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逆境 越过生死
走过逆境 越过生死
~~ 疾病过来人经验分享 ~~
主讲:永文法师
前言:
*您对逆境的定义是? *您的人生有过逆境吗?
*面对逆境时您的心情是? *您会去探究逆境之因吗?
*《杂宝藏经》:“得胜增怨,负时增忧;不争胜负,其乐第一!”
壹、走过逆境
◎逆境带来心灵成长
*医学报告:“全身系统红斑性狼疮”SLE
*摧毁我一生的信念:“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一、面对逆境时的心里状态
(1)、否认---不可能是我,名单弄错了!
(2)、怀疑---老天在试探我?或开玩笑?
(3)、愤怒---怎么会是我?忧伤的开始!
(4)、接受---坦然面对,智寻解决方法。
☆ 心静和宽心是疾病的克星
*DR.TOOP:“想活多久就要快乐多久!”
*长期有忧虑、心结、不满,甚至于怨或者恨,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基
本结构,细胞会产生突变,免疫系统就会异常,这是用心灵的角度
来探讨疾病的形成。
☆“情绪与身体的互动”:
*科学研究,禅定的平静状态,已被证明有非常强大的身心松弛效果。
*有效的治疗:心理→身理→物理
二、三点对抗疾病经验
(1)、以欢喜心,提升免疫之功能
*冠状病毒之父赖明昭:“欢喜、信心能增强抵坑疾病的侵袭”
*病人会误以为,疾病是一种惩罚
*以“无常观、因缘观”来理解疾病,色身是由四大所组合。
(2)、以平静心,避免细胞之病变
*三态循环:气体、液体、固体
*西藏难民为何较能免于精神创伤后的压力症状?
达赖喇嘛答:“西藏人有业力信念和皈依心态,把个人苦迫视为灵性行的转机,能安然接纳这些苦难的磨练。”
(3)、以忏悔心,恢复身心的轻安
*人,因一时不察的误作或前世的业报,致使身有病痛。
*《法句譬喻经》刀仗品第十八:“佛陀看顾病比丘的因缘果报”
*人,做恶做善,罪恶福德都随身,虽历经生生死死,依然摆脱不了!
*面对生死无常,要能心不颠倒,正念分明。
贰、越过生死
◎人间佛教无上良药
*佛陀:出生在人间,出家在人间,
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
说法在人间,涅槃在人间,~~~故曰人间佛教 。
*你有与人间佛教相应吗?或是当做“口头禅”喊一喊而已!
一、正解涅槃,探讨生命的本怀
*四相涅槃
(1)、自性清净涅槃:乃众生成佛之因。即“佛与众生平等无二”,
指的就是自性具足。
(2)、有余依涅槃:乃二乘圣人所证的涅槃。阿罗汉果,虽已断分段生死已了,不再受六道中轮回。
或过去业力的招感,色身在世但不受尘缘所苦。
(3)、无余涅槃:二种生死:分段生死的六道轮回、变异生死的思想生灭都除净无余,故称“无余涅槃。”
(4)、无所住涅槃:才是究竟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以一切不住而究竟。
*唯有把“四相涅”的问题,真正彻底弄清楚,才能了解“人间佛
教”的境界才是佛佛陀为何降生到人间来说法的本怀。
二、见性成佛,就是在作用处见
*佛性本体是无相,但却不能离相,离了相便产生不了功用!
*佛若不示现出生在人间,就不能起用,在人间教化众生。若不说法
度众,又怎能证明佛性本具足。
*性体,虽然无相,但确实存在的。是生命的根本,是维系生命
的能量,是体内的动力,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
*众生在相上“错误的认真”
--认真执著在色法上,物质的追求!
--认真执著在累积学佛的年资!
--认真执著在我对佛教奉献了多少?
--认真执著在自己的修持功力,悟道的境界
*《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见如来者--即见到自已的自性。
三、人间佛教,发挥佛性的教育
☆遇到逆境当前应如何?
--坦然面对它:正视疾病的存在
--承然接受它:接受疾病的事实
--超然处理它:以悲智处理疾病
--安然放下它:心无牵挂得自在
*要领悟生死的真相,唯有透过病苦的煎迫,才能建立踏实的修行,
没有真实的修行,一切都是理论的空谈。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当自己的言语、行为、心念与佛无二即是)
--如果没有镜子,人是无法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
--如果没有逆境,人是无法知道精进办道的重要!
--如果没有学佛,人是无法了解永恒生命的价值!
*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星云大师:自觉与行佛(佛法的自受用与执行力)
※以乐观积极时时结缘奉献,才能够创造幸福。
※结缘奉献有助于圆满生命,让人生更有价值。
*只有在当下心无牵褂;才能在死后得到解脱。更可以说解脱不是死后才能获得的。
*涅槃,是不会减损的快乐也就是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无四相),
无须嫉妒计较,更没有嗔恨分别的存在。超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而证悟了生命永恒无限的境界。
☆人生的逆境--我走过来了!
☆生死的恐惧--我越过它了!
*凭的是三样法宝
--“佛光牌”点滴剂
--“欢喜牌”维他命
--“正见牌”止痛药
☆我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
结论
*DESSERTS = STRESSED
Stress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
压力就是甜点,只要你能逆向观看
*总之,面对逆境(疾病、生死无常)坦然是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越生死,就必需当下已经自在。这一点也就是人间佛教的“生死之道”的核心所在。解脱并不是在死亡之后,死是生的延续,不能解决生的问题,也同样解决不了死的疑惑。
*圜悟禅师:“风来树动,浪来船高,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修道者该有的担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