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印度等国高僧航海至广东弘化略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印度等国高僧航海至广东弘化略述
作者: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分陆、海两路,广州是佛教从海道传入中国的最初之地。随着广州港口对外贸易的逐渐发展,印度等国的高僧航海到广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在广州译经弘化,有的在广东稍为停留后继续到长安、洛阳等地弘化。其中在广东弘化有显著事迹的有从大月氏国来的支疆梁接,宾国来的昙摩耶舍、求那跋摩,西域来的摩诃乘、僧伽跋陀罗,印度来的竺法眷、拘那罗陀、般刺密谛等高僧。这些高僧在广东译经著述传教,对中国佛教诸宗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译经与讲学
  据各经录记载,汉魏以来,佛经大都在长安、洛阳、健康(南京)等地译出,但在广东译出并传入内地的,也不在少数。据《大唐内典录》记载,三国孙亮五凤二年(225年)有大月氏国来的支疆梁接(汉译为正无畏),于交州(即今广州)译出《法华三昧经》一部六卷,这是佛教入广州的最早史籍记载。此后,印度等国航海来中国弘法的高僧络绎不觉。其主要活动就是译经,广东佛经的译扬也是弘法的道场。印度等国高僧在弘教事业当中,译经的同时结合着讲学方式,因而形式多样。如有先讲而后译:“罽宾高僧昙摩耶舍,以晋隆安(397——401年)中初达广州,住白沙寺,耶舍善诵毗婆沙律,人咸号为‘大毗婆沙’。时年已八十五,徒众八十五人,时有清信女张普明,咨受佛法,耶舍为说佛生缘起,并译出《差摩经》一卷。”(《高僧传》)《摄大乘论序》云:“真谛讲译经论,席间函丈,终朝靡息,释义若竟,终朝靡息,释义若竟,方乃著文。”又如译中有讲:“真谛译二十二明了论,都下阿育王寺慧恺谨为笔受,翻译本得一卷,注记解释得五卷。”(《律二十二明了论后记》)还有译后覆讲:“真谛译俱舍释论……文义究竟,论文二十二卷,义疏五十三卷,剌史仍请于城内讲说,颇识大宗。”(《俱舍释论序》)他们在译经的同时,阐发经中所怀蓄的丰富的学问与心得。这样译和讲学相辅而行,阐扬其中的蕴奥,发挥言外的精微,只有专门的学者才能胜任。例如昙摩耶舍译《四分律》,真谛译《摄论》,这些主译大师,都是此中的宿学专家。可见古德译经的一大特色,即译经与讲学二者并行。
  随舶泛海而来的佛经,按其译出的方式,大体可分为自译、共译和传译三类。如:
  第一:梵僧自译。宾高僧昙摩耶舍为清信女张普明说佛生缘起,并译出《差摩经》一卷。
  第二:梵僧汉僧共译。《宋高僧传》云:“释怀迪,遁州人也,先入法于南楼寺,……迪久采经论,多所该通,……南楼寺数有梵僧止于此,迪学其书语,自兹通利。菩提流志初译宝积,召迪至京证义,事毕南归。后于广府遇中印度高僧,般刺谛赍多罗叶经一夹,请共翻传,勒成十卷,名大佛顶成行首楞严经是也。迪笔受经旨,缉缀文理,后因南使附经入京,即开元(713—741年)中事也。”
  第三:梵僧传经僧翻译。《三藏记集》卷九云:“武当山比丘慧表,勤苦求道,南北游寻,不择夷险。以齐建元三年,复访奇搜秘,远至岭南。于广州朝亭寺遇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手能隶书,口解齐言,欲传此经(无量义经)未知所授。表便殷勤致请,心形俱至;淹历旬朔,仅得一本。仍还峤北赍入武当。当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顶戴出山,见校弘通。”
  由于这些印度等国高僧不辞旅途艰辛,不顾生活语言等各方面的困难,万里航海而来弘化。再加我国古贤本身的努力,使得我佛教在广东的流传甚广。
二、观念的更新
  梵僧来穗译经传法,这些海上来的精神舶来品,逐渐向内地流传,一种前所未闻的新观念被带入岭南。
  晋太始二年(226年),外国沙门疆梁娄至在广州译《十二游经》,传播“四天子”说:“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银壁玉。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马。”这种天外有天,天子有四的新说,扩大了传统的“天下”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加四裔”的模式,被不知觉的修正了。
  梵汉两种异质文化在岭南的交融,还表现在“世界”一词的输入。古代中国只有“在下”的观念,而没有“世界”的观念。唐神龙元年(705年),只天竺高僧般剌谛,在广州制止寺译《楞严经》,由谪高州的房融笔授,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该经卷四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这个时空统一的“世界”观念,随经流布,从岭南扩大到全国各地。
三、真谛的传译
  从印度等国至广东译经弘化的高僧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当首推梁陈时代的真谛。他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与鸠摩罗什、玄奘堪相媲美,相拼并论,被推为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他对中国佛教的功绩是不可淹没的。真谛的翻译是法相之先河,且可称为旧译翘楚。
