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一元多重心物观(27)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杏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元多重心物观(27)
  李杏邨
  智慧为导净土为归
  澈悟禅师说:「修习一切法门,贵乎明宗得旨。今人得知万法唯心,不知心唯万法;但知心外无佛,不知佛外无心;但知无量为一,不知一为无量;但知转山河大地归自己,不知转自己归山河大地。然既不知心唯万法,岂真知万法唯心?既不知佛外无心,岂真知心外无佛?”《净土津要》页一四九
  简言之,佛不异心,心不异法,心佛法三,未可画分,是以念佛即念心,念心即念法,法法全归於心,心心何异於法?心佛为万法之体,意念为心佛之用,万法为心佛之相。一念迷即入众生知见,情生智隔,心佛不契;一念悟即开佛知见,心佛相应,万法如如,但是开佛知见应先扫除情想意识的众生知见,才能拨云见月,自见本性,故《心经》说:一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不空,何能开佛知见?《法华经》说:「是法非恩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能知之。」禅家开佛知见,由空门入手,观空证空,而不住空,然後回机起用,由空出假,随缘涉世,在尘出尘,不沾不碍,《指月录》卷十一描述这种「出三有入真空,由真空入妙有」的过程,《指月录》卷十一说:(招贤禅师)游山归,首座问:『和尚甚处去来?』师曰:『游山来。’座曰:『到甚处?』师曰:『始从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曰:‘大似春意!’师曰:气也胜秋露滴笑渠。”
  芳草代表圣境或空境,初随芳笔去就是超凡人圣或出有入空。落花象微妙有,又逐落花回就是回机起用,随缘涉世,亦即由真空证人妙有的境界。
  首座问道:『落英缤纷,满园春色,不是太热闹了吗?(大似春意)招贤答道:『也比高居圣境,洸空住寂凄凉得像秋露洗笑蓉好得多了!”换言之,禅家出有人空,由空出假,随顺世缘,和光同尘,不沾不滞,才算参学事毕。参禅悟道全靠自力,苟非良材美质,具有良师益友提携砥砺,很难找到一个入处,所以石头希迁说:「如石上栽花,我这里针札不入。药山惟俨说:「如蚊子上铁牛,没有下啃处
  相对地,净上法门普应群机。中下之土,如有深信切愿,亦能人道。中上之土,如有般若气分,更可以禅与慧观,化解妄念,摆脱世缘,一心念佛,念极情亡,自得念佛三昧,能念所念,两俱不立,心佛一体,当与弥陀医生大愿相应,是以临命终时,蒙佛接引,上品上生,花开见佛,得证无生,禅门三关(,初关、重关、牢关)不攻自破,盖因自力佛力汇为一”体,无事不办,无往不利。
  这就是空有交运、禅净双修之道。无禅不能出有入空,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宛然俱在,何异心外求法?无净不能乘佛愿力出生死海,带业往生,否则纵然明心见性,业识未空,难脱死生。二者如车之二轮,相辅而行,交互为用。
  有正智才有正觉。习净土者,如果没有禅的修养或般若气分,姑无论持名念佛,或观想依正庄严,皆不能明心见性,因为没有般若智光,不能解黏去缚,照见五蕴皆空。但是行者有深信切愿,勤於修持,也会与弥陀大愿相应,报生佛国净土,然後带业专修,何愁不能开悟?
