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影寺慧远的判教学说
净影寺慧远的判教学说
廖明活
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
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 1993.07 出版
(pp. 219-235)
--------------------------------------------------------------------------------
219 页
净影寺慧远(523-592) 为北周和隋代的重要佛教思想家
,他的判教学说反映他对各类佛典和各门佛说的意见,从而
显示他的教学的整体取向,有探讨的价值。「判教」者,是
对内容、风格多样的佛典和佛说,加以类别、疏理和会通的
工作,为中国佛教思想的中心课题。在慧远以前,早流行着
各种不同判教主张。本文首先叙述慧远对前人的判教主张的
批评,继而申述作为慧远判教思想核心的「二藏」分类,和
探讨慧远对「渐教」「顿教」这些重要判教观念的理解。又
慧远曾把佛教教义划分为四门,称之为「四宗」。本文最后
部分展示这分析的意义,并申明慧远等视一切大乘经论的态
度。
220 页
净影寺慧远(523~592)为地论宗南道一系的人物。地
论宗以《十地经论》(以下简称《地论》)为其教学的依据
。《地论》的作者世亲(五世纪在世),为印度佛教瑜伽行
学派的创立人,而《地论》于南北朝中叶(六世纪初)由菩
提流支和勒那摩提译出,是为瑜伽行思想传入中国的第一声
。据说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对《地论》理解不同,流支之学
为道宠继承,摩提之教则由慧光(468~537)传扬,形成地
论宗的北道和南道两系。慧光的徒众中著名者有法上(495
~580),而慧远乃是法上的得意门生。慧远博览佛典,着
述宏富,加上性格高洁,不畏强权,因此深受时人敬重;而
史家亦每把他跟天台宗的创立人智顗(538~597)和三论宗
的复兴者吉藏(549~623)并称,推举为隋代的三大法师之
一。
判教者,是指对内容、风格多样的佛典和佛说,加以类
别、疏理和会通的工作。在南北朝时期(五、六世纪),佛
教传入汉地已有四百多年之久,已经在中土植根。随着对佛
教经论,接触日广、认识日深,中国佛教徒开始觉察到不同
的佛经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其间更且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从
而产生判别和会通异义的要求。判教的风气便是在这背景下
形成,并日益流行。在慧远之世,流传着众多不同的判教主
张。慧远指出了其中部分主张的错误,并以「二藏」、「四
宗」的分类,涵摄各种佛典和佛说。其表达的意见,显示了
他对异类佛典和异门佛说所采取的态度,及反映出他的思想
的整体取向,是有研究的价值。
慧远的判教学说,主要见于他的著名作品《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集合佛义要目,共二百四十九科,详加申释
,以显发大乘教学的深意。(1)当中以〈众经教□义〉和
〈二谛义〉两科的讨论,跟判教的问题关系最为密切。又慧
远曾为不少经论造疏,这些义疏的引论部分,亦有涉及判教
的文字,可作参考。
一、慧远对前人的判教学说的述评
《大乘义章?众经教□义》一科分为三门:一、叙异说
,二、辨是非,三、显正义。其中第一门「叙异说」,述及
刘□、慧诞和菩提流支的判教学说:
(一)刘□的「二教五时七阶」说:
刘□(438~495)为南齐时代的隐士。在刘□的时候,
中国佛教界盛行渐悟、顿悟的讨论,对于觉悟成佛为自浅至
深的事、还是为一了即了的事,不同的中国佛教徒有不同的
意见。刘□主张顿悟,其作品《无量义经序》,清楚表远了
这观点。至于刘□的判教学说,多见于后人的记载,其中《
大乘义章》的记载为最早出,又是最为详尽。
────────────
(1) 《大乘义章》全书今不存,现存前四聚,共二百二十二
科。
221 页
《大乘义章》记刘□判别佛说为「二教五时七阶」:
晋武都山隐士刘□说言:如来一化所说,无出顿、渐
。《华严》等经,是其顿教,余名为渐。渐中有其五
时七阶。言五时者:
一、佛初成道,为提谓等,说五戒十善人天教门。
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宣说三乘差别教门。求声
闻者,为说四谛;求缘觉者,为说因缘;求大乘
者,为说六度,及制戒律,未说空理。
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宣说空宗、《大品》、《
般若》、《维摩》、《思益》,三乘同观。未说
一乘、破三归一,又未宣说众生有佛性。
四、佛成道已,四十年后,于八年中说《法华经》,
辨明一乘,破三归一。未说众生同有佛性,但彰
如来前过恒沙,未来倍数,不明佛常,是不了教
。
五、佛临灭度,一日一夜说《大涅槃》,明诸众生悉
有佛性、法身常住,是其了义。此是五时。言七
阶者,第二时中,三乘之别,通余说七。(2)
根据慧远所述,刘□是以「顿教」、「渐教」两门为总
纲,对佛经和佛理作出分类。慧远祇笼统地指出刘□以《华
严经》为顿教的代表经典、把其它经典皆归属渐教,而没有
解说刘□所谓「顿教」、「渐教」的意思。及后唐朝澄观(
738~839)的《华严经疏》提供了一些这方面的数据:
齐朝隐士刘□亦立渐、顿二教,谓《华严经》名为顿
教,余皆名渐,始自鹿苑,终于双林,从小之大故。
然此《华严经》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顿义。
(3)
根据传统的说法,《华严经》是佛陀于成就觉悟之初,
在菩提树下,向最上根器的菩萨,直接地、全面地陈述他的
觉悟的历程和经验,从而开讲的佛典。刘□说《华严经》「
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顿义」,表示《华严经》就像初
出的日头,先照最高的山峰,显然是赞同这说法;如是他所
理解的「顿」义,当有「直接」、「纯全」的意思。又根据
传统的说法,由于《华严经》的教学太直接、太纯全,大部
分的听众都不能明白;于是佛陀离开菩提树,来到鹿苑,此
后四十余年,直到在双树间入灭之时为止,自浅至深循步渐
进,一步一步地诱导他的徒众归向正道。刘□说:「始自鹿
苑,终于双林,从小之大」,当是指这事;而他称之为「渐
」,则他所理解的「渐」义,
───────────
(2)《大正藏》卷44,页465上。
(3)《大正藏》卷35,页508下。
222 页
当有「自浅至深」、「循步渐进」的意思。
佛陀四十余年的渐教过程,刘□把它划分为五个时段,
各有其代表的学说,是为「五时」。五时中的等二时,包括
了三种浅深不同的教说,再加上其它四时的自浅至深的教说
,便共有「七阶」。刘□的《无量义经序》里有一节文字,
对「七阶」逐一作出说明:
根异教殊,其阶成七:
先为波利等说五戒,所谓人天善根,一也。
次为拘邻等转四谛,所谓授声闻乘,二也。
次为中根演十二因缘,所谓授缘觉乘,三也。
次为上根举六波罗蜜,所谓授以大乘,四也。
众教宜融,群疑须导,次说《无量义经》。即称得道
差品,复云未显真实,使发求实之冥机,用开一极之
由绪,五也。
故《法华》接唱,显一除三,顺彼求实之心,去此施
权之名,六也。
虽权开而实现,犹掩常住之正义。在双树而临崖,乃
畅我净之玄音,七也。
过此以往,法门虽多,撮其大归,数尽于此。(4)
合观以上引述刘□的亲述和慧远的记说,刘□所谓「五
时七阶」,乃是佛陀对应根器相异的众生,从而安设的浅深
分殊的教说:
(1)第一时(第一阶):佛陀初成道后,向最先供
养他的商人提谓和波利,演说五戒、十善这些
可以使众生轮回为人、天两种善趣的教门。
(2)第二时(第二、三、四阶):佛陀成道后十二
年中,为三种根器不同的修行人,演说三种不
同的教门:
(i)为拘邻等下根的修行人,演说四谛等声闻
乘教理。
(ii)为中根的修行人,演说十二因缘等缘觉乘
教理。
(iii)为上根的修行人,演说六波罗蜜等大乘教
理。
(3)第三时(第五阶):佛陀成道后三十年中,为
曾接受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大乘)教学的
诸修行人,开讲《般若》、《维摩》、《思益
》、《无量义》等经,一起演说「空」的教旨
,使修行人发起追求真实究竟道的意愿。
(4)第四时(第六阶):佛陀成道后四十年,开讲
《法华经》,表明前时所陈说的三乘教学为权
宜施设,今时所展示的一乘教学方为真实义;
「破」除方便的
────────────
(4)《大正藏》卷9,页383~中~下。