  真谛(公元499—569年),梵语“拘那罗陀”亦名“拘罗那陀”或“波罗未陀”,汉译“亲依”或“家依”。原为古代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人,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大乘之学。为传道弘法,不辞道途艰险,泛海南下,止于扶南国(今柬埔寨)。适时梁武帝派直后(官名)张汜等送扶南国使者的返国,并访求名德及大乘经论,彼国乃请真谛本华。谛欣然同意,带经论梵本二百四夹,于梁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八月十五到达海郡(今广东省南部),后至建业,方将从事翻译,即发生侯景之乱,不果所愿,乃往东行。这一时期内,他转徒各地,生活极不安定,但仍随方翻译讲习,未尝中止。直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以后,居住在广州,受到剌史欧阳的供养,奉请为菩萨戒师,至此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开始了一段比较专心的译经生涯。
  真谛在广州译经弘道的事业中,助他译经论的僧人,有僧宗、法准、僧忍、慧恺、法泰、智敫、道尼等,他们中不少人已经是很有成就,享有盛誉的义宗匠,慕真谛的道德学问,不辞艰辛,远来相寻。他们的到来,对真谛的译经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真谛在广州的七年时间,译出的经论及义疏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的超过了前十六年。这一时期译出的经论,内容虽然很广泛,却以《摄大乘论》为中心,是他远来中国弘化的主要贡献。所以他在广州的几年经历,虽不能说是称心如意,却也可说是略申本怀子。
  真谛在华期间,虽因世乱,不遑宁处,但他随方译出的经典部卷之多,仍为同时诸译师所不及。对于真谛所译出的经论讲达疏记的卷数,其弟子智敫,曾撰有真谛《翻译历》,记载很详细,可惜这本书早已失传,无法考据大师在广东期间的译述。根据《续高僧传》记载,大师在中国二十三年,共译出经论记传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但各经录记载不同,如唐道宣《大唐内典录》记载七十部,二百八十八卷。唐靖迈《古今译经图记》记载五十部,一百四十九卷。唐智升《开元释教录》记载四十九部,一百四十二卷。现根据这些经录记载,不妨对真谛在广东的传译略作一番考述。
  一、《大乘起信论》一卷。此论是马鸣菩萨造。据智恺《起信论序》说:“真谛于梁承圣三年(公元544年)九月十日,于衢州始兴(今广东曲江县)建兴寺译。此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严密,文字通畅,在中国广泛的流行,一直被看作是一部大乘佛教的入门书,以中国佛学的发展影响甚大。
  二、《玄文》二十卷。与《大乘起信论》同时译。
  三、《大品玄文》四卷。与《大乘起信论》同时译。
  四、《十二因缘经》二卷。与《大乘起信论》同时译。
  五、《立世阿毗昙论》十卷。根据《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十说:“真谛于陈代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在广州的制旨寺王园寺及始兴郡译出。”此论现收入大正藏的论集部。
  六、《解节经》一卷。根据《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一说:“真谛在陈永定元年(公元561年)于广州的制旨寺王国寺译出。”此经现收入大正藏经集部。
  七、《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根据此经后记云:“……真谛,梁武皇帝远遣迎接,经游闽越,暂憩梁安(今广东惠阳一带),太守王方赊,乃勤心正法,性爱大乘,仍于建造伽蓝,请弘兹典,法师不乘本愿,受三请而默然,寻此旧经,甚有脱误,即于壬午年五月一日(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重翻天竺定文,……。”此经现收入大正藏般若部。
  八、《大乘唯识论》一卷。根据经卷末慧恺的题记说,此论在陈天嘉四年正月十六日(公元563年)于广州制旨译出,由慧恺笔受。
  九、《摄大乘论》三卷。此论是无著菩萨撰写。根据《开元释教录》卷七说,此论在陈天嘉四年(公元563年)于广州制旨寺译出,由慧恺笔受。
  十、《俱舍释论》二十二卷。根据慧恺撰写序文说,此论是在陈天嘉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公元564年),于广州制旨寺开始翻译,惑品还没译完,就移居到南海,于闰十月十日译完。现收入大正藏毗昙部,等等。
  以上据各经录记传,真谛在广东期间所翻译的经论记传,除三部尚有疑问外,竟多达十八部,一百零二卷。若按《续高僧传》中所说的六十四部,一百零二卷。若按《续高僧传》中所说的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来看,在广东的译述则占了近半数。另撰有注疏七部,八十卷。
