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巍巍峨眉佛与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 申 杨素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巍巍峨眉佛与道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李 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素香
一、洞天福地与佛教名山
汉朝末年,张道陵等人创立道教。四川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地区。但当时主要活动在汉中一带,似乎还未深人四川腹地。后来,道教深入四川腹地。
张道陵建“二十四治”,还没有峨眉山。建安元年(196年),张道陵又立四治,以应二十八宿,仍无峨眉,“系师以太元二年正月初七立八晶游治”。“八品游治”中,第一是峨眉,第二才是青城。.“系师”据说是“嗣师子张鲁”,“太元”是东吴孙权于251年所建年号。这说明,三国时代,峨眉山已成为道教活动的重要基地。
唐前期,司马承祯作《天地宫府图》,其“三十六小洞天”中,第七即“峨眉山洞”。并介绍说:“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眉县,真人唐览治之”。唐末五代时,杜光庭作《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收录了司马承祯的记述,并进一步按“五岳”分配各名山,峨眉山成为“佐理”西岳华山的名山之一。
司马承祯曾上奏朝廷,说当时的五岳之神都是山林之神,不入正祀。他建议在五岳建真君祠,取消对山林之神的祭祀。他的建议得到了批准。
唐代皇帝批准司马承祯的建议,表明道教已逐步把自己的活动基地移出了四川。杜光庭把名山按五岳分类,反映了道教活动中心的这一变化。
峨眉很早就留下了佛僧的足迹,然而直到南宋后期,峨眉在佛教名山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宁宗朝,史弥远奏请评定江南禅寺的等级,遂有五山、十刹之说。五山有杭州径山、灵隐山、南屏山;宁波天童山,阿育王山;十刹是:杭州永祚寺、湖州万寿寺、江宁灵谷寺、苏州报恩光孝寺、奉化资圣寺、温州尤翔寺、福州崇圣寺、金华宝林寺、苏州灵岩寺、天台国清寺。
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名山名刹主要指江浙一带,但峨眉的名望当时也的确不很高,不足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
元明以后,峨眉成为四大名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据说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当峨眉成为佛教名山以后,它在道教中的地位初则降低,其后甚至默默无闻了。龙虎山、茅山、武当山等逐渐堀起,原来的洞天福地已成了历史。戏剧《白蛇传》中说白素贞在峨眉修炼,只是剧作者对峨眉遥远历史的追忆。实际上,《白》剧的底本当是《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水镇雷峰塔》。这里的白娘手仅是“来到西湖上安身”的大蟒蛇,而青青不过是“西湖内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蛇”,与峨眉并无干系。
二、道源道义与佛理
峨眉山作为早期道教的洞天,曾获得过非常崇高的地位。道经说,这里是黄帝得道的地方。
《真文经》载:
昔天真皇人于峨眉山中告黄帝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神
犹君也,血犹民也,能知治身,则知治国矣。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竦(吝)其气所以全其
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亡不可复存,死不可复生。至人消未生之患,治未病之
疾。坚守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民难养而易散,气难保而易失。审威德者
保其理,割嗜欲者保其气。得不勤哉!得不成哉!