223 页
「三」乘道,开「显」究极的「一」乘道。
(5)第五时(第七阶):佛陀临入灭前,在双树间
讲大乘《涅槃经》,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的法身为常住、清净等。
(二)慧诞的「顿渐二教」说:
《大乘义章》记有诞公判别佛说为顿、渐两种:
又诞公云:佛教有二:一顿、二渐。顿教同前。但就
渐中,不可彼五时为定,但知昔说悉是不了,双林一
唱是其了教。(5)
据近人考证,「诞公」当为慧诞,是《涅槃经》的专家,据
说为宝亮(444~509)等所编的《大般涅槃经集解》,便收
录了他的一些说话。(6)从《大乘义章》的记述看,慧诞
的判教说在纲领上跟刘□的相近,祇是在反对把渐教定然划
分为五时、认为渐教仅有「了」和「不了」的分别这地方,
有所不同。「了」者,有究极、完全的意思。慧诞以为渐教
中的各经,唯有佛陀于入灭前、在双树间开讲的大乘《涅槃
经》方为「了」,其它全部都是「不了」。
(三)菩提流支的「一音」说:
菩提流支为地论北道的始祖。《大乘义章》记其判教观
,说:
又菩提流支宣说:如来一音以报万机,大小并陈,不
可以彼顿、渐而别。(7)
菩提流支认为佛陀以「一」种言「音」,「并陈」大乘
、小乘各种教理,以配合根机万殊的听众的需要,当中并没
有顿、渐的分别。《大乘义章》〈众经教□义〉一科在第一
门「叙」述以上三种判教的「异说」后,继而在第二门「辨
」别这三种异说的「是非」:
(一)慧远对刘□的判教学说的批评:
───────────
(5)《大正藏》卷44,页465上。
(6)有关「诞公」当为指慧诞之说,参见□本幸男:《华严
教学?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56年),页167~
176。
(7)《大正藏》卷44,页465上~中。
224 页
慧远认为刘□用作为其判教体系的总纲的顿教、渐教两
范畴,不能涵摄所有佛经和佛理:
刘□所云:「佛经无出顿、渐二门」,是言不尽。如
佛所说四《阿含经》、五部戒律,当知非是顿、渐所
摄。所以而然,彼说被小,不得言「顿」。说通始终
,终时所说,不为入大,不得言「渐」。又设余时所
为,众生闻小取证,竟不入大,云何言「渐」?是故
顿、渐摄教不尽。(8)
要了解以上慧远的批评,首先要知道慧远如何理解「渐教」
、「顿教」两辞:慧远把领受大乘道的修行人分为两种:一
为先前曾修习小乘道、今时转归大乘道的「渐入菩萨」、一
为径直修习大乘道的「顿悟菩萨」;而慧远把「渐教」和「
顿教」,分别理解为向渐入菩萨和向顿悟菩萨所讲的大乘法
。(9)既然就慧远的理解,渐教和顿教同是教授大乘法,
小乘法自然不在它们指涉的范围内,如是全然以小乘法为内
容的经典(如四部《阿含经》),便非它们所涵摄。故慧远
乃有「顿、渐摄教不尽」的责难。
《大乘义章》非难刘□「渐教」中的「五时七阶」分类
甚详,其中不少地方是反对将某类佛经、某种佛义,判属佛
陀教学生涯的某一时段,认为这样做是没有经典根据,兼且
是无视佛陀方便说法的作风。例如慧远反对说初时为人天教
,说:
若言初时为提谓等,说人天法,不论出道,何所依据
?人天教门,如来一化,随诸众生,有宜便说,岂局
初时?又《提谓经》说:「诸众生吾我本净」,「吾
我本净」是众生空;又说:「诸法皆归本无」,「诸
法本无」即是法空。(10)......二空即是出世直道
,云何名为人天教门?(11)
慧远引述《提谓波利经》的话,指出佛陀曾教提谓、波利以
人、法「二空」的道理,而人、法「二空」的道理为出世间
道,不属人天教门的范围。况且佛陀随宜说法,有众生适宜
听人天教,他便说人天教,岂会把人天教局限在初时?又慧
远反对把三乘教定属第二时,所持理由亦相近:
────────────
(8)同上注,页465中。
(9)同上注、
(10)《提谓经》当是指《提谓波利经》,是二本伪经,为北
魏时代中国人所造。全经已散失,唯古书征引其文颇多
,敦煌遗简中亦保存其部分章节,从之可窥见其大貌。
(11)《大正藏》卷44,页465中。
225 页
云如来于彼十二年中,唯说三乘差别教门,依何文证
?《法华经》中但云:「求声闻者,为说四谛;求缘
觉者,为说因缘;求大乘者,为说六度」。(12)何
曾说言在十二年?又若众生于余时中乐闻是法,或在
此时乐闻余法,佛岂不说?判无斯理。然实别教,如
来一化,有宜便说,不得定言在十二年。(13)
慧远指出刘□谓佛陀于说法初十二年,唯说三乘差别教门,