  这就是净土法门的胜处,永明廷寿大师所谓「万修万人去」,当非欺人之语。
  念力愿力及业力
  持名念佛虽属意念活动,但是念不离心,心不异佛,心口相应,日久功深,自入念佛三味。《天台十疑论》说:
  一切诸佛悉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心系念一佛,则心散漫,三味难成,故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味。
  《菩萨戒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念之力不可思议。」业由心生,是故业力不可思议;愿由念起,是故颐力不可思议。但是,心能造业,亦能转业,念佛心切,日久功纯,能化杂念为净念,念与愿合,心佛相应,能转现业为净业,净业成熟,随业受生,佛国净土,当下即是。
  谈到这里,读者或许会问:「禅家以无念为宗,无住为本。但是,念佛法门侧重意念的活动,似与宗门宗旨不合,何能禅净双修呀?」如前所述,无念为心体,有念为心用,但是无念心体,唯佛独证,等觉以下深位菩萨,尚未梦见,何况其余?是以禅家所谓无念,系指果德而言。禅家对治意念的下手工夫是「念而离念,不念而念。」神会禅师说:「念来即觉,觉之即无。」圆悟禅师说:「但令心念澄静,纷纷扰扰处,正好下工夫。」《宗门宝藏集》卷中
  天台师静上座,人问;『弟子每当夜坐,心念纷飞,未明摄伏之方,愿垂示诲!』师日:『如或夜间安坐,心念纷飞,却将纷飞之心,以究纷飞之处,则纷飞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盖无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盖无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虑安然,外不寻枝,内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还原之要道也。’《禅业大成》卷六
  由此可知,禅家的人道之机,也离不开意念的活动。但是能念之智与所念之境在智慧观之下,无遁其形,了了分明,追根究柢,能念所念,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幻有实无,万法皆空。念佛法门亦应作如是观,方能出有入空,证入唯心净土,否则心外求法,能昕对立,难入真空,纵有深信切愿,与净土相应,也只能下品下生。
  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减。」一切有情起心动念,便种业因。一念善便与天堂相应,一念恶便为地狱铺路,一念净便种净土业因。是以,三界大道佛国净上,不离当念。如前所述,心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古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非言明,心念集中,可以穿金入石,无坚不摧。佛家所谓业感缘起,也就是心念缘起。换言之,宇宙的运转,万物的化生,世界的形成,都在(来自心念的)业感缘起的支配之下。是以,心态的转变,也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出处。六祖慧能说:
  “……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
  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
  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
  妄是鬼神,贪瞠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坛经》疑问品第三
  《华严经》神通品,觉林菩萨赞佛偈日:
  心如工画师,能昼诸世间;
  五蕴悉徙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综括说来,宇宙万象,包括虚空世界和芸芸众生,皆由心造,如一心念想弥陀净土,日久功深,心佛相应,不离当处,自得往生,更复何疑?《观无量寿经》卷上云:
  ……是故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卅二相、八
  十随形好,是心作佛,诸佛正褊知海,徙
  心想生……
  如前所述,心念就其体性而言,又分为㈠杂念(妄念),㈡净念,㈢正念(无念)。
  杂念——起惑造业,为业感缘起的成因。是以,三界六道无非杂念的形象化。