这段神话显然脱胎于《庄子·在宥》篇黄帝于崆峒山向广成问道事。其内容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极盛的保精守气说。
这段神话曾被作为道教的起源。《云笈七签》卷3《道教本始部·道教所起》载:
寻道家经诰,起自三元,从本降迹,咸于五德。以三就五,乃咸大会。共八会之字,
妙气所咸。八角垂芒,凝空云篆。太真按笔,玉妃拂筵,黄金为书,白玉为简,秘于诸天
之上,藏于七宝玄台。有道即现,无道即隐。盖是自然天书,非关仓颉所作。
今传《灵宝经》者,则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于轩辕皇帝……其后有葛孝先、郑思
远之徒,师资相承,蝉联不绝。
把天真皇人向黄帝传道作为道教的起源,而天真皇人所传的又是自然妙气形成的天书,那么,他所传的教义当是道教的最高教义。把保精守气作为最高教义,正是魏晋南北朝道教的特点。
《道教所起》继续说:
其老君《道德经》,乃是大众部摄。正当三辅之经,未入三洞之数。令人学多浮浅,
唯诵《道德》,不识真经。即谓递教起自庄周,始乎柱下,眷言弱丧,深所衷哉。
这种情况,大约出现于隋末唐初。《隋书·经籍志》载:“大业中,道士以术进者甚众。其所以讲经,由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道士的不满。他们才抱怨有些人“惟诵《道德》,不识真经”,并援引《道藏》初编时,《老子》只是“三辅”①之一,不入三洞,以此来提醒人们,不应过分重视《老子》。
东晋末年,佛教的心性论发展起来。相形之下,道教的理论显得更加薄弱。一味地讲保精守气,服气胎息,不仅实践上不能使人长生,而且在理论上不断受到佛教批评。比如北朝道安《二教论》说:
老氏之旨,盖虚无为本,柔弱为用。浑思天元,恬高人世。
浩气养和,得失无变。穷不谋通,达不谋己,此学者之所以询仰余流,其道若存者
也。
若乃炼服金丹,餐霞饵玉,灵升羽脱,尸解形化,斯皆尤乖老庄立言本理。其致流
渐,非道之俦。
这就是说,道教的各种炼养方法都是“非道”。这些炼养方法中,就包括天真皇人所传《灵宝经》那保精守气的内容。道安还揭露,《灵宝经》乃是后人所造:
《灵宝》创自张陵,吴赤乌之年始出……
那么,所谓“自然天书”,天真皇人峨眉传道,都是子虚乌有之事,峨眉山的地位自然也受影响。
就在这一时期,道教大量采纳佛经和佛教教义。他们起初是将佛经改成道经,比如将“世尊”改成“天尊”,“佛性”改成“道性”,其他轮回,业报之类原封不动。后来,道士们经过消化,开始撰写新的教义。唐初的道书,比如《道教义枢》,自认为所讲的是道教的核心要义。该书把道教要义分为三十七条,其中“法身’’、“三宝”、“位业”、“十善’,、“因果”、“五阴”、“二观”、“三乘”、“境智”、“净土”等等,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单从题目上也可看出是采纳的佛教教义。而道士成玄英等,则可熟练地运用佛理去注释《老子》、《庄子》等道经。
道教追求理论进步的倾向也传到了四川。道士王玄览,绵竹人。三十岁时,和二三乡友赴茅山学道,企图成仙。“半路;觉同行人非仙才,遂却归乡里”
然而从他以后的理论活动看,半途而归的理由似乎不是由于同行人的愚钝,因为王太霄继续说:
叹长生之道无可共修。此身既乖,须取心证。
这样看来,他似乎对道教教义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坐起行住,惟道是务。三教经论,悉遍披讨。究其源奥,慧发生知……”他把自己“披讨”以后的所得写成书,就是《玄珠录》。
《玄珠录》不仅是采纳佛教的某些辞句、教义和结论,而是用佛教不一不二的中道观去解释道教教义。他说,道“常随生死,与生死而俱”,这样,追求肉体长生就是没有意义的。而得道的途径,是“灭知见”:
一切众生欲求道,当天知见。知见灭尽,乃得道矣。
这就是所谓的心证。在这里,道教和佛教的追求几乎完全一致了。
