镇江仪真县天宁寺的妙空大师佛海智讷(一零七八至一一五七),除了营建高达数百尺的僧伽塔外,也建有一座大轮藏,其壮丽甲於淮海一带。(25)
此外,大观中(一一零七至二 一零)中书侍郎刘达也曾为明州慈溪县普光院撰《普光院轮藏记》,可惜该篇记文没有保存下来。(26)
以上有关北宋寺院所兴造的转轮藏几乎十之七八都是集中在两浙路,或许是因为两浙路经济特别富庶,而且当地崇佛的社会风气也较盛,故需要花费巨赀的转轮藏就差不多以两浙路的寺院较有能力办到。至於其他地区建造轮藏的情形又如何呢?四川似乎也是建造轮藏风气盛行的另一地区。
北宋初王曙(九六三至一零三四)於仁宗天空七年(一零二九)以枢密院直学士出知益州时,撰《觉城禅院记》(27),谓住持元信,俗姓咎,华阳县人,自淳化二年迄天禧二年(九九一至一零一八),积二十年之努力,将该院宇变隘为宽,易蔽灾新,造屋舍二百间,并建转轮藏,缮写十二部经。工程告一段落後,才正式向官方申请到寺额。
北宋末,吴拭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撰《(成都)天宁寺转轮输藏记》即云:是轮藏者谁始图之?曰纯、曰师实;主募事守真、惟选暨彼宗化、为白;出力鸠构滋办迨范与勤。阅三住持,藏则成就。如地中涌,镌镂藻绚,匪金则碧,海神四旋,天人挟持。黄卷赤轴,函帙丽好,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呗音琅琅,作薄伽梵。于时巨轮,其运如风。蜀清信众,若稚若艾,或合其爪,亦或胡跪,欢喜踊跃你我,叹甚稀有。崇宁乙酉(四年,一一零五)斯藏圆满。(28)
成都天宁寺的轮藏历经三任住持始克竟全功,而记文提到轮藏运转时有如从地中涌出一般,轮藏上有各种雕饰,金碧辉煌,而且还有梵咀及动人心弦之法鼓乐音,可说极尽耳目之眩,难怪信众看到转轮藏时赞叹不已。
一九五六年夏,在灌县青城山建福宫侧有《口口山会庆建福飞转道藏记》碑出土(29),铭文中有“徽宗皇帝於口口中有玉虚亦自制飞天法转道藏经序”一段。可见,四川道观也学佛教寺院建转轮道藏这一事实,那么,四川地区的寺院造转;轮藏的风气应该颇为兴盛,乃不争之事实。
卒於南宋绍兴二年的邓肃(一零九一至一一三二)我为南剑州沙县人。曾为其家乡撰《沙邑栖云寺法雨》(30),谓寺欲创轮藏,修撰罗公首先倡议,信众亦相继舍钱,五年後始成。罗公又捐钱百万,令藏经完满成为五千四十八卷。并且又倡议设传经会,道俗参加者有千人之多。可见罗修撰是栖云寺的大檀越。
据王安石(一零二一至一零八六)所撰《真州长芦寺经藏记》(31),知道该寺释智福费钱三千万建轮藏,其土木丹漆、珠玑万金之闳不可名状。南安军长乐院也建有轮藏,事见《东坡全集》(32)。黄庭坚(一零四五至二零五)撰《江州东林寺藏经记》(33),谓在长老常总主持下,建转轮莲华经藏,撰记於元祐六年(一零九一)。澧州夹山普慈禅院也造有转轮藏,是长老传明大师发心所建。院原有大藏经,但无轮藏(34)。
三、南宋佛教寺院的转轮藏
当南宋政权还在风雨飘摇之际,禅院金碧辉煌之经藏化为灰烬瓦砾者不可胜计。南方社会经济在战乱後尚未复更之暗,我们却看到寺院已迫不及待地改建或新建转轮藏。由此可知,轮藏对寺院的重要性了。
建炎四年夏,李纲(一零八三至一一四零)自海上北归,经过南安岩均庆禅院瞻礼定光古佛,并在寺东庑见到新创的转轮宝藏,制度精巧,堂宇深邃,乃景涧、宝谦二僧共同发心募众缘所造(35),撰记则是在绍兴元年六月十八日。
绍兴二年十二月初七日如府虞沆致(会稽人)篆盖,正信居士王以宁撰文的临海县义诚乡昌国寺《佛窟山转轮藏记》即云:
南岳道人谓正信居士曰:禅涌顷自七闽来游天台,经行佛窟之山,山子主人私於禅涌曰:“实因奉檄居此,余三十年。始至之日,山荒屋败,像高黮暗,残僧三四,兴无盛烟,宝因……戴月侵星,刀耕火种,五年而食饱,十年而林增。方袍黄冠与夫车辙马迹朝吾门者有饭,夕吾庐者有寝,供须悦可,人靡闲言,而往来者莫我察也。独王居士即我之室揭名,平心若倾,盖知我者。我口募众缘作转轮宝藏,以屋五千四十八卷之言,将成而未有记,欲口累居士,居士其许我哉?”……观口谓宝藏者,天宫蝤崒,地轴妥安,奇鬼巍神,翔舞海面,金碧焕烂,触目惊心,其制作神丽,远近庸有之。……知事僧灵悟立石。(36)
按寺旧名佛窟山,後周广顺二年(九五二)建,末大中祥符元年(一零二八)改昌国寺。乃宝因奉命居山募作转轮藏而正信居士王以宁记述其事。
吉州龙须山原无经藏,绍兴四年(一一三四)长老秉雍始募缘置经五百函,并欲於寺之西隅建轮藏。含秉雍移席广陵隆庆,怀宗继寺事。居士刘存正、胡瑾、张孝友等听闻轮藏之事,都各出钱百万以上,其他施者也争相舍钱共成其事,乃建大殿并两轮藏。轮藏完工之时,怀宗示寂,继任者数易其人,秉雍又回任能须山。乃请吉州王庭珪(一零八零至一 一七二)记叙此事之来龙去脉。记文又说:“夫掇拾西方只叶之文为一大藏,用法轮转之,遂始於傅大士……今之所以聚佛书转大法轮以张皇其就者,盖不为诸佛说法,为凡夫说法尔。此藏之所以宜建也。”(37)