  净念——念佛观相,系心一缘,杂念不生,故名净念。但是有念就有业,有业就招报,修净土者,信深愿切,虽不起惑,却造净业,净业成时,蒙佛接引,往生佛国净土,非至花开见佛,得证无生,才能明心见性。由此可知,无禅有净土,先修後悟;有禅无净土,先悟後修。(禅家悟後起修,始名真修。)但是修禅全靠自力,而且险难重重,稍有偏差,则前功尽弃。修净者兼得佛力,纵然慧浅幅薄,下品下生,不能开悟,亦无退失之虞。
  正念或无念是诸佛独证的无念心体,等觉以下深泣菩萨尚难梦见,何况三贤四圣和博地凡夫呢?正念、无念就是人空、法空、空空的究竟空,代表法身佛的般涅槃境界。但是,真空不空。是以,正念的形象化,是妙有境界,如诸佛身土,包括卅二相、八十随形好、佛国净上等。反过来说,妙有非有。是以,诸佛身土,美妙庄严,万德纷然,却属幻有实无,不沾不碍,远离妄想执著,和来自杂念的三有世界不可同日而语。
  简言之,非真空不能变现妙有,非妙有不能印证真空。前者是无生无不生,後者是无减无不灭,空有不二,性相一如。
  瑜珈的意念世界
  有心就起念,起念就生惑,生惑就造业,造业就招报,业果循璟,生死流转,何有止期?如前所述,善业报生人天,恶业沦入恶趣,净念相续,累积净业,身坏命终,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准此而言,三界六道、佛国净土皆由心生,也可以说是心念的形象化,瑜珈称为「心念的形态」(Though Form)。
  佛学、瑜珈及印度教为印度宗教发展的三大体系,当然有叠床架屋、彼此互通之处。瑜珈揭示的七重身心世界和佛家的十法界一样,建立在一心万法的基础上。谈到贯穿七重身心世界的精神主体,西方通神论大师李德比特(Lead Beater)在他的名著《天界v一书中说:
  宇宙的精神主体,又名灵子的精华(TheEssence of Monad),如何退化而形成七重身心世界,已散见於瑜跏经论,无庸赘述。现在我们研讨的课题,是灵子精华如何逐渐下行退化、历经七重身心世界,最後以肉身的形象出现於物理世界的物质层。
  所谓下行退化,并不代表空间的移动,而是灵性的冻结和物性的增强,这种生命之流的演变,历时久远,无法以年月计数。它在下行退化的时候,如何由精神领域进入物理世界,和原子、分子,以及细胞组织互相结合,形成根身世界,我们一无所知,也不便妄加臆测。不过,我们可以就人类理智可能把握的范围以内,来采测生命之流的来龙去脉。谈到这里,我们要知道,这种灵子主体的下行退化,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趋势。它节节下降,变质易形,历经七重身心世界,一直到贯穿物理世界的物质层。当它停留在每一个身心世界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地发挥本有的幅射功能,吸取周遭的灵能物质,然後彼此融溶一体,形成各种层次的根身世界。谈到这里,《首楞严经》所谓「揽尘结根」,应物现形也离不开这个道理。
  「灵子主体的下行退化,当然牵涉到体性的蜕变,因而它的运转频率和波长也在不断地变换之中。在下行退化之际,它的运转频率和波长,跟七重身心世界中那一个层面的灵能物质相应,便如磁吸铁,相融相即,依类现形,因而七重根身和七重世界互相因依,主伴相随,秩然有序,层次分明。换句话说,灵子主体在下行退化历经七重身心世界的时候,和每一个层面的灵能物质、频率波长相合,便如水孔交融,结合一体,层层加倍,精粗染净,应有尽有,等於灵子主体,披上了七重灵能物质的外衣。在七重根身世界中,灵子主体扮演著灵魂的角色,等於密宗六大缘起中的识大,支配身心世界的发展。但是它在下行之际,灵性渐减,物性渐增,到了物理世界的层面,本有的灵性不是部分冻结,便是全部冻结,昕以贯穿在心物之间的灵体早己面目全非了。」(TheDeva^chanic Plane《天界》一三O页一三一页)
  作者按:灵子主体也就是佛家昕谓本源真性或自性。自性本空,无来去相。瑜珈所谓退化下行,系指由真起妄,如人入梦,自生妄境,是以七重根身世界或三界六道亦应作如是观。返本还原之道,是将附著在灵子本体的七重能源物质外衣,层层剥落,妄尽明存,自见本性,「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内外通澈。这和中国丹道的「炼神还虚」、佛家的「逆流照性一有异曲同功之妙。瑜珈养气炼心的法门甚多,除了上述的军荼瑜珈(Kundalini Yoya),尚有修心瑜珈(Raya Yoga)、持咒瑜珈(Mantra Yoga),统称为胜王瑜珈,因为篇幅所限,不便赘述。
  在神秘主义里,瑜珈行者提出一种惊人的论调,那就是说,在七重身心世界里,有所谓念想世界(Mental Hlane),介於纯精神世界和纯物质世界之间。「……人……这个思想的主体——在意念世界中显现出一个组织精密、色调生动的身形,起码在具有超感觉人士的眼里是如此。它似有还无,迷离恍惚,如薄雾轻云,在空中浮动。一个人的精神修养道高,他的意念身趟显得鲜明生动。总括说来,意念身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形象,构成意念身的粒子(particles),轻灵精细,肉眼鸡见,无时无刻不在震荡中、闪烁中,如虹飞霞走,光芒四射,泛紫流红,美不胜收,假如一个人生有宿慧,且有修持,日常从事於超尘绝俗的思想活动,他的意念身又不同凡响,在高莘的色调中带有清新空灵的神韵。一 节译自《念想的形象》(Thought Form, by Annie Besant第八页)