四川道士的理论也发生了变化,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伴随着这个变化,是道教活动基地的变化。道教在峨眉衰落,佛教在峨眉兴起。
三、仙迹仙境与佛僧
峨眉起初既为道教洞天,所以有许多峨眉仙迹的神话。就在这些神话中,出现了云游峨眉的佛僧。
唐末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其卷四谢墦条载:
谢蹯者,蜀川人也。幼而好道,尝与三人同志,约为弟兄,同游诸山,博采方术。因
相与于峨眉山门,誓曰:此山神仙所居,必有求道之所,我等三人于此相别,各入一谷中,
随所投诣,看有见遇否。讫,分行。
谢墦进的是木皮谷,大约走了五六里,看见四位老人,坐于巨石上,面前有一大盘肉,四人正在共食。看见谢墦,招呼他一起吃肉。谢墦说,我有志于神仙之道,游历名山,早已断了荤腥,并非故作清高。老人们听了很高兴,告诉他一直往前走,一定能碰见神仙。谢墦又走了几十里,着见亭台楼阁,雄伟壮丽,一座大殿之上,设有天尊像。像前几案上都是经书。一个道士让谢墦闭土眼,任取一卷。告诉他,这是“天文大篆”照它实行,可以长生,可以度世,也可以积德救人。
这里说经书是“天文大篆”,与天真皇人授于黄帝的经书是一致的。按照这部天书,谢墦曾救好了一个烫伤的儿童,一个官吏。还说他被相国招致于门下,后来又回到蜀地,遍游诸山。
这个神话可看出人们对峨眉神仙的观念,认为他们所授的乃是一些治病长生的方术。
《神仙感遇传》还记了一个宋文才,和乡人在峨眉游览,丢了手巾,回头去找。一老人引他到一处地方,都是广大平原,到处是奇花珍木。一座宫殿,金雕玉砌,云楼霞阁,不是人世所有,回头看峨眉诸峰,好像小棋子一样排在地上。有道士弈棋,小童采药,溪水清清,仙鹤飞舞。老人告诉他,名山小洞有三十六天;这是第二十三天。谈话之间,听见同伴呼喊,老人送他出来,同伴说他已丢失半月多了。
就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后来来了佛教僧侣。
《神仙感遇传》卷五载,僧人悟玄,虽是佛教信徒,却喜欢寻仙访道。三江五岭,黔楚名山,无不游历。凡是洞府,一定造访,这一天来到峨眉山,听说有七十二洞。山崖石洞,幽谷深涧,他都游遍了,只有雷洞未曾进去。当他在大树底下歇息的时候,看见一位老者从山下上来,坐在他旁边。老人问他到过哪里,悟玄告诉他自己寻访名山的经历。老人告诉他,名山大川,皆有洞穴,不知道名字的,不可冒然进入。必须找到《洞庭记》、《岳渎经》,考察洞的归属,确定它的名字,计算它的距离,弄清的确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与经上记载符合,然后可进。不然的话,有风雷洞、鬼神洞、地狱洞、龙蛇洞,若进入这些洞里,必然危及性命。这是一定要注意的。
这番对话,大约反映了佛教僧人初人峨眉山时艰苦创业的情形。他们到处寻访,要找修行之所。但情况不熟,曾误人许多洞穴,碰到许多危险。而当地的人们,曾经帮助他们,为他们指路。
故事继续说道,悟玄听了老人的话,非常感激,并且问道:峨眉洞天可以去吗?老人说,神仙之事,我不知道,你可去问洞主。并告诉他,洞主姓张,在嘉州.市里卖肉为业,是个中年的胖子。
悟玄依照老人指点,找到张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张生说,不必多说了,并让妻子做肉给他吃。悟玄说,我早已不吃肉了。张生告诉他:上山需要气力,不能饥饿疲乏,然后才能走路。不然的话,是到不了的。再三劝说。悟玄想,这或许是神仙指点,就不再推辞。连吃了三碗,肚内撑胀,姓张的也认为他吃够了,这才放下碗。
悟玄就要走,张生拿出一片瓦,告诉他,到某峰下,某洞门,门前有高大的松树,下有弯曲的溪水,上有悬崖峭壁,这就是天真皇人住的地方。用瓦敲门,二三十下,门开就进。以后每碰到一座门,就用瓦片敲门,可一直到达神仙洞府。