是没有经文为证。《法华经》祇是说佛陀为求声闻道者讲四
谛、为求缘觉道者讲十二因缘、为求大乘道者讲六波罗蜜,
并没有提到十二年。又在其它时段要是有众生乐于听闻三乘
法,佛陀怎会不为他们演述?佛陀一生教化,是「有宜便说
」,因此不可定言三乘教唯属初十二年。
在抨击刘□「五时」说的后三时分类时,慧远大力批判
这分类所显示的自浅至深、以大乘《涅槃经》为至上的构思
,反映出慧远等视一切大乘经的态度。例如慧远指出为刘□
判属第三时的《大品般若》里有「无二(乘)无三(乘)」
之语,可见「破三(乘)显一(乘)」的思想,并非刘□判
属为第四时的《法华经》所独有,因此便不能以《般若经》
不破除三乘教为理由,主张《般若经》比《法华经》粗浅:
若言《般若》不破三乘、浅《法华》者,《大品经》
中舍利弗问:「若都不退,空复不异,何故得有三乘
差别,不唯一乘?」须菩提答:「无二无三。若闻不
怖,能得菩提。」(14)此与《法华》无二无三,其
言何别,而言非是破三归一?(15)
慧远又指出《法华经》所辨明的「一乘」,便即是「佛性」
;又《法华经》中记及常不轻菩萨见出家和在家的男女信众
,悉皆赞叹他们当得成佛;凡此皆可见《法华经》亦有众生
皆具佛性的思想。故此不能以《法华经》不说佛性为理由,
把《法华经》判列在《涅槃经》之下:
若言《法华》未说佛性,浅于《涅槃》,是义不然。
如《涅槃经》说(佛)性即是一乘。(16)《法华经
》中辨明一乘,岂为非(佛)性?又《法华经》中常
不轻菩萨若见四众,高声唱言:「汝当作佛,我不轻
汝。」(17)以知众生有佛性,故称言「皆
────────────
(12)参见《妙法莲华经》〈序品〉第1,《大正藏》卷9,页3
下。
(13)《大正藏》卷44,页465下。
(14)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如品〉第54,《大正藏
》卷8,页337下。
(15)《大正藏》卷44,页466上。
(16)参见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11,《大
正藏》卷12,页524下。
226 页
作」。但言「皆作」,即显有性。(18)
慧远同意为刘□判属为第五时的《涅槃经》,是佛陀临入灭
前最后演说的经典,但他不认同因为《涅槃经》是最后演说
,它的教说便是最高深、最圆满这想法,并且举出一系列如
来藏系的经典,指出这些经典同为「圆满究竟了义」:
第五阶云:如来垂终,说《大涅槃》,独为究竟了义
之唱。然实《涅槃》垂终,所说未必垂终,偏是了义
。如双林前宣说《胜鬘》、《楞伽》、《法鼓》、《
如来藏经》、《鸯掘摩罗》、《宝女经》等,皆是圆
满究竟了义,何独《涅槃》偏是了义?(19)
(二)慧远对慧诞的判教学说的批评
由于慧诞的判教学说跟刘□的多有类同地方,故慧远在
批评慧诞的判教学说时,重复了他先前在批评刘□的判教学
说时所提出的意见:
诞公所言顿、渐之言,义同前破。然佛一化,随诸众
生,应入大者,即便为说。随所宣说,门别虽异,无
不究竟。何独《涅槃》偏是了义。(20)
「诞公所言顿、渐之言,义同前破」,所谓「前破」,即前
面所出的「顿、渐摄教不尽」的评破。慧远认为慧诞的顿、
渐二教判,跟刘□的顿、渐二教分类一样,是犯了不能涵摄
一切佛典的过失。慧远又重申佛陀为随宜施教,对应该接受
大乘义的众生,便宣说大乘了义教。故不同大乘经在进路上
容或有分别,但都同样包含大乘了义。并非如慧诞所说,独
是《涅槃经》方为了义经。
(三)慧远对菩提流支的判教学说的批评
慧远对菩提流支的一音说,有以下的非难:
菩提流支言:「佛一音以报万机,判无渐顿。」是亦
不然。如来虽复一音报万,随诸众生,非无渐顿。自
有众生藉浅阶远,佛为渐说;或有众生一越解
────────────
(17)参见《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20,《大正藏
》卷9,页50下。
(18)《大正藏》卷44,页466上~中。
(19)同上注,页466中。
(20)同上注,页466下。
227 页
大,佛为顿说。宁无顿、渐?(21)
无疑,佛陀法力无边,可以以一种言音,开导根机万殊
的众生,而莫不符契。但这并不便表示佛陀的教说没有顿、
渐的分别。当佛陀向自小乘道(「藉浅」)进入大乘道(「
阶远」)的渐入菩萨讲大乘法时,那便是「渐说」;当佛陀
向直接进入大乘道的顿悟菩萨讲大乘法时,那便是「顿说」
。怎可以说佛说没有顿、渐的分别呢?
