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浅论依止善知识(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论依止善知识(上)
  释迦常教
  依止善知识的必要性
  世间任何简单技术,初学时都要依靠老师的指导,更何况是要解脱、成佛?有些人以为只要自己看看经书,听听讲法磁带,不需善知识指导也能修行。这种想法完全错误!欲实修得利益者必须依止善知识,这一点在诸大经论中皆有强调。
  《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华严经》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生疲厌。”《大般涅槃经》云:“是人若得亲近于佛及佛弟子诸善知识,便得闻受十二部经;以闻法故观善境界,观善境界故得大智慧。”《父子合集经》云:“若能亲近诸善知识,是人即得慧眼清净。”《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云:“由能依止善知识故,即发起精进,断除一切不善之法,圆满一切清净善法。”
  《有部毗奈耶杂事》中有一则公案:阿难曾对佛说,修行人因亲近善知识,才成就了大半功德。佛纠正阿难说,修行人所有功德,乃至圆满涅槃,皆因依止善知识而生。《事师五十颂》中说,十方三世诸佛亦恒时赞叹礼敬引领自己成就的善知识。大乘八宗之共祖龙树菩萨也说:“若人堕自须弥顶,虽不愿堕亦必堕;若得师恩利益教,不欲解脱亦解脱。”意即如同从高山顶上堕下时,纵然不愿意也无法停留;同理,若能如理依止善知识,纵然不想解脱也必将解脱。
  有人会问:“释迦牟尼佛不是无师自成的吗?”其实并非如此!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也曾依止善知识。在示现成佛这一世,同样示现遍访明师相,且在苦行六年毫无收获时,听了琴师教育弟子说“弦急易断,弦缓则不成曲”,才悟入“中道”之理的,这位琴师即是佛陀往昔善知识的化现。佛陀尚依善知识而成就,我们既然学佛,怎能不依止明师?
  经论中说,如法依止善知识有种种利益:因具足圆满德相的善知识与佛陀无别,了知一切实修成佛之法,可以视弟子根器,以最适合的修法引导之,令其迅速趣入佛地;由于善知识具足无量功德,通过如理供养承事之,弟子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积集广大的修道资粮;诸佛依善知识而成就,亦赞叹随喜如理依止善知识的弟子;弟子依善知识之教言而行,得到善知识正知见的加持,极易生起法喜,再不会为罪业所困;具足德相的善知识时时观照着弟子,为他遣除一切违缘,因此即使在弟子毫无成就之前,一切魔类亦不能得便害之;此生如法依止善知识,以此缘起此后生生世世皆遇明师,皆能如法依止,获得福慧圆满、不堕恶趣乃至成就菩提之各种世间、出世间的大利益……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依止善知识,则会丧失以上所述种种利益,给修行带来种种障碍:没有善知识的指导,行者难以了知何为正修,极易盲修瞎练而入歧途。入歧途又无善知识警醒,必然生起魔障,堕入三恶道。没有善知识清净传承的加持力,无论读多少经论,修何种法门,如何精勤行持,皆难以契入而生起法喜。没有善知识时时观照,行者违缘稍微现起,就会影响甚至中断修行。没有善知识提供的实修经验,后学单靠自己摸索,即使根器极高,也会事倍功半。后学若于正法有所明了,若不得明眼善知识印可,终究不能信心坚固,一直行持之直至究竟,如六祖惠能虽闻《金刚经》已经明了,亦需至五祖处求得印可。若无善知识指示,行者略有所得便以为圆满,不是故步自封,就是生起贡高我慢,丧失一切实修利益……
  因为以上种种道理,实修者必须依止善知识!
  如何鉴别邪师
  依止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但行者不能盲目随便依止。若错误地依止了毫无修行证量的邪师,反而堕落的更快。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因此在决定依止之前,一定要小心抉择观察,避免被邪师所骗。
  邪师多是打着佛陀正法的旗号,现与正法相似的形象,其言语行为极具迷惑性,对经论了解不多的初学佛者最易上当。那么,邪师通常有哪些表现呢?