悟玄找到了山洞,就用瓦敲门。敲了很久,峭壁打开了。洞内高大广阔,可行车马。两旁是光洁铮亮的青石洞壁,路边常常有下注的流水,夹路的小渠。十几里后,又遇一门,敲开门,里面是天花夹道。奇花异草,许多人来来往往,多是美人仙姑,金童玉女。不时有仙宫道士,车马仪杖经过,到第三座门前,瓦片已经碎了。忽然听到雷霆之声,怀疑是山石崩塌,急忙向外跑。三五十步已到洞外,洞中的境致已烟消云散。再去访问洞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肉铺还是从前模样,但张生已经死去十几天了。故事最后说,
(悟玄)自此志栖名山,誓求度世,复入峨眉,不知所之矣。
从这个故事可以推测,佛僧初入峨眉时,不仅得到过当地人民的帮助,当地人民甚至付出过生命的代价。悟玄所人的洞天,很可能就是道教的馆舍。他刚进去时,人们还未加注意,继续深入,就遭到了拒绝,甚至可能发生了冲突。最后的结局表明,佛僧尽管遇到了种种挫折,但还是下定决心,在峨眉山开创佛教的事业。
四、佛寺上峨眉
据《宋高僧传》,隋唐之际,因为战乱,僧道因到蜀地避难,居于多宝寺。唐朝建立以后,他到了长安,在意日寺圆寂。
道因之后,四川的高僧有:
成都府净众寺神会
成都净众寺无相
成都郸县法定寺椎忠
资州山北兰若处寂
成都府永安
阆州光国院行遵
成都净众寺僧缄
成都府福感寺定兰
成都府灵池兰若洪正
成都府雄俊
成都福感寺定光
成都法聚专员相
阆州长乐寺法融
成都东禅院贯休
以上是不完全统计,但可以看出,从隋唐之际到五代,四川佛教主要集中于成都一带,其次是阆州。这些高僧之中,净众寺无相原是新罗国王子。新罗国王死后,他的弟弟怕他回国继承王位,曾派刺客暗杀他,但没有成功。
《宋高僧传》所记,主要是唐到五代的高僧,唐以前的高僧阙如。由于仅记高僧,且按类排列,难以看出四川佛教的发展,不易找到与峨眉有关的信息,但成都临近峨眉,成都佛教昌盛,必会影响峨眉。
《五灯会元》主要讲述禅宗世系和事迹。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六祖惠能一系,后来逐步发展到四川,又发展到眉州,登上了峨眉。
《五灯会元》所记,慧能以后,南岳怀让以下二世,即百丈怀海一代;青原行思以下四世,禅僧还没有到过四川。南岳怀让以下三世,青原行思以下五世开始,禅僧逐步进入四川。概略言之,计有
南岳怀让以下三世:
益州应天和尚
南岳怀让以下四世:
益州大随法真禅师
益州西睦和尚
南岳怀让以下五世:
益州南禅无染禅师
益州长平山和尚
益州崇福演教禅师
青原以下五世:
西川青城香山澄照禅师
益州北院通禅师
青原以下六世:
西川灵龛禅师
益州净众寺归信禅师
益州普陀山普明禅师
益州布水岩和尚
蜀川西禅和尚
西川存禅师
青原以下七世:
西川定慧禅师
益州青城香林院澄远禅师
西川青城大面山乘禅师
益州铁幢觉禅师
眉州黄龙赞禅师
眉州福化充禅师
唐代益州就是成都。禅僧到四川,也多集中于成都一带。由成都向外发展,终于在青原行思以下七世时,禅僧到了眉州,此时大约是五代时期。
从上述记述还可看出,起初是南岳怀让一系进入四川,后来是青原行思系统。当青原行恩系统进入四川以后,南岳怀让一系,仅记有“益州觉城院信禅师”一人。也就是说,中唐到唐未,四川禅师主要是南岳怀让一系;唐末五代,主要是青原行思系统。从发展趋势着,则是四川的禅僧越来越多。
《五灯会元》青原行思以下七世和青原行思以下八世的记述可能有些错误。
青原行思以下八世
眉州黄龙继迭禅师
眉州昌福达禅师
益州东禅秀禅师
这时,禅僧活动主要是眉州了。其中黄龙继达禅师,是鄂州黄龙山诲机禅师的弟子。这就是说,继达师从诲机以后,从鄂州来到了眉州。而诲机的师父,则是玄泉山彦禅师。这就是说,诲机是最初上鄂州黄龙山的禅师,因而是黄龙系的创始者。他是青原行思以下七世,黄龙赞禅师至早应是青原行思以下八世。《五灯会元》记黄龙赞为青原下七世,与诲机同辈,大约是个错误。 、
青原行思以下八世,已到了北宋初年。和《道藏》中记述僧人求道的事迹一样,佛教典籍中也不忘记述道士学法的故事。
依《五灯会元》所记;吕洞宾也是黄龙诲机的弟子:
(吕洞宾)道经黄龙山,睹紫云成盖,疑有异人,乃入谒;值龙击鼓升堂。
诲机知道是吕洞宾;要化导他,于是有以下对话:
(诲机)厉声问:“坐旁有窃法者”。
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
龙指曰:“这守尸鬼。”