  在真谛所翻译的经论记传中,经《唯识论》、《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律二十二明了论》等,著作都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大乘瑜伽行派的思想。他学说所宗,特别重视《摄大乘论》和《阿毗达磨俱舍论》,这两部论组织严密,义理丰富,可以说是以前大乘各学说的总结。在印度佛学史上,都是划时代的名著。但他所传的唯识学说,在陈代因受到京城名僧的嫉妒,而只能局限于岭南一隅,得不到广泛流传。及至真谛死后,由弟子返还各地传播,从广州延至九江、湘郢、建业等处,学者渐众,宗奉者渐多。后来北方僧人昙迁南下,接受了《摄大乘论》学说,认为可以补北方《地论》学说的不足,先后在彭城、江都,长安各地在加以阐弘,奠定了在北方传播的基础。但由于《摄论》和《地经》学并传,使得当时学者各尊所闻,莫衷一是,为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到起到推波逐浪的作用,而开创法相宗,使瑜伽唯识学说遍于中国。故大师在广东所译的《摄大乘论》可谓影响深远,他本人也因其卓绝的精神和丰富的译业,而受到后人的尊敬和纪念。
四、般剌密谛与《楞严经》
  大广东译经弘化的印度等各国高僧中,还有一位在中国佛教中影响颇大的高僧,就是唐时中天竺僧人剌密谛。他在广州译出的《楞严经》在中国流传极广,对中国佛教影响颇大,到了现代仍有僧俗等人为其注释。
  般剌密谛,汉谛为极量,中印度人,于唐神龙元年四月携带梵本《楞严经》到达广州。根据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记说,此经藏在龙宫,有一次龙胜菩萨,到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披阅之下,叹为希有,特地默诵出来,以利益阎浮提的众生。录呈国王,也视为希有法宝,将其收藏于国库里,禁止外传。所以此经还未传到中国,而名声早已远播。后来有一位梵僧,看了智者大师所立的三观,便说这和印度的《楞严经》意旨相符,于是智者大师向西拜求,希得见此经,然而经过十八年始终未能得见。般剌密谛为弘法利生,第一次匿经东来,被守关官史查获,不许出国,此一逆缘反而更坚定了他的弘法心愿。于是用极细的白叠毛,书写《楞严经》,剖膊潜藏,等到疮口平复,方安全过关。到达广州后,访得房融谪迁到广州,便请到制旨寺,再剖膊取出经典,译成后又回印度。从此可见般剌密谛为弘法不惜生命,为法忘我的大无畏精神,真可畏:“般天地,泣鬼神”。
  《楞严经》对于中国的学佛有特别的因缘,此经一经译出流传后,历代佛教学者,便广为弘扬,单卍续藏经所收入的楞严经注释书看,从宋朝到清朝,就有五十四种,一百五十三卷。在中国佛教的译经史上,由梵文译成汉文的佛经虽多,但受到永久而普遍书写、注释、读释、读诵流通的,也仅也华严、法华、维摩、圆觉、楞伽、弥陀,金刚、楞严等诸经。由于《楞严经》译笔非常流畅易读,文字非常幽美雅洁,我国士林学子,很多喜爱读诵楞严,也有因读楞严而信奉佛法的,可见此经在中国有殊胜的因缘。
  但唐智升大师所著的《开元释教录》与《续古今译经图纪》对《楞严经》的译者记载各有不同,因而对《楞严经》异说纷纭,有的说出印度,有的说是汉人撰述,更有的说是由房融伪造,般剌密谛是伪托人物,这是因为《楞严经》自古至今,未见有梵本的缘故,而般剌密谛的事迹,也未曾在其他传记中记载,所以有人认为这姓名是后人杜撰的。从《楞严经》的内容考察,如来藏妙真如性与客尘烦恼之说,乃与《起信论》相呼应;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之说,与《法华经》的普门品类同;五十七位的菩萨阶次,与《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五十二位菩萨有关;另外亦与《大品般若经》、《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瑜伽师地论》等的部分观点一致,又与密灌顶部的《金刚大道场经》之少分相同。正因为《楞严经》兼备众多经论的特长,所以对真伪说一直诤论不休。
  古人有诗说:“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不间糠秕书。”可见《楞严经》的辞藻丰美,思维绵密,以致博学深思之士,阅后而不能释卷。象这样一部说理性严密的佛经,绝非一般文人墨士所能伪造。中国之有楞严,始于岭南。人们始终把它作为佛法修行的妙门。楞严大定为指示众生迷悟的根源,更为禅门大德所推崇。虽有人从各方面对《楞严经》提出质疑,但不管它是真是伪,都无法动摇它在中国佛法中的地位。
结语
  广东之所以被视为西来初地,皆因印度各国高僧不断航海来粤译经传法,把印度的思想文化带到中国,推动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使广东佛教在吸收和融汇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潜力。佛教各宗派成立后,在广东也广泛传播。此后,佛教绵延南粤,思想文化影响深入民间。这些高僧们为了发展佛教事业,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不畏艰辛,努力进取,使得广东佛教在中国翻译经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巩固了广东佛教在中国佛教经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巩固了广东佛教中国佛教中的地位,为中国佛教作出了重大贡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