二、慧远的二藏判和慧远对「渐教」、「顿教」二辞的理解
《大乘义章》〈众经教□义〉一科在「叙」述三家「异
说」(第一门)和「辨」别其「是非」(第二门)后,于第
三「显正义」一门,分「分圣教」和「定宗别」两部分,申
述自己的判教理论。在「分圣教」部分,慧远提出他认为正
确的佛说分类:
(一)分圣教
圣教虽众,要唯有二:一是世间;二是出世;三有善
法,名为世间;三乘出道,名出世间。
就出世间中,复有二种:一、声闻藏,二、菩萨藏。
为声闻说,名声闻藏;为菩萨说,名菩萨藏。故《地
持》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
是声闻藏。」(22)......龙树亦云:「迦叶、阿难
于王舍城结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
集摩诃衍,为菩萨藏。」(23)圣教明证,义显然矣
。
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
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
名「大」,圆极名「满」。教别如此。(24)
慧远首先把佛说分为「世间」及「出世间」两大类:前者演
说轮回世间(「三有」)的善法(亦即刘□所谓「人天教门
」);后者演说出离轮回世间的要道。慧远又进而把「出世
间」法分为「声闻藏」和「菩萨藏」两种。声闻藏是对声闻
人说,故名「声闻」;因其陈义狭劣,又名为「小」;因其
陈义有所不尽,又名为「半」。菩萨是对菩萨人说,故名「
菩萨」;因其陈义宽广,又名为「大」;因其陈义究竟圆极
,又名
────────────
(21)同上注。
(22)参见《菩萨地持经》〈方便处力种性品〉第8,《大正藏
》卷30,页902下。
(23)参见《大智度论》卷100,《大正藏》卷25,页756中。
(24)《大正藏》卷44,页466下。
228 页
为「满」。
慧远不但在《大乘义章》,也在他的不少其它著作里为
佛说作出分类。那时他多略去「世间」、「出世间」一重,
祇说佛说有「声闻藏」和「菩萨藏」两种。(25)可见「二
藏」的判别,为慧远判教学说的核心。把佛说分判为二藏,
并非始自慧远。这分类早见于印度大乘经论,(26)而在中
国,在慧远以前的昙无谶(385~433)、菩提流支,跟慧远
同时的吉藏,都持相近的说法。(27)慧远二藏说较特别的
地方,是它把「二藏」所教授的「声闻」和「菩萨」,再加
以细分。在声闻方面,慧远在其《十地经论义记》说:
声闻藏中,所教有二:一、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
。声闻声闻者,是人本来求声闻道,常乐观察四真谛
法,成声闻性,于最后身值佛,为说四真谛法,而得
悟道。本声闻性,今复闻声,而得悟道,是故说为「
声闻声闻」。......缘觉声闻者,是人本来求缘觉道
,常乐观察十二缘法,成缘觉性,于最后身值佛为说
十二缘法而得悟道。本缘觉性,最后闻声而得悟道,
是故说为「缘觉声闻」。......然声闻声闻总相知法
,钝而不利;缘觉声闻别相知法,利而不钝。利钝虽
殊,同期小果,藉教处同,是故对斯二人所说,合之
以为声闻法藏。(28)
慧远把声闻人分为两类:由听闻四谛的道理而悟道的「
声闻声闻」、和由听闻缘生十二支的道理而悟道的「缘觉声
闻」。四谛的道理是「总」纲,缘生十二支的道理是「别」
目。今声闻声闻要听闻总纲,方能悟道,可见其根器较迟钝
;缘觉声闻则祇听闻别目,便能悟道,可见其根器较为明利
。不过无论是根器明利者也好,是根器迟
────────────
(25)例如《观无量寿经义疏》本,《大正藏》卷37,页173上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1,《大正藏》卷37,页613上
;《维摩经义记》卷1,《续藏经》卷27,页279后上;
《胜鬘经义记》卷上,《续藏经》卷30,页276后上;《
十地经论义记》卷1,《续藏经》卷71,页134前上。
(26)例如慧远在上引文便引用了《地持经》和《大智度论》
的说话,支持其二藏的分判。
(27)圆测(613~696)《解深密经疏》卷1记及昙无谶判别佛
说为半、满二教:或说二教,所谓半、满,如昙无谶。
(《续藏经》卷34,页298后上)智顗《法华玄义》卷10
提到菩提流支「明半、满教:」五者、菩提流支明半、
满教,十二年前皆是半字教,十二年后皆是满字教。(
《大正藏》卷33,页801中)吉藏《胜鬘经宝窟》卷上肯
定二藏的分判是有经论为根据,应当接受:从菩提流支
度后,至于即世,大分佛教为半、满两宗,亦云声闻、
菩萨二藏。然此既有经论诚文,不可排斥。(《大正藏
》卷37,页6上)
(28)《续藏经》卷71,页134前上~下。
229 页
钝者也好,他们同样是追求灰身灭智的小乘果报,其所凭借