吕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
龙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吕洞宾有些惊讶,于是飞剑向黄龙诲机胁下刺去,刺不进去。于是磕头认错,求诲机指点。诲机质问他:且不说半升铛内煮山川,且说一粒粟中藏世界是何意?吕洞宾即刻领悟,作偈道:
弃却瓤囊械碎琴
如今不恋水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
始觉从前错用心
黄龙诲机能使吕洞宾归心向佛,不知他的弟子黄龙继达到眉州,是否也用同样的方法化导峨眉山上的道士。 ,
到了青原行思以下九世,就明确地上了峨眉山。《五灯会元》载:青原行以下九世:
眉州黄龙禅师
峨眉黑水义钦禅师
这里的“眉州黄龙禅师”不详法号,他是黄龙继达的法嗣。关于义钦禅师的记载非常简略:
峨眉黑水义软禅师,上堂,僧出礼拜。师曰:“大地百杂碎”便下座。
义钦大约是有明确记载的登上峨眉的第一位禅师,时当北宋开国之初。义钦以下,《五灯会元》的记载中就不见有青原一系的禅僧在四川活动了。大约到北宋末年,南岳怀让系的禅师又到了四川和峨眉。
南岳怀让以下十四世:
成都府正法希明禅师
成都府信相宗显正觉禅师
眉州中岩慧目蕴能禅师
汉州无为宗泰禅师
蕴能是谭州大沩祖桩禅师的法嗣,他从祖桩学法时,谈到了普贤菩萨显圣的事:
……璇抵大沩,沩问:“上座桑梓何处?”
师曰:“西川。”
曰:“我闻西川有普贤菩萨示现,是否?”
曰:“今日得瞻慈相。”
曰:“白象何在?”
师曰:“爪牙已具。”
曰:“还会转身吗?”
师提座具,绕禅床一匝。沩曰:“不是这个道理。”师趋出。
蕴能后来回到眉州,主持报恩寺三十多年。据说他圆寂被烧化时,“暴风忽起。烟所至处,皆雨舍利。道俗剧其地,皆得之。心舌不坏,塔于本山”。这位高僧的舍利塔,不知今日还在否。
普贤菩萨显圣,大约是促使蕴能重回眉州的重要动因。而从此以后,巍巍峨眉就成了普贤菩萨的道场。此事大约发生在北宋中后期。而就在此一时期,道教理论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内丹派兴起,外丹派衰落,从心灵修养为核心,主张识心见性即可成仙的教义在道教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变化,恰好和黄龙诲机指点吕洞宾的说法相似。道教在理论上已和禅宗如出一辙,天真皇人向黄帝传授的那一套已退居次要。峨眉山在道教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天真皇人也很少有人提起,他被普贤菩萨取代了。从此以后,不仅峨眉山上难寻他的踪迹,即使道教信士,也几乎把这曾被尊为道教鼻祖之一的神仙忘掉了。
然而四川僧人,时时露出与道教的某些牵连。据载,汉州无为宗泰禅师学法时,师父法演曾用四川民歌化导他。歌唱道:
豆子山,打瓦鼓;
杨平山,撒白雨;
白雨下,娶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
一半属玄武。
玄武是道教经常祭祀的神。是不是师父教他与道士和睦相处呢?禅机难测。但宗泰却悟了:
师闻大悟,掩祖口曰:“只消唱到这里”。祖大笑而归(同上)。
峨眉山的佛教,也有一个和道教如何和睦相处的问题。
南岳怀让下十五世:
成都正法建禅师
峨眉灵岩徽禅师
成都府金绳文禅师
成都昭觉彻庵道元禅师
眉州象耳山袁觉禅师
眉州中岩华严祖觉禅师
成都昭觉道祖首座
南岳怀让以下十六世:
成都正法灏禅师
成都信阳戎修禅师
成都昭觉辩禅师
遂宁西禅希秀禅师
《五灯会元》所载,至此为止了。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代,佛教已上了峨眉山。但峨眉山的香火,似乎还没有成都为盛,而且好像有时断时续的感觉。然而,唐宋僧人在峨眉山开创的佛教事业,是元明时代使峨眉成为佛教四大名山的基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