抚州踈山白云禅院为江左大丛林,长老了如住锡十六年。绍兴十四年冬始建轮藏,次年十月落成。据孙观的记文可以知道白云禅院的轮藏是如何富丽堂皇。记云:又以旃檀象(众?)香,黄金百宝创一大轴,聚藏书五千四十八卷充入之,缥带穿戴,琅函 细轴,有大天龙背负之以出於海,诸化菩萨庄严相好之妙,蛮君神伯地行空飞之象,穹堂奥 殿,丹漆轮奂之饰,洞心骇目,极一时之巨丽:父老纵观,涕泣作礼,以为未始见也。……了如又曰:“自吾营此藏,凡环材巨植,级塼盖瓦,涂暨丹艧,资粮钱用之费以二千万,皆出忠信士捐弃所甚爱,成此一大因缘,类有以相之者。”(38)
院之轮藏虽於十五年已落成启用,但是记文却是二十年十月的事。院之轮藏以黄金百宝为饰,又有天龙、神君、天宫、四海等造形,加上藏殿的费用,能怪需费钱二千万了,这样一大笔经费皆出自大家的施舍,也可见信徒们对於轮藏需求的殷切。
台州临海县宝藏岩普安禅院,治平中赐额并改为十方禅院,方腊之乱时毁。乱後虽有兴葺,但是能力有限,仅能维持现状,无法开展。绍兴初年,长老彦筠来主寺事,经二十年努力,补苴创新,寺院之堂殿寮库皆一 一具备,然寺院号称宝藏,而经藏却付之阙如,名实不副。於是立意营造轮藏,得泸南帅冯橄购置大藏,并“规为转轮大藏,中栖千函,外覆大屋,学者恣取观之,哀其施入,用佐供馈”(39)。普安院将轮藏每日的收入充作僧众粥食之费,这样,寺众的生活就无虞虑了。长老彦筠是在轮藏建好後,即请王之望(一一零三至一一七零)撰记并立碑,时绍兴二十年(一一五零)三月三日。
湖州浔溪祗园教寺本来百废待举,虽经法照禅师悟老惨淡经营而粗告完备,惟无庄田之利,常住缺乏,不足以瞻众。长老本欲买田以资日用,消息传开,居士朱道甯乃命二子仁佑、仁龙首先舍田二十亩,仁宠又号召其他檀信共襄盛举,不到一年时间,寺田已累积到百亩之多,而且皆肥腴无旱涝之虞的上田。朱道甯又舍钱重建佛殿、浴堂,并且“更以石轮藏;凋弊阅时。浸久,公又命工以绘以续”。祗园教寺的轮藏是以石制成,这与一般用木质做成的轮藏不同。而且原来石轮藏刚造好时,还是相当粗糙不华丽,事隔一段时日後,朱道甯才又请工人加以彩绘雕饰一番。这是根据丁昌朝於绍兴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撰记,法照禅师立石的碑记而来(40)。
湖州归安县城南五十里石冢村的青莲院,四面环水,别无邻居,惟轻小舟艇与外界相通。本来规制整洁,曾几何时破败不堪,墙颓屋倾,医僧慈济大师齐岳即受戒於此。齐岳累年游历他方,见院荒凉景况,乃发愿以医术所得重建青莲院。故自绍兴八年起,十五年之间,二撤旧鼎新,最後建轮藏,乡人刘一止於绍兴二十六年(一一五六)五月丁卯时为撰记,以述其盛,记云:最後建转轮宝藏,极一时金碧之工,灿烂陆离,夺人眸子,吹螺击鼓,鉴犯错钓於廊庑之下;施利日至,斋厨之费,赖此以给。布砖累甓,内外前後,纤悉备具。(41)青莲院自从有转轮藏之後,每日皆有信徒前来施财转动轮藏,院众日常的斋厨费用就有来源,不用担心了。同样的,该县的报本禅院也创修轮藏,以储《宝积》、《华严》 、《涅槃》 、《大智度论》等经论四十八函,四百五十余卷。这是乡人莫用之为了追蔫其亲舍钱施造的,时绍兴二十九年七月丙戌(42)。莫用之所施之轮藏应该是小藏而不是大藏。
常州开利寺藏院原建於仁宗至和中(一零五四至一零五六),广宇穹堂,极一时之丽,并有寺田,岁收米数百斛以待四方之学者,建炎中却毁於火,六、七十年来皆无力兴造。寺僧普能和其徒了原乃四出募缘,一一重建。记云:然後鸠材数千张,敛财数十万,营一大藏殿。殿成,以黄金、丹沙、瑠璃、真珠、旃檀、众
香创宝轮藏,……道俗赞,以为叹未曾有。……时戎马喋血之後,人食半菽,吟呻为涂,中瘠者相望也。普能眇然一比丘,无宿资蓄贷,万持钵乞食钦以卒日。(43)
开利寺之轮藏用黄金、珠宝、瑠璃、众香等装饰而成,故以宝轮藏来命名,名实相副。而建藏当时,正值兵荒马乱之隙,连生活都成问题,普能以一介比丘,在毫无蓄积之下,懑著毅力,四出乞食,而能成就此一大利事,能不令人佩服,所以,孙觌於绍兴二十三年六月的记文特别记述此事。
从孙觌的《鸿庆居士集》中,知道他还为其他寺院的轮藏撰记,这些寺院以在他的本籍常州最有可能,如他为常州资圣禅院的轮藏撰记是在绍兴二十二年四月十日。(44)他又撰有《华严轮藏疏》(45)和《光孝寺重建经藏疏》(46)。光孝寺是重建经藏院,但是,旧有的经藏不知建於何时,他的文疏并没有交待。常州府(显慈)永庆禅院也造大藏,院本为参知政事张守的功德坟寺,事见绍兴十九年六月所撰《常州永庆禅院兴造记》。(47)
除了两浙路外,其他有轮藏的寺院亦所在多有,先举出四川一地为例,再谈及其他各地。
