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待人常不轻
平等待人常不轻
顿平
前言
《妙法莲华经》乃天台宗的正依经典,智者大师依此经而深获内证,依内证妙悟而流出天台三大部名著问世,并且成为天台学的重要依所论疏。故研究之首先,必当推此为目标。披读之初,发现《法华经》中的菩萨法师们,其修行方法不拘一格,活泼亲切易行。或对经卷受持、读诵、书写、解脱、或对佛塔信仰等作为其成佛方法。尤其是常不轻菩萨,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赞叹、如此经历多年,常被四众骂詈,虽能为法忍辱,而于道则无益,现生却感得六根清净,终成佛道。此为他“经”所无,本文拟就不轻菩萨礼拜四众弟子的缘由,及不轻菩萨思想的积极意义。阐述一些个人浅见。
一、菩萨户籍及得名由来
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一国名大成,劫名离衰。该年代是贤善太平之世,无一切恶法衰像,凡所作善事无不成就。此国有一尊佛名威音王如来,他广说佛法令众生得度。佛饶益众生灭度后,复有佛出世亦名威音王如来,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名威音王。最初威音王如来灭度,于像法中,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这位菩萨比丘,遇见佛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时,都会向四众弟子欢喜礼拜赞叹说:“我深深地虔诚恭敬你们不敢丝毫轻慢,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是行菩萨大道,将来必当作佛。”同时这位菩萨比丘不专读诵经典,唯行礼拜。乃至远远的地方看见佛的四众弟子时,也会专程赶去礼拜赞叹并对他们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在四众弟子当中,有些增上慢者,内心不净,看见这位比丘向他们叩头礼拜时,不但不接受,轻则反唇相讥:“汝这无智比丘,从何所来,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重则或以杖木瓦石打掷这位菩萨比丘,或以种种恶语咒骂不轻菩萨。面对诸多恶缘逆境,不轻菩萨内不生嗔,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如此经历多年,仍然不改初衷——一心深信众生当作佛,时时不忘修普恭敬之行,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四众弟子就称他为“常不轻。”
二、不轻礼拜弟子缘由
常不轻菩萨为什么要普遍恭敬礼拜一切佛弟子?
首先,依《法华论》说:“此菩萨知众皆有佛性不敢轻视。”说明菩萨比丘礼拜四众,是敬佛性,非礼身。正哪六祖说:“人有南北,佛性岂分南北?”每人佛性,人格、同等尊贵,故应互相尊敬,不可轻视。所以在他心目中,只见佛,不见众生,遇见有缘者普敬礼拜赞叹。如果他们依佛言教实修行,将来皆可成佛作祖。就如儒家所说:“人人皆可作尧作舜。”不同的是,取决于人之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华严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从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着,无师智,自然智,自得现前。”
其次,菩萨比丘礼四众这是格外化他的一种方便。因为那些增上慢者,不认自己有佛性,执小迷大。错把四禅当四果,鸡毛当令简箭。是故不轻菩萨以“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汝等皆当作佛”的一乘妙法,强熏入增上慢者的八识田中,令成圆顿妙种,更对其礼拜赞叹,以柔和安忍态度教化对方,令增上慢者回转我慢执着之心,改变错误观念,回小回大。如至柔的水能够穿透至刚的岩石,天下再难的事也能迎刃而解。
有经云:“诸佛菩萨,不作众生烦恼因缘,何故不轻菩萨强对增上慢四众授记作佛,令他们打骂招无间地狱苦报?须知,菩萨常以安乐教化众生,非安事乐事,则以方便教令断除。那些增上慢者,未受菩萨礼拜者,已经是增上慢,纵令不谤,亦必获罪。不轻菩萨知彼因嗔有益,方便令彼起嗔度之,令其因谤起嗔,获大罪苦,得降估我慢坚执,终于罪毕,发起善根,闻法修行,转凡成圣,入道受乐。如大良医,观病重恶疾者,或要先发其病后与药令瘥,或不得不用针灸,苦药,甚至以毒攻毒,令病得愈。此正是菩萨以逆行饶益众生,将护众之法,令那些增上慢者皆得成佛,否则虽再经历多劫,恐尚在生死沉沦之中。如《无畏德女经》云:“菩萨为度骄慢嗔恼诸众生等,令彼得起回向之心,又为长众生之诸善根本,是故菩萨礼诸众生。”说明菩萨为救度众生,该慈悲摄受者摄受之,该折伏者折伏之,摄受与折伏同为菩萨度生的方便。