的教说层面相同,故统称之为「声闻藏」。在菩萨方面,《
十地经论义记》如此说:
菩萨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
者,是人过去曾习大法,中退学小,后还入大,大从
小来,谓之为「渐」。......言顿悟者,有诸众生,
久习大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即能入大,大不由小
,名之为顿。......渐入菩萨藉浅阶远,顿悟菩萨一
越解大。顿、渐虽殊,以其当时受大处一,是故对斯
二人所说,为菩萨藏。(29)
慧远亦把菩萨分为两类:一是过去曾学习大乘法、中间退学
小乘法,后来见佛,重新进入大乘道者;一是一向以来长期
学习大乘法,今得见佛,实时契悟大乘道者。前者曾经历退
学小乘「浅」法的阶段,再从浅入深,故名「渐入菩萨」;
后者实时直往解悟大乘法,故名「顿悟菩萨」。又无论是渐
入也好,顿悟也好,他们所接受的教说,同为属于大乘层面
,故统称之为「菩萨藏」。
慧远的两种菩萨分类,牵涉及他对「渐教」和「顿教」
这两个在中国判教教学里经常出现的名辞的理解的问题。慧
远在《观无量寿经义疏》里,在举出「二藏」二门分类之后
,继而举出局、渐、顿三门分类:
须知教局、渐及顿。小教名「局」;大从小入,目之
为「渐」;大不由小,谓之为顿。(30)
说:「小教名局」,则「局教」是指小乘教,亦即声闻藏。
如是「渐教」和「顿教」,当是关乎大乘教,为属于菩萨藏
的范围。慧远形容渐教为「大从小入」,顿教为「大不由小
」,而同样的辞语又分别出现于前引文对渐入菩萨和顿悟菩
萨的形容。由此可见,慧远所谓的「渐教」和「顿教」,分
别为指对渐入菩萨和顿悟菩萨所讲的大乘法。慧远正是根据
这理解,批评刘□和慧诞的顿、渐二教判为「摄教不尽」。
慧远也是根据这理解,把《观无量寿经》、《维摩经》、《
十地经》、《胜鬘经》等多种大乘经,归入顿教一项下,(
31)而不像刘□,祇以《华严经》为顿教的代表经典。
────────────
(29)同上注,页134前下~后上。
(30)《大正藏》卷37,页173上。
(31)参见《观无量寿经义疏》本,《大正藏》卷37,页173上
;《维摩经义记》卷1,《续藏经》卷27,页279后下;
《十地经论义记》卷1,《续藏经》卷71,页134后上;
《胜鬘经义记》卷上,《续藏经》卷30,页134后上。
230 页
自大乘教学形成以来,大乘学徒每贬称先前流传的佛说
为「小乘」,对之采取轻视的态度。慧远分判佛说为声闻藏
和菩萨藏两类;以前者所说的小乘法为狭劣,后者所说的大
乘法为宽广,明显是承袭了大乘学统那严别小乘法和大乘法
、排抑小乘、褒扬大乘的立场。又要注意的是慧远没有进一
步对构成菩萨藏的核心的各主要大乘经,作出深浅的界别,
以为一切大乘经同样为究竟。这点从他对刘□和慧诞的判教
学说的批评,便可以看出来。而《大乘义章》〈众经教□义
〉第三「显正义」一门的「定宗别」部分;更清楚显示了慧
远这等视所有大乘经的态度:
(二)定宗别
言定宗者,诸经部别,宗趣亦异。......如彼《发菩
提心经》等发心为宗,《温室经》等以施为宗,《清
净毘尼》、《优婆塞戒》如是等经以戒为宗,《华严
》、《法华》、《无量义》等三昧为宗,《般若经》
等以慧为宗,《维摩经》等解脱为宗,......《涅槃
经》等以佛圆寂妙果为宗。如是等经,所明各异。然
其所说,皆是大乘缘起行德究竟了义。阶渐之言,不
应辄论。(32)
慧远承认不同大乘经在主题上和在教学方向上(「宗趣」)
是有分「别」,他并试图界「定」这些分别,指出《华严经
》、《法华经》、《无量义经》注重讲禅定、《般若经》注
重讲智慧、《维摩经》注重讲解脱、《涅槃经》注重讲圆寂
的佛果等。不过他认为这祇是侧重点上的不同,在阐发大乘
究竟了义这最重要的地方,这些经其实是没有分别的。因此
不可以于大乘经之间,作出优劣、深浅层次的判断。
三、慧远的四宗判
慧远的「二藏判」是本自大乘佛教教学一贯严别大、小
二乘的传统;慧远在申述这判别时,并没有提及具体的佛教
教义。慧远亦有对具体佛教教义作出判别,提出了「四宗」
的说法。
慧远评述「四宗」,主要见于《大乘义章》〈二谛义〉
一科。慧远首先列出纲要:
言分宗者,宗别有四:
一、立性宗,亦名因缘。
二、破性宗,亦曰假名。
────────────
(32)《大正藏》卷44,页466下~467上。
231 页
三、破相宗,亦名不真。
四、显实宗,亦曰真宗。
此四乃是望义名法,经论无名。经论之中虽无此名,
实有此义。四中前二是其小乘,后二大乘。大、小之
中,各分浅深,故有四也。(33)
以上纲要的大意,可以图表显示如下:
(1)立性宗(因缘宗)---小乘中浅
(2)破性宗(假名宗)---小乘中深
(3)破相宗(不真宗)---大乘中浅
(4)显实宗(真 宗)---大乘中深
以上引文说:「经论之中,虽无此(四宗)名,实有此实」
,可见四宗是对二藏中的经论所演说的教义,加以分析归纳