四川在南宋时期,建造转轮经藏的风气颇盛,如简阳县白塔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洪雅县月珠寺绍兴元年(一一三一)(48)、简州甘泉县安乐院飞轮藏(49)、汉州德阳县安国寺绍兴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50)、合川县净果寺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均建造过转轮经藏(51)。大足石刻北山造像第二三八号还保存一座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石造转轮经藏(52),相当珍贵。南康府建昌县景德寺也有转轮藏(53)。桂阳监(湖南衡阳桂阳县)永宁寺也有轮藏,事见南宋初胡实(一零九八至一一五六)《桂阳监永宁寺轮藏记》所云:文籍惟吾儒与释氏为最多,……佛既言之,又付嘱之,僧遂演说而推广之,所以其书至於五千四十八卷之富,且以为字字皆至理,句句皆妙法,卷卷有光明,发见处处有神物护持,无可置议。於是裒人之财,竭人之力,印以纸墨,匣而藏之,载以机轮,推而转之,丹砂黄金,文珉香木,窍极侈丽,葩华绚饰,然後为快。……今乃建大屋,聚徒党,耕良田,积厚货,憧憧扰扰,与世人无异;而以佛之遗书,营置储贮,巍然焕然,郁相望也。……比丘慈严居桂阳之永宁,悉其志力以营兹事,勤苦历年而後克成,来求为之述,以示久远。(54)
由於寺院的转轮藏每日能够吸引信众前来施钱,对寺院的收入裨益甚大;因此,有些寺院居然一口气即建造五座转轮经藏,这样一来,寺院每天的收入就更加可观。寺院设有五座轮藏的较少见,目前知道的只有三例。首先举出年代较早的是常州无锡县的崇安寺。根据孙觌的记载,该寺比五丘义深善於医术,凡有疾病来者,不论贫富,不避风雨,无不悉心诊治,积三十年,毫无懈怠。寺广袤数百亩,本为名刹。建炎时,毁於兵火,义深乃发愿於寺的西隅营建藏殿。县人承信郎樊仲方首先施入巨材数千丈,钱一千万共襄盛举,记云:
又闻晋汉间马氏王南楚时,有胡僧室刹缚罗劫五轮宝藏于长沙(开)闾福院,规模宏丽,为天下最,好事者图其迹以传,义深访得之。殿成,平(依?)图命工建大轴贯其中,创五机轮涌起於地,黄金丹砂,明珠大只,旃檀众香,百宝庄严,极色身具足,相好妙之,诸天龙众,地行空飞,诸菩萨恭敬围绕,丹碧相发,震耀大千,人天鬼神,所共瞻仰。于是右承直郎高凰印施五千四十八卷,纳之匦中,锦囊象轴,宝奁贝叶无不具,为钱亦八百万。……一时王公大人,巨富长者,挥金钱,赈禀粟,助发胜缘,以成就最上第一希有功德。凡土木之工,级塼盖瓦,垩墁丹漆之费,为缗钱一万万。作始于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入)十月,以三十年九月计日而成。……义深赐紫,号妙智大师,三衢人云。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岁次癸未六月日具位孙某记。(56)
记文提到长沙开福院於马氏据楚时即有胡僧建造五轮藏,因为规模宏丽,远近驰名,义深特地前去访求,并依照图样设计施工。不过,它是以一枝大轴贯串五座机轮。崇安寺的五轮藏及藏殿共费钱一万万,工程花费之多,令人咋舌。
其次,池州景德寺旧有大藏经因罹火灾,比五颢宁乃一力承担重建。这次改建为五轮藏,记云:不踰月,果以其愿力更为所覆之殿,悉大其旧。又为藏者五,摹诸经分寘其上,阅再岁而後成。中为机轮,轇轕运动,复以无量金银五綵而为严饰,又以无数幡幢宝绎纲幔而为供具,珠珍间错,丹碧照耀,老稚环观,叹未曾有。……曰縻金钱二万七千缗。……曰始乾道七年(一一七一)正月,迄九年十月。其广若大几何?曰:藏崇二十五尺,袤十有三尺;四傍者崇减于中六尺,袤则减其半焉。(56)
池州景德寺的五轮藏以中间的一座最高最广,其他四座则高十九尺,广七尺半。施财者有相仲德、邓居谅等大檀越,施经者为汪彦。新建的五轮藏比旧的轮藏规模更大。旧的轮藏何时兴建则没有交待。
最後举徽州歙县城阳院为例,院於乾道九年建五座轮藏,罗愿(一一三六至一一八四)记文即云:
夫五天竺盖联缀木叶,右行而记之以为文字,及其写以黄纸,标以赤轴,亟贮而尊阁之者皆华人之为也,然而未有轮也。傅氏铸铜以为式,其植若箸,横为樑而中贯之,列七佛焉,触之以指,则转而不穷,是轮而已矣。其後,因之为大轮入觚,上象钧天帝居,下为昆仑海水,倣放百物以为饰,犹不尽其巧,则又分而为五。当其无事,不震不动,大小枞然;芬烟既作,有声砰然起於地中,则有轧轧者群起而和,中听未及审,千所观变於前,恍然如入雷电之室,隐鳞挥霍而莫知所为,……更见迭出而不相蔽虧,使玩常习故者视之,震眩心目而不知……(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四月十五日州人罗愿记并书。(57)
按城阳院的藏经原是绍兴中里人余聪购置,主僧宗仁即欲建轮藏以贮佛经。因此,邑人强应周施钱千缗,余实和余端诚又各施五百缗,加上其他捐施,累计有三千缗。一年後殿舍先完工,再二年五轮藏也建成。这座轮藏转动时还有香烟喷出呢!