三、菩萨功德成就
世间万物,都有它生长发展因果规律,如春播秋收,谁也无可否认。不轻菩萨以佛性遍观四众,平等大悲等视众生不轻一人,身礼四众之行,口宣不轻之教,心怀“愿人人作佛”之想,恒久普遍恭敬一切众生行,感得果地功德殊胜无比。第一、现报——得安乐增寿六根清净。如经文云:“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它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若先不修因,果如何起。因有先前受持读诵《法华》,礼拜四众之因行,才有临终闻法,六根清净,寿命更增之殊胜功德。第二、生报——命终值遇多佛增进道业。如经文云:“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佛经》”。第三、后报——道满成佛。以如经云:“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知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由上可知不轻菩萨有此殊胜大功德,大成就,诚非一朝一夕之事,不于一佛二佛而种善根,乃于无量百千万亿佛而种善根,自利利他,最后功德圆满,当得作佛,故古德云:“欲想成佛作祖,先作众生牛马。”诚是当代年轻学佛者所应效法。
常不轻菩萨是谁呢?他就是今天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以上所说是他过去因地修道弘法的事迹,平凡的一生,没有多恣多彩的生活,也没有可歌可泣丰功伟迹。有的只是以一颗慈悲平等心,等视一切众生,这正是不轻菩萨伟精神。这种精神贵在“常”,恒久而不变。
四、不轻菩萨思想的现代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常不轻菩萨的思想以“人人皆可作佛”为核心。倡导吾人当“以佛眼等视众生”,和“外敬人如佛”,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以“忍辱、慈悲、无我”,为基本德行来律己。所谓“处世以忍辱为基,利物以慈悲为首,度生以无我为本”,还提倡以“常人心待人”,充分重视个人修养,社会道德教化的作用。这对当今社会秩序,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兹阐述如下:
(一)广行忍辱,注重个修养,这对于当今造就理想人格,完全僧格是有积极意义。一个社会能否稳定发展,固然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应当承认人的因素最为关键。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充满愚昧无知充满斗争,没有道德感,慈悲爱心的人群可以构成和谐有序的社会,因此,从人的自我修养入手,百而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开发人的智力,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工程。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贤圣早已提出许多精辟见解。如《论语·学而》中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很典型的自我反省方法,影响十分深远。佛典中,亦常见到诸佛菩萨高僧大德教诫弟子们于昼夜六时,应守护身口意三业,深观反思之明文。今略举三点:
(1)应观无始以来,我与众生在六道中轮回不息,彼曾为我父母、师长、或亲属,于我有生养爱护之恩德,乃至如今一切资生之具,无不有他们一分之力,虽然改形易道,各不相识,怎可轻慢毁辱?应当受念恭敬,就象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对于众生应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2)应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世诸佛同一法身,我与众生同一体性。我中有彼,彼中有我;我即众生,众生即我。我、人、众生、诸相皆是妄想分别。如海上之波浪,有彼诸相,若能不执着波浪之相,则波浪之一体一味,无有彼此分别。现前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面对诸佛,安敢轻慢,尊重恭敬一切众生,即是尊重恭敬自己,也就是尊重恭敬一切诸佛。