  其一,喜好浮夸:有一类邪师常让弟子编写资料,将自己吹嘘成“法王”、“活佛”“金刚上师”、“大伏藏师”、“大禅师”等,逢人便发,如世间推销者做广告一般。与人相处,不论对方根基如何,千篇一律总会将话题引到自己是某某大师转世,某某活佛与自己关系如何密切,某某社会名流是自己弟子等方面。真正的法王、活佛、伏藏师等决不会以此为标榜,反而会故意隐瞒自己的功德,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障碍修行。例如藏地大德华智仁波切虽为宁玛派传承祖师,却经常自称“老狗”、“疯狗”,以隐藏行迹证量。另外,善知识即使为令弟子生起信心而透露自身功德,也是随缘而说,且是在弟子已经决定依止后,而非在初见面时。
  其二,不具传承:传承是指从佛陀至自己的上师,每一代皆依正法修持,而对心性究竟明了。有一类邪师缺乏最基本的佛学素养,根本不知实修要得成就,必须依止有传承的善知识,依传承善知识世代相传的修法行持。他们为标新立异诓惑世人,便自称是某新宗派的创始者,或是某新修法的发明者、持有者。大善知识皆依佛陀、传承祖师教法行持,决不会另立一宗,另发明一法。现有宗派的形成,并非宗派创始人刻意为之,而是随历史演变,后人加给他这一支的称呼,并追溯他为祖师的。每一位宗派的创始者在住世弘法时,决不会到处宣称“我是某某派祖师”,“我有某某新大法”的。
  其三,卖弄神通:有一类邪师见地不明,不知皈依、出离心、菩提心、般若智慧是正法核心内容、修行之着眼处,反而以世间禅定引发神通为高明。终日只会吹嘘自己有种种特异功能,能见他人不能见,能闻他人不能闻,能知他人不能知,言辞语调得意之态,仿佛乡下神汉巫婆一般。大善知识因对心性明了通彻,亦具神变功德,但若非对弘法有益,比如能令弟子生起信心,能遣除邪魔外道等,决不会故意示现,因戒律不允许的缘故。
  其四,不重戒律:《佛遗教经》中说,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可见戒律对于修行者是多么重要。戒不清净,决不可能生起禅定、智慧方面的功德,更不可能解脱成佛。有一类邪师不明修学次第,不知戒学重要,一听般若之理,便误以为缘起性空是断灭空。为标榜自己已得自在,已无执着,不仅自己不学不守戒,也不随喜赞叹他人学戒,甚至故意在信众面前喝酒抽烟,大吃葱蒜等,以为这样是不着相。大善知识为打破弟子执着,也许会采取看似破戒的极端手段,但为避免不知内情者生邪见,是决不会在大庭广众下毫无目的乱来的。而且即使是为折服弟子,也是在有相应证量的前提下才做。比如,若想以杀生破弟子执着,首先应具起死回生之功德才行。
  其五,炒作营建:有一类邪师不懂修行,既不闻思经论义理,也不持戒打坐,更别提在佛之见地、般若义理上用功,终日只如没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硬拉居士出资出力兴建大寺,营造高大佛像佛塔,且以比建筑规模、装饰华丽为能事。其散发倡建资料、游说信众时之嘴脸,犹如世间奸商炒作无异。殊不知若无正法所依,若无真修实证者常住,寺院与鬼窟无异,佛像与魔像无别!佛陀住世时,修行人常住阿兰若静处,根本没有寺院。后世祖师大德兴建道场皆是随缘,且只以适合修行为着眼点,而决不以造型格局之美观为目的。
  其六,盲目苦行:有一类邪师不读经论,不知佛法依中道修行,为标新立异吸引徒众,便违反佛制,刻意苦行。有鼓励学道教辟谷不食者,有赞叹学民间大仙跪香者,有吹嘘盲目燃指燃身者,有推崇磕头朝山者,如此等等皆是邪师。如是盲目苦行,不仅难令众生解脱,反而会断除其善根慧命。大善知识只教弟子在见地上用功,并善于依其根器及所处修行位次,循循善诱之。决不会拔苗助长,让弟子做力不能及的苦行,而损害他们的身体,动摇他们的信心。