南宋中後期寺院建造轮藏的有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睦州乐清县白石净慧院。(58)江西临江军惠历寺,初造轮藏成,规定需千钱始能转一匝。(59)陆游(一一二五至一二零九)曾为抚州广寿禅院撰经藏记。该寺主僧守璞於淳熙七年(一一八零)建轮藏,时陆游正守抚州。(60)江宁府方山定林寺乾道末年(一七三)善鉴开山。不久,善鉴示寂,弟子义瓊继之。接著义珹又继任。义珹费三十年苦心,“隄濒河之田而岁有计,建转轮之藏而日有资”。朱舜庸於嘉定十三年(一二二令正月记文立石。(61)据元人虞集(一二七二至二二四八开於至正九年二三四九)所撰《方山重修定林寺碑》(62),提及平山嵩公大修宝殿经藏,修廊屋舍。可见义珹所建的轮藏在元末还曾经修葺过。
潼州通泉县(今躬洪县)澄心院的八角轮藏,据释居简(一一六四至一二六四)记文云:第二义门特出巧思,制成八觚,八窓玲珑,面面层室,以贮琅函,以绚金碧,以拟覩史,大庄严藏,枢正厥中,以静以应,一机潜发,飘风疾旋,若翻地轴,使海水立盪,胸口决眥,攸尔如砥。(63)
澄心院先有法尧置四部八百四十卷之小藏,祖意、觉记补充成为五千四十八卷大藏。嘉定五年,先造大殿以庋经藏,十六年轮藏完成,决费钱万缗,除部分出自僧众的捐施外,其余则出自檀越。
江宁祈泽治平寺为了僧侣斋厨之资而建轮藏,事见僧宝华记文。记云:自嘉定之己卯(十二年,—二一九),有檀越李子清者,距寺不二里占籍。……每出郊行,不压入寺,家世润屋,不慕经营。……其先捐钱披剃本寺之僧曰一十有余人(法超、法起、法圆、宝海、宝江、善庆) ,而他刹又有公之施者,多不此纪也。与夫筑樑通津,微恩涓惠,未易称许。忽一日,入山修设,与族弟释法超从容话次,迺曰:“此山僧众足矣,但延置禅衲,岁无生计可供斋厨,不若癖堂左隙地而建藏焉,姑欲寡助常住,不亦可乎?况木植合用,吾庐有之,既而诺。请僧员法超、法起为之干造,次以命工,计虑独启巨诚,鼎新创造天宫法轮宝殿一所,及下彤銮像仪母,容裒外工毕,更饰藏轮佛金一面,其兴事俊工,愈多愈费,随胥随有,略不惮烦。才仅越朞之月,已庆落成之举。如上石竹木之工计者,奚翅十万,以赀缗费之计者,奚翅一万,而寺无毫发之补,彼亦奚虑及耶?不虞干造二释,殿成七八,相继圆寂,悉以藏事委於宝华者。……旹矩宋癸未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七月十五日摄藏事宝化记。
时,众徒弟僧普宁、志立、善达、法诚、法圆、宝海、宝江。都劝缘住持释。
藏经碑末题名建康府永福寺僧了悦舍钱装藏一面,追薦祖先超升佛界,立记同年。(64)
根据寺僧宝华的记文,知道倡议建轮藏和兴造轮藏的费用皆出自於大檀越李子清,寺院无丝毫之负担。李子清还出钱买度牒,披剃寺僧十余人,真可说是祈泽寺的大施主。嘉定五年至十七年间,度牒每道约需一千五百缗,价格不菲(65)。轮藏先由法超、法超负责督工,但是两僧皆中途示寂,最後则由宝华完成,而记文也是宝华自撰,对於轮藏的记述娓娓动人。僧宝华没有依惯例倩请文人代笔,想必对自己的文笔深具信心。
一般民众到底需要施舍多少钱才能够转动轮藏一匝呢?相关的资料很少,幸而成书於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费《梁谿漫志》保存了一则珍贵的史料可供参考云:
临江军惠历寺初造轮藏成,寺僧限得千钱则待一匝。有营妇丧夫,家极贫,念为转藏,以资冥福。累月收拾,随聚随费,终不满一千。迫於贫乏,其以自存。嫁有日矣,而此心眷眷不能已。遂携所聚之金,号泣藏前,掷金於地,轮藏自转,阖寺骇异,自是不复限数云。(66)
惠历寺轮藏转一匝需钱千文,其他寺院的轮藏是否价格一样不知道,但是,建造轮藏经费颇矩,寺院若想回收成本,或替寺僧解决斋食之需,收费应该不低才是。这位丧夫的营妇,虽念念不忘要蓄积千文以便为亡夫转轮藏邀冥福,但是辛苦数月,还是无法办到,最後迫於生存改嫁,仍然无济於事。
有些轮藏还祀有藏神,相当有趣。台州临海县上亭保有一小刹真如院,东庑置轮藏,其神一躯,素著灵验,海商去来,祈祷供施无虞(67)。藏神形象如何?根据描述是这样的:州城此有大宝刹,石田广数。……刹西南隅实建大藏,爰以精舍,合众宝色,天宫楼台,偏覆其上,复作大海,激水胜波,鱼龙出没,守护其下,诸天綵女,箜篌笙笛,作乐歌舞, 围绕其前。……有主藏神,绀面赤发,双角嶷然,非龙非妖,非夜叉鬼,以指划口,出风雨声,率领眷属,挟持其轮。州之境内,若男若女,凡曰祈祷,惟神是依;或时江湖,舟堕险处,出手云间,捄度危急。以是因缘,多历年所。(68)
信州广教院的转轮藏不知建於何时,但是富丽万状,而且藏神是位柑面赤发,双角耸起,口中还能呼出风雨之声,形象可怖,令人生畏。
四、结语
佛教寺院设置转轮藏应该是中国自发性的产物,与印度无关。这与中国儒家重视经典的背景颇有渊源,而将佛经以黄纸抄写或印刷,用赤轴包装成卷或册也是中国保存佛经的习惯。因此,将佛经置於转动的轮轴上,每转动一匝,有如将佛经念诵或抄写一遍,这种方式,比起每天日译夜讲要便利得多。但是,寺院提供这种服务并非是无偿的,基本上有一定的价格。藉著轮藏的经营,寺院每日就有收益。