(3)受诸苦痛迫害时,我应当作如是观:一者,能消除我宿世深重业障;二者,能使我因厌离此苦而发出离心,求于佛道;三者,若能忍辱则能磨练我意志,成就我道业。障难和恶习知识,是修行的试金石,有时在助我精进修行上,恶人比善人所起的作用更大更快,我云何不感谢恭敬他们?常不轻菩萨正因深观,现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是未来佛的反省方法,所以被迫害时,始终保持柔和忍辱宽容的态度,善待一切人。恶语能忍,身害能受,丝毫不怨怒,不结怨,不怀恶意,也没有报复之心。最终感得恶人信伏从化,避免流血悲惨事件的发生。可见不轻菩萨行忍,修养深厚无比。
无数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心胸不宽,则往往招灾祸;小不忍,则常乱大谋。想当初,越王勾践兵败如山侄时,如果浮躁冒进,不能忍辱负重,最后想征服吴王夫差,恐怕也是天方夜谭。中国历史上当然也就没有他光辉灿烂的一页。忍辱之于人,是利?是衰?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这里所说忍辱,并非“懦弱”行为。是一种宽容大度的美德,是一种认识宇宙人生实相的智慧,是一种接受、承担、负责、化解、处理、解脱的力量。人的一生,很难事事称心如意,为了生活,事业,哪一个不是时时都要学会忍耐。因为能忍,就有力量,可化干戈为玉帛,转刚强为柔和,一方面升华自己的道德生活境界;另一方面也调和人事复杂关系。彼此和谐友受,坦诚相待,这对于民族大团结是有裨益的。同时也说明诸佛菩萨入世度生说法是建立在人道的基础上,体现了菩萨对人的关心与重视。诚如太虚太师一句名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二)不轻菩萨注重以礼德教化信众,这种教化始终贯彻着慈悲的精神,其群体意识蕴含着稳固的凝聚力。这对于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是很有意义。
何谓慈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慈悲是佛道的根本,一切佛法的根本名大慈大悲。”说明慈悲是佛法中重要法门。而拔苦予乐,则是慈悲的本义,慈悲是另一种意义,是具有消除烦恼功能,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慈能消除心中的溃浊,所谓嗔恨悭贪等烦恼,皆能除净。譬如净水珠在浊水中,水即清也。”菩萨入世度生,无论自行化他,首先以大慈悲为根本,怜悯众生,劝化愚冥,令众生安稳。方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经中说增上慢四众以恶言讥笑,杖木瓦石打掷常不轻菩萨,而菩萨面对恶言逆境,并不以打报打,以嗔报嗔,而是以德报怨。慈悲摄受。依然不分彼此地饶益众生,心平气和地予一声“南无佛”和他们结善缘,七播成佛种子。由这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常行不改,终于软化了对方,消灭一切嗔恚恶怨,终于接受常不轻菩萨的教化。如经文云:“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辨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是菩萨夏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如《孟子·离娄下》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人,敬人者人恒敬人。”这样的教化,可以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增强群体意识与社会凝聚力。愿我们继续发扬佛教慈悲精神,让慈悲永远贮藏于每个人心地中,令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以无我精神,做入世度生事业,这对社会的和谐和进步,环境的改造有些意义。只要我们愿意超过私我感情的窄城,溶入包容性的大我满炉里。身为任职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类的公仆。群众要配合领导,服从上级指示,做好合格的公民。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任务,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投入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服从于社会。
菩萨入世度生,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外现柔和之相,内有善顺之心。但所作之事,或不能完全顺于众生之心欲,不能令这类信众止恶行善,菩萨要使之舍离,令其断恶,故往往为恶众生之怨害。所以菩萨除了以慈悲忍辱心外,更须兼备一切法空的智慧,做入世度生事业。若不能观我法二空的之理,此种善行,恐怕也难持久,容易退失菩提心。