  其七,只随顺缘:有一类邪师不甘修行寂寞,打着“菩萨应随顺众生”的旗号,捞取世间名闻利养。他们或办佛教讲座,或著书立说,或开法物流通处、素食店,或专结交高官富商等等,其目的不是为弘法利生,只是为自己享受。菩萨随顺众生,视逆缘与顺缘无别,毫不起烦恼。而这些邪师并非如此,一见因缘与自己期待一致,便喜形于色慌忙迎上,生怕机会转瞬即逝;若与自己期待相反,则暴跳如雷,避之犹恐不及。
  其八,世俗情深:有一类邪师俗家习气甚重,待人接物不依佛制,而依情感。对待师长、同修只以自己好恶而论远近亲疏,或排斥或拉拢之。对待居士亦分三六九等,有供养自己多者,恭敬自己者,与自己谈得来者,便对他格外“慈悲”,嘘寒问暖不说,凡有所求皆尽力满足,甚至连修行法要也不请自传;若自己看不顺眼者,即使依礼请问佛法,接洽法事活动,也会为难呵斥之。此类犹如俗人拉帮结派之行为,大善知识决不会做。真善知识其心平等,或赞扬,或鼓励,或呵斥,或痛打等等行为,皆是为令弟子得到修法的利益,而非出于世间情感。
  其九,自赞毁他:有一类邪师在修行中得到微利,便标榜自己所修法门“天下第一”,而贬低排斥其他宗派;本宗之中又夸耀自己最为殊胜,甚至连传承祖师都不放在眼里。佛陀开演的种种法门,适应种种不同根机的众生,排斥其中任何一法门,皆会障碍与之相应的众生。因此,排斥他宗者皆是大谤法人,其罪业大于造五逆十恶者。正如《地藏十轮经》中说:“此有一类,于声闻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复有一类,于缘觉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如是等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烧断灭皆为灰烬,断坏一切八支圣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大善知识为使弟子生信心,会极力赞叹自己所传修法,但决不会以贬低其他宗派为代价,决不会公开抨击他宗,更不会指摘传承祖师。
  其十,不依经论:佛讲经菩萨造论,皆是为指导众生修行。修行者当依经论,不应依自己的感觉或道听途说。有一类邪师不知何为实修,也不愿学习经论,只凭一时灵感胡乱指示他人。今天主张拜忏,明天赞叹供灯,后天又推崇火供。行此种种时,既无正规传承,又不知具体仪轨,也不管是否能使实行者得到利益,只如小孩过家家一般,按程序玩一遍了事。因为无知的缘故,在此过程中,更会时时做出些莫明其妙、似是而非的“开示”:比如,“上三支香时一定要先插中间的”,“磕头必须先出右脚”,“火供时烧掉的面越多功德越大”等等。甚至闹出以猪头、鸡头供佛的丑剧。若有人对此类言行提出疑问,邪师便面露不悦,甚至呵斥捶打。大善知识则不是这样,凡有所教授,必然引经论为据以坚定弟子的信心。弟子若提出疑问,他们也决不会心生烦恼。
  其十一,不入实修:有一类邪师虽广学经论,但并不信正法,也不依之实修。只如世间搞学术研究者一般,在经论文字相上兜圈子。他们虽著作等身,学问满腹,但常为烦恼所困,遑论解脱成佛,保持人天福报尚不可能。大善知识以经论指导实修,通过实修认识烦恼之本性即是菩提,而真正生起圣道功德。他们为调伏弟子,有时虽会现烦恼相,但心中是绝无任何烦恼的。
  其十二,常住俗间:有一类邪师心不能安住在道场,反以“弘法利生”为名四处乱跑。今日要去五台山盖茅棚闭关,明日要到藏地求法,后日又要去印度朝圣。他们以此为幌子,游玩于各地,顺便骗取当地信众的供养。大善知识皆依阿兰若静处修行,即便有弘法因缘,也是受请而往,传完法立即返回,决不会像常住俗间的邪师一般,不请自到,流连忘返。