  正如佛家的三界六道一样,瑜珈的七重世界不出一心,随心变换。当我们精神升华突破物理世界时,我们的光气身(Etheric Double)和星光身(Astre Body)便依次显现了。假如我们更上层楼,脱落星光身的外衣,介乎心物之间的意念身(Mental Body)便随之展现了,在意念身的里面尚有四重贴肉布衫,如菩提身(Bodhi Body)及涅槃身(NirvanicBody)等。除非这七重灵能物质的外衣,层层剥落,我们不能自见本性,也就是禅家所谓「本来面目」。具有超感觉的瑜珈修士,可以利用高度的直觉(Intuitive Facety)观测物理世界以上的身心动态,但是只能达到意念层的有色界,超过这个层次,属精神世界,身心俱泯,无迹可寻,只有精神运转频率的变换,决定精神层次的升沉。瑜珈师李德比特(C.W.Lead Beate二在他的《天国》一书中,描述意念层的身心动态,颇为生动:
  在调查的初期,我们发现
  ,意念层的物质(Men,
  tal Matter),对意念的
  活动,远较星光层的物质
  (Astral Matter) ,更
  具有强烈的敏感性。但是
  ,在天国的领域里,根本
  谈不到纯粹的物质,一切
  都是意念的材料,有形有
  色,但无实质。在思想意
  念的支配之下,如云飞霞
  来,游移不定,瞬息万变
  。撇开天国不谈,在物理
  世界里,一个人怀念远居
  异国的亲友,时时刻刻在
  关心他、祝福他,在一心
  专注的过程中,一种光气
  似的意念的波环,会从他
  的周遭向外扩散,一直到
  他怀念中的亲友受到他的
  精神感染为止。
  这种精神波动的光环和投
  石入水激起的波浪一样,
  向四面八方作平面的扩散
  ,扩散的距离越远,波环
  的圈子越大,投射的力量
  越弱,一直到再衰三竭,
  自然消失为止。但是,天
  国的精神波浪,向外扩散
  的方面,远远超过物理世
  界的四度空间。换句话说
  ,这种思想意念的动向不
  仅是平面的、立体的,而
  且是超立体的。在意念世
  界里,每一个人构成一个
  光华灿烂的思想中心,那
  是何等动人的景象呀!一
  一在天国里,来自四面八
  方的光气波环,殊形异状
  ,五光十色,穿插交错,
  却有条不紊,历历分明,
  正如人间,云收雨霁,万
  道虹霞,经天匝地,纵横
  交错,互相辉映,光华灿
  烂,蔚为壮观……。一
  如前所述,意念的形象和颜色,随著思想意念的性质而变易。强烈的爱心,会使意念身呈现娇艳欲流的玫瑰色;如果一个人急欲救助一个在病患中的亲友,他会放射出洁白如雪的光气环;如果他急欲安慰一个精神沮丧的亲友,他会以金光闪耀的天使姿态,出现在他的面前。除了光璟和震波以外,一个怀念亲友的人,会主动地向对方投射出一股思想之流,藉以增强後者困处逆境的抵抗力,但是因果倒置的情形也是有的。
  一个在天国低层或等而下之,处於星光层、以太层或物理层的人,仰慕高居天国上层的圣者或善知识,或许他们彼此之间有师生的关系,他终日默想圣者的音容威仪,因为後者是他的精神导师。当他的诚敬和热爱经由思想之流传送到圣者的时候,一股光华灿烂的灵线,自会出现在他们师生之间,但是真正的受益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普通情形下,这股灵线紫中泛蓝,金光闪闪,代表宗教的热诚、高度的智慧和精神的解脱。按常理来说,这个学生的光环和震波,会随著他的思想流注传送过去,使老师深受感染,而蒙其利。但是,事实恰好相反,这股思想的灵线,因为和老师接通,光华大盛,一股强劲的精神力量,就会经由这股灵线流注到学生身上,使他的精神层次更为升高。换句话说,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诚敬,却加宽老师对学生精神流注的孔道,这和耶教的属灵、佛家密宗灌顶及念佛法门的感化道交,同出一辙。
  谈到这里,我们要知道,瑜珈的意念身,无非来自杂念的统一和升华,和佛家的净念、正念毫不相涉。但是,杂念的高度集中,也会达成凡夫定和欲界定等,使瑜珈行者不脱肉身便能超凡入圣。
  如果瑜珈行者一念通诚,仰慕忆想高居上界的圣者,而且行之日久,彼此心念相通,感应道交,圣者的灵力,随著心念交感的灵线,流注在学生的身心之中。这样一来,自力他力兼而有之,何愁功行不进、道果不成呀!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也强调亿佛念佛为人道的捷径: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名超日月光,放