一切法空,简言之,也就是对于现象界不执着。若分析这所谓空,即是甚深般若智,观察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本无自性而空寂无相,即为法空。对于空,绝对不是指什么都没有,也并不否定目前的事实为事实,即目前的现象,乃是直率地接受事情生灭的事实,再进一步追问这种事实和现实,竟从如何而生,如何正确地把握一切事物的情况为焦点。
人类所执着的心和我,根深蒂固;执着一切事物现象,认为是常一不变独存的。佛教一贯强调脱离执着,空的作用,乃是彻底的洗净“执着心”和弃除“我执”。故“空”不只是概念和理论,实系属可实践修的项目,空可分为我空、法空。佛法认为,人类色身由五蕴,四大组成,无有实体和自我之存在,称为我空,而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由因缘所生,亦无实体存在,称为真空。菩萨广修六度法门,更要依“空观”为下手的功夫方能成就,不轻菩萨广修忍辱行,亦是以“空”为体,这种空慧观是由自证的苏夫,是建立在“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的基础上,观“辱者,忍者,辱事”三事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真正达到“宴坐水月道场,广作空华佛事”。大乘菩萨一切法空的理念,可以改造吾人愚痴的认识,涤除我执见,进一步了解宇宙的真实相,乃至对社会的和谐,环境的改造也是有积极意义。
(四)以常人以平等对待一切人,这也是常不轻菩萨一个重要思想特色。一个人,即使拥有万贯家产,而使名声远播,即使建丰功立伟业,说到底都是常人。仍然要饮食起居。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仍然要过日出而作,日末而秘的生活,同样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之苦。即使是圣人,也有他永为常人之处。如《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说明成为大觉悟圣者,也仍然要饮食起居生活。既是常人,就得要有常人心。一次,齐相储子与孟子相遇,齐相储子问孟子一个问题:“齐王总打发人去探视先生,想必先生一定有什么与别人不同之处吧?”孟子回答说:“有什么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呢?尧舜也同一般人一样呢?”人具有的我都具有,人没有的人亦不强求,我跟人一样,人跟我一样,圣人和我也没有什么不同,不轻菩萨正是这样,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谓“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不轻菩萨有的,我们也有,无论贵贱,人人皆可作佛。这就是平等心,常人心。
有了常人心,便不会轻自己自暴自弃。人能承受的我也能承受。无论是风和日丽,春风得意,还是忧愁患害,灾厄困境,人人都会遇到,无须得意无须愁。如此便会非常坦然,心平气和地注重现实的一切。有常人之心,便能以常人之心去处世待人,不轻视人。因为人生而同样,生而平等,人格同等尊贵,有什么可傲视呢?不轻菩萨正根据这一点,永久恒顺恭敬一切众生,不但使自己快乐,最后亦把这种快乐分享他人,这才是恒久的快乐。
一个人,若忘记自己是常人身份,可能会导致两种行为:一者,想拥有一切,得到一切,一切都要争取世上一切的一切皆为他一人准备。二者,放弃一切,对一切都不争取,畏畏缩缩,怯懦卑琐。这两种行为,无论哪一种,其结果都会使人最终失去自己人生的真趣。所以佛法提倡平常心是道。佛法贵在日用中,切莫心外求法。这对于净化人心,建设人间净土是有积极意义的。
结语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一方面促进人类经济的飞快发展。另一方面却又加剧了世界经济的竞争,加强了社会的矛盾,人事关系日益复杂。战争频繁,道德败坏等,所有这一切都给人带来无穷痛苦和烦恼。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更需要宗教的力量,来挽救人心,净化社会。如能把“道德心”、“慈悲心”找回,则社会安宁,众生幸甚。更祈愿我们身边多出几位“内怀不轻之解;外敬不轻之境;身立不轻之行;口宣不轻之教”的常不轻菩萨。人人从自身做起,慈悯一切人,服务一切众,以平等信念广行菩萨道。让痛苦忧患、忌妒、仇恨、战争在这些相互恭敬、礼赞声中消逝。让世界充满和平、温专馨,充满爱,相信“人间净土”即时呈现于眼前。
参考书目:
1、《妙法莲华经》
2、明·智旭著《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普门学报》第四期
(台湾佛光山佛教基金会印行2001年)
4、曹海东《诸葛亮·智圣人生》
(长江出版社1995年)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