轮藏到底源於何时,宋人的说法都归之於萧梁时的傅翕(大士),最早用铜来做转轮的。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可能是伪託,不甚可靠。最有可能应该在唐代,因为有较可信的史料以为憑证,而且从宋代轮藏的发展来看,起源於唐代也是合理的。宋代印刷事业的发达对於轮藏的发展应该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轮藏分布的地区似乎集中在两浙路、江南东西路、四川路等这些地方。或与这些地区经济富庶有关,因为轮藏造价很高,除轮藏本身外,还要周边的建筑如藏殿房舍等。
并非大寺院才有能力建轮藏,一些小刹或尚未合法立案的寺院也一样建造轮藏。有些寺院甚至一口气建五座轮藏,以应信徒之急需。虽然说五轮藏是马氏楚国时一位胡僧为开福院所创。不过,这位胡僧身世不甚清楚,或许也是伪託。但是,长沙开福院是最早建造五轮藏的大概是事实。
宋代除了佛教寺院设有转轮藏外,道教之道院也仿佛教设置转轮道藏,两者所设置的轮藏其功能和目的应该相同。
宋代以後是否寺院还建造转轮藏呢?从元人虞集所撰《方山定林寺重修碑》来看,似乎还有。元顺帝至正四年(一一四五)蓬溪金仙寺也建造了一座转轮经藏(69)。《常山贞石志》《转大藏经碑记》(70)虽然剥落殊甚,立石年月及撰书人姓名皆缺,但是从残存的碑文来看,知道是元人舍财施永业地五段计壹佰多亩,及骟马一匹,用转大藏经功德用的。该碑今存正定府隆兴寺转轮藏殿。正定隆兴寺是宋代最早建轮藏的,开宝二年(九六九)所建的轮藏至今还保存下来。可见自宋初迄元,隆兴寺一直都有转轮藏。长沙岳林寺於元统元年(一三三三)冬也建有轮藏。(71)其次,婺州兰溪广福院(72)和杭州龙兴戒坛院(73)也有。不过,元代寺院建轮藏的风气应该不如宋代兴盛。元代以後,有关轮藏的情况不甚清楚,因为明、清两代的典籍尚未过目,不过,据推测应该不如宋、元二代的兴盛。
至於辽、金两代是否也有轮藏,承陈清香教授提供的说法,辽道宗清宁间(一零五五至一零六四)下,华严寺有一座轮藏保存至今。笔者翻阅陈述辑校《全辽文》卷四,王正在应历十五年(九六五)撰《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称,寺主谦讽为该寺建转轮佛殿一所,五间六架(74),既然说是转轮佛殿,想必是为覆盖转轮藏之作才对。金代则查过《金文最》并没有发现。
宋代寺院普设轮藏以解决经济问题,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寺院内部本身也有不以为然的批评,南宋中後期的释道璨即说:“後世遂指为奇货,仰给以为口体之养,郑声乱雅,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作法於凉(梁?),其弊犹贪,使桑林知此,其不自悔也几希?”(75)佛教自禅宗,尤其是南禅兴起後,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旨,学者几於废经不谈,而禅林所在更无安置经藏者,然而宋代的禅院却遍置转轮经藏(76),反其道而行,这真是有趣的事。当然,後来禅宗又改变为注重典籍;所以禅师们的各种语录、公案、评唱等等不一而足的禅籍又纷纷出炉,也许是因为有这种转变,使得宋代寺院又渐渐重视经典。本文所提及的有关轮藏的资料,应该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已,那些建有轮藏的又能请有名的文人为之撰写记文的毕竟不多,而且所撰写的记文又能幸运的保存下来可能十不及一呢!
【注释】
①黄敏枝,《唐代寺院经济的研究》(台北:固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之三十三,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另见《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一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一九八九年五月) 。
②目前台湾寺院兼营火葬场的如台南县白河镇大仙寺、台南县归类仁善乡化寺及拔林接天寺、高雄县大岗山旧超峰寺、苗粟县狮头山劝化堂等。
③黄敏枝,《中国的火葬习俗》,刊载《传乐成教授纪念文集·中国史新论》,一九八五年,第六九一页至七三九页。