,从而发现的四种不同的教说。引文说:「前二是其小乘,
后二大乘」,可见前二宗的教说是出自声闻藏,后二宗的教
说是出自菩萨藏。引文又说:「大、小之中,各分浅深」,
可见四宗的教说是自浅至深,而以第四的「显实宗」所言最
为究竟。如是看,则慧远虽然反对于大乘经之间分别浅深,
但却不否认大乘经所演说的教理,是有浅深的分殊。
慧远继而一一分述四宗的要义。首先是立性宗:
言立性者,小乘中浅,宣说诸法各有体性。虽说有性
,皆从缘生,不同外道立自然性。此宗当彼《阿毘昙
》也。(34)
立性宗不同非佛教徒,它不认为世间的事物是自然而有,而
主张万法皆是缘会而生起。不过此宗宣说「诸法各有体性」
,不认识自性空的道理,故慧远判之为「小乘中浅」。此宗
之说见于《阿毘昙》(案:《阿毘昙》在中国佛教里主要是
指小乘部派中一切有部的论书)。关于破性宗,慧远说:
言破性者,小乘中深,宣说诸法虚假无性,不同前宗
立法自性。法虽无性,不无假相。此宗当彼《成实论
》也。(35)
────────────
(33)同上注,页483上。
(34)同上注。
(35)同上注。
232 页
破性宗不同立性宗,它认识到万法为「虚假无性」,完全放
弃自性的观念,故慧远判之为「小乘中深」。此宗虽然否认
自性的存在,但并不否认无自性的「假相」的存在。此宗之
说见于《成实论》(案:《成实论》与小乘部派中的经部有
密切关系)。慧远又指出上述小乘两宗之说同为佛陀的「本
教」,同见于小乘经(《四阿含》);祇是小乘论师多有情
执,偏取其一,于是乃有《阿毘昙》和《成实论》这些不同
派系论书的分立,互相诤论。因此小乘两宗为「经同论别」
前之两宗,经同论别;......前二宗中,言「经同」
者,据佛本教,同显在于《四阿含》中,无别部党;
言「论别」者,小乘众生情见未融,执定彼此,言成
诤论,故有《毘昙》、《成实》之别。(36)
第三的破相宗和第四的显实宗为大乘宗,自然是比前二
的小乘宗为优胜。慧远这样阐述第三的破相宗的教旨:
破相宗者,大乘中浅,明前宗中虚假之相,亦无所有
。如人远观阳炎为水,近观本无;不但无性,水相亦
无。诸法像此。虽说无相,未显法实。(37)
破相宗不但破自性,亦破假相,以为万法就像海市蜃楼,远
看它们像有,近观则知道它们本来并不存在。此宗能兼破自
性和假相,说示一切无相的道理,此其所以胜过前两宗,堪
称为大乘教的地方。祇是它停留于说示无相的阶段,未能进
而显示存在于无相的万法背后的真体,因此慧远判之为「大
乘中浅」。第四的显实宗便不同:
显实宗者,大乘中深,宣说诸法妄想故有,妄想无体
,起必托真。「真」者所谓如来藏性,恒沙佛法,同
体缘集,不离不脱不断不异。此之真性缘起,集成生
死涅槃。真所集故,无不真实,辨此实性,故曰真宗
。(38)
此宗宣说「真性缘起」,主张一切生死法和涅槃法,都是真
体活动所集起。这真体名为「如来藏」。世间万法,皆是妄
相,本无自体,同样是以如来藏为存在根据;而如来藏原来
是具足恒河沙般众多的佛法功德。此宗不但能观无相,亦能
观真性,故慧远
────────────
(36)同上注,页483中。
(37)同上注,页483上。
(38)同上注。
233 页
判之为「大乘中深」。慧远就义理判别佛说为四宗,而称许
演说如来藏观念的「显实宗」为「大乘中深」,推举之为佛
说中的最上法门,可见慧远对如来藏思想的重视。又慧远谈
到四宗中的后两大乘宗跟大乘经论的关系时,提出「经同论
同」的说法:
后之二宗,经论不殊。......后二宗中,言「经同」
者,据佛本教,随就何经,以义分之,不别部帙,是
曰经同。言「论同」者,大乘之人,情无异执,言无
诤竞,故无异论。(39)
在「经同」方面,后大乘二宗跟前小乘二宗没有分别。至于
何以后大乘二宗不像前小乘二宗是「论别」,而是「论同」
,乃是因为大乘论师没有小乘论师的执见,故此他们不会偏
用一宗之义,并无异论。
正如「二藏判」一样,「四宗判」亦非慧远所发明。从
现存资料看,最早提出「四宗」这说法者为慧光。智顗《法
华玄义》记:
佛□三藏学士光统所辨四宗判教:
一、因缘宗:指《毘昙》六因四缘。(40)
二、假名宗:指《成实》三假。(41)
三、诳相宗:指《大品》、《三论》。
四、常 宗:指《涅槃》、《华严》等常住佛性,(
42)本有湛然也。(43)
又法藏(643~712)《五教章》记有大衍法师以「四宗」收
摄佛陀一生的教学:
依大衍法师等一时诸德,立四宗教,以通收一代圣教
:
一、因缘宗:谓小乘萨婆多等部。
────────────
(39)同上注,页483中。
(40)一切有部论书在解说万法为从因缘生的道理时,把「因
」分为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
熟因「六」种,把「缘」分为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
、增上缘「四」类。
(41)《成实论》有「三假」之说,就万法为「因」缘所「成