  我念佛三味。譬如有人,一人专忆,一人
  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
  ,同於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
  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逢
  速。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
  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前所述,心生万法,专修净业,忆佛念佛,精诚所至,心开见佛,何愁不得往生?
  念力来自心念的活动,定力来自心念的集中,愿力来自心念的导向。念力越纯,定力越高,愿力越大。所以,定中起念发愿,有不可恩议的效用。
  举例而言,郁头蓝弗,定中起念,誓杀鱼鸟,作无量罪,堕三恶道。佛陀有鉴及此,乃说「禅定乱著心因缘」以警後世:
  郁头蓝弗本为五通仙人,道妙通玄,声名
  速播,王室后妃重臣慕名求迫,待以国师
  之礼。此後,郁头蓝弗日常空行,进出王
  宫,谈玄论道,接受供养。每次入宫,王
  妃亲自迎送,随侍左右。王妃天生丽质,
  吴艳如花,风情万种。郁头蓝弗,时亲香
  泽,早己暗生情愫,只是格於礼法,未有
  越轨行为。某日,郁头蓝弗於不经意中,
  手触王妃手臂,洁白如玉,柔若无骨,顿
  觉心荡神摇,不能自持,神通定力,两俱
  消失。沮丧之余,急欲出宫,但是神通已
  失,不能飞行,乃请王府备车,乘驾而归
  。此後,不复外出,水边株下,锐意清修
  ,以便恢复玄功定力。垂成之际,林鸟争
  鸣,复闻水中鱼斗之声,困扰清修,不能
  得定,乃生瞠恨,而发恶愿:气他日道成
  ,尽杀鱼鸟。』此人日彼得无想定(四空
  定)报,生非想非非想天。天寿终时,恶
  愿应验,报生飞狸,尽杀鱼鸟,造业无边
  ,堕三恶道。」一据《大智度论》卷十七节
  录改写)
  佛菩萨无时不在正定之中。佛家的正定来自正觉,当非四空定可此。是以,在正定中发大誓愿,颐力之强,无与伦比。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显化佛国净上,无量无边,普应群机,庄严宏丽,清净光明,如经所说:
  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
  树,一种声音千亿倍也,亦有自然万种位
  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
  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其
  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
  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
  以为交络,覆盖其上。内外左右有诸浴池
  ,或十由句,或廿、计乃至百千由旬,纵赓深浅,皆各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其池岸上,有梅檀树,单业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钵昙摩花……杂花光茂,弥覆水上。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实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於膝……欲令灌身,自然灌身……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倪体,荡除心垢……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彼佛国土,诸往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声音,神通功德。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但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恩食),自然饱满,身心柔软,无所味著,事已化去,时至复现,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无量寿经》卷上净土佛国的描述,散见其他经论,无庸赘述。
  摘自《慧炬》第31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