④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七十《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四库全书》第一零八零册,第二十八页上至三十页上。该轮藏大和二年(八二八)秋建,开成元年(八三六)春成。轮九层,佛千龛,彩绘金碧,环盖有六十二面镜,藏八面,每面二门,丹漆铜锴以为固,环藏数座六十四,藏之内转以轮。又《文苑英华》卷入二零,唐·谭妹,《庐州明教寺转轮经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三四一册,第四页上至五页下。该八角轮藏完成於咸通庚寅(十一年,八七干零 ) 。至於用八角,国因为角觉也。佛以眼为八邪,耳为八患,鼻为八苦,舌为八难,迴八邪为八觉,迴八患为八解脱,迴八苦为入安乐,迴八难为八王子,指四八为三十二相,由此八关返邪归正,成佛之境。五代寺院有轮藏者如洪迈,《夷坚志》支葵卷四《千福藏宝珠》云:“褐州闽清县白云寺,西廊有大轮藏,名曰千福,王氏据闽日所建也。” (台北:明文言局影印),第一二五一页。同书支景卷六《开福轮藏》云:“潭州城北开福寺,五代马王时所建。殿宇宏丽,唯经藏未作转轮,邦人前後欲营之,辄不果。政和四年甲午,住持僧文玉始拆旧藏欲新之,於栋间得一板,题四十五字云:”吾
造此藏,魔障极多,初欲为转轮,众议不可。後二百年,当有成吾志者。……”推考立寺之岁,当樑正明元年己亥,正马氏有固时,恰二百年矣。”第九二六页。
⑤李诫,《营造法式》,《国学基本丛书》卷十一《小木作制度六·转轮经藏》云:“转轮高八尺,径九尺,当心用立轴长一丈八尺,径一尺五寸,上用铁锏钏,下用铁鹅台桶子(如造地藏其幅量所用增之) ,其轮七格,上下各劄辐挂辋,每格用八辋安十六幅,盛经匣十六枚。” (台北:台湾商务书局),第十三页。
⑥黄石林,《四川江油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文物》一九九一年,四,第二十至三十三页。哲也,<江油发现宋代木构建筑》,《文物》一九六四至三,第五十六至五十七页。
⑦同注⑥,黄石林文,第二十二页。
⑧同注⑥,黄石林文,第二十二至二十三页。有关飞天藏之结构,黄石林文章乃引用辜其一,《四川江油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及藏殿勘察纪略》一文,载《四川文物》一九八六年,四。
⑨南宋叶梦得,《建康集》卷四,《建康府保宁寺轮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二九册,第八页上至第十页上。
⑩葛寅亮,《废寺》,《金陵梵刹志》卷四十八,第一页下至第四页上。
(11)有关正定隆兴寺开宝二年的转轮藏笔者并不清楚,待查。此处乃转引黄石林,前引文,第三十三页。该轮藏尚存。
(12)《永福寺藏经记》,嘉庆《介休县志》(一八一九刊本)卷十二,第十五页上至下。
(13)黄敏枝,《宋代的功德坟寺》,原载《食货月刊》新十五卷九、十期合刊,一九八六年,第二十五 ,六十四页。收入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第七章,第二四一至二七三。又收入《宋史研究集》二十辑,第二五七至三二六页。
(14)释契高,《谭津文集》卷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经典号码二一五),第七一一页中至下。
(15)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二十六(—二八八年修),蔡开撰《(崇德县)崇福寺藏记》,第四页上至下,是南宋庆元三年(一一九七)十一月记。释居简,《北碉集》卷四,《江东延庆院经藏记》,《四库全书》第一八三册。第十页下至第十一页下,是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二)的事。
(16)北宋·陈舜俞,《都官集》卷八《海患院经藏记》,《四库全书》第一零九六册,第一页上。
(17)《都官集》卷八,《秀州资圣禅院转轮经藏记》,《四库全书》第一零九六册,第二页下至第三页下。
(18)《都官集》卷八,《秀州华亭县布金院新建转轮经藏记》,《四库全书》第一零九六册,第五页至第六页下。
(19)南宋初·宗泽,《宗下简集》卷三,《义乌景德禅院新建藏殿记》,《四库全书》第一一二五册,第八页上至第十页上;陈林,《至元嘉禾志》卷十九,《隆平寺经藏记》,第八页上至第十页下,寺於治平四年(一零六七)建轮藏。
(20)《乾道四明图经》卷十,郑佃《妙胜院十方记》,第七页下至第九页上。
(21)《乾道四明图经》卷十,罗适《重修妙胜院记》,第九页下至第十页下。
(22)南宋初·刘一止,《苕溪集》卷二十二《湖州德清县城山妙香禅院记》,《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二册,第三页上至第五页下。