」、前后「相续」而起、互「相」依「待」三方面,说
万法为无相的假名。
(42)「佛性」是「如来藏」的同义词。
(43)《大正藏》卷33,页801中。
234 页
二、假名宗:谓《成实》经部等。
三、不真宗:谓诸部《般若》,说即空理,明一切法
不真实等。
四、真实宗:《华严》、《涅槃》明佛性法界真理等
。(44)
大衍法师为慧光的弟子,(45)如是可见以「四宗」分判佛
说,乃是地论南道教学的传统。慧远基本上继承了这传统,
其所举出的四宗,与慧光和大衍法师所言者无大分别,祇是
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不过慧远对先前讲「四宗」的人,以《
般若经》等定属第三宗、以《华严经》、《涅槃经》等定属
第四宗,则深不以为然:
又人立四别配部党,言《阿毘昙》是因缘宗,《成实
论》者是假名宗,《大品》、《法华》如是等经是不
真宗,《华严》、《涅槃》、《维摩》、《胜鬘》如
是等经是其真宗。前二可尔,后二不然。是等诸经,
乃可门别,浅深不异。若论破相,遣之毕竟;若论其
实,皆明法界缘起法门。......如是诸经,宗归各异
,门别虽殊,旨归一等,勿得于中辄定浅深。(46)
慧远认为小乘是「论别」,当然并不反对把小乘论书判属某
一宗;但他主张大乘是「经同」,如是他反对把某大乘经判
归某大乘宗,是很自然的事。慧远指出大乘经在「宗」趣上
或有不同,但在「旨归」上是没有分别,一样是要遣除一切
事相,一样是要显明真性;重申了大乘经无分浅深,同为究
竟的观点。
────────────
(44)《大正藏》卷45,页480下。
(45)□本幸男主张「大衍法师」即昙隐,而鎌田茂雄则认为
「大衍法师」为昙衍(503~581)。参见□本幸男,《
华严教学?研究),页217、鎌田茂雄、《华严五教章》
(东京:大藏出版社,1979年),页126。昙隐和昙衍均
是慧光的弟子。
(46)《大正藏》卷44,页483中。
关 键 词: 1.判教 2.二藏 3.四宗 4.顿教 5.渐教
235 页
The `Pan-chiao Teaching of Ching-ying Hui-yuan`
Liu Ming-wood
Lecturer,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ummary
Ching-ying `Hui-yuan` (523-592) was a well-known
Buddhist theorist of the sixth century, and an
exegete and lecturer of high caliber. Like most of
the Buddhist thinkers of his time, `Hui-yuan` was
interested in the subject of p'an-chiao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s). His discussions on
the problem reflected his opinions about various
central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raditions, and were
importa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orientation of his thought.
This paper is comprised of three parts. Part 1
considers `Hui-yuan's` criticisms of three p'an-chiao
theories of the past. Section 2 takes up the
division of "two pitakas" which forms the mainstay
of `Hui-yuan's` p'an-chiao thought, and examines `Hui-
yuan's` usage of the two popular p'an-chiao terms
"sudden teaching" and "gradual teaching". Part 3
deals with the scheme of "four tenet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ui-yuan's` idea of the equal
profundity of all `Mahayana` scriptures.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