  其十三,常赶经忏:有一类邪师毫无教证功德,根本不具超度众生之证量,也不知何为超度,只为挣钱糊口,日日在寺院中敷衍拜忏,收取居士供养。若供养少则牢骚满腹,反之则兴高采烈,其表现犹如俗人月底领薪一般。佛世之时,修行人皆以自身证量回向于众生而超度之,根本不用形式上的经忏。施主随意供养或多或少,行者也不会生分别心。大善知识致力于实修,决不会浪费时间去赶经忏。他们以大慈悲心发愿度尽有缘众生,也不会为博得名闻利养而作超度。
  其十四,身见深重:有一类邪师十分爱惜身命,大部分心思皆花在如何保养自己,如何延长寿命上。他们乐于求医问药,营建寺院以为安乐窝,对于真正的弘法利生事业,却是不闻不问。大善知识决不如此,他们为正法住世,终其一生励力实修,随缘传法,不顾疲劳疾病。
  其十五,算命看相:有一类邪师常给人算命看相,说祸福道吉凶,以此为招徕弟子,博得名利的手段。佛制戒中严禁弟子占卜、观相、预测吉凶,《大智度论》中亦呵责之为“邪命”,若是大善知识决不会有此类行为。
  其十六,乐谈俗事:有一类邪师对于学修正法毫无兴趣,每日只好谈论世间俗事,无论天文地理、时事政治、体育赛事、世风民俗、家长里短皆津津乐道。若遇居士问如何处理自家俗事,他们不能借此启发其出离心,从法义上引导其入实修,反而就事论事,卷入到居士的俗务中。大善知识只以众生的解脱成佛为念,决不会充当此类“家庭辅导员”,以世俗观点教导人。逢此情况若能对只谈俗务之居士当头棒喝,使其狂心顿歇,才是真善知识,真大慈悲。
  其十七,造作慈善:有一类邪师为提高声誉以吸引徒众,专以搞世间慈善为务,今日慰问敬老院,明日捐助建学校等,而忘却了出家人修行弘法的本分事。世间慈善虽能救众生一时之急,但终究是轮回之因。更何况用十方信众供养寺院常住的财产救助世间人,不合佛制,且折损受施者的福报。因此,大善知识惟以正法布施人,往解脱道上劝勉人,从心性上指示人。其起心动念、言谈举止皆为令众生皈信三宝,出离生死,明了法性。若非如此,即使做出令天下贫者皆富的慈善事,亦是邪师,正如《华严经》中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
  其十八,世智聪辩:有一类邪师对解脱生死毫无把握,也不知在阿兰若静处实修,只是通达一部分经论的文字相,便以为能弘法利生。他们一遇恭维礼敬即生极大我慢,认为只有自己对经论理解最确切,只有自己所学乃是正法。讲解经论时,其目的不在引导人学佛解脱,不过为炫耀自己博学多闻。若人不信服,便与之争论强压服之,言词逼人、烦恼炽盛之态与俗人吵架无异。更有在网络上建立论坛,专门以辩论为弘扬正法、铲除魔说者。实际又如何?即使辩胜万人,对生死能有把握吗?能给辩论失败者带来任何真实利益吗?若不能,此种辩论不过是世智聪辩,与魔王言说无异。真善知识相互讨论,只为澄清经文本义而依之入实修,决不会为辩论而辩论的。
  其十九,毁失密行:有一类邪师为吸引信众,常有此类言论:“我念某某心咒已经多少万遍”,“我的本尊是什么,功德极大”,“我在何处闭关多少年”,“我修行时现起如何殊胜境界”,如此言行早已将三昧耶戒中“甚深密义不外泄”一项破坏无余,死后必定堕落,何谈解脱!大善知识不仅对于自己的本尊、所持咒语、闭关地点、修行觉受等守口如瓶,乃至连修法所用念珠都不示人,怎么会随便与无关人谈论这些?
  以上所述十九点,是当世邪师典型的表现。寻找善知识者若发现被观察者有此类表现,哪怕只具一种,即可判定其为邪师,而决不能依止。若已经依止也应尽快离开,不再接受他的教导。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