(23)南宋初·程俱,《北山集》卷十八,一衢州开化县灵山寺大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三零册,第十页下至十二页上。
(24)程俱,《北山集》卷十八,《镇江府鹤林天宁寺大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三零册,第十五页上至第十六页下。
(25)事见南宋初·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十三,《径山妙空佛海大师塔铭》,第十七页上。
(26)南宋·罗濬,《宝庆四明志》(清·咸丰四年(一八五四)烟雨楼刊本)卷十六《普光院轮藏记》,上至第九页下。
(37)南宋初·王庭珪, 《庐溪文集》卷三十四《龙须山转轮经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三四册,第七页下至第九页上。
(38)《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二《抚州踈山白云禅院大藏》, 《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五册,第二十页下至第二十一页上。
(39)王之望,《台州金石录》卷五《台州宝藏岩重修普安禅院记》,第十八页下,第二十页上。
(40)清·宗源翰等修、周学濬等纂,同治《湖州府志》卷四十九,丁昌朝,《浔溪祗园寺庄田记》,第 二页上至第三页下。原碑已佚,据《吴典艺文补》转载。
(41)《苕溪集》卷二十二《湖州石塚村青莲院纪》, 《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二册,第十页下至第十二页下。
(42)《苕溪集》卷二十七《跋莫用之书藏经》, 《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二册,第七页上至下。
(43)《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二《常州无踢县开利寺藏院记》, 《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五册,第二十七页上至第二十九页上。
(44)《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二《常州资圣禅院兴造记》, 《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五册,第二十五页上至第二十七页上。
(45)《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二《华严轮藏疏》,《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五册,第十一页下至第十二页上。并见《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五册,卷三十九,《宋故武功大夫李公墓志铭》,第十三页下至第十四页上。轮藏乃中贵人李从之所建,并买田十顷舍入,长子法空亦为浮图。
(46)《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九《光孝寺重建经藏院》, 《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五册,第十四页下。
(47)《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二《常州永庆禅院兴造记》,《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五册,第十六页下至第十九页上。
(48)同注⑥黄石林文,第三十三页。
(49)南宋初·资州李石(一一零八至?),《方舟集》卷十一《安乐院飞轮藏记》。轮藏中杨诜首先发愿,杨贻舍钱建造,其子深广续父志完成,用以追薦父母亲恩。 《四库全书》第一一四九册,第四页至第六页上。
(50)南宋初·李流谦,《澹斋集》卷十六《重修安国寺记》,因轮藏彩绘颜色黯淡,李流谦兄弟乃加以清洗一新,道安等则补充经文。《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三册,第一页上至第二页上。
(51)同注⑥,黄石林文,第三十三页。
(52)有关这一座宋代石造转轮藏的详细资料可参考四川社科院等,《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四川社科院,一九八五年),第五十五页至第六十页。
(53)南宋·洪迈,《夷坚志》甲支卷六《张尚书》,张彦文尚书曾取钱为该寺僧绍光诵经转轮(台北:明文书局翻印本,一九八二年),第七六零页。
(54)南宋初·胡寅,《斐然集》卷二十《桂阳监永宁寺轮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三七册,第十三页上至第十六页下。
(55)《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三《崇安寺五轮藏记》,第二十七页下至第三十页上。
(56)南宋中叶·韩元吉(一一一八至一一八七),《南涧甲乙稿》卷十六《景德寺五轮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六五册,第十九页上至第二十一页上。
(57)南宋中叶·罗愿,《罗鄂州小集》卷三《徽州城阳院五轮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四二册,第十七下至第十九页下。
(58)南宋中叶·叶适(一一五零,一二二三),《水心集》卷九《白石净慧院经藏记》,记文谓僧仲参建轮藏是为了完成其先人僧从岳之遗愿。《四库全书》第一一六四册,第一页上至第二页上。
(59)事见费,《梁谿漫志》卷十《惠历寺轮藏》,第一一八页,书成於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60)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十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六三册,第六 页上至下。
(61)清·严观编,《江甯金石记》卷五《方山上定林寺之记》,(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第十五页下至第十六页下。
(62)《江甯金石记》卷七,虞集《万山重修定林寺碑》,第七页下至第九页下。重修定林寺碑并未收录在他的《道园学古录 》(《四部丛刊》初编)和《道园遗稿》(《四库全书》)内。
(63)南宋未·释居简,《北碉集》卷三《澄心院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八三册,第二十四页下至第二十五页下。另卷三,《余姚福昌院记》也有轮藏《四库全书》第一一八三册,第十页下至第十一页上。
(64)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五一《祈泽治平寺建藏殿记》第二十四页下至第二十五页下(嘉庆十年,一八零五)。又《江甯金石记》卷五《建藏经记》,第十七页下至第十八页下。
(65)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第三九三页。
(66)《梁谿漫志》卷十《惠历寺轮藏》,第一一八页。
(67)《夷坚志》支庚卷五《真如院藏神》,第一一六九页。
(68)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十六,《广教院重修转轮藏记》,第二十一页下至第二十四页上。
(69)同注⑥,黄石林文,第三十三页。
(70)清·沈涛辑,《常山贞石志》卷二十四《转大藏经碑记》(道光二十年,一八四零) ,第三十三页 下至第三十四页下。
(71)元·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十一《岳林寺经藏记》(《四部丛刊》初编),第八页上至第九页上。
(72)《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十三《经藏广福院记》,第八页上至第九页上。院於北宋天禧年间即有金华曹仁寿置经造藏,故命为经藏院。元至元十三年,毁於兵。二十八年重兴後第三代住持覆中又重建轮藏。
(73)《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十三《龙兴祥符戒坛寺记》,第三页上至第四页下。元至元四年住持秀公捐衣盂之资作轮藏,并建大厦覆之。
(74)陈述辑校,《金辽文》卷四,王正,《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三月) 。
(75)南宋·释道璨,《柳塘外集》卷二《景福寺轮藏记》,《四库全书》第一一八六册,第二十页至第二十一页下。同卷,《重修宝华寺记》,第二十一页下至第二十二页下,谓寺於嘉泰间(一二零一至一二零四)景昕始建转轮藏,大傅到公尝记之。
(76)李纲,《梁谿集》卷一三三《澧州夹山普慈禅院转轮藏记》,